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朋辈心理互助模式的高中朋辈哀伤辅导实践

2024-04-29晏万宝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丧亲小希朋辈

朋辈心理互助模式(Teacher-Peers-Students,T-P-S)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是全员心育的重要力量之一。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对朋辈支持工作起到关键作用。高中心理委员朋辈哀伤辅导与心理关护的实践,旨在完善学校心理委员培训工作机制,构建“教师—朋辈—学生”的朋辈心理互助工作体系,达到“助人自助”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心理育人目的,增强学生心灵成长实效。

● 朋辈哀伤辅导与关怀的实践意义

2023年4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主动干预,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班级心理委员为依托的朋辈辅导,是国外朋辈辅导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本土化形式,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

美国霍夫曼的研究表明,朋辈心理工作者经过20—40小时的培训,其咨询效果与专业心理咨询员相当,无不彰显出朋辈心理互助的切实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同龄人是学生倾诉对象的首选。对于高中生而言,朋辈之间的同质性强、互动性高,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影响力。心理委员以朋辈心理互助的形式工作时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同,能有效降低学生的抵抗情绪,也可以满足中学生的基本需求。此外,心理委员与其他同学共同生活在校园内,与学生的距离更近,能够起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的作用。由此来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等,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力补充。

哀伤是指个体在面对失落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的本能反应,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事件,它是了解生命意义、接受生命教育的重要时机。然而,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容易忽略哀伤这一重要课题。对此,哀伤辅导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技术为处在丧失状态下的个体提供支持,从而使丧失者在合理的时间内感受自己的悲痛、体验失落的现实感、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由此可见,正确处理丧失的心理关护既是一个必要的时代议题,更是学校亟待处理的心理健康课题。对此,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树德中学)通过体系化培养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哀伤辅导和关护工作,对丧亲的同学起到重要的人际支持作用,也对由哀伤引起的校园危机事件做好预防措施。

● 基于朋辈心理互助模式的中学心理委员工作机制

朋辈心理互助模式是指一种由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坚持“自主自助”“助人自助”理念的朋辈支持系统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这种模式最早提出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树德中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使其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场域。

朋辈心理互助模式包括3个板块,分别是“教师—朋辈”(心理委员培养体系)与“朋辈—学生”(心理委员实践体系)以及“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其关键是“教师朋辈”及“朋辈—学生”这两个板块,它们分别对应心理委员工作的培训与实践环节(图1)。具体做法是从队伍建设角度出发,培养朋辈心理互助工作的新力量,从而多角度协助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两者相辅相成,在学生主体间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朋辈心理工作技能双提高,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同时,心理委员也将作为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中间人,对班级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关护,也能对危机事件进行很好的预警。为了实现朋辈心理互助模式的良性运转,树德中学制订了详细的心理委员培训方案,定期为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同时跟踪观察心理委员的工作效能及胜任力,为心理委员的工作保驾护航。

图1 朋辈心理互助模式

● 心理委员哀伤辅导专题培训的朋辈心理互助模式实践

(一)从教师到朋辈:心理委员的哀伤辅导培训

近些年来,树德中学的“校园心理晴雨表”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丧亲经历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由丧亲经历引发的情绪、人际交往等问题亟待解决,其中高一年级最为严重。心理教师针对哀伤及丧亲主题对高一年级27名心理委员开展了3次专题辅导。

1.“这是一段奇妙的缘分”

建立良好的团体动力是培训的前提。在心理委员培训之前,心理教师需要就心理委员这个特殊的团体进行思考和评估。据调查,高一年级的心理委员之间并不熟悉,为保证后续培训的顺利开展,也为在心理委员之间建立良好的朋辈互助氛围,心理教师在第一次培训中,通过“贴名字”及“气球挑战者”(图2)两个热身活动调动了成员们之间的积极性,提升了团体动力。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中,诸多学生都表示在刚开始见面时感觉十分陌生,但几个游戏下来都觉得彼此之间更加熟悉了,也愿意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一段奇妙的缘分。”一位心理委员在做游戏时和心理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图2 “气球挑战”活动瞬影

2.“体验远大于知识”

在第二次心理委员专题培训中,心理教师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体验生命的意义及认识哀伤的5个阶段上,通过视频《苍蝇的一分钟生命》及案例《海边的曼彻斯特》引导心理委员思考生命的意义,随后心理教师讲解了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提出的“哀伤”5个连续阶段:震惊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事实。

由于很多心理委员并没有丧亲的经历,对于丧失的体验也不够深刻,心理教师安排了一些案例和讨论环节,旨在通过畅所欲言,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增加对这个议题的理解。很多学生在反馈时都提到使自己感触最深的活动:在第三次培训中,心理教师让学生在心理剧《奶奶去世后,陈岚的一天》中分别扮演心理委员、心理教师和丧亲者。扮演过程中,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了丧亲的哀伤,近距离学习了如何为同学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最后一次培训中,心理教师鼓励学生用拼贴画等创造性的方式去表达情绪,因为在表达情绪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共情他人,也更容易去分享自己的感受。这种体验式学习通过创建真实且具有意义的情境学习,结果远比理论知识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大。一位扮演陈岚的心理委员在培训结束后动情地说:“我以为心理委员的培训是无聊的说教或讲座,但让我意外的是这个培训竟然这么有趣。当我扮演陈岚的时候,我满脑子都在设想自己失去奶奶之后会有什么表现,真的代入陈岚的角色之后,我才发现伤心的时候有人陪伴是多么重要啊。”

3.“有效的陪伴是重点”

在第三次培训中,心理教师将重点放在如何落地辅导实践,如怎样为丧亲者提供心理支持,怎样陪伴他们渡过难关。心理教师用心理剧的方式,让学生真实表演面对丧亲的同学时如何更有效地陪伴他们,并邀请同学们对不同的陪伴方式进行评价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生成了有效陪伴丧亲者的原则和方法。在最后一个环节,心理教师组织心理委员两两合作,互相展示自己认为有效的陪伴的方式。很多同学都表示,自己一开始在得知参加培训的主题是哀伤辅导时都觉得压力很大,认为这应该是专业心理医生的工作,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几次培训结束后,也学会了一些有效陪伴的方法和技能,收获很大。

(二)从朋辈到学生:心理委员的哀伤辅导实践

在对心理委员培训的期间,高一年级出现了一位同学无法自我调节因丧亲产生的消极情绪,甚至产生自杀意念的危机事件。对此,心理教师和该班级的心理委员进行沟通,共同商讨如何为该生提供关护和帮助。而对该生帮扶的过程正是朋辈互助支持系统中从朋辈到全体学生部分的有力实践。

1.发现问题,主动伸手

小希(化名)同学的妈妈因为癌症去世了,这个消息班级中很少有人知道,但心理委员注意到她近期情绪低落,也总是一个人偷偷哭泣。心理委员在和心理教师沟通之后决定主动伸手,探寻小希的近况。“刚开始小希同学并不愿意和我说,她一直说自己没事。我察觉到这个事情可能并不简单,于是我告诉小希如果什么时候不舒服了,可以随时找我倾诉。”心理委员在和心理教师的反馈环节中表示,“一直到有一天晚上,小希同学拉着我去操场散步,边哭边把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我,还说自己已经失眠很久了,每次一想到妈妈总是忍不住流泪,甚至有想要自杀的想法。”

心理委员在得知情况的严重程度后及时向心理教师反馈并寻求帮助,在心理教师对小希进行辅导之后,小希的情绪困扰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正是因为心理委员发现问题后主动伸出援手,才避免了一场危机的发生。

2.积极陪伴,宣泄伤痛

心理教师用意象疗法和空椅子技术帮助小希同学合理宣泄情绪,并积极面对丧失的后果。小希同学的情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但时不时仍然存在情绪低落、想要哭泣的状态。心理教师和班级心理委员积极沟通,达成一致。心理委员准备定期陪伴小希一起吃饭、散步,并鼓励小希积极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和小希一起散步的时候,小希会和我分享最近的一些状态,不只有丧亲的经历,还有她的学习、人际交往,等等。我也很愿意倾听她的烦恼,慢慢地,我们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从朋辈到学生这一环中,朋辈支持是核心和重点。心理委员无须承担干预的责任,但作为心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也得益于朋辈关系自身的优势,心理委员能够更及时、更自然地为其他同学提供帮助。

● 结语

朋辈群体较之于教师群体、家长群体等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学校的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工作中具备明显的优势。朋辈互助的实践模式可以帮助心理委员在达到自我成长的同时高效助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完善。然而,在中学阶段实施,学生需要注重学业与工作的平衡,所以心理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培训时须控制培训的频率,高效完成每次培训。此外,心理委员的实践过程中也可能会存在胜任力不足、工作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心理教师须及时协调沟通。总之,要构建全员心育、自主自助的校园心理健康氛围,建立师生与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完善“预防、干预、预警”的三预机制,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朋辈心理互助模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猜你喜欢

丧亲小希朋辈
小溪流的比赛
寻找夜晚的银河:网络中的丧亲者
失去亲人的伤痛该如何抚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丧亲者哀伤应激干预策略探讨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小夫妻日常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女性丧亲者丧亲事件反应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
小希的跳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