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2024-04-29王绍林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29期
关键词:古诗文诗词初中语文

王绍林

初中学生受其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力有限。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古诗文作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有效媒介,应该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初中语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 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对文字的感知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底蕴,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字词的记忆与课文的背诵,而是带领学生去领悟博大的中华文化,并且在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古诗文作为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桥梁,让教师能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展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教学,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增强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古诗文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体会古人“为国为民”的志向,懂得古人对“真善美”的推崇,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提高全民的文化自信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目标,也是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在文化领域内的必然趋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可以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上下五千年的文人情怀,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自觉在日常生活之中践行。

二、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让教学内容更加富有感染力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诵读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比如在学习与雨相关的古诗文时,教师可以将诗词与相关的视频相关联,让学生在直观的形象刺激下认识到诗词高度的概括性和传神的表达力。“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短短十个字却表达了雨后山中意境。“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则表达出了离别的愁绪。教师将视频与诗词相关联,让学生在思考与欣赏中体味古诗词所表达的含义与意境,让诗句有直观的感染力,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语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树立语言应用的自信心

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往往可以提高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揣摩和分析,并且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天气、节日或者特殊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考虑到用韵和词的准确性等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并且鼓励学生将创作的诗词诵读出来。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会逐渐爱上诗词,爱上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还能够调动课堂气氛,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的世界里,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三)加强课堂设计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要不断反思课堂的设计,提高备、教、评、改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时,教师可以用视频、图片以及相关诗词进行新课导入,并且引导学生去思考春天不同时期的景色,并且将“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等诗词纳入学习内容,让学生体会不同春色的差异,并且感受古诗词对字词应用的准确性,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提升备、教、评、改的呈现方式,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自觉将其运用到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学校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营造传统文化氛围,鼓励教师开展相应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