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蚂蚁前行

2024-04-29李巧慧

现代阅读 2024年6期

本期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蚂蚁到来,望石而返,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

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着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目的都是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三元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有“抱定理想,执着求索”“变通处之,量力而行”“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三组概念(元素)。如果材料中只设定了蚂蚁前行的情境,审题的难度就比较大。好在第二段材料给予指引,将三只蚂蚁的做法投射到生活中,分别给予关键词的概括。

这样的材料作文,对于小初学段的学生来说,联想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结合其中任一做法进行记叙即可;但高中生需要对三种做法(三组概念)进行辩证思考,理清三个元素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性、开放性的。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既分而论之,又辩证统一,确定文章的中心立意。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审题立意模式:

1.广泛联想,头脑风暴

根据材料和三组关键词,你能想到哪些人物事迹、名人名言?先不要给自己设限,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将自己想到的内容简记在草稿纸上,尽可能广泛。有了丰富的素材,议论文的论据才能“博观约取”,下笔才有可写的东西,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2.分类整理,筛选聚合

对“头脑风暴”的素材进行分类整理,聚合成分论点。本期作文题给出的材料已经明确了分论点的关键词,我们要做的主要是归类,在整理的过程中,对素材进行筛选,找出“最合适”的论证素材。这里的“最合适”既可以是同类素材中最符合关键词的,也可以是自己最熟悉的,还可以是相对具有时代感的……对素材去粗取精是写好作文的第二步。

3.分析共性,概括提炼

对确定的素材进行共性分析,提炼概括出分论点。例如:一考生将严嵩、陶渊明、苏轼都归入“迷途知返,另辟蹊径”这一类,但严嵩是行奸邪之道,未能迷途知返,落得身败名裂;陶渊明是厌倦官场,因迷途知返而主动回归田园;苏轼是被贬出京,在被动中另辟蹊径,执着求索后也获得了好的声誉。他们面对的“迷途”显然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在分论点后对相关概念进行诠释:迷途,可以是在价值观上做出错误的选择,也可以是走上不适合自己的道路;蹊径,是把“一条道路走到黑”转为“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提炼中,精警的“是”字句很能彰显作者的思辨水平。

在写作实践中,不少同学发现“变通处之,量力而行”与“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不好分而论之,即“变通处之”和“另辟蹊径”在论据和论证上容易雷同。其实,三元思辨类材料的三个元素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我们完全不用回避它们的统一性,“实现理想,不只有直行”也是一个极好的立意。

精写片段

勇吹号角,迎难直上,逐浪于未知大海,应意志坚定,上下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遥远路途与重重困难,翻译官张京凭借坚定意志练就了一身本领,换来了外交场上的游刃有余;旅行摄影师储卫民凭借坚毅顽强的求索精神,于极寒之中记录美景,夺得了201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凭借坚定信念不断超越自我,赢得了一枚又一枚奥运金牌。他们都凭借着坚韧的意志与困难抗争,逐浪于梦想之海,赢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完成了自我实现与自我突破。

点评:本段就“直行,抱定理想,执着求索”这种做法立分论,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较为充分。在举例论证中,使用排比叙例,对张京、储卫民、马龙的事例进行简要概括,形成整齐的句式,再以“他们都……”进行分析论证,指出意志坚定、执着求索的重要价值,既旁征博引,又显文采,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

失误作文

披荆斩棘,殊途同归

◎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C2115班 黄祺勋

石下屡败屡战却锲而不舍,终于爬过石头的蚁告诉我们应持之;石边绕石而行,曲线到达的蚁暗示我们应思之;石前望石而返,另辟蹊径的蚁教导我们应改之。但无论哪一种选择,唯有披荆斩棘,方得殊途同归。①

持之,抱定理想,执着求索。②

生活没有理想,便如航海无灯塔;空谈梦想而不付出努力,也只会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要只看到花开时的夺目,而不见奋斗时洒下的血汗。朱元璋,一介淮右布衣登基称帝,何其壮哉!他也曾以一万人击十万人,以卵击石;也曾为亲侄子所叛,丰功伟业险些毁于一旦;也曾寄人篱下,为众人辱。但他恒不忘统一大业,顺风时张帆,逆风时更激斗志,终于成就有明一朝,享近三百年国祚。持之,恒持之,怀瑾握瑜,抱定理想,上下而求索,纵路遥地冻,人疲马乏,也不放弃一丝希望。③

思之,变通圆润,量力而行。④

世上只有一个爱因斯坦,但纵非良木之材,亦可为青草遍地。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国之重器,但成不了科学家、思想家,也可以成为一名基层教师,为国培育挖掘人才,为国之发展奉献光、发出热。萤火点点,亦能汇成白昼一片,如果缺了这些地基,大厦将倾,大国不复。故应思之,求变求思,量力而行,有一点光,发一分热,也能实现人生理想。⑤

改之,迷途知返,另辟蹊径。⑥

钱伟长,为中国科技事业朝乾夕惕,是“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他以历史和语文双满分、物理仅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来震愤于“九一八”事变,决定弃文从理,“学造飞机大炮”,最后亦成大家。做自己爱做的事,纵含辛茹苦也甘之如饴,如“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从事豌豆杂交实验,经过八年的观察和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做无用的事,纵薪资颇丰,亦如着一件湿棉袄度日,难受之至,无法言说。不要听旁人的蛊惑,是对是错,自己最明白。若如严嵩之

辈,只顾权欲,无视朝政,只会死于街头无人理睬。在错误的道路走得愈远,错得愈深,无路可走时,我们另辟蹊径,改弦更张,也能实现理想,如苏东坡一般,问平生功绩,唯黄州、惠州、儋州。⑦

思之方知我意,改之方正我矢,持之方成我业。愿吾辈曝霜露,斩荆棘,惜时惜势,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但看清本心,殊途同归。大笑,大笑,刀砍东风,吾意已平,吾生已明,于我何有哉!⑧

病因分析

文章立意准确,首段引述材料是亮点,各分论点段落显性关联材料,很工稳。论证观点的三个主体段落和尾段文采大于内容,论证显得不清晰甚至偏离。文章最终得47分,是一篇典型的在论据论证方面有所欠缺的作文。若在主体段落中组织有效的论据,紧扣分论点进行论证,首尾段清晰表达观点,文章会更好。

升格作文

披荆斩棘,殊途同归

◎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C2115班 黄祺勋

石下屡败屡战却锲而不舍,终于爬过石头的蚁告诉我们应持之;石边绕石而行,曲线到达的蚁暗示我们应思之;石前望石而返,另辟蹊径的蚁教导我们应改之。无论哪种做法,都绕不开过程之艰,唯有一路披荆斩棘,方得殊途同归。①

持之,抱定理想,执着求索。②

生活没有理想,正如航海无灯塔,缺乏方向;有理想却惰于求索,便如航行无马达,丧失动力。诚如作家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常常仰望星空,但不应忘记抱定理想、执着求索。③朱元璋,一介淮右布衣登基为帝,何其壮哉!但他也曾以一万人击十万人,以卵击石;也曾为亲侄子所叛,丰功伟业险些毁于一旦;也曾寄人篱下,为众人辱。但他恒不忘统一大业,顺风时张帆,逆风时更激斗志,终于成就有明一朝,享近三百年国祚。持之,恒持之,怀瑾握瑜,抱定理想,上下而求索,纵路遥地冻,人疲马乏,也不放弃一丝希望。

思之,变通圆润,量力而行。④

纵非良木之材,亦可为青草遍地。同样,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国之重器,但没有好的天赋和机遇,成不了科学家、思想家,也可以成为教师,在基层为国家培育发掘人才,以己之力为这份事业奉献光、发出热。当然,我们在抉择的分岔路口,除了考量自身力量,更需分析大形势。国难当头,前有鲁迅弃医从文,以振聋发聩之语医治其时国人的麻木愚昧;后有钱伟长发誓要为国家造飞机大炮,文史满分的他一头扎进物理系,最终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为中国科技事业朝乾夕惕。他们忧国恤民,在大势面前积极变通,将个人的小流汇入国家的大洋,这何尝不是自我实现的良方?⑤

改之,迷途知返,另辟蹊径。⑥

迷途,是误入错误的价值观路径,也是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蹊径,是把“一条道路走到黑”转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严嵩之辈,只顾权欲,无视朝政,最终死于街头无人理睬;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转而归隐,在遵循本心的路上流芳百世。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愈远,错得愈深;走不适合的道路,难免举步维艰。苏东坡官场失意,被贬出京,但他在地方为官也深受百姓爱戴,“苏堤”“东坡肉”流传至今就是最好的明证。即便是末路穷途,我们另辟蹊径,执着求索,也有可能实现理想。⑦

思之方知我意,改之方正我矢,持之方成我业。愿吾辈曝霜露,斩荆棘,在思变通、辟蹊径、恒求索中踏上理想的归途!⑧

升格简评

修改后的文章在原先立意准确、结构工稳的基础上,调整论据,强化论证,紧扣分论点进行论证,使主体段落的逻辑更通畅。尾段更是大刀阔斧,删掉不相关的文字,直击要害,回扣论点,将原本松散离题的结尾裁剪成“豹尾”。经过修改后,作文升格到56分。

学生佳作

实现理想,不只有“直行”

◎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C2114班 李培溪

诚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实现理想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又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实现理想要执着求索,遇阻也不退缩。可我认为,适时变通,或者另辟蹊径,倘若目标坚定,也能到达彼岸。①

实现理想,需要有“直行”的坚毅精神。②

理想是一个人的远大目标,要实现它并不容易,有着“直行”的坚毅精神实为实现理想的必备素养。思古,王羲之临池而书,池水尽黑,终成书法大家;又有宋濂,于“天大寒,砚冰坚”的环境下,坚持学习,成为一代名臣。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由此看来,保持“直行”,抱定理想,执着求索,是实现理想的必由之路。③

实现理想,需要有“转向”的变通策略。④

“直行”固然重要,但有时候转弯绕道而行,可能会省时省力,事半功倍。观今,有鲁迅先生在水深火热的年代深知学医不能救国时,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世人沉睡的良知;也有中国共产党人在敌我力量悬殊时转换方针,选择了游击战,最终走向成功;更有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不选择针锋相对,而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美美与共”,描绘“天下大同”的蓝图。因此,审时度势的“转弯”,量力而行的改变,也能成为我们实现理想的“东风”。⑤

实现理想,需要另辟蹊径的创新。⑥

通往目标的路有很多,除了大道更有其他小路。正如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言:“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在选择道路时,另辟蹊径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途径。且看伟人邓小平,在追求中国崛起的道路上,不循前人之路,不闭门造车,他在南海边画了个经济特区的“圈”,让“春天”来到了沿海,让鲜花点缀中国;再看当今华为公司,在中国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被西方“卡脖子”时,在我们的科技发展之路受制于人时,华为没有一条路走到黑,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开辟自己的路,更为中国科技企业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追求理想的路有很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哪怕人烟稀少,也能到达“诗与远方”。⑦

实现理想的路不只有“直行”,“变道”与“开辟”都可以通往顶峰。我们应坚定理想,山高不阻志,涧深不断行,流年不掩意,躬逢盛世,万里蹀躞,只为学成济世文武艺。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让青年之光闪耀寰宇,照彻大千与微尘,这便是通往理想远方最好的一条路!⑧

教师点评

评分:53分。

本文紧扣材料立论,对三元思辨材料的内容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内容上中心明确,思辨性强;结构上思路清晰、可视化;表达上语言流畅生动,说理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