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谚语中的经验与智慧

2024-04-29

现代阅读 2024年4期

本期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提供了两组谚语。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不争,可界定为不争小利,与进、争形成辩证性思辨。面对无谓的争执或冲突,采取退让、宽容的态度,以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视野,为后来之大进、大争预留空间。

不争馒头争口气:争,是不退,可界定为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争取,所争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大利,是尊严、权利、使命之争,是力争上游、积极进取,形容做人要有骨气,有所维护、捍卫。

第一组谚语不矛盾的关键在于,所表述的内容指向看似相反,却都有更高的目标,其本质是趋同的,都有处理好个人与外界关系的意愿。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指三个副将的智谋能顶个诸葛亮,突出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表达团队的智慧,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之意。三人代表集体、群体,其智力是合力。

三个和尚没水吃:隐含三个和尚互相依赖、推诿的行为,且预见了彼此掣肘造成的后果,体现了团队的涣散和不作为。三人同样代表集体、群体,但其出力是分力,甚至是集体的内耗之力。

第二组谚语不矛盾的关键在于,表述内容都涉及团队成员能否形成有效合力,都指向团队的特定关系和作用,必须辩证地看待命运共同体所产生的力,分散还是凝聚,互推互耗还是共谋共担。

在审题基础上,可进行关联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