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关怀视角下的教师育心实践
2024-04-29严傲雪
〇 教师育心的实践意义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要求日益增加、职责边界不断外延,教师在无形中承担了一些不合理甚至超越教师自身工作范围的任务和责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这些压力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得教师的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智慧地付出,还要承载大量的情绪劳动。尽管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也都有它的积极意义,但若负性情绪停留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就会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些原因会导致教师长期处于身心压力增强、身心俱疲的状态,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频发、多发的趋势。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因此,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学生。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开展教师育心实践活动,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学会自我关怀,帮助教职工释放工作压力、舒缓身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调适能力,平衡和丰富生活与工作状态。
〇 教师职业压力源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与压力状况。笔者查阅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后发现,目前教师的主要压力源有如下4个方面。
(1)家校沟通。调查研究表明,诸多教师认为自己在家长会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与焦虑。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对教师的期待也就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若教师不能和家长展开高效、有适当边界感的良好沟通,或者家长没有对教师的足够信任,则非常容易引发家校冲突。因此,家校沟通的敏感性也会给教师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
(2)临时性事务。教师需要处理各种临时性的突发工作与任务,如各类教学工作的检查、学生管理检查、填写各种表格等,这些非教学类工作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正常教学工作时间,打断教师原有的工作计划与进程,挤占了教师的家庭生活时间,致使教师压力倍增,甚至疲于应付,进而导致教师工作幸福指数降低,工作动力下降。
(3)赛课、公开课等教学任务压力。随着社会大众对于教育的越发重视,学校和家长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当面临校、区、市等级别的赛课和公开课时,教师由于对自己的高期待,在给自己带来不断精进与自我提升动力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
(4)家庭压力。在教师群体中,大多数教师已组建家庭并为人父母,面临着孩子的教育与陪伴、老人的照顾与赡养等压力。因此,这一群体除了教师这一社会身份,还承担着父亲或母亲、儿女、伴侣的社会责任。与其他家庭相比,教师家庭在对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存在更高的期望,但当这些期望无法达到时,也容易产生更多的挫折感。
〇 基于正念的教师心理关怀团体辅导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关于正念技术的知识,觉察自身的情绪和身体状态,意识到自我关怀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
在正念体验中,感悟此刻的松弛、宁静与美好,增强职业价值感与生活幸福感。
3.技能目标
掌握正念技术,学会运用此工具来进行自我调节释放身心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准备
正念人形工作单、柚子、课件、正念音频。
(三)活动过程
1.第一次团辅:《正念初体验》
(1)导入阶段:“大风吹”破冰暖身
成员们围成一圈坐定,由带领者开始说“大风吹”,所有成员回应“吹什么”,带领者说一部分成员的特征,如可以说“吹有行政工作的人”“吹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的人”,等等。此时所有被“吹”到的人,即拥有这些特征的教师,需要互换位置。
【设计意图】
通过简单的小游戏,使成员们活动起来,建立良好的人际气氛并且引出主题。
(2)转换阶段:觉察压力源
带领者请成员们闭上双眼,感受一下这段时间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以双手为尺,比画出自己的压力大小并且定格动作。接着,在作业单上写出自己的压力源,在大小圆圈内写下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压力(大圆圈代表大压力,小圆圈代表小压力)。最后,请成员们就此进行分享与自我暴露,在安全的氛围下,倾诉自己的压力源。
【设计意图】
借助纸笔练习的形式,引导成员们关注自身的压力源和压力状态;在彼此倾听和自我暴露中进行宣泄表达,感受到共鸣与人际支持。
(3)工作阶段:正念初体验
首先,带领者播放《正念的奥秘》视频,向成员们科普正念的定义和作用,使其对正念形成初步的了解。其次,教授正念方法中最基础的呼吸正念法。正念呼吸能有效地帮助大家进入正念状态,是帮助平衡身心的最佳方法。最后,结合沉浸式心理设备中的森林小溪实景,让成员们体验森林冥想训练。
【设计意图】
结合多媒体手段,从观看科普视频到沉浸式正念体验,层层递进,引导成员们分别在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了解和感悟正念,学会专注当下,舒缓压力,平稳情绪,放松身心。
(4)总结阶段
成员彼此互相分享正念后的感受,领导者总结成员的进步和互助效果。
成员1:我在听到放松的背景音乐时,很容易走神,并且我感觉自己的身体是没有真正放松的,肩背还是紧绷的状态。后来我觉得自己能够越来越专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的气流经过鼻尖,感受胸部的起伏变化。
成员2:原来控制自己想什么是很难的。因为头脑有“默认模式”,意识不是游荡到过去,就是到未来。仿佛“想法”可以自动思考,自我控制不起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成员分享和领导者总结,成员们再次意识到正念能够帮助自己充分感受当下,放松身心,当自己专注于眼前的每分每秒,幸福就在每一个当下。为下次团辅做好铺垫。
2.第二次团辅:品“柚”心美好
(1)导入阶段:遇见“柚见”
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向成员们介绍学校的“柚见”活动:每年秋季,学生就会与柚子建立深入的联结——认领柚子、记录柚子成长、收获柚子、创意柚子作品制作、借柚子果语送祝福等。“柚子”的成长,给予了学生一种特别的机会,将自己的成长与植物的成长联系起来,感受生命感与希望感,获得放松与力量。
【设计意图】
通过趣味视频播放,激发成员们参与的兴趣和投入度,并且引出本次活动的载体——校本活动“柚见”中的柚子,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准备。
(2)工作阶段:五感品柚
首先,带领者给成员们介绍“正念饮食”的原理。正念饮食,是一种关注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的进食方法,让个体可以慢慢地关注自我,发现当下的宁静与美好。而平时大家在进食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靠潜意识在进食、靠习惯在进食,脑子里却在思考其他事情。因此,在进食过程中,我们身体的所有感觉器官基本上离开了食物本身。
接着,以学校的特色活动“柚见”中的柚子作为载体,激发成员们主动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去观柚、闻香、尝柚,不沉浸于对过去和未来的忧虑中,专注于当下。
【设计意图】
通过“正念吃柚子”练习,成员们意识到如果自己能保持正念,每天吃的每一样食物都是无比美味。食物生长发育,然后经过很多人的努力,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地来到大家的面前,提供大家生存下去的能量,给大家带来营养和价值。
(3)总结阶段
带领者邀请成员们分享自己在五感品柚过程中的启发与感受,引导成员们将正念技术运用在生活中,留意自己的身体感受与反应,愉悦地活在当下。
成员1分享:当我带着好奇心去观察我平时习以为常的柚子时,我就像第一次看见它、品尝它,我会发现原来柚子有着比记忆中更丰富的味道和口感,我觉得很奇妙。
成员2分享:正念吃柚子太有趣了,一块小小的柚子果肉居然这么神奇,这么不容易才到我的手上,突然觉得很感恩。生活其实也是这样,充满着神奇与乐趣,只要我留心观察,保持觉察,我会越来越感恩。
【设计意图】
一方面,通过倾听他人的感受、经历与困惑,团体成员可以从其他人的视角获得洞察力,并建立共情和支持;另一方面,借助五感吃柚子的活动体验来给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按下暂停键,从而领悟到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只要大家拥有一颗“觉醒”的心。
3.第三次团辅:“雨”中正念,与情共处
(1)导入阶段:情绪大作战
带领者组织成员们进行“情绪大作战”的暖身游戏。全体教师分为3组,每组组长的手里拿着一张写有情绪词汇的卡片,如愤怒、悲伤、兴奋、焦虑等,组长通过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这些情绪,其他人则需要依次猜测出他们所表达的情绪。
【设计意图】
通过热身小游戏,调动成员们的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团体氛围,并且在游戏中让人们试图去理解他人的情绪,并学会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与情绪共处”。
(2)转化阶段:“自怜之雨”冥想法
带领者科普“自怜之雨”冥想法,该冥想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塔拉·布莱克提出的一种正念技巧及情绪疏导方法,分为4个步骤。
①识别:注意到此时此地出现的任何想法、情绪或感觉。
②接受:让个体发现想法、情绪或感觉的存在。即使是个体最不想感受到的恐惧感或无助感,只要有允许或顺其自然的意愿,它就能帮助个体暂停下来,活在当下。
③探究:当一种强烈的情绪出现时,个体通过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保持好奇的、尊重的关注来加深正念。探索意味着询问,询问个体身体里的感觉在哪里,让个体直接去连接,接触自己正经历的感觉。
④非认同:个体识别到这些情绪和想法只是暂时的,它是会过去的,意识到负面情绪是客人,自己可以不被它带走,可以友好地把它送走,可以不被它影响。
带领者请成员们用“自怜之雨”冥想法来分析最近引发自身猛烈情绪的一个事件,完成对应工作单,并且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
在轻松、开放、安全、包容的交流环境中,通过讲授法和纸笔练习,让成员们放下防备、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用“自怜之雨”冥想法来分享自己的情绪事件,让成员们习得这种情绪疏导方法,将强烈的情绪反应转化成接纳、平静与自我探索的机会。
(3)工作阶段:与困难情绪共处
带领者念指导语,带领成员们进行“与困难情绪共处”的正念练习,引导成员们认识到“你不等同于你的情绪,你只是拥有情绪”,大家此刻拥有的情绪持续不了多久。由于为这些情绪焦虑,试图摆脱不舒服的情绪,大家的情绪通常比实际持续更长的时间。面对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绪,大家要承认、感受和感谢情绪,给予它们友好的关注。
【设计意图】
带领者组织成员们进行“与困难情绪共处”的正念练习,引导成员们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它们的存在,并不再让它们左右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这种情绪管理的正念技术让成员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平静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更加从容和坚定。
(4)总结阶段
请成员们分享这3次课程中的感悟与思考,并在团队互动分享中链接他人,悦纳自我。
成员1:最开始练习正念呼吸的时候很困难,我总是忍不住想一些工作中的琐事,如还有两位学生家长没有沟通、明天的新课没有备好等,我无法关注呼吸本身。后来我利用自己的身体,专注自己的呼吸,通过这样的方式解放我的大脑和思考。
成员2:我之前总是在休息时牵挂着学校的任务,在工作时又想着未来更大的压力与纠结。我就像被未来吸走了。我无法实实在在地专注当下,甚至连一分钟都做不到,基于这样的认识,促使我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都努力保持一种“不要为了赶任务做事”的状态,而是以一种放松的状态,全神贯注地享受当下的事务,与它合一。
带领者总结:调节情绪的目的不是没有情绪,也不是压抑情绪,而是能和情绪更好地相处,能用更积极的态度接纳并处理情绪。教师是一个充满关怀的职业,但是只有在关照自己的同时,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教育者,以积极的心态和充实的状态引领学生。因为爱自己,所以才能更好地爱别人。在这3次活动中,我们觉察了自己的压力源;运用正念这个工具感知了生活中的幸福感与满足感;用开放、平和的态度应对困难的情绪与事件。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让我们继续去使用正念技术进行自我关怀,缓解自我的心理压力,在这繁忙的世界中,照顾好自己,好好爱自己!
【设计意图】
在轻松、愉悦、安全的团体氛围中,通过自主发言谈感悟的方式来引导成员们真情流露,他们习得正念的方式来释放内在压力,让焦虑的身心得到放松。成员们将正念技术迁移运用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重视自我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