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防范和化解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中的应用
2024-04-29王砚书刘美轩尹晨硕
王砚书 刘美轩 尹晨硕
财务活动贯穿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全过程,能够反映医院的运营状况和综合实力。公立医院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公立医院的财务运营效率。然而,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发展时间较短,内部审计体系尚不健全,内部审计在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方面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开展内部审计的作用,研究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内部审计在防范和化解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水平,促进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公立医院的运营与发展离不开充足资金的支持,一旦资金管理不当,就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目前,公立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如下。
一是财务预算风险。公立医院实施的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而医院的主要业务由各个功能科室开展。如果财务部门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未与各功能科室加强联系,就会导致财务预算不全面、不准确。
二是成本控制风险。部分公立医院管理层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导致医院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管控不到位,如医疗设备折旧、医用耗材管控不力,成本项目记录不完整等,从而使医院面临严重的成本控制风险。
三是财务信息传递风险。部分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缺乏完整的业财系统,导致财务信息传递不及时,财务信息处理出现差错。
四是资产管理风险。部分公立医院尚未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新机器闲置多年未使用的情况,导致集体资产流失,资产档案登记不完整,影响资产折旧费用的核算。
二、公立医院开展内部审计的作用
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范围较广泛,包括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财务收支、经济活动、风险管理及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多个领域。同时,由于公立医院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因此,其内部审计还应包含“三公”经费、国有资产、建设工程、科研经费等重点领域。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对公立医院各个领域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并给出评价和建议,有助于医院加强财务管理,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一)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监督与评估公立医院内部经济活动。例如,通过监督公立医院资产的完整性、经济收支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审核各类单据的完整性,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实时把控公立医院的资产、收支情况和各类票据,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此外,通过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对公立医院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从而有效遏制腐败现象,从根源上保障公立医院有序发展。
(二)保证资产安全完整
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信息的真实性、资产利用的合理性及资产的经济绩效做出准确评价。例如,通过分析公立医院的经营状况、投资收益和资金利用的合理性等,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准确评估医院运营效果,确保公立医院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三、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内部审计内容不全面
一方面,由于公立医院的审计对象、审计环节较多,财务收支状况复杂,而目前内部审计工作难以跟随业务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内容不全面。
另一方面,部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未将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纳入审计范畴,也未关注各项业务活动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导致潜在的财务风险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有效防控,从而不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本质特性,是实现审计目标、履行审计职能的必要保证,直接影响着审计的效率与质量。部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审计工作无法独立开展。同时,部分公立医院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审计机构内医院管理层领导。因此,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难免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无法在审计全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从而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公立医院的财务经营状况。
(三)内部审计人才队伍有待加强
内部审计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审计队伍的建设,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知识水平等均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公立医院需要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的内部审计队伍。然而,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存在兼岗现象,且内部审计人员对医院业务拓展情况及新的审计法律法规了解不及时、理解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不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四)内部审计的重点有待转变
内部审计监督应贯穿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全过程,即事前预防财务风险,事中及时止损,事后做好评价及结果应用工作。从财务风险防控角度来看,公立医院只有及时发现并解决审计问题,才能更好地防控风险,规范和约束各种经济行为,保障经济业务活动的有序开展。目前,一些公立医院将内部审计的重点放在日常财务核算上,包括核算财务收支账目是否存在问题、财务票据使用是否合理及资产是否完整等,而忽视了防控财务风险。此外,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大多只重视事后审计,而忽略了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且事后审计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难以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
(五)内部审计结果利用率较低
2018年发布的《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指出,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审计通报制度,将审计结果及其整改落实情况作为相关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必须及时对内部审计问题进行整改,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然而,部分公立医院未建立审计整改落实机制,也没有制订具体的整改方案,导致审计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审计结果利用率较低,财务风险也无法有效规避。
四、内部审计在防范和化解公立医院财务风险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公立医院应根据各项业务的特点,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首先,在制订审计计划时,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应保证审计计划与医院相关政策紧密联系,并与管理层达成共识,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应将审计工作重心前移,加大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力度,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应深入审查各科室财务收支情况及合规情况。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从而强化内部风险防控。
最后,在内部审计工作结束后,公立医院应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深入分析审计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确保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从根本上防控和化解财务风险。
(二)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够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客观、公正,不受其他外力的干涉。公立医院应重视财务风险防控工作,通过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同时,公立医院可以设置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更好地防控和化解财务风险。
(三)完善绩效考核与人才引进制度
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和人才引进制度,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自身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一方面,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审计评估考核机制,将内部审计考核结果与医院评审、职称评定、员工绩效等挂钩,以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审计人才引进制度,通过引进专业的审计人才,以提高内部审计水平。同时,公立医院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使审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与审计相关的新政策、新法规和新变化,掌握最新的审计方法,以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确保医院内部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四)搭建内部审计数字化平台
在数字经济时代,公立医院管理层应认识到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通过搭建内部审计数字化平台、创新审计方法、优化审计流程,将公立医院各个业务系统整合起来,构建内部审计数字化相关制度体系,以确保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数字化平台能够快速对比、分析公立医院的大量后台数据与财务数据,实现业财融合。同时,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合理利用数字化平台的优势,根据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风险点,对医院庞大的业务、财务数据进行全过程监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中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对防范和化解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公立医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完善绩效考核与人才引进制度、搭建内部审计数字化平台等方式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以有效防控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医院各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
【基金课题:2023年河北省审计厅重点研究课题“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防控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编号:A2023026)】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