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以树靶批驳 立以亮明观点

2024-04-29

现代阅读 2024年4期

李璐琳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湖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多次指导学生在作文比赛中获奖。曾获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导读

《拿来主义》和《反对党八股》(节选)都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鲁迅的《拿来主义》以破立结合的手法和幽默犀利的语言讽刺时政、论析“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节选)是毛泽东在1942年2月8日延安干部会上的讲话,用破立结合的方法揭示了党八股的问题,提出了在当时的形势下我党的发展中应该建立怎样的文风。

破立结合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结构方法,“破”是对片面的、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而“立”是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是正确的,破立结合就是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注意确立正确观点,并在议论文写作中有效地论证观点。要说理,总得破除一种观点、树立一种观点,而为了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理清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纠正与之有关的片面认识,反对与之相对立的错误观点或倾向;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需要阐明正确的主张。文章既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又针对矛盾之处进行反驳,可以增强议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技法精析

破立结合首先是要确定文章的对立面,也就是批驳的内容。文章有了对立面,就要与之进行思想交锋,面对面地展开论辩。高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破立结合的写作策略有三种: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

策略一:先破后立

《拿来主义》的论题是要实行“拿来主义”,而作者开篇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闭关”和“送去”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正是因为清政府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才导致了国家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之后,就由排外变成了媚外。“闭关” 是历史, “送去” 是现状,批判二者是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关注现实。又因为“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相对立的,“送去主义”的实质就是卖国求荣,揭露批判“送去主义”是为了明晰人们的模糊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其危害性,为提出“拿来主义”做必要的铺垫。

除此之外,作者还驳斥了“送来”的概念,因为“送来”的东西不过是“残羹冷炙”,而且不是善意的施舍,表面上是“送来”,实质上是变相地侵略和掠夺。“送来”和“拿来”有本质的不同:“送来”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要与不要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拿来”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自己可以选择,有要与不要的自由,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认清“送来”的本质,也是为了理清认识,擦亮人们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拿来”。文章先破后立,先批判错误现象、错误观点,再提出、阐述正确观点,“破”是为了更好地“立”。

策略二:先立后破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的段落就是一种“先立后破”。作者魏征开篇先提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观点,这是“立”,然后反驳“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的荒谬性,用生动的比喻阐释“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的危害,就会做出像伐根而求树茂、塞水而望流长一样的蠢事,这就是一种“破”。文章前呼后应,环环紧扣,充分表达了作者进谏规讽的本意。

回到《拿来主义》,细看文章第七段和第八段,也是一种“先立后破”。作者在否定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等行为后,提出观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明确立场,接着用一个祖上做了好事的穷青年做比喻,认为其应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来”,这些都是“立”。但随后又进行了“破”,驳斥观点,即那些“孱头”“昏蛋”“废物”等的做法。

策略三:边破边立

《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标题就树起靶子,明确提出反驳对象。文章分条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在批驳罪状时,多是边破边立,一边提出罪状,分析危害;一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树立观点。例如,在第二段中,先判定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并指出问题所在:“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这是提出问题,实际上是树立一个攻击的靶子,确定驳论的对象。于是先分析把文章写得又长又空洞的原因—“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再进一步揭示其深重的危害:“群众见了就摇头”—不能有效地在群众中宣传;“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危害群众。这就是“破”的内容,驳斥观点,剖析危害。紧接着作者的主张也就应运而生:“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把文章“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这些建设性意见就是“立”,提出自己的观点。由提出问题到分析原因、 揭示危害,再树立己论,思路可谓逐层深入,逻辑严密。

整篇文章中,除了第七、第八两条罪状是简要论述之外,全文分条列举,边破边立,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让读者既能明白党八股的危害和原因,又能清楚解决方案和操作方向,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思辨性和整风运动所需要的批判性。

写作启示

只破不立,文章会流于批驳而没有建设性意见;只立不破,文章就会空有观点 而缺少事实佐证。因此,议论文中常常运用破立结合的结构展开论证。从破和立两 方面考虑,不仅表达正确的观点,也驳斥错误的理解,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 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只有破立得当,才能观点清晰、条理分明。

微写作

写一段话反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超过300字。

运用破立结合前

如果说靠近朱红就会染上赤色,那世人为何认同“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并传吟至今;如果说接近墨色便将沾得一身污黑,那浮沉于暗黑官海的陶潜,最终不还是澄心一片,躬耕南野,守正自清吗?

因此,靠近“朱”“墨”并不意味着亲近。当下所处的环境不一定是自己选择的,但倘若一个人用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多轻松、多堕落来掩盖他的不思进取和疏懒懈怠,那么其实他的内心是乐于亲近享乐、放纵的。最终,整个人的人生轨迹便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全无道理的。我们不能以环境为依据评判一个人,更不能以环境为借口决定自己的人生。

运用破立结合后

如果说靠近朱红就会染上赤色,那世人为何认同“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并传吟至今;如果说接近墨色便将沾得一身污黑,那浮沉于暗黑官海的陶潜,最终不还是澄心一片,躬耕南野,守正自清吗?

因此,靠近“朱”“墨”并不意味着亲近。当下所处的环境不一定是自己选择的,但倘若一个人用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多轻松、多堕落来掩盖他的不思进取和疏懒懈怠,那么其实他的内心是乐于亲近享乐、放纵的。最终,整个人的人生轨迹便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重要的不是外界黑白,而是自己的心是否澄明无垢。心中向阳的人,即使不幸落入阴沟,也一定会往有光的地方前进;心存善念的人,就算尘世乌烟瘴气,也必将排开汹汹袭来的浊浪。

点评:与前文相比,运用破立结合后的文章不停留于批驳,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重要的不是外界黑白,而是自己的心是否澄明无垢”,不仅批驳了环境对人的绝对影响,而且强调了我们应该心中向阳、心存善念,相比前文更有说服力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