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改革
2024-04-29张玉春高振岐
张玉春 高振岐
[摘 要] 在高校教学中,课程改革属于重点之一,如何利用课程聚拢育人资源并落实教育目标,成为高校教师要探究的问题。文章针对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改革要点、现状与措施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关课程应以学生为主,指向声乐艺术表演核心素养,以基本理论为支撑,还要以多元实践活动为主线,在此基础上,优化理念、学科联动、知行合一、引用微课、以赛促教,进而提高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学科联动
[中图分类号] J61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1-0010-03
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主要是指能引领高校学生热爱表演、学会表演、创新表演的课程,该课程有着专业性、综合性等特点。虽然高校课程建设力度较大,但在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理念陈旧、范围较窄等问题,并不能在聚拢、选用教育资源的条件下提升育人水平。基于此,为了提高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教学质量,探析相关课程改革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改革要点
(一)以学生为主
改革课程的目的是将更多对学生心理、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良性发展有益的内容引入教育范畴,满足育人需求,提升教育水平。这说明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要以学生为主,需要教师从两大方面着眼剖析学情:一是专业学生学习现况与发展趋势;二是非声乐专业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因为音乐是美育抓手,声乐艺术表演属于音乐教学的组成部分,加之高校注重美育,设置声乐艺术表演通识课程,该课程应与专业课程区别开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确定配套课程改革的广度与深度,保障学生发展需求、课程改革目标高度匹配,解决课程改革不符合学情的问题,确保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能育人为本。
(二)以素养为指向
学生在学习知识、参与学习活动的进程中能增强综合素养,体现学科教育价值,为学生终身发展以及成为优质人才给予支持。这说明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应具备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价值。第一,审美素养,对声乐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内涵等方面有所了解,培养高雅情趣,拓宽艺术视野,净化精神世界,对美有更为多面、深入的解析,亦可从声乐艺术作品中获取养分并充实心灵家园,成为向往美、崇尚美的人;第二,实践能力,掌握声乐艺术表演基本理论与方法,能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或比赛要求完成表演任务,在实践力、执行力有所提升的同时能增强表现力、合作力;第三,心理素质,声乐艺术表演对学生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要求,通过课程改革应强化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助其成为不怕失败、乐观、勇敢、坚强的人;第四,道德素质,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节目是否有难度,都需要学生长久地学习、训练、钻研与打磨,这有利于学生优化意志品质,能够精益求精、坚持不懈,传承我国声乐艺术表演大家的工匠精神,进而使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更有意义。
(三)以基本理论为支撑
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有着专业性,在改革课程时需将基本理论视为抓手之一,以基本理论为支撑,确保课程改革对学生专业成长、能力提升有益。以呼吸理论为例,呼吸是声乐艺术表演的关键,呼吸节奏、深度、时机等均会影响气息的控制,声乐表演强调“用气托字”,脱离气息的唱词将缺乏连贯性,出现演唱不稳定、乐句不顺畅等消极现象。基于此,在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内以歌剧演唱气息训练与运用理论为支撑开展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关注发声器官、吐字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之间的关系。在应用国外歌剧艺术表演理论指导学生掌握气息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高校教师要通过课程改革引入我国戏曲表演艺术气息调控有关理论,如“丹田用气”理论,指引学生将“丹田”看做力量与气息的统帅,进而从传统戏曲艺术表演实践活动中获得启发,提升调控气息的水平。理论指导实践,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理论改革是学生增强声乐艺术综合素养的必要条件,基于此教师应不断关注前沿理论与经典理论,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改水平。
(四)以多元实践活动为主线
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改革要点之一是提高实践活动育人质量,引领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艺术表演活动,用动态育人模式取代静态育人模式,使学生可在活动中学习声乐知识,还能发展声乐素养。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改革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将“主题式快闪表演活动”视为课程改革的一大发力点,把新时代学生感兴趣的“快闪艺术”与声乐艺术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参与声乐艺术表演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端午节期间,高校可以“粽情端午”为主题搭建露天舞台,鼓励学生创改、创演屈原的《离骚》,还可将战国音乐元素视为编演声乐艺术节目的抓手,这不仅能引领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文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表现力等素养[1]。
二、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改革现状
课程改革是教改主要内容之一,高校为了提高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活动的育人质量积极建设配套课程,确保相关内容有着实效性、发展性与生本性。有些高校在改革课程中存在下述问题,并不能提升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育人水平:一是课程改革理念陈旧,习惯依照教学大纲、教材内容适度增减课程内容;二是学科之间存在边界,课程内容统筹性、通识性不强,不利于学生使用课程内容解析声乐艺术作品并优化表演效果;三是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方式有待变革;四是课程改革缺乏层级性,未能满足每位学生声乐艺术表演综合素养的发展需求;五是课程改革与高校声乐艺术表演竞赛实践活动脱钩,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随之降低[2]。
三、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改革措施
(一)理念优化,端正教学态度
新时代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要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做到德育为先,将该课程视为“大思政”体系的组成部分,加强课程思政改革,在该课程内引入思政元素,挖掘声乐艺术作品思政教育潜力。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教师可以在课程改革时追加红色歌曲占比,以指引高校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爱人民为目标,组织学生探究并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等声乐作品,用以激活爱国思想,体悟家国情怀,树立爱国意识,成为有觉悟、有信仰、有追求的新青年,进而达成课程思政改革目标。除了要做到立德树人以外,高校声乐艺术课程改革还需有地域性,践行因地制宜理念,把高校所在区域的声乐艺术作品引入课程,如戏曲作品、民歌小调等,这可为相关课程差异化改革提供条件,解决高校课程改革形式雷同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将民族民间声乐艺术作品引入课程,并指导学生艺术表演实践,是高校保护、弘扬地域性优秀文化的一种表现。为了做到这一点,引领高校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教师需用审慎、严谨态度对待民族民间声乐作品,注重田野调研,收集一手资料,录制乡野专辑,增强课程的根植性,持续从民族民间声乐艺术领域获取课程改革动力,用古朴、素雅、灵动的声乐作品打动人心,同时为学生创意排演提供依据,启发学生创新,合理使用声乐艺术知识。
(二)学科联动,拓展课程边界
学生在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过程中不仅要用到声乐专业知识,还要利用其他学科知识提升表演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以分析:第一,利用汉语言文学知识解析唱词,体悟唱词深意,合理断句,配合旋律找到“气口”,保障吐字发音准确,在此前提下有效运用吐字器官演唱声乐作品;第二,利用历史地理知识剖析声乐艺术作品诞生背景,对其风格形成的原因加以分析,还可了解创作者生平,解析其创作意图,认识到地域性习俗、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声乐艺术表演所产生的影响;第三,利用器乐知识探究乐曲,归纳总结配乐特点,了解乐曲发展一般规律,把乐曲、唱词联系起来,在此前提下合理设计表演方案;第四,利用解剖学知识探究呼吸器官,了解气息运动过程,认识到骨骼、肌肉、肺部、咽喉、声带等部位对呼吸产生的影响,进而更好的驾驭气息运动理论;第五,利用演奏知识加强奏唱练习,增强听力、节奏感等能力。基于此,在改革课程时需注重学科联动,除了将上述学科内容引入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以外,教师还可引入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内容,拓宽课程边界,增强课程的覆盖性,满足学生综合解析表演作品的需求,在充分了解作品的基础上完成表演任务[3]。
(三)知行合一,更新育人形式
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突出特点是解决学生被动接纳声乐艺术相关知识的问题,进而营造“演中学”的育人氛围。虽然表演实践本身有着知行合一的特征,但存在部分学生不爱演、不会演的问题,这就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影响育人效果。基于此,在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更新育人形式。例如,高校教师可以“观摩+探究+表演”的模式为支点开发配套课程,该课程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观摩,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剧院欣赏声乐作品,还可在线观摩声乐艺术表演,相较于学生凭空想象,艺术节目更具冲击力,利于学生联想,对作品有所感悟,在声乐艺术表演与个人之间产生链接,解决被动演、被动练的问题;二是探究,其目的是引领学生把观摩中的体验、想法表达出来,在表达中鼓励学生辩论、互相提问、提出疑问,在师生互动中剖析声乐艺术作品,深度学习,得到理性认知成果,这有利于学生更加稳定的表演;三是表演,通过表演能检验学生的创想,用实践论证学习收获与个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根据观众反馈、个人感受、表演完整性调节声乐艺术表演实践对策,通常情况下,高校学生为弥补艺术实践缺陷会主动延展声乐表演知识谱系,用树根状的谱系替代片面的谱系,进而增大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覆盖范围,同时可确保课程改革育人为本。通过对课程实施模式加以分析可知,该模式利于课程改革的要点有以下几个:一是融合嵌套,用综合型课程模式替代单一型课程模式;二是始终以学生为本体,学生的学习动机、现况、趋势等均可成为课程改革的动因;三是实践驱动,无论课程形式如何改变,均需将“实践”视为落脚点,用实践检验课程改革效果,同时用实践成果改进课程改革计划[4]。
(四)引用微课,打造生本课程
新时代课程改革离不开技术赋能,在技术、课程高度融合背景下微课应运而生,该类课程有着形式多变、内容简短、通俗易懂、主题清晰等特点,不仅能减小学生学习探究的压力,还能用多元化的知识元素吸引学生学习实践,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在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教学活动中引用微课,根据学情在线汇聚教育资源。虽然微课在网络技术的助力下有着丰富性、可变性等特点,声乐作品能观赏、能聆听,还能将乐谱放在一起对比,结合视频、文学作品等内容解析声乐艺术作品的内涵,以便把控作品主旨完成表演任务,但网络资源是“双刃剑”,用的不好会干扰学生,出现课程缺乏重点的情况,进而降低学习效率与艺术表演实践质量。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高校教师需从两个角度出发引用微课:一是打造生本课程,分层开发微课,注重分层施教,保障微课的难度与各层学生学习与表演的能力成正相关,还能具备启发、指导等育人效果;二是紧抓重点开发微课,如作品风格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探究、作品表演所需声乐技巧、作品音乐伴奏特点等,使微课能更好地指引学生达成表演目标。微课相较于常规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可变性较强,内容不固定,更新成本较低,基于此教师可根据实践课程主题、学生新接触的曲目、声乐表演实训项目等方面引用微课,凸显微课优势,弥补课程缺陷[5]。
(五)以赛促教,灵活建设课程
为了能通过声乐艺术表演实践活动挖掘学生潜力,鞭策学生成为敢于挑战、精益求精、坚强、自信的人,高校组织学生参与声乐艺术表演竞赛,将竞赛视为一种实践方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以赛促教”的效果。竞赛活动有着周期性,教师要从规范指导、专业培训、全面发力的角度出发灵活建设课程,基于以赛促教加大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的改革力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以分析:第一,竞赛曲目、评分标准、主要流程等内容引入课程,使学生能在日常学习中做好参与竞赛的准备;第二,以模拟竞赛为导向开发课程,将竞赛中可能涉及的知识聚拢到一起,指导学生完成模拟表演任务,在此过程中获取声乐艺术表演有关知识;第三,根据学生模拟竞赛中的表现调节课程内容,例如在模拟竞赛时,教师会发现一些学生气息不稳、肌肉僵硬、眼神飘忽,这与其过度紧张有关,进而从调节心理状态的角度出发,将赛前心理素质训练视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使相关课程改革更为灵活、高效。为了使课程改革有的放矢,在以赛促教进程中教师需留意学情,多维度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根据评价结论调整课程内容,适度增减表演曲目,以多元练习为支点设置课程,确保基于竞赛的实训指导行为有理有据、系统全面、育人为本,进而提升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水平。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声乐艺术表演实践课程改革有利于汇聚教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拓宽育人渠道。基于此,高校需重视课程改革,教师要改进声乐艺术表演教学理念,还要从学生多维度驾驭表演作品的角度出发扩大课程覆盖范围,引入多种知识,增强课程的综合性与通识性,教师亦需丰富育人形式,积极应用微课,在以赛促教的前提下建设课程,使相关课程能具有生本性、多变性、灵活性,助力学生审美素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良性发展,提高声乐艺术表演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丹,李想.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高校声乐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2023(11):136-138.
[2] 穆湘兰.新师范建设中师范生师德教育“161”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某校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23(06):32-34.
[3] 陈洋.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1):68-70.
[4] 李文莎.声乐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湘西苗族民歌的研究[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3(01):29-31.
[5] 李小虎,李蓓蓓.金课建设背景下高师声乐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路径[J].福建轻纺,2023(01):63-65.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