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牟定的铁匠

2024-04-29于坚

现代阅读 2024年4期

云南楚雄州的牟定县,一个为低缓山岗包围着的坝子。一半是彝族,一半是汉族。这个县以腐乳著名,叫作牟定卤腐,味道极好。牟定还有彝族人创造的左脚舞,来自远古的祭典,成千上万的人在月光下,围着篝火,手拉手转着圈先跺左脚,再跟上右脚,通宵达旦,跳累了走去边上喝口包谷酒,接着跺。天亮时,横七八竖,场子上全是烂醉如泥的人。

这块田野边上,有一个村子,从前是个铁匠村。最兴旺的时候,全村有七十多家人打铁,一边打铁,一边眺望稻田。这些铁匠铺,就像金黄地毯边缘的火炬,很美。大地那边越是丰收,铁匠们的炉子越是热烈。这些铁匠铺,打造的是农具,镰刀、犁头之类,如今还剩着七八家。打铁已经不用大锤,用的是被工厂淘汰的小型汽锤,这汽锤的声音听起来不烦,像某种低调的鼓,徒劳地召唤田野回来。

詹铁匠正在打铁,咬紧牙关,火光舔着他的脸颊。铁匠一只脚踩着汽锤刹,钳子上夹着一块通红的铁泥,揉面似的翻着,得心应手。他妻子为他当帮手,将炉子里烧红的铁块用一个长铁夹子夹给他,像是递食物似的。①

与英国画家约瑟夫·莱特18世纪中叶画的那些铁匠作坊类似。看得出他们心心相印,相依为命,相得益彰。铁匠长得就是那种铁匠的样子,脸庞宽阔,浓眉大眼。女人是铁匠的女人,俊俏而坚毅。铁匠意味着一种天然的男子气概,他们总是能找到好女人,就像那些荒野上的牛仔、骑手一样。他俩在炉子前面,时而鲜明,时而幽暗,就像是一对行将就义的烈士,毁灭他们生计的势力已经不远了。

铁匠就像真理的一种隐喻,或者说真理具有一种铁匠的斩钉截铁般的气质。来自黑暗的碳和铁,燃烧产生的光辉,锻造之舞,斩钉截铁地成形……这一切都隐喻着真理的质地。真理不是概念,而是行动,材料的品质被召唤、去蔽的过程,朝向田野和劳动敞开。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讲到真理的时候曾经说:“直言意味着‘坦诚’”,即一个人自由地、勇敢地、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肯定性的直言还蕴含着一种承诺,使得直言者与真理同在。铁匠不仅仅是生计,它也是乡村世界暗藏的哲学,构建着乡村世界的真理。②一把镰刀,要求的就是“直言者对所言说的真理做出个人承诺,并且通过这一真理确定自己的身份。”炉子、大锤、铁砧就在大地上,大地这位伟大的执法者直接检验产品的真伪,铁匠要直接对大地负责,他必须像大地一样诚实。“修辞立其诚”,詹铁匠每件产品都要打上一个标记“一”,他对这个“一”负责,就像真理,说一不二。

铁匠不仅是一个生计,也是一种美学。生生之谓易,花开,鸟鸣,生生的事都是美的。美也是时间的结果,古老的事物无一不美,就是那些在它的时代里生着的庸常事物,经过时间陶冶,也会归于美。③美不是既定的模式,而是时间的悠久魅力。没有世代相传的事因为不生生,不美。对我们这些在场的人来说,美永远在过去。铁匠、农夫、渔夫、樵夫、裁缝、纺织娘……就像大地一样,曾经是古典文学的主角。

从前,詹铁匠在自家的炉子前打铁的时候,时常会看见那些农夫在大地上弯着腰,他不知道让·弗朗索瓦·米勒画过这场景,牟定县的米勒还没有来得及诞生。他见我有相机,就翻出一块塑料布,与他妻子一人扯着一头展开,上面印着他的广告:传统手工艺,远销省内外,专门打造各种农具、刀具,一字号。上面还有他的手机号码。他让我多拍几张,“帮我们宣传宣传”。

(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中国散文精选》,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