APP下载

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

2024-04-30张素丽

学苑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语文

张素丽

(河南省虞城县界沟镇玉皇小学,河南 虞城 476300)

作业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它不仅可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更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反射。教师可以从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看出其掌握知识现状,更能借此调整自身教学方案。但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不科学,教师一味重视作业的数量,忽略作业质量,极大程度增加了学生学习压力,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度呈现下降趋势,导致语文教学无法更好发展。在“双减”政策落实以后,教师设计作业的方式也要及时更新,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从重视学习成果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将大单元作业设计当做核心内容,深入研究单元知识框架,提炼单元中心,突出重点知识,保证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概念界定

(一)正视大单元概念内涵

所谓大单元概念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一种系统思维,主要指教师要从单元主题出发,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展开设计,立足单元教学来实现提升教学质量。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学科概念包括指导思想、教学原理以及思维方法等,将语文学科中的核心内涵当做教学中心,从而再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站在大单元整体角度,作为具有教学意义的假设和理论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具体单元主题,构建以问题为核心的展现体系,借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这对学生长远发展有着极大帮助。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要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整合单元内容,不仅要关注教学成果,更要优化和改善教学过程。

(二)提炼单元大概念主题

在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提炼单元概念主题,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单元主题中的核心概念。在确定核心概念后,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分析,设计出具备学科素养和学科思想的教学方案,借此展开单元教学工作,从而设计出有质量有价值的大单元作业。所以,语文教师在提炼单元概念主题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科要求来进行,相关教学内容要具备概括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在设计作业内容时也需融入单元概念主题,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真正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思维,为大单元作业设计提供正确的设计方向,保证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时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随着教学形式的改革和升级,作业设计方式也随之出现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需要从提升大单元作业设计质量出发,逐渐延伸到提升学习成效上。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重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思维,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突出其主观能动性,但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情况以及接受能力等,尊重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化,用正确的思想和眼光看待学生间的不同,设计出有层次的作业,推动班级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方面要重视设计层次性作业,设计差异性作业,落实拓展训练,分层提升作业设计目标,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对单元作业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从而才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促进语文总体能力的提升。

(二)启发性原则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和逻辑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时期。这一过渡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来学习相应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来深入探究知识,使得小学生可以更加牢靠地掌握学科重点知识。所以,在整体教学工作中,教师担负着启发学生思维的重任,同时需要设计出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作业,并且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无论是性格特点还是心理特征,都要将其考虑到作业设计中,使语文作业具备启发性和趣味性作用,只有体现出趣味性,才能引导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完成作业过程中,激活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动脑筋,为学生的学习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样性原则

创新能力和思维水平对小学生来讲比较重要,二者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内部的内在含义,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语文教师需要遵循多样性作业设计原则,展开大单元语文作业设计,对作业进行原创。另外,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方面,要落实开放设计理念,作业内容不仅可以体现教材内部的知识,还可以整合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语文学习资源及跨学科整合性作业,充分发挥实际生活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要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作业设计对于生活的实用性,从而拉近作业和生活关系。大单元作业设计不仅要重视内容多样化,相应答案也是多样化,甚至于一部分作业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整合和精炼自己掌握的知识时,会对知识有不一样的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三、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存在不足

(一)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方面还存在内容单一情况。虽然部分教师都学习和研究了“双减”政策,并且在教学工作中也逐渐去落实政策下达的要求,但是具体操作上依然是书面作业居多,作业布置方式过于枯燥,导致学生想要完成作业兴致不高。另外,一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依然围绕语文教材进行,内容过于单一,思想的禁锢导致作业设计思维的固化。在布置作业方面,严重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以及想象力,部分语文教师设计作业形式缺乏创新。单一的作业设计有其本身优点,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但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不喜心理,严重还会出现部分学生糊弄作业的现状。并且单一作业设计形式也会影响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保数量轻质量

传统小学语文作业都是以数量多闻名,教师会针对当天教学的知识,为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但重点内容较少。伴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语文教师本应该减少作业数量,重视提质工作,但依然有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能落实缓解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学生的语文作业并没有因为政策的下达而减少,相应作业质量也没能得到提升,这样的现状无法提升学生语文成绩,还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生学习压力也无法得到缓解。大多数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过程中,都忽略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另外,部分家长支持保持作业数量的方法,认为能推动孩子更好发展。然而,选择用大量做题来弥补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严重阻碍增效减负工作的推进,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程度会大幅度下降,不仅不能发挥单元作业的价值,还无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发展。

(三)作业评价形式固化

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有效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并对语文知识更感兴趣。评价应用到作业设计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若想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就要对学生展开作业评价。但是当前大单元作业迟迟无法发挥成效,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没有对学生展开有效评价,或者可以称之为评价单一。当前很多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方面都用文字替代,差一点的只为学生写个优良,好一点会多书写一部分话语,但是这样的评价不具备感情色彩,偶尔使用可以能会让学生获得自信心,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出现麻木心理。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评价中看出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这样的作业评价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迷茫的心理,影响学生未来发展。

四、小学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丰富单元作业设计形式

大单元作业是根据单元整体展开设计,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首先要深入了解单元知识,整合出单元主题,在主题的基点上展开作业设计。其次是要注意设计作业的形式,避免出现单一化,比如今天设计了书面作业,明天就要改变作业设计形式,可以设计口头作业,也可以设计即兴作业。做到优化作业设计形式,才能保证学生愿意参与到完成作业中。最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保证其趣味性。只有作业的内容存在学生感兴趣的点,学生才会有完成作业的欲望,让学生重拾对语文作业的兴趣,是落实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第一步,在当前教学背景下,单一作业设计逐渐被淘汰,优化作业形式日益重要。

例如,在教学《观潮》《走月亮》以及《繁星》这一单元时,教师在教学结束以后,为学生设计单元作业时,可以采取多种作业设计形式。首先是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整合单元重点知识,将不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想要阐述的道理书写出来,并着重书写和记忆生僻字词;其次是口头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几篇文章的内容,选择其中一篇结尾进行续写,再次上课中教师邀请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述自己的续写;再次是查找作业,在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查找每篇文章中作者的具体信息并记忆,了解作者著名作品等;最后是阅读作业,这一单元文章主题相似,教师为了拓展学生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安排阅读作业,寻找与单元主题相似的文章,打印供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可以按照教师以往的教学方式来自学。以上单元作业设计,不仅丰富了作业形式,还让每项作业都充满乐趣,走好落实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第一步。

(二)设计单元分层作业

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无论是学习能力、认知情况,还是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程度都是不同,教师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想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就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其设计单元层次作业,保证单元作业和学生学习能力相匹配。并且,层次作业可以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进步,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极大帮助。尤其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相反有的学生很喜欢语文知识,但是却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布置作业上若是太难,这部分学生会失去学习信心,产生一种自己不适合学习语文的想法,分层作业设计就可以缓解这样的情况,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作业,不断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天窗》以及《三月桃花水》这一单元过程中,教师为了促进班级所有学生获得进步,可以按照学生的成绩将其分成三个层次,为学生设计单元层次作业。将成绩好的学生划分到第一层次中;将成绩中等的学生划分到第二层次中;将成绩较差的学生划分到第三层次中。教师在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为其设计层次作业。上文谈到的作业形式就可与之关联,针对《乡下人家》《天窗》以及《三月桃花水》等内容,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让其针对文章结尾展开续写,挑选个别学生给大家脱稿演讲;第二层次的学生,在帮助其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为学生设计一些积累作业;第三层次的学生,这一层次的学生无论是成绩还是学习能力都属于偏弱的一方,所以教师短时间内只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学生布置一些基础作业,逐渐再提高作业难度,这样可以帮助班级后进生一点点的进步。

(三)优化作业评价方式

目前的作业评价方式存在问题,导致无法发挥大单元作业的价值,对此语文教师应该优化作业评价方式,“优良”这样的文字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评价的需求。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是希望教师和家长可以认可和赞扬自己,鼓励的话语可以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底气,更有自信。所以语文教师在以后的作业评价中一定要做到优化作业评价方式,如果教师当天设计书面作业,在对学生进行文字评价以后,还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对于一些作业完成不理想的同学,教师需要将其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期间也不要说一些批评的话语,以鼓励为主。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腊八粥》以及《藏戏》这一单元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要优化作业评价方式。若是教师布置了书面作业,就要在书面作业本上对学生进行话语的鼓励,在班级中对于优秀作业进行表扬;若是教师布置的是口头作业,更要在班级对表现良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夸奖。但是这里需要注意,教师在评价第一层次的学生时,避免用过分鼓励的话语,并且还要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找到学生不足并指出,防止学生出现骄傲情绪,懈怠学习。对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生就尽可能地说一些鼓励的话语,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升级,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也发生变化,重视大单元作业设计,需要站在大单元整体角度整合单元主题,从而为学生设计系统性、关联性、综合性、长程性和相对独立性的作业,大单元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单元知识,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更强大的学习能力。对提升作业质量,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很大帮助。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快来写作业
作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