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服务东北振兴:现状、挑战与对策

2024-04-29孙长智

人口学刊 2024年1期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升全民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东北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强国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高质量教育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关键,当前东北地区正处于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教育、科技、人才提供三位一体全方位、多要素支撑,迫切需要东北高校凝练特色、集聚优势、精准发力,在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本文主要就东北地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现状、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如何破解这些问题以更好地服务东北振兴进行探讨。

一、高等教育服务东北振兴的现状

1. 东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

东北地区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按人均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办学实力强,在我国高等教育版图地位举足轻重。截至2023年6月,东北三省共有普通高校258所,其中本科高校139所,高职院校11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8.40%。拥有以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老牌强校为代表的“双一流”高校11所。一些非“双一流”高校也特色鲜明,学科实力雄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所地方高校有学科获得了A类,办学实力处于全国一流水平。还有众多省属高校围绕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为服务东北振兴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做出了巨大贡献。

2. 人口素质提升,但人力资本增幅放缓

表1统计了全国与东北地区每10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与2010年相比,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素质均有所提升,每10万人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均有所增加,特别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增幅更大。但在2010年至2020年10年间,相比全国人力资本提升幅度,东北三省人力资本增幅有所放缓,特别是黑龙江省,2020年黑龙江省每10万人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双一流”大学对推动东北振兴的战略支撑作用凸显

“双一流”高校是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活力源泉,在争取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支撑作用也日益凸显。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东北“双一流”高校培育了一大批顶尖人才,近10年来,7所“双一流”高校共计培养了22名两院院士,占东北高校培养人数的79%。

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据测算,近3年来,每年约有2.5万余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留在东北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5%左右,为东北振兴注入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近3年来东北高校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增设本科专业增速明显,以2020年为例,教育部批准东北地区高校增设209个本科专业布点,其中“双一流”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增设了14个本科专业布点(见表4),同年,教育部支持东北地区高校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5个,位居全国前列。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教育部依托“双一流”高校布局建设了一批实验平台、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根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对2017-2020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统计结果来看,东北地区共有9所高校曾入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5所“双一流”高校连续4年入围百强榜。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以4年合计约36.9亿的高额收入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此外,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4年成果转化总额均超过15亿。

4. 地方高校深度融入振兴发展

地方高校是东北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数量占比超过95%,培养规模占比接近90%。以吉林省为例,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人才留省战略的持续推进,2022年全省地方高校毕业生留吉就业人数超过11万人,且留省规模连续3年实现三连增。在产教融合方面,4所高职高专院校入选国家高职“双高”建设计划,全省高校28个项目入选国家“新时代东北教育发展新突破重大工程项目”,立项建设高端科技创新平台15个,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园区210个。高校产学研引导基金规模达8亿元,获准对61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投资。各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积极推进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地方产业需求。以笔者所在的长春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围绕制约传统产业发展和推动新兴产业培育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在碳纤维全产业链升级、微纳与超精密加工、金属材料强韧化、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冶金节能、轨道交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以及智能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省内多个企业实现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支撑引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高等教育服务东北振兴的挑战

1. 高校人才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其能否吸引到更多的投资,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有很大的比重可以归功于教育。[1]受东北经济下滑的环境影响,东北地区缺少发展平台、薪酬待遇较低,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若干规范人才流动的政策,但中青年骨干人才外流趋势较为明显,东北地区的高校和企业普遍陷入留才、引才难困境。

近些年,东北三省陆续出台了力度空前的人才政策。吉林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海纳百川引人才,多措并举育人才,苦口婆心留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先后出台了“人才政策18条”及其2.0版、3.0版以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创业有你 就在吉林”“奋斗有我 就在吉林”“创业奋斗 就在吉林”深入人心,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来到吉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留在吉林。据相关数据统计,吉林省人才资源总量已经由2010年的178.2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239.2万人,2022年留省就业毕业生达到了11.8万人,接近一半的毕业生留在吉林。但是,高端人才留省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22年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本省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36.24%、21.27%,同年,东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本省就业率分别为44.99%、90.52%。另外,高校高层次人才外流压力较大,据报道,有的省份在5年间副高职以上专任教师流出流入比超过3∶1,有的高校近3年高层次人才队伍呈现负增长状态,高层次人才数量与高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需求不匹配。

2. 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不够,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一流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辩证关系,东北三省的一流学科数量较多,学科分布范围较广,但是在支柱产业发展方面与学科建设契合度并不是很高,很多支柱产业发展缺少对应的一流学科。

“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东北振兴的重要一环,是真正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尽管东北高校科研成果较多,但高质量成果产出能力不强,在需求、供给、动力、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境,转化实施情况不理想。根据2019年、2020年《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报告》统计,东北只有5所高校连续两年入围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100强名单,且排名均与学校综合排名相差较大。从实际来看,东北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土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对于引领产业技术前沿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需求不够清晰,对高校偏基础、前沿性成果缺乏消化吸收的能力,不愿意承接风险较高、不确定性较大的早期科技成果。也有部分企业缺乏战略视野,对研发不舍得投入。从高校来看,教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对技术市场的了解程度、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等也是影响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总的来看,成果转化创新链没有真正形成。

3. 校际竞争加剧,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受限

地方高水平大学大多为省属高校,不仅在办学经费上高度依赖地方政府并不充裕的财政拨款,而且在人事制度、财政制度等方面的自主权也相对有限。地方高水平大学普遍存在人才缺失问题,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实施之后,各地方、各层次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引才留才育才工作陷入更大困境。相比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经费规模明显偏低,无力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2]地方高水平大学缺少国家级平台、博士生招生指标等关键办学资源,编制总数普遍偏紧且控制严格,降低了引进人才的效率;地方高水平大学在获取国家级人才称号机会上处于劣势地位,领军人才培育机制不畅,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地方高水平大学现有学科队伍普遍明显较弱,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偏少,对学科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不足;中青年学者引进质量参差不齐,学科发展后劲小。

4. 地方高校对办学定位的认识较为模糊

地方高校求高、求大、求全的冲动依然强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双一流”路径等的认识普遍比较模糊。还没有充分认识东北地区的高校是提高东北地区人口整体素质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主体。通过对东北地方高校发展规划和课程设置的调研情况来看,各高校仍然停留在以专业教育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在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以后,并未及时转向以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目标定位上来。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观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教学范式等不能适应高等教育使命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使大学生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受到很大的挑战。

三、高等教育服务东北振兴的对策建议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从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起源算起,大学总是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不断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通过与产业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持续提升治理水平,赢得崇高的世界声誉。区域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区域而盛。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在其《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指出,对于处在衰退阶段的工业城市,复兴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并非每一座城市都能实现复兴。[3]除了通过合理的税收与管理进行教育投资和提供核心的公共服务以外,政府能够采取的加速复兴过程的措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位于“锈带”的底特律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利用其财富和政治实力投资各个层次的教育机构,那它也许已经获得了后工业城市实现复兴所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充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东北振兴提供强大助力。

1. 面向振兴需求,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

一是要全心培育时代新人。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学生、用时代价值教育学生、用优秀文化感染学生,实施好新时代铸魂育人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工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坚定“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牢固树立正确的信仰信念,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征程以及东北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

二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一流”大学要注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厚植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积极推进科教融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应用型大学要注重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强化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理论,拥有基本职业素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创新产教对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元育人制度,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培养与东北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是要吸引人才扎根地方。东北全面振兴,迫切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尤其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发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加强东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区域政策,坚持因校制宜,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健全引才体系,通过内培、外引,培养、吸引和留住一批高端人才,扭转人才外流趋势。要引导和鼓励更多毕业生留在地方就业,创建大学生留省就业网络及公共服务平台,畅通创业就业政策咨询渠道,为大学生留省创业就业进行指导,强化地方企业对接,积极营造浓厚的人才留省氛围。

2. 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彰显“双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

一是面向东北全面振兴加快“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立足学科发展和学术前沿,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瞄准重大科学理论、重大基础研究、国家重大战略和东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力求实现理论研究的突破和原始创新,力争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要大力支持与三省支柱产业相关的学科建设,助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快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布局,增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展后劲。

二是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的平台作用。东北地区“双一流”大学作为融教育、科技、人才为一体的区域高端平台,具有显著的人才吸引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号召力。要充分发挥其培育吸引优秀人才、开展前沿高水平科学研究、汇聚创新队伍、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吸引校友投资兴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东北地区“双一流”大学是焕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位的思想高地,既是城市建设的文化象征,也是城市发展的微缩图景,要让“双一流”大学的精神文化走出校园,形成表率示范、引领社会风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文化驱动力。

三是探索与地方高校协同共进机制。要发挥“双一流”大学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探索“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东北区域内综合实力排位靠前的高水平地方高校开展结对共建,形成学科、科研、人才、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联盟和学术共同体,支持引领地方高校在深化体制机制、科研体制、人事制度、薪酬体系、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携手为东北振兴贡献力量。

3. 充分发挥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中坚力量”

一是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调整办学定位。2022年全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已达59.6%,东北地区的普及率远高于这一比例。东北地方高校要根据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新特征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提高区域人口素质和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对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把以专业教育为主要培养目标调整到以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目标定位上来。更好地服务于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东北地区人口素质的提升。

二是以服务东北全面振兴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强化需求导向,完善地方高校分类评价体系,提高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就业质量高和与区域发展契合度高的专业招生比例,加快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在教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教学范式等方面适应高等教育使命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打造若干东北经济转型升级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

三是以服务为宗旨凝练办学特色。立足学校定位,不盲目追求“高大全”,把“应用为本”和“服务地方”作为地方高校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在科学分析自身历史积淀和现实办学成效的基础上,坚守初心使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相对有限的办学资源集中在最能体现区域自然资源、地域文化、主导产业特点而且具有相应优势积累的学科专业上,让其成为特色的生长点。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技术瓶颈,开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科技攻关,形成特色科研体系,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需求,提升学校的社会贡献能力和贡献度。

四是以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东北振兴助力赋能。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构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新型关系,完善大学外部治理结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服务方式,扩大落实大学经费使用自主权、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自主权,以及组织机构设置和人才队伍选聘自主权,为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和建设中的人才和经费问题“松绑”,真正让大学成为治理的主体。[4]构建以坚持党的领导为统领的内部治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格局,释放办学活力,激发办学动力,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治校的治理能力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各高校也应主动转变观念,扭转同质化办学倾向,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的优势,提升服务振兴综合能力,形成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深度互动、相互成就关系。

【参考文献】

[1] 于潇,王琪汇. 人口高质量发展、新人力资本与高质量就业[J]. 人口研究,2023(5):59-73.

[2] 公钦正,李秀坤.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4):70-83.

[3] 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城市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智慧、绿色、健康和幸福[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4] 孙长智. 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矛盾及其理念回归[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151-155.

[责任编辑 李新伟]

【作者简介】 孙长智(1965-),男,吉林伊通人,长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