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规模回旋空间与区域产业发展

2024-04-29王金营马文腾

人口学刊 2024年1期

【摘 要】 未来30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需要雄厚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需要一个相对完整、自主、庞大而丰裕度较高的产业体系予以支撑。深入认识人口增长时期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在产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有助于在人口负增长条件下更好地保持产业体系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业丰裕度。为此,本文基于文献析出方法从理论上阐释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依据自身人口规模进行专业化与多样性选择的情况,并且存在两者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选择以地级市和城市群为观察样本,采用两步广义矩模型(GMM)、空间杜宾模型,并通过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检验了在一定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其他条件下,区域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变动发展过程中人口规模的回旋效应和具体作用。研究发现:区域人口规模对区域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发展的互动影响呈现倒“U”型;区域人口规模对区域产业多样性集聚和发展的互动影响呈现“U”型;在区域产业专业化、多样性集聚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集聚的专业化效应和多样性效应得到充分释放,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多样性效应更加明显。这充分说明在拥有巨大人口规模形成的超大市场和充沛的劳动力供给且国土广袤的前提下,各个空间单元(行政区域)可以根据自身禀赋优势和人口规模,在国内大市场中选择更适宜的产业集聚模式,即专业化和多样性,从而实现区域产业分工协调发展,如此便能够在总体人口负增长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异明显的状态下,保持全国产业体系完整和基础性产业丰裕度提升。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巨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各个区域合理的分布使我国在区域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和产业体系完整性方面具有较大的回旋空间。当然,人口规模回旋空间效应的释放不会完全自动形成,需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要素流动,破除行政壁垒;人口需要朝着规模稳定、素质提升、结构均衡、分布合理和世代赓续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和轨道转变。只有人口高质量发展才能够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更多的新动能。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性;人口规模回旋

【中图分类号】 C924.24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405/j.cnki.1004-129X.2024.01.005

【文章编号】 1004-129X(2024)01-0036-17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GDP由1978年的3 678.7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02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和丰裕度持续增大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支撑和具体体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规模巨大,各地区要素禀赋优势和比较优势呈现多样性和水平的差异,在形成区域产业主体功能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必然存在不同。在此基础上,不同区域将根据自身的功能分工和比较优势开展国内流通和国际贸易,实现一定程度的区域产业集聚。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集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和最具活力的创新发展先导地区,[1]形成了诸如苏锡通高端纺织集群、泰连锡生物医药集群、瓯海区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等一大批独具特色和丰富多样的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的这些成果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国家实力起到基础支撑性作用。人口作为基础性变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集聚、再转移往往伴随人口的迁移、集聚,当然也存在着“产随人走”的现象。[2]我国产业发展一直处于人口持续增长、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的时期,巨大的人口规模不仅在供给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人力资本存量,还在需求侧提供潜力巨大、内需广阔的市场,通过供需两侧发力释放出巨大能量,引导产业专业化纵深发展和产业多样性适度提升,形成规模庞大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进一步实现市场规模的消费升级和提升供给体系的适配衔接,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及升级优化,持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3]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资源禀赋优势。2023年5月5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区域内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深刻影响产业集聚和发展,产业专业化、多样性、体系化和网络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4]我国经济发展要依托现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发挥巨大人力资本潜能和关键性动力作用,构建现代化完整的产业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5]

未来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区域人口增减变动的差异会愈加明显,这会对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人口负增长会不会降低产业丰裕度、产业多样性?甚至破坏产业体系进而阻碍经济发展?我们需要对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性、产业体系以及网络化发展与人口规模的关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此,许多学者探讨了人口与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大多学者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人口规模增长,带动人口集聚,[6-8]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产业集聚显著抑制人口规模增长;[9]另一方面,许多学者将产业集聚作为中间变量,考察人口对经济增长、[10]创新水平等因素的影响,[11]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人口规模对产业集聚直接影响的相关分析。人们普遍认为产业集聚是影响人口规模增长和人口集聚的因素。有学者将人口规模作为划分城市大小的依据,分别检验了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产业集聚模式。[12]这些研究忽视了区域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性集聚和发展过程中区域自身人口规模的作用,仅仅看到产业聚集过程中人口规模的增加和聚集,而忽视人口规模存量大小的影响。事实上,我国拥有丰厚人力资本存量的巨大人口规模下,数量型和质量型并存的人口红利可能是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区域可以选择产业多样性发展,也可以选择产业专业化以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13]那么,区域在产业多样性和专业化选择中人口规模(包括数量和质量)起到怎样的具体作用?在整体人口负增长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异下,能否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人口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本文在测度我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多样性水平基础上,实证探究区域产业专业化、多样性选择发展过程中人口规模的具体作用,由此证明较大人口规模存在着回旋空间效应。

二、人口规模在区域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上选择的作用机理

产业作为一个中观经济层面的概念,聚集构成业态的各个微观经济主体,辐射带动宏观区域经济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多种产业在集聚过程中产生外部性经济,一般按照外部性是否来源于同一产业,划分为产业专业化集聚(Mar外部性)和产业多样性集聚(Jacobs外部性)。其中,Glaeser将Marshall、Arrow和Romer等人的理论归纳为Mar外部性,即产业专业化集聚,是基于某种相同产业的空间上集聚;[14-16]技术外溢更可能发生在多样性产业之间,不同产业集聚在一起更能促进产业的发展,获得外部性收益,即产业多样性集聚。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和多样性显著提高的重要表现就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向同一区域集聚,形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产业体系,不同性质的企业在这一区域相互作用,通过链接的生产网络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产生规模外部经济,[17]发挥劳动力蓄水池效应(Labor Pool)、中间投入共享效应(Input Share)和知识技术溢出效应(Knowledge Spillover),劳动力数量、物质投入和人力资本在产业集聚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8]也提高了这些要素的生产率。

(一)区域产业专业化中存在人口规模回旋效应的理论机制

区域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显著特征就是同产业内的纵向集聚,实现效率提升,强调集聚的过程中通过降低运输成本,共享劳动力蓄水池,有利于行业内就近节约中间投入成本和实现快速的技术交流。[19]除此之外,根据传统比较优势,各区域会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区位、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特征,形成以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等产业为主的专业化发展路径。[20]地区内同一产业的集聚有助于实现企业间生产信息的交换和专业人才的流动,继而引发知识溢出效应,随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持续扩大,边际收益递增。[21]

具体从人口-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地区内企业通过吸收大量初级劳动力,充分发挥劳动力集聚的蓄水池效应,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相关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也随之提高。[22]政府部门依据当地的要素禀赋条件,通常选择开发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鼓励大量人口集聚进入优势产业部门工作,同时吸引其他关联产业部门的就业人口,显著提高相关产业的专业化水平。[23]根据斯密-杨格定理,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扩大能够促进劳动分工的深化进而形成专业化生产。当一个区域自身人口规模较小而面对更大的全国性市场时,区域产业会选择专业化发展,从而极大促进区域劳动生产率。[24]可见,某一个区域选择专业化发展某一产业,一方面需要考虑自身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市场和提供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会充分利用国内人口规模较大所确定的大市场选择专业化,参与区域间的产业分工,提升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表明区域人口规模与全国总体人口规模共同为区域产业专业化选择提供了回旋空间。

(二)区域产业多样性中存在人口规模回旋效应的理论机制

区域产业多样性集聚的显著特征就是产业之间的横向集聚,增强发展韧性,[25]强调集聚过程中发挥中间服务共享机制和空间知识外溢效应。[26]产业种类越多带来的外部性越大,劳动分工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越有利于城市劳动分工细化、市场规模扩大、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等。

具体从人口-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伴随着地区内优势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上升,生产部门的收益提升,劳动力报酬也随之提高,吸引大量外地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持续涌入,人力资源的流动效应凸显,地区内人口规模会不断扩大,与优势产业相关的投资建设也随之增加,空间溢出效应凸显,产业转移和投资活动频繁发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7]当人口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同产业间频繁地进行要素共享,迅速开辟多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与优势产业相关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28]考虑市场需求和交易成本,企业通常选择在收益较高或者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集聚,当该地区市场容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不同类型的企业会涌入市场。对于微观主体来说,消费者的需求具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多样化的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满足市场群体的各种消费需求;而政府部门也会通过招商引资拓宽产业发展渠道,从而不仅仅依靠优势产业实现财政增收。在区域人口规模增大,本地市场容量扩大的情况下,加之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区域产业发展在专业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会选择多种类产业并行发展,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促进高质量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产业集聚和发展的前期,各地区会根据当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发展专业化产业,吸引就业人口不断涌入相关产业参与生产活动,促进产业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改善。[29]根据李嘉图模型,一国或一地区应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支持专业化,多位学者在该模型中通过逐步引入运输成本、贸易成本、地方保护主义等交易成本解释产业多样性下降和专业化上升的现象。因为交易成本下降,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贸易,一个地区会选择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促进专业化的发展。[30-31]表现出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产业专业化水平上升,产业多样性下降的趋势。由于产业专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就业人员的工资报酬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口规模会随之集聚增大,而且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并不断增长趋势。与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产业多样性水平明显提升。基于就业“安全”、需求偏好多样性诉求和技术外部性、劳动力“蓄水池”考虑,市场主体(劳动者、消费者和企业)选择流向产业多样性集聚区,[32]再加上资源、环境的约束,产业专业化集聚逐渐缩小。[33]表现出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下降,产业多样性水平上升的特点。因此,我们得出推论1和推论2。

推论1:在一定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条件下,一个区域会根据自身人口规模及其决定的劳动力供给充裕度来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是否采取专业化还是多样性。若自身人口规模较小,则采取专业化发展优势产业。专业化产业聚集和发展水平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吸引更多劳动力进入进而带来区域人口规模增加。当人口规模达到这一产业发展的人口需求后,劳动力及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会随着人口规模扩大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由推论1可判断:我国拥有14亿人口规模及其所决定的超大的市场规模和充沛的劳动力供给,这个市场里的各区域单元(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会根据自身人口规模的大小,在产业专业化发展和多样性发展上具有可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具有人口规模回旋效应,人口规模较小的地区更倾向于选择产业专业化,发挥比较优势。

推论2:在一定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下,产业多样性集聚和发展需要较大人口规模予以支撑,一个区域自身人口规模较大,本地市场效应大且有足够劳动力供给,则在面向更大的国内国际市场时会选择产业多样性以实现产业长期稳定发展。区域产业多样性水平会随着人口规模由小到大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

由推论2可判断:在各区域共享本国超大市场,加之若自身具有较大人口规模决定了本地市场效应大且有足量劳动力供给,则在产业多样性发展上具有回旋空间,较大人口规模的地区更有利于选择产业多样性的集聚和发展。

根据推论1和推论2,从全国层面看,在人口负增长下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得在产业发展上具有空间分工、专业化和多样性的回旋空间。

在人口规模释放出巨大能量来推动产业集聚和发展的过程中,各城市或城市群的同一产业竞争者或者是不同产业参与者聚集在一起,地理的集聚自然会转化为产业的集聚,并且有着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产业联动协调效应。[34]由此提出推论3。

推论3:区域产业专业化、多样性集聚和发展过程中,专业化集聚发展的产业与邻近产业发生知识和技术扩散,关联产业之间存在中间产品的共享。人口和劳动力在区域内部和周边地区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有利于实现多层次的产业分工,同时提供充足的市场规模。

三、理论模型构建、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一)理论模型构建

本文将以宏观生产函数和Glaeser等人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基础,[35]通过对生产函数中的变量进行分解和探究,构建城市生产函数,来说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规模对产业专业化集聚和产业多样性集聚存在一定的影响。城市生产函数可以初步设定为:

[Yit=AitLαitKβit] (1)

[Yit ]是城市[i]在时间[t]的产出水平,[Ait ]是城市[i]在时间[t]的生产率水平,[Lit]是城市[i]在时间[t]的人力资本投入,[Kit]是城市[i]在时间[t]的物质资本投入,[α]是劳动份额,[β]是资本份额。

根据Ertur和Koch的研究,[36]城市生产率水平[Ait ]不仅依赖于城市自身的特征变量和生产要素,而且也受到经济系统中其他城市生产效率的影响。结合上述新经济地理学派对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阐述,将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纳入生产函数中。因此,城市生产率水平[Ait ]可以设定为:

[Ait =Ai0SmitDnit] (2)

[Ai0 ]是城市[i]的初始生产率水平,[S]是产业专业化,[D]是产业多样性。

将(1)式和(2)式联立可得城市生产函数:

[Yit=Ai0SmitDnitLαitKβit] (3)

根据Hoyt对城市就业人口和城市人口规模之间存在一定比例关系的推导:[37]

[Lit =fPit] (4)

[Pit ]是城市[i]在时间[t]的人口规模,[ f]是城市就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显然其值小于1。

将(4)式代入(3)式,可得包含人口规模的城市生产函数:

[Yit=Ai0 SmitDnitPαitfαKβit] (5)

根据前文理论机制的分析可知人口规模与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性集聚之间模式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也会存在一个互动的关系。结合推论1和推论2,并基于区域产业集聚发展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需要对此进行控制,另外考虑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专业化、多样性的变动存在的时滞效应,添加产业专业化、多样性的滞后期,为此本文构建待检验随机方程(6)和方程(7)。如此构建模型可有效缓解回归时内生性问题。随机方程如下:

[lnSit =β0+β1lnSit−1 +β2lnPit 2+β3lnPit +β4lnControlsit +εit+uit] (6)

[lnDit=β0+β1lnDit−1 +β2lnPit 2+β3lnPit +β4lnControlsit +εit+uit] (7)

(6)式和(7)式中的待估计参数[βi]不是直接从前面生产函数中变换而来,是重新设定的参数符号。[εit]为随机误差项,[uit]为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下文同此。

根据推论3,考虑区域产业集聚外部性而产生的空间关联问题,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并借鉴韩峰等人的分析框架,[8]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方程如下:

[lnSit =β0+ρwlnSit +β1lnPit +ϕwlnPit +β2lnControlsit +θwlnControlsit +ηwεit+uit] (8)

[lnDit =β0+ρwlnDit +β1lnPit +ϕwlnPit +β2lnControlsit +θwlnControlsit +ηwεit+uit] (9)

[ρ]为空间自回归系数,[w]为空间权重矩阵,[ϕ]为人口规模项的系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uit]为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

(二)数据来源

本文样本为2003-2019年全国28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1,研究范围为全市层面。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地级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产业数据按照2003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02)调整的统计口径进行行业划分,选取其中19个产业门类2。

(三)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

区域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度量指某地区某行业就业人数占该地区所有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除以全国该行业就业人数占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21-22]为便于比较,本文采用产业专业化集聚的相对指标作为度量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的指标。具体借鉴李金滟和宋德勇(2008)的方法,选择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作为该城市的专业化产业,用该产业在城市中的就业份额占该产业在全国就业份额的比值衡量,即:[Si=maxjEij/EiEj/E]。

对于产业多样性集聚的度量方法来说,多数学者采用的指标是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irshman-Herfindahl Index,HHI)的倒数,[25-28]本文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度量,即:[Di=1(Eij/Ei)2]。1<[Di]<[n]([n]为产业数量),当[Di]越大表明多样性越强,越小越接近于1,则多样性越低,专业化水平越高或者存在产业单一性。

上式中,[Eij ]表示城市[i]产业[j]的就业人数,[Ei ]是城市[i]总就业人数,[Ej ]表示产业[j]的就业人数,[E]是全国产业就业总人数。根据(6)式至(9)式,将产业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多样性水平进行对数化处理。

2. 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将人口规模看作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即一定素质下的人口数量,探究产业专业化集聚和产业多样性集聚中人口规模的作用。从供给侧角度来看,从业人员是主要生产者,从需求侧角度来看,消费者包括生产者和非生产者。当然,各城市年末人口和就业人口的变动必然是相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将分别用具有一定人口素质的就业人口和年末人口衡量人口规模。各个变量也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

3. 控制变量

根据既有文献的结论,本文主要考虑如下控制变量:第一,产业结构和空间产业集聚相关,本文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对数值衡量产业结构。第二,政府规模对产业集聚有影响,本文选择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收入的对数值衡量政府规K8vlQIr4PVRGHMMcktOaNg==模。第三,对外贸易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额的对数值衡量对外贸易。第四,科技创新、教育投入、收入水平等和空间产业集聚存在一定关系,分别用财政支出中科技投入的比重、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重和职工平均工资的对数值表示。第五,土地面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集聚,本文使用城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对数值来衡量。表1报告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测度主要针对一个城市各产业之间的比较,即各城市产业政策所选择且认为应当优先发展的产业,产业多样性水平的测度也更倾向于反映一个城市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仅看各城市间产业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多样性水平的对比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根据上述测算方法,得到2003-2019年我国城市层面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多样性水平。

由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服务部门,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为生产活动提供保障服务。本文将主要列示出2003年、2012年和2019年部分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城市以及部分以其他产业发展为主的城市(见表2)。不同产业之间以及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以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为主的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如伊春市2019年的产业专业化水平为54.553,也从侧面体现出这些产业需要保证一定规模的劳动力以实现产业集聚和发展。东莞市、中山市等一些东南沿海城市积极发展制造业;三亚市和北京市等一些拥有区位优势的城市积极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衢州市、聊城市等一些逐步开放的地级市积极发展金融业;还有如西安市、保定市等拥有卫星城的城市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受限于篇幅,本文列示出2003年、2012年和2019年排名前20位和排名后20位城市的产业多样性水平(见表3)。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的产业多样性水平较高,更多地涉及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这与城市拥有充足的人口规模密切相关。显然各城市之间产业多样性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然而不如产业专业化水平的差异大。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规模对区域产业专业化、多样性影响的回归检验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在方法上采用两步广义矩模型(GMM)进行估计,确保统计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采用Arellano-Bond检验来对差分方程的随机误差项的二阶序列相关进行检验,采用Hansen检验来检验工具变量的合理性,表4中的检验结果表明四个模型不存在二阶相关,工具变量选择合理。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1)和模型(3)的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滞后期系数均显著为正,分别为0.647 7和0.802 8,说明产业专业化具有时间滞后效应。模型(2)和模型(4)的产业多样性水平滞后期系数均显著为正,分别为0.301 3和0.316 1,说明产业多样性同样具有时间滞后效应。模型(1)的年末人口规模变量及其二次项的系数均显著,分别为3.033 2和 -0.316 8,模型(3)的就业人口变量及其二次项的系数也均显著,分别为正值和负值。这充分表明区域人口规模的大小对于产业专业化选择有显著影响而且是非线性的,区域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随人口规模从小到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表明一个区域自身人口规模较小时,为了提高生产率则选择专业化集聚发展优势产业,随着人口规模增大会强化这一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发展。但是,当区域人口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产业专业化程度便会降低。这验证了推论1。与此对应,模型(2)的年末人口变量及其二次项的系数均显著,分别为-4.068 8和0.363 8,同时,模型(4)的就业人口变量及其二次项的系数也均显著,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这充分表明区域人口规模的大小对于产业多样性选择有显著性影响,也是非线性的。区域产业多样性发展水平随人口规模从小到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表明一个区域无论人口规模大小,由于区域间产业分工程度小,为满足人民的生活和就业需要,初始的产业发展模式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而随着参与区域之间产业分工和专业化集聚发展优势产业,则多样性减小,当人口规模增大或者本身人口规模足够大时,区域经济发展会选择产业多样性以增强发展动力。这验证了推论2的存在性。本文参照回归系数的特征变化,仅大致绘制出人口规模对产业专业化影响的模拟图(见图1)和人口规模对产业多样性影响的模拟图(见图2),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人口规模对产业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多样性水平的影响呈现出怎样的波动,最终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多样性水平要高于初始水平。

(二)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性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

考虑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应用空间计量模型(8)和模型(9)进行估计检验。在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之前,需要提前检验相关变量的空间相关性,首先采用空间Moran’s I指数测度方法对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样性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度(见表5)。从表5中空间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来看,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样性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产业在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多样性水平较高的城市相邻分布。

空间计量模型可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本文经过LM检验和LR检验,结果表明空间杜宾模型为最优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5)中各城市本地区的总人口对产业专业化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充分考虑本地市场和外埠市场的前提下,人口规模较小区域会选择产业专业化发展,而人口规模较大且具备充足劳动力供给的区域则更多选择产业多样性发展。推论1和推论2进一步得到验证。其中,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城市总人口对产业专业化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模型(6)中各城市本地区的就业人口对产业专业化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周边地区的就业人口对产业专业化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模型(7)中各城市本地区的总人口对产业多样性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周边地区的城市总人口对产业多样性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说明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动特征对本地区产业多样性的变动有着重要影响。模型(8)中各城市本地区的就业人口对产业多样性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周边地区的就业人口对产业多样性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说明存在明显人口流动特征影响的同时,本地就业人口从事工作的产业部门较为集中。结合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产业竞争关系,各城市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和产业多样性水平相互影响。其中,人口规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拥有充足的人口规模是城市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为满足更多更好的消费需求和满足就业要求,各城市总人口的增大更能提升产业多样性水平,本地就业人口较为集中地选择在优势产业部门工作,周边外来就业人口选择从事工作的产业部门较为多样化。本文验证推论3成立。

五、异质性分析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规律和长期趋势,关键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城市群作为人口聚集的区域,是发达国家(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态,城市群的形成是产业空间布局的客观反映。[38]本文将主要选取我国三大城市群和群体规模最大、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异质性分析。具体回归结果见表7。

由表7结果可以发现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与产业专业化水平显著正相关,人口规模的平方项与产业专业化水平显著负相关,本文推论1得到进一步验证。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与产业多样性水平显著负相关,人口规模平方项与产业多样性水平显著正相关,本文推论2得到进一步验证。由此可见: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集聚的专业化效应和多样性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产业专业化水平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波动,产业多样性水平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波动,各城市群基于产业发展的规划定位,初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群,内部城市发展水平也较为均衡,产业集聚的多样性效应明显。由于长三角城市群是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群内各城市产业成熟度较高,人口-产业已经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区域产业已经度过专业化集聚发展阶段,各城市开始注重产业的多样性集聚发展,当然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产业专业化水平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六、结论和建议

本文深入探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在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性集聚的发展选择中自身人口规模所起到的具体作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一是人口规模对区域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二是人口规模对区域产业多样性集聚和发展的影响呈现“U”型。三是产业专业化、多样性集聚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四是中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集聚的专业化效应和多样性效应得到充分释放,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多样性效应明显。从论证的结果来看,人口规模对区域产业专业化、多样性集聚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存在一定规律,区域发展可以根据人口-产业变动规律和自身条件,选择更适宜的产业集聚模式。也正是因为我国拥有素质优良、数量充裕、结构合理的人口条件,区域单元在产业专业化发展和多样性发展上才具有可选择的空间和余地,从而实现整体市场中资源共享、要素互通的规模经济发展。

面对新的人口发展形势,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的人口优势,即拥有14多亿人口并分布在广袤的国土空间,保证了充沛的劳动力供给和超大的市场规模,在区域产业分工专业化和产业体系多样性等方面有可选择的空间和余地。只要充分发挥人口规模在产业分工和多样性集聚发展中拥有的回旋空间,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可摆脱劳动力供给不再增长的制约,而通过分工细化、专业化、产业分化、生产率提高得以实现。可以通过区域产业分工专业化、产业关联多样性,保证我国巨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整体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丰裕度提升,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然,面对人口负增长和劳动力数量的加速减少,为充分发挥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需要推动区域人口与产业联动升级,一方面,区域发展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不同区域的产业选择和政策导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产业集聚模式也会不一样,加快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要素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破除区域行政壁垒,在统一大市场内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一个良性循环。不仅要发挥好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和人口规模优势,还要积极发挥国内大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政府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区域发展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空间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向,形成合理的区域人口空间布局。提升集聚能力,加快构建区域产业专业化和多样性贯通互补的产业体系,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根据新的人口发展形势,各级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到人口快速负增长可能带来的冲击,加大推进生育率提升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战略,统筹城市群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人口实现规模稳定、整体素质提升、年龄结构均衡、空间分布合理、世代赓续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丽娜,蒋伏心. 长三角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的历史逻辑、现实基础与行动策略[J]. 中州学刊,2023(8):36-42.

[2] 薄文广,张宏洲,吴承坤,等. 人随产动还是产随人走?——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与检验[J]. 中国软科学,2021(9):45-54.

[3] 王金营,刘艳华. 经济发展中的人口回旋空间:存在性和理论架构:基于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和借鉴[J]. 人口研究,2020(1):3-18.

[4] 王金营. 中国人口回旋空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和作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06-121.

[5] 徐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理解和构建[J]. 金融论坛,2020(9):3-9.

[6] 王莹莹,童玉芬. 产业集聚与结构高度化对北京人口规模的影响:膨胀还是收敛?[J]. 人口学刊,2015(6):5-13.

[7] 张绍稳,徐光远. 城市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关系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州市产业与人口面板数据计量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9(5):89-96.

[8] 韩峰,李玉双. 产业集聚、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规模扩张[J]. 经济研究,2019(11):149-164.

[9] 宫攀,张槊. 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人口规模的时空效应研究:来自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 人口与发展,2022(4):59-74.

[10] 张凤超,黎欣. 产业集聚、城市人口规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我国12个城市群的比较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56-166.

[11] 陈大峰,闫周府,王文鹏. 城市人口规模、产业集聚模式与城市创新:来自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 中国人口科学,2020(5):27-40.

[12] 袁冬梅,信超辉,袁珶. 产业集聚模式选择与城市人口规模变化:来自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J]. 中国人口科学,2019(6):46-58.

[13] 王金营.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人口发展和人口发展战略[J]. 人口与经济,2023(1):7-13.

[14] Glaeser,Edward Ludwig,Hedi D Kallal. Growth in Citi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6):1126-1152.

[15] Kenneth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2):155-172.

[16] Paul M 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2):1002-1037.

[17] Melo P C,Graham D J,Noland R B. A Meta-analysis of Estimat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8,39(3):332-342.

[18] 邵朝对,苏丹妮. 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GVC升级的本地化路径[J]. 管理世界,2019(8):9-29.

[19] 张宗斌,杨凤. 产业集聚方向能否带动边缘城市的崛起?——基于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0-84.

[20] 傅允生. 资源禀赋与专业化产业区生成[J]. 经济学家,2005(1):84-90.

[21] 金春雨,王伟强.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工业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经论丛,2015(1):3-9.

[22] 李静. 初始人力资本匹配、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跃迁[J]. 世界经济研究,2015(1):65-73.

[23] 金祥荣,朱希伟.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 经济研究,2002(8):74-82.

[24] 王金营.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未来人口发展的取与舍[J]. 社会科学辑刊,2023(4):145-154.

[25] 徐圆,张林玲. 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及由来:产业结构多样化视角[J]. 财贸经济,2019(7):110-126.

[26] 韩峰,阳立高.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一个集聚经济与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综合框架[J]. 管理世界,2020(2):72-94.

[27] 邬丽萍.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5):96-100.

[28] 汪斌,董赟. 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J]. 学术月刊,2005(2):29-36.

[29] 姜乾之,权衡.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 上海经济研究,2015(9):3-14.

[30] 黄新飞,舒元. 贸易开放度、产业专业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07(12):11-17.

[31] 孙晓华,郭玉娇,周玲玲. 经济一体化、地方保护主义与地区专业化[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1):3-10.

[32] 钟顺昌,任媛.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化发展: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3):58-73.

[33] Midelfart-Knarvik K H,H G Overman,S J Redding,A J Venables. The Locaton of European Industry[R]. European Economy,Economic Papers,142,2000.

[34] Paul K,Anthony J.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4):857-880.

[35] Glaeser E L,Scheinkman J,Shleifer A.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section of Cities[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5,36(1):117-143.

[36] Ertur C,Koch W. Growth,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Spatial Externalities: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07,22(1):1033-1062.

[37] Hoyt H.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Base Concept[J]. Land Economics,1939,1:182-187.

[38] 顾朝林.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研究,2011(5):771-784.

[责任编辑 王晓璐]

Swing Space of Population Size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ANG Jinying,MA Wenteng

(School of Economics,Hebei University,Baoding Hebei,071002,China)

Abstract:The key period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is the next 30 years,and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with a huge population means that a strong material foundation is needed,which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a relatively complete,autonomous,huge and abundant industrial system.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population factor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eriod of population growth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help better cope with how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under negative population growth,further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and enhance industrial prosperity. Therefore,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it is theoretically explained that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volves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 selection based on its own population size,and there is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On this basis,prefecture level citie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amples,and the two-part generalized moment model(GMM) and spatial Durbin model were used. The endogeneity problem was controlled by instrumental variables to test the roundabout effect and specific role of population siz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 under certain technological and human capital levels and other conditions. The study found that:the fluctuation effect of regional population size on the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presents an inverted “U” shape. The fluctuation effect of population size on the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diversity presents a “U” shape. There is a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 agglomeration. The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 effect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the Central Plains,Pearl River Delta and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s have been fully released,and the diversity effe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s has become more obvious. This fully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is a super large market formed by a huge population size and abundant labor supply,and the population is distributed on the basis of a vast national territory. Through various spatial units (administrative regions) based on their own endowment advantages and population size,more suitabl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models,namely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can be selected in the domestic market,thus achiev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 In this way,we can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system and increase the abundance of basic industries,while maintaining a state of overall negative population growth and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opulation growth and decline.

Key Words:High-Qual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Industrial Diversity,Population Size Swing

【收稿日期】 2023-09-2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增强综合实力的中国人口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1ZDA108)

【作者简介】 王金营(1963-),男,河北黄骅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河北大学人口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文腾(1997-),男,河北定州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