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渗透

2024-04-29赵琦

当代音乐 2024年1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渗透培育

赵琦

[摘 要] 高职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渗透至关重要,也是高职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需要不断强化教学中对核心素养培育与渗透的理念及方式方法的提升。本文以《音乐鉴赏》课程为例,立足于“育人”,并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分析探讨高职音乐教学中如何培育与渗透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达到核心素养中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高职音乐;核心素养;音乐鉴赏;培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1-0037-03

2006年,教育部所制定的《全国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正式颁布,该《方案》中指出,高校生应通过学习艺术理论课程、鉴赏艺术作品以及参加艺术活动等形式,树立健康、正确审美观念,提升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广泛吸纳中外优秀的艺术文化成果,理解且充分尊重国际艺术多元化现状;拓展形象思维,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以及鉴赏美的能力[1]。为了全面落实《指导方案》的要求开设了《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欣赏,通过对音乐内部结构与形式的学习,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一方面要不断丰富音乐情感,另一方面还要充分理解音乐文化。不断拓展学生的音乐事业,继而提升其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在立足于“培养人”的基础上,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一、高职音乐教学培育和渗透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学生音乐情感

《音乐鉴赏》中包含了许多部分:中国音乐(古代至近现代)、西方音乐(中世纪至现代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外国民族民间音乐等,还包括与音乐相关的诗词、舞蹈、戏剧、影视配乐等一系列非常丰富的内容,作品量及所涉及的知识也非常庞大,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接受并发现其中的“美”,学生得先学会“聆听”,通过聆听学习不同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及旋律所表达的情感,如有悲伤、有欢乐也有安静等,故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多为学生讲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及背景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思想情感,帮助学生融入音乐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表达[2]。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鉴赏水平

除了通过聆听发现“美”、感受“美”,还需创造“美”以提升学生音乐鉴赏水平。音乐鉴赏水平的培养,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音乐欣赏能力,其二为对音乐韵律的理解[3]。教师在教学中将音乐作品与生活、与时代、与民族、与社会都联系起来,选择给人带来力量、培养健康心理和高尚情操的音乐作品,在学会聆听同时融入乐器教学与作品分析讲解,去模仿、去演奏、去改编等,增强学习主动性与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力与创造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高职《音乐鉴赏》课程

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为深入贯彻《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目的,各教育工作者先后展开了深入探究,寻找目前在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音乐育人价值还无法充分发挥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忽略学科特点以及立足于“培养人”等方面,且在教学中教学设计思路与知识储备不足,仅仅侧重于音乐音频或视频的播放,而忽略对于作品的各方面讲解,导致音乐课程内容单调、乏味,尤其是在音乐鉴赏课程学习中,学生很难感知音乐的核心内涵,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与综合素质的提升。[4]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与多样化,没有办法充分激发出学生对探索研究的兴趣,尽管一些音乐教师也会主动设计音乐鉴赏活动,却很少考虑音乐知识迁移,很难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没有充分体现音乐鉴赏的教学价值,忽略调动出其主观能动性、自我展示与自主探索意愿的激励,以及教师课前准备与教学方法还不够充分。

(三)音乐教师干预较多

高职音乐鉴赏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会以自身专业技能,盲目干预音乐鉴赏内容,向学生强行灌输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造成音乐鉴赏课堂上的学生完全在被动状态[5]。若独立思考空间不足,就会限制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在很难深入渗透与感知音乐情感共鸣与内涵的情况下,极易将音乐鉴赏课程当作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很难实现学以致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不利。

三、高职音乐教学培育和渗透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激兴趣:提倡情境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常言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音乐学科的艺术性非常强,这就需要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深度解析歌曲的情感内涵与思想,以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音乐鉴赏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具象化呈现板书展示与口述讲解,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述音乐故事,在不同音乐旋律、视频以及图片影响下,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积极主动挖掘音乐作品,同时全方位解读相关音乐思想与情感,在注意力集中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6]。

例如,在《我爱你中国》音乐鉴赏课程中,音乐教师可把鉴赏教学划分成三部分:1.导入。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观察两张图片,一张主题为“解放军抗洪抢险”,另一张主题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全面激发学生音乐鉴赏兴趣,带领学生观看与思考图片所传达的精神,并以此为导向,进行音乐鉴赏教学;2.创设情境。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歌曲歌词和画面遥相呼应,引导学生听觉与视觉的有效融合,使其借助生动情境,深刻感知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音乐作品产生一种情感共鸣,有助于学生深入感知作品的内涵。3.集体讨论。音乐鉴赏课堂中,实现情境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在音乐氛围下持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例如,如何理解“爱国”“爱家”,分享生活中的爱国事迹,通过问题将学生自主探索欲望唤醒,引导其在讨论中感知社会正能量,进而调节生活态度,保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音乐表达自身情感,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深感知:应用多元素材,细化音乐赏析

音乐鉴赏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强化美育教育,进一步深度挖掘音乐素材,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辅助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从不同视角全方位鉴赏音乐作品。教师可鼓励学生对音乐表达形式、音乐要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使音乐鉴赏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持续提升自我审美感知能力,最终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和音乐鉴赏能力。选择音乐素材应遵循以下原则[7]:1.契合音乐鉴赏主题,避免为追求丰富素材而与音乐主题相偏离,只有将主题内容展示出来,才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2.优化素材类型,一方面要有更多音乐素材,另一方面还应向学生展示影视资料、文字故事等,以构建多元化音乐鉴赏课堂。

例如,在《枉凝眉》音乐鉴赏活动中,为学生播放《红楼梦》中关于“宝黛钗初遇”的影视片段,将其作为课程引子,通过该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音乐鉴赏兴趣,以实现音乐鉴赏教学目标。同时鼓励学生结合影视片段,根据自身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认识,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就能在讨论中进入音乐鉴赏状态。此时音乐教师可带领学生深入鉴赏,通过《枉凝眉》歌词鉴赏,感悟该歌曲的艺术魅力。如“一个枉自嗟,一个空劳牵挂”歌词赏析中,音乐教师可在其中穿插“清虚观打醮,林黛玉和贾宝玉吵架又和好”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枉凝眉》歌词的真正含义。在课堂最后一刻,可鼓励学生根据音乐尝试模唱,在模唱过程中感知《枉凝眉》的音乐节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理解。

(三)重互动:加强师生沟通,探索音乐深层魅力

传统音乐鉴赏教学,教师仅仅为学生讲解音乐理论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再逐句教学生演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且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影响音乐鉴赏教学质量。随着近些年音乐鉴赏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开始更改教学重点,当前的音乐教师更注重学生音乐鉴赏互动水平的提升,在互动中增强学生音乐感知力。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基于学生状态,适时调整音乐鉴赏教学策略,实现针对性音乐鉴赏,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环境下发展自身综合素养[8]。音乐教师与学生互动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通过问答模式,将师生互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与单一化知识传递教学相比,问答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独立鉴赏与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我如何不想他》教学中,首先音乐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听该歌曲的旋律和内容,随后提出问题“大家在这首歌中听出了什么情感?”“怎样将这首歌划分成若干部分?”这样就能够将学生鉴赏欲望全面激发出来;其次,在开始音乐鉴赏教学前,先向学生介绍该歌曲作者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背景,使学生更深刻记忆《教我如何不想他》;最后,由教师导唱,对该音乐作品进行分段赏析,对第一环节,重点讲解创作者对自由的憧憬,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该段歌曲中所听到的旋律特点,为学生主动提供更多的音乐鉴赏契机,通过该方法展开分段教学,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中,总结《教我如何不想他》所传达的情感特点,也就是怀念、爱恋、向往和自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该歌曲的艺术魅力。此外,音乐教师也可为学生讲解《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创作时代特征,鼓励学生在交流中与音乐知识相结合,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共游戏:重点突出音乐鉴赏课程“渗透式”特点

目前高职学生基础与学习能力大多较为薄弱,音乐教师教学中也要借此优化教学理念,为学生实施趣味化教学,在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使学生轻松学习音乐课程,以提升其综合素养。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可借助游戏优势,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加强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音乐鉴赏动力,继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其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包括:经典作品分析、民族音乐背景故事讲述、戏曲选段模唱以及填词创作等,为学生营造轻松的音乐鉴赏氛围,释放学习压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自由创作与表达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

例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鉴赏教学时,可将该作品划分为草桥结拜、祝英台抗婚、英台坟前化蝶三部分,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各部分的音乐旋律,并带领学生感知《梁祝》音乐背后所表达的情感,挖掘《梁祝》中的民族元素。音乐教师可借助游戏活动,加强学生音乐认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由各小组演绎三段故事情节,加深学生对《梁祝》的了解,同时鼓励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补充歌词,实现音乐解析、音乐鉴赏和音乐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兴趣驱动,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艺术潜能。

(五)融生活:真切表现生活,感悟真情实感的“培育”式特点

音乐和大众生活密切相关,音乐鉴赏中融入生活元素,有助于学生在音乐鉴赏中,更深入了解自我和周边事物,同时还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社会责任感,更加热爱生活。在抒发个人情感基础上,实现其音乐鉴赏与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而且也可和作者产生情感与思想上的共鸣,进而提升其综合素养。音乐鉴赏课程中,可通过生活资料、生活故事以及生活图片等构建音乐课堂,对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审美元素与思想情感进行深度挖掘,最终实现高效的音乐鉴赏教学目标。

例如《春天的故事》音乐鉴赏教学中,音乐教师应重点突出《春天的故事》的故事性,通过讲述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故事,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事迹。在音乐正式鉴赏前,教师可以不断融入生活中的故事及其元素,深层次解析该歌曲,要求学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春天”讲述故事,结合春季万象更新的特征,明确南方谈话为中国带来的新希望,让学生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也要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

结 语

综上所述,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音乐教师要通过不同教学模式,在向学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其生活思想与经验,创设音乐鉴赏情境、游戏等,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鉴赏的独特性,进而实现其音乐鉴赏技能的提升,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实现核心素养“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英萍.音乐鉴赏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

[2] 聂法堃.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鉴赏情境教学的实践——以临沂第三十九中学为例[J].三角洲,2023(08):138-140.

[3] 高婧怡.新课标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2023:690-693.

[4] 朱海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学习评价[J].中学课程辅导,2023(04):96-98.

[5] 何肖.核心素养指向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流程设计策略——以舒伯特《鳟鱼》为例[J].现代教育,2023(01):26-31+37.

[6] 周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学园,2022,15(33):90-92.

[7] 吴禄蕊.指向“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探索中国古代音乐教学新路径——谈“吟诵”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教育,2022(11):12-17.

[8] 方琰.对晋南地区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0:15-16.

(责任编辑:庄   唯)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渗透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