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机收减损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有效解决策略探讨

2024-04-29权亚斌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2期
关键词:减损脱粒麦粒

权亚斌

作为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小麦产量对于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当前农业技术的发展,小麦的产量不断提升,收获方法也从传统的人工收获,转变为机收,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但是在机收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撒粮、漏麦等情况,增加小麦机收损失,影响产量。2022年陕西省小麦种植面积为1657.7万亩,总产量约45.9万吨,小麦机收率高达95.5%,机收损失率达到了5%,机收损失率的下降,能够极大提升小麦产量。因此,加强对于小麦机收减损的原因分析,以及提高产量技术措施的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小麦机收减损的技术表现

1、撒粮

在小麦机收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麦粒抛撒的情况,造成机收减损,主要抛撒位置如下:(1)收割机尾部,若此位置出现抛撒,伸手会有麦粒“打手”的感觉,主要是由于风机风量控制不佳引起的;(2)收割机割台,此位置出现抛撒时,通常小麦较为成熟,麦芒表现为放射状,主要是由于禾轮位置或者转速控制不当,使得转速与行驶速度之间难以实现良好配合,造成机损。

2、漏麦

漏麦顾名思义就是收割过程中有大量麦粒集中漏在麦田当中,出现漏麦情况的主要部位如下:(1)收割机抖动筛箱两侧,在麦田不平整,或者筛箱两侧吊耳变形等情况,使得筛箱倾斜时,箱体产生缝隙,就会出现漏麦情况;(2)振动筛部位大量抖出麦粒,此类情况多出现在早晨露水较重,或者环境湿度较大时,导致作物潮湿,使得振动筛出现堵塞情况,而且没有及时对抖动板进行清理,导致振动筛堵塞,粮食与糠共同被抖出筛面,造成漏麦。

3、夹带

夹带主要是指排草口排草过程中,夹带大量麦粒,或者脱粒不干净的麦粒。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精干含水量大、粘度大,或者板间隙调整不当,影响了脱粒效果,导致麦穗脱粒不充分,或者由于复合式轴流滚筒上的分离板过度磨损,无法实现正常分离,导致夹带,造成减产。

4、粮脏

在实际进行小麦收割的过程中,麦粒当中会混有大量的碎秸秆、麦穗等杂质,影响麦粒收获。由于杂质较多、粮食较脏引起的减损情况,多出现在麦子成熟早期以及完熟期。

5、碎粒

麦粒破碎是小麦机收过程中的常见减损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小麦脱粒、清选等过程中,设备部件间隙不合理,过度摩擦麦粒,导致麦粒破损。发生碎粒的主要位置如下:(1)搅龙处,在实际收割过程中,会有少量泥土进入到脱谷室,并遗留在搅龙壳体,改变原有设备间隙,当麦粒从此经过时,会受到过度摩擦,导致碎粒;(2)复脱器与提粮器交接位置,若收获的小麦成熟度不足,或者提粮器张紧程度不足时,也会导致麦粒破碎。

二、造成小麦机收减损的原因分析

1、农机手技术参差不齐

农机手作为小麦机收过程中的主要操作人员,其个人技术水平、设备熟练度等会对实际收割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小麦收割过程设备操作本身较为复杂,需在展开收割控制的同时,驾驶设备不断前进,对于农机手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经过对陕西省渭南市实际小麦收割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收割机操作人员普遍年龄较大,而且文化程度较低,在收割前期只经过简单的培训,了解设备使用方法,缺乏系统化训练,不仅会影响小麦收获量,而且在收割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难以及时进行设备的控制和调整,导致小麦机损较为严重。实际进行小麦收割的过程中,造成机损的主要技术原因如下:

(1)收割路线不科学。小麦种植范围较大,部分地区种植地块较零散、面积较小,不利于机械化收割作业。若在实际收割的过程中,作业路线不合理,不仅会难以实现对于收割范围的有效覆盖,出现漏收的情况,而且还可能会压倒尚未收割的小麦,或者由于频繁掉头、转弯等,导致收割机脱粒机构转速降低,同时也会造成碾压,增加机损。

(2)设备前进速度过快。在实际进行收割的过程中,作业人员为提高收割效率,创造更多经济价值,通常会以较快的速度操作收割设备,这会导致收割机超过设计速度,导致大量小麦来不及脱粒,随着秸秆的排出离开机体,增加小麦机收损失,反而会降低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

(3)凹板间隙不合理。结合小麦收割机实际运行情况和特点,为保障收获效果,其凹板间隙需要根据小麦的成熟度、产量以及品种等,进行手动调整,以此达到最佳收获效果。凹板间隙的调整工作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要实时调整,精度也相对较低,如当小麦较为干燥时,若凹板间隙较小,则会增大整体工作负荷,进而增加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造成籽粒洒落,增加损失量,因此,凹板间隙的调整,对于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4)拨禾轮调整不当。拨禾轮作为收割机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收割作业有着重要影响,在正式收割前,需要对拨禾轮的转速、位置以及弹齿等进行调整。若调整不当,也会增加小麦收获机损。如若转速、位置偏高,则会增加拨禾轮对于小麦的击打力度,使得籽粒提前掉落,增加损失。对于过熟或者倒伏区域的小麦,进行收割时,若作业人员并未及时对拨禾轮进行调整,导致其无法达到扶禾效果,使得小麦被切割到田地当中,就会造成严重损失。

2、收割机状态不佳

小麦收割机作为收获期间的主要机具设备,收割机运行状态也是影响机损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收割机本身成本较高,因此,农村地区小麦收割机的更新相对较为落后,存在部件设计不合理、构件老化等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收损失。另一方面,农户缺乏收割机保养、维护的意识,在非收割季节,收割机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缺乏对于设备的有效保养和检查维护,难以确保收割状态,投入使用后,经常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状态不佳,影响小麦收割,增加损失率。

3、收割时间不合理

小麦机收的最佳时间应该是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这一阶段,但在实际进行收割的过程中,受到农户、天气等多方面的影响,往往难以在最佳成熟期展开收割作业,进而出现小麦成熟期不同的情况,影响小麦产量。例如,农户在收获期为缩短小麦晾晒时间,提高自身经济效益,通常会在小麦完熟中后期安排机收,但此时小麦的成熟度较高,而且茎秆的含水量大,脆性高,容易折断,小麦籽粒由于过熟也容易脱落,使得机收过程中,籽粒掉落田间的量也相对较大,机损更高。除此之外,在收获期,若突然出现阴雨天气,为减少损失,农民会安排抢收作业,此时,收割机会收割部分尚未成熟的小麦,这就会由于成熟度不足,产生夹带损失,而且也会由于脱粒滚筒作用力过大、时间较长,增加小麦的破碎量,造成严重机损。

三、提升小麦机收产量的有效技术措施

小麦机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力压力,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小麦机收是实现丰产丰收的关键步骤和工序,其主要特点在于作业量较大、工作时间集中,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自然灾害等的影响,通过机械化作业方式,能够在保障收获率的同时,提高收获效率,减少其他因素对于小麦产量的影响。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可知,要求小麦收获损失率应不超过1.2%,但根据近年来陕西省小麦实际收获情况来看,其收获机损率约为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这与作业人员技术水平、机具设备运行状态、收获时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展开小麦机收的过程中,想要降低收获减损,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提高作业技术水平

为保障收获量,减少机收损失,需要着重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设备运用特点,对作业人员展开系统性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能力,以此降低由此产生的机损量,合理设计行进路线、科学调整部件参数等。

(1)结合麦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最佳收割路线。合理选择行走路线,是实现小麦机收减损的首要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收割机空行程情况,避免设备频繁转弯、掉头,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还能够减少机收损失,以免出现设备碾压尚未收割的麦田等不良情况,增加机损。对此,在实际展开收割作业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①充分根据现场麦田情况,选择行走路线,常用的收割路线包括顺时针向心回转、逆时针向心回转以及梭形收割路线,作业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收割路线;②加强对于转弯过程的控制,快速提升割台,以免将台内穗头、籽粒等甩出,增加损耗;③严禁为提高作业效率,边转弯边收割,容易出现漏割情况,应在转弯时适当降速,避免通过油门减速,应使用变速杆进行控制,以免造成更多机损;④针对麦田地块面积较小的问题,在收割时,应先割出地头,以便后续设备转弯增加损耗。

(2)加强对于收割作业速度的控制,避免前进速度过快。在实际进行收割作业的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地块特点,小麦产量、含水量,以及设备相关参数等,合理控制收割速度,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收割机作业效果,保障收割量,减少收割损耗。对此,在实际控制作业速度的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对于以下技术要点的重视:①加强对于发动机的控制,尽量保障其处于额定转速下,避免出现突然加速或者减速的情况;②若小麦的产量、密度、植株,早晚以及雨后的含水率等均相对较高,或者作物存在倒伏情况时,应适当降低作业速度,以免小麦籽粒脱落田间,增加损失;③在结束收割时,车辆不再继续前进后,仍然需要让脱粒滚筒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确保小麦均有效脱粒后,再熄灭油门,以此减少由于脱粒不充分造成的损失。

(3)合理调整工作部件参数,使设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收割机设备调整主要指的是脱粒滚筒以及清选装置。①针对脱粒滚筒的参数调整包括转速、脱粒间隙以及导流板角度等,这些参数对于脱粒情况、破碎率等有着直接影响,在保障脱粒质量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高滚筒转速、缩小脱粒间隙,此外,还应控制好入口与出口的间隙比,通常可设置为4∶1,以此提高脱粒效率,降低脱粒损失。②对于清选装置的参数设置和调整,可适当降低风扇风量,同时增加筛子开度以及筛尾位置高度,以此减少清选损失。

(4)科学调整拨禾轮。对于拨禾轮的调整主要包括转速、高度和位置三个方面。相应技术要点如下:①对于割台高度的控制,应结合麦田实际情况进行,通常情况下,要求将割台与地面间距控制在5~15cm之间,若麦田地势起伏明显,或者需要留茬,则应适当提高割台高度,但其与地面间距离不得超过25cm。②在割台位置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拨禾轮调整,要求拨禾轮线速度为联合收割机前进速度的1.1~1.2倍之间;高度应能够实现对于作物2/3位置的切割;前后位置应确保弹齿不触碰刀的基础上,尽可能向后移动,若作物密度较大,则可适当前移,保障扶禾能力,以免麦秆堆积。

2、做好前期机具准备

小麦机收情况下,收获量以及损失率与机械设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设备状态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为减少机损,需要做好前期设备准备工作,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之下,能够正常执行收割作业。机具设备前期准备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仅要在每年小麦收割之后,对设备进行彻底的维护保养,严格按照设备保养技术要求展开操作,实现对于设备零部件、整机的全方位养护。同时,还应在小麦收割之前,对设备运行状态、性能等进行检查和调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确保其能够在收割期正常使用,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发动机情况、冷却液情况、轮胎气压情况、传动皮带、轴承以及零配件情况等。

(2)提前展开试割操作,选择麦田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割。地块长度应在50m左右,并合理控制行进速度。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和状态,一旦发现收割问题,需要及时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加以解决,避免跑粮、漏割等,此外,还应将收割质量与小麦机收质量标准展开对比分析,评估收割的损失率、破损率等相关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调整设备参数,如风扇风量、脱粒间隙等,确保收割含杂率在2%以下,破碎率在1%以下,损失率在1.2%以下,割茬高度小于15%,高留茬情况下小于25%,并且无油料污染等不良情况。

3、合理选择收获时间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不合理的收获时间会极大地影响收获量,增加机收损耗,因此,合理确定收获时间是提升产量,减少损耗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确定收获时间时,应着重加强对于以下两方面的重视:

(1)结合小麦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之间进行收割。这一阶段小麦的茎秆具有一定弹性,而且籽粒较硬,含水率不足20%,能够有效保障机收质量和小麦产量,籽粒品质相对较高,而且可以减少机收损失。

(2)根据当地实际气候环境情况,以及小麦品种特性等,合理确定收获时间。小麦收割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为保障小麦产量,应根据当地情况合理安排收割时间,及时抢收,减少损失。若种植面积较大,则可在蜡熟中期展开机收作业,对于种植面积较小的区域,则应在蜡熟末期进行收割,以此确保所有小麦均处于收获期。在雨季,或者品种不佳的情况下,为保障作物质量,需要适当提前收获时间。

小麦机收有着作业效率较高、劳动力需求较小的优势特点,但与此同时,受到作业方式、作业人员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实际收割过程中,存在损耗情况,降低了小麦产量。对此,在实际展开小麦机收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作业技术的控制,通过合理设置收割路线、控制行进速度,以及工作部件参数,保障收割作业质量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对于收割设备的维护保养,提前展开试割操作,为后续收割作业提供可靠参考,最后,需要结合小麦自身发育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收获时间,全面减少机收损耗。

(作者单位:715600 陕西省白水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减损脱粒麦粒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基于人工击打脱粒原理的食葵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柔性差速带式单株大豆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蚂蚁和麦粒
多滚筒脱粒分离装置脱粒参数试验与分析
从麦粒到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