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生长的生育特点与病虫害科学应对措施研究

2024-04-29李琴

农民致富之友 2024年2期
关键词:稻米秧苗病斑

李琴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为保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提高水稻产量,应加强对水稻生长的生育特点进行研究,针对其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概率比较大,波及范围也比较广,对粮食产量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此,要加紧落实科学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措施,加大防治水稻有害生物的力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对病虫害生存环境进行研究,找到科学的应对之策,以此控制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从而增加水稻产量,为我国农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水稻生长发育的特点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2个时期,水稻生长期最短3-4个月。水稻从萌芽到出苗、分蘖期、拔节期、育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大约7个阶段,均始于萌芽。不同品种的水稻发育周期有较大差异,早稻的发育周期约为110天,中稻发育期130—150天左右,晚稻发育期130天左右,这些水稻品种由幼穗分化阶段开始到拔节期时间的不同而分类。

1、水稻生长的生育特点

水稻营养储备以出苗期和分蘖期为主,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阶段。从水稻生产的角度出发,水稻的生长发育阶段可以分为秧田期及大田期。水稻从秧苗开始生长,开花、抽穗、结果。器官逐渐发育完成,这一时期的水稻可以分为:长穗期及开花结果期。在水稻抽穗后,水稻进入到生长阶段。根据水稻的不同品种分为:早稻、中稻、晚稻。早稻先拔节,再幼穗分化;中稻在拔节期与幼穗期同时分化;晚稻则在幼穗期结束后,再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行拔节,因此,晚稻又称为分离生育型。

2、水稻生长发育特征的稳定性及变化性

水稻生长的发育期稳定,是指水稻的品种、种植时间、种植地区等客观条件相同时,水稻的生长发育状态呈稳定趋势,这种稳定是依靠水稻自身基因决定的。早稻与晚稻两个品种的水稻,都有不同的生长特征。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因水稻品种不同,水稻生长、发育期间表现方式也不同,水稻品种因此可以分为:早稻、中稻及晚稻。种植者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可按照水稻的不同类型,结合自身不同的地理位置、种植条件,针对性地开展种植计划,以此保证水稻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连续性。

水稻品种的分类,主要是依靠水稻的拔节期进行区分的。因水稻种植条件、地理位置等差别,其生长周期也会随之改变。在海拔较低、纬度较低的地区,其生长发育周期较长,种植相同品种的水稻,反之,则生长发育周期较短。因此,同种水稻越早进行播种,生长周期会增长,越晚播种则生长周期会缩短。适宜在南方播种的水稻,在北方播种这种品种的水稻,水稻的生长发育周期会延长。

3、温度与光照对水稻的影响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光、喜热的植物。良好的光照可以有效地帮助水稻稳定、健康地生长。不同品种的水稻对于光照需求也有所不同,其生长发育周期也会随之改变。因水稻种植地区不同,其每日光照时长也有所差异,这影响着水稻抽穗期,阳光照射时间越长,则水稻生长发育周期越短,抽穗时期提前。通常情况下,环境气温越高,稻米生长周期随之减少,环境气温越低,稻米生长周期随之增加。

二、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可有效避免病虫害对水稻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保证水稻产量,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1、水稻疾病的防治技术

(1)稻瘟病的防治技术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火烧瘟、扣头瘟。稻瘟病常在稻米生长前期出现,发生于稻米三叶前期。其主要发病原因有:稻米种子带病菌,通过真菌传播病毒。稻瘟病对稻米的危害较大,其流行范围更加广泛。传播路径一般为:昆虫、风。病毒随风及昆虫在稻田中快速传播,使得水稻大面积生病。并且,第一年患稻瘟病秧苗所在土地,第二年秧苗仍然会受到其疾病侵害,影响水稻生长。因其患病期间所侵害的部位不同,又将其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及谷粒瘟。

其中苗瘟,发病期间主要表现形式为:基部呈灰黑色,秧苗上部分为褐色,秧苗卷曲而死。其发病阶段,秧苗湿度较大,发病部分有较多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在水稻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都有可能发生,其中在分蘖至拔节期间发病较为严重。叶瘟又分为四大类:一是慢性病斑,在水稻叶子上产生暗绿色小斑点,并伴有伸展性棕褐色坏死线,逐渐扩大为梭菜斑,在水稻叶子上生长,生长速度较快。其病斑中间呈灰白色,边缘为褐色,外部有淡黄色晕圈,水稻叶子背部长有灰色霉层,病斑大多数连成片状,呈不规则图形的大斑,发展较为缓慢;第二种,急性病斑。水稻叶子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水稻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第三种,白点型病斑。水稻染病后,产生白色的圆形小斑点,没有孢子产生,气候条件容易扩散时,容易转为急性病斑;第四种,褐点型病斑。这种病斑大多在水稻高抗品种或成熟的叶子上生成,在叶脉间形成针尖大小的褐点,较少孢子生成,这种类型的病斑还会出现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

节瘟,这种穗瘟病常常出现在水稻抽穗期之后,在稻节上方出现褐色小点,之后随稻穗扩散,发病部位变成黑色,并且极易折断。最早发病时会形成枯白穗,水稻会发生一侧的茎秆弯曲现象。

穗颈瘟,患病初期,水稻会形成褐色小点,水稻麦穗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色,形成枯白穗。其发病较晚,造成秕谷,水稻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生病的稻米会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图形的斑点,稻谷变成黑色,而且有些颖壳没有任何症状,护颖受到伤害会变成黑色,让种子长出细菌来。

开展稻瘟病防治工作时,在农业方面,应选择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应注意品种搭配、需注意轮换播种,做到应种尽种,对发病的秧苗进行除菌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后再栽种,降低初期致病感染的可能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浇水需做到“前浇后晒,前浇后湿”,及时对水稻秧苗进行观察,及时进行药剂喷洒,控制病情发展趋势。

在化学防治方面,种子种植前期,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病原菌依附在种子上,推广带药下田,对病毒进行防御。

①化学药剂使用抗生素“402”液剂70%,40%异稻瘟净乳剂,40%克瘟散、45%扑霉灵,用于水稻种子和秧苗播种前、插秧前的处理。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浸秧5分钟,捞出焖30分钟,然后插秧即可。

②在水稻苗瘟、叶瘟防治中,要抓住水稻发病期,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出现急性病斑时,要采取打药防治的方法,从分蘖期开始进行稻苗防治工作。常用药物有: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灭病威胶悬剂40%、三环异稻瘟灵可湿性粉剂20%,用于防治,使用时均水喷洒。

③叶枕瘟、穗瘟、节瘟、枝梗瘟对稻米产量影响较大。因此,穗瘟的预防应以抽穗期的防护为主,防治最佳时期应以孕穗(破肚)稻米及齐穗期稻米为主。常用药品有:稻瘟灵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热必可湿性粉剂2%,使用方式:每日1次。

(2)纹枯病的防治技术

水稻的纹枯病俗称“花足秆”,这类疾病常常发生在早稻品种中,疾病较重发生在晚稻及后季稻。水稻患这类疾病后,轻症时影响谷粒灌浆,严重的会使水稻发生枯萎、倒伏现象,使得水稻不抽穗,或者抽穗后不结实,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水稻纹枯病,一般是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水稻圆秆拔节期间至水稻抽穗期产生,自水稻分蘖末期开始发病。稻米近水面的叶鞘在发病初期会产生卵圆形的深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形成云纹,中部呈灰白色,随病情发展而变为灰绿色。发生在稻米近水面的叶鞘时,叶鞘呈灰白色。病斑出现后,由下至上蔓延,数量较多,叶片上方病斑与叶鞘病斑类型相似,穗颈受侵害后逐渐变为湿润状青黑色,稻穗严重时可产生萎蔫、枯死等症状。

开展水稻纹枯病防治工作时,农业防治方面:选择抗纹枯病的水稻品种进行水稻种植,种植者应在种植前期,对水稻田展开打捞工作,销毁菌核,减少病原传播,在种植过程中,应采取“窄株距宽行”或“宽窄行”的种植规律进行栽培,在水稻种植前期,做好基肥工作,早追肥,避免氮肥的偏施和迟施。同时,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加大磷、钾肥、有机肥的施用力度,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确保水稻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化学防治方面: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需要化学药剂帮助防治工作的开展,根据当时水稻田周围环境及水稻秧苗受病情况,进行药物喷洒工作。水稻基部喷洒5%井冈霉素水剂或20%粉剂兑水,使用纹枯灵等药物进行防治工作后,定时喷洒15天,每天3次。

2、水稻虫害的防治技术

(1)稻飞虱的防治技术

危害水稻健康的主要三种飞虱,分别为:褐飞虱、灰飞虱及白背飞虱。(如图1所示)

稻飞虱多藏于草丛中,生长的过程中,食用水稻秧苗为主。稻米受稻飞虱侵害时,主要表现为茎部产生许多斑点,严重时可引起植株枯萎甚至稻体死亡,这种现象在稻体上的危害是很大的。在梅雨季节、台风天气侵袭时,往往容易受这类虫的侵害,“盛夏不热,秋末不凉,夏秋多雨”秧苗极易受到侵害。

在开展稻飞虱防治工作时,农业防治方面:要选择抗虫水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成片种植,加强稻田管理工作,合理施肥,营造飞虱不易生存的生态环境,保证稻田后期灌溉时干湿兼顾,避免稻田深水漫灌,造成田地后期积水。肥厚,底肥足,合理追肥,加大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开展。稻田改善通风,避免飞虱大量繁殖,加大对秧苗的伤害。生物防治方面:应保护好飞虱的天敌,营造适宜水稻生长的生物链。化学防治方面:要根据稻飞虱的发展情况,使用化学药物治疗,选用扑虱灵25%的可湿性粉剂,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锐劲特5%的悬剂等兑水喷洒或浇灌。在喷洒过程中,应采取细雾喷洒,保证药物均匀地落在水稻中下部,田间保持浅水层。

(2)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技术

稻纵卷叶螟,趋光,多在嫩绿的圆秆拔节和幼穗分化期的稻田中产卵,其最适宜的产卵温度为26℃-28℃,每只雌虫在产卵时,产卵量可达100粒以上,最多可达300粒,多产于水稻上部的叶片上。最初孵化的幼虫常生长在稻鞘内部或稻心内,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啃食稻米、水稻叶肉,被啃食后的部分会形成小白点。幼虫在稻米叶鞘内部或稻米叶心内生长。生长温度在 22℃-28℃左右,湿度超过80%时,稻纵卷叶蛾更容易存活。稻纵卷叶蛾易生长于多雨天气,在高温干旱或低温潮湿的环境中,也不易存活。气温达到29℃以上,空气湿度在80%以下的环境时,雌蛾交配成功率较低,不容易产卵,幼虫孵化也受其环境影响,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很难存活在气温35℃以上的环境中,会迅速死亡。

稻纵卷叶蛾防治过程中,在农业防治上:不偏施、不迟施氮肥,且选择抗虫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科学合理、有计划地进行施肥工作。在生物防治上:采取有效的生物农药防治,利用昆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喷洒杀虫杆菌、青虫菌等生物农药,同时,人工投放赤眼蜂,对稻纵卷叶蛾的虫口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在化学防治方面:水稻本身具有一定的稻纵卷叶蛾的补偿能力,在水稻分蘖期时补偿能力最强,种植户开展化学防治工作时,只需在稻纵卷叶蛾发生数量达到一定指标时进行即可。

(3)稻水象甲的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生长形态为:体长3cm左右,体态微卷曲,胸廓较宽。其幼虫一般生长在水稻根部,影响水稻生长,成虫食用水稻叶片,吸取营养。

稻水象甲的防治过程中,物理防治方面:因稻水象甲趋光性较强,种植者可在稻田设置杀虫灯采取光捕杀。化学防治方面:使用三唑磷乳油对稻田进行喷洒,从而减少稻水象甲对水稻的影响。

三、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1、增强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识

种植户在水稻栽插期间,要有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意识。为水稻的良好生长,加强日常观察工作,根据水稻自身的生长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工作计划,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生影响。各地农业部门应加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对相关防治知识进行传播,定期对农户开展相应知识培训,同时,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水稻田对水稻进行考察,实地了解种植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思路,避免水稻出现大规模病虫危害,影响水稻产量。结合各地区情况,对多发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对农民培训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常规解决方案,以此保证水稻产量。

2、水稻田日常管理工作

水稻病虫害可发生在水稻的各个阶段,种植者应选择具有抗病虫害基因的品种进行种植,在进行种植时不能长期选择相同品种的水稻,在水稻种植前期,应使用药物对种子进行浸泡,这可有效避免水稻细菌性疾病的产生。在栽种期间,要按照水稻种子自身生长习性、地理环境、气候温度条件开展种植工作,提前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在种植前期保证水稻田土壤滋润,科学开展水稻种植工作。在水稻种植前期,为保证水稻顺利发芽,水稻田应提前施用基肥,保证水稻出芽期间营养充足,种植工作结束后,也应根据水稻生长情况,科学有计划地进行施肥、追肥。同时,因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地形、地势较为复杂,可利用地形进行水稻种植环境的改善,减少水稻叶枯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水稻秧苗死亡的可能性,提高水稻产量。

综上所述,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保证水稻种植户经济收益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水稻生长特点的不同,对稻田合理开展管理工作,做好日常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水稻产量,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经济,使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545400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稻米秧苗病斑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稻米香喷喷
农民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