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棚蔬菜优质栽培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2024-04-29周强
周强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是目前较为主流的蔬菜栽培方法,即栽培人员将蔬菜栽培于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特制大棚内,采取一定的物理手段和化学手段对大棚内部的各类环境条件进行有效控制,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最终收获各类反季节蔬菜,使人们能随时吃到喜爱的蔬菜品类。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使得当地农户获取到了丰厚的收益。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也在这不断的研究和推广过程中趋向完善。然而,部分蔬菜栽培人员在栽培和管理大棚蔬菜时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为此,应加大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力度。
一、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意义
在发展大棚蔬菜栽培产业时,应将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创新作为首要目标,严格按照大棚蔬菜栽培的要求,从蔬菜品种、栽培环境、天气等几方面着手,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方案,促进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促进栽培户经济效益的有序提升,确保生态环保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应严格按照大棚蔬菜栽培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策略,运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降低病虫害问题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大棚蔬菜栽培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增加经济收入。另外,在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栽培产业时,还应加大现代化管理技术创新应用的力度,优化和完善现有大棚蔬菜栽培模式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二、影响大棚蔬菜栽培的主要因素
1、空气原因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通过对大棚内环境因素的影响,让蔬菜处于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为了让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发挥出更好的效果,需要科学把控栽培环境的各种因素。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大棚内的空气流通速度较慢,原有的蔬菜栽培技术对空气流通的把控力度不强,仅依托自然环境的空气循环。如果没有合理控制大棚内的空气影响,极易使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根茎腐烂,给病虫害的繁衍提供条件,导致大棚蔬菜生长出现问题。
2、天气原因
普通的蔬菜栽培技术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栽培时间的要求很高。大棚蔬菜生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隔绝了部分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加长了栽培时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以产出更多的蔬菜。夏季大棚内温度不断升高,蔬菜会快速蒸发水分,如果只是单一地补充水分,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还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大棚内部的生长环境,对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3、温度原因
温度控制主要是通过人工利用各种方法保证蔬菜能在一个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合理控制温度非常关键,不论是全覆盖还是半覆盖的栽培模式,都要结合实际的栽培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调控方法。如果不能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不符合蔬菜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蔬菜的生长状态会受到影响,轻则减产,重则造成蔬菜的大量死亡,并且容易诱发病虫害。
三、优质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是从种植前到生长完成的一个综合过程,包含方方面面,比如种植基地的选择、种子的选择、种子的育苗、肥料的选择以及种植管理,每一个方面都决定了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品质,都需要精心的设计。
1、大棚选址和搭建
大棚选址是大棚蔬菜栽培的首要步骤,也是影响大棚蔬菜种植成败的关键。相较于应季蔬菜,大棚蔬菜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更高,其产量和品质容易受到各类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此,种植人员在选址时应关注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水分以及每天的光照时长、强度等要素,调查种植区域的周边是否存在带有污染性质的化工厂,防止污染物质侵害。要重视种植区域的排水状况,设计和修建与环境相适应的排水沟渠,从而满足大棚蔬菜种植的引水和排水需求。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常见的蔬菜大棚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竹木结构的大棚。由竹子、木头搭建而成,建造难度和成本较低,但使用寿命较短,不适用于长期蔬菜种植。②水泥和塑材结构的大棚。以混凝土、塑材作为拱形架来支撑整个棚体,搭建成本低,具有良好的遮光性,但拱棚过于沉重,不方便拆卸,已经逐渐被淘汰。③钢构式大棚。由钢管和其他配件连接而成,目前最受大棚蔬菜种植人员青睐。虽然需要较为高昂的成本投入,但使用寿命长,易拆卸,能满足大部分大棚蔬菜栽培需求。种植人员要根据选址位置来确定大棚的搭建方式,设计长度和宽度适中的大棚规模,沿东西走向建造墙体,再安装钢架结构和其他配件,最后用压膜线将大棚膜固定在钢架结构的表面,使得大棚膜完全覆盖整个棚体,并根据对应的种植季节在合适的位置预留放风口,使大棚内的空气保持良好的流通状态。
2、培种育苗
种子选择是蔬菜种植开始前的重要步骤之一,在选择蔬菜种子时,不但要充分考虑种子的质量,而且还应确保种植的品种和规格满足蔬菜种植的要求,确保蔬菜种植高效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对种植户来说,应选择正规渠道的种子,通过与信誉良好的蔬菜种子经销商的合作,采购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种子,才能达到有效提升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的目的。分析当前我国蔬菜市场发展目标及蔬菜种植技术等相关信息,选择符合种植要求的蔬菜种子。考虑大棚蔬菜种植环境,关注种子的温度适应性和病虫害抗性,尽量选择存活率高、生长周期短、产量稳定的蔬菜品种。在播种前要将采购的蔬菜种子浸泡在适宜温度的恒温水中,持续、缓慢地搅拌一段时间,完成种子消毒处理。然后在苗床上覆盖地膜或遮阳膜,提升苗床的降温和保湿效果,并将事前消毒处理的蔬菜种子均匀地播撒到苗床上。待到有部分种子发芽出土后,要及时揭除覆盖在苗床上的地膜或遮阳膜。严格控制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指标,在苗床上撒上高湿度的细土。进入蔬菜定植阶段后,应根据蔬菜的品类调节各植株之间的间距,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并在种植地采取全层或开深沟的方式施加对应种类的肥料,将肥料翻入土层内部与土壤混合。
3、温度和湿度控制
反季节蔬菜之所以能在大棚内顺利生长和成熟,是因为大棚具有强大的保温能力。大棚的保温性能源于大棚本身的材料结构和人为的控温手段。在大棚搭建之初,要通过科学测量和计算大棚墙体的尺寸和大棚结构的比例,选取具有优质保温性能的膜体严丝合缝地覆盖大棚框架上,使得整个大棚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除了大棚本身的材料特性和形体构造外,应在大棚内增设小型棚体、加盖地膜或是安装火炉、暖风机等加温工具,将棚内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温度过高时,可打开预留的通风口,使得棚内的高温气体与外界低温空气进行交换,或是在大棚内部喷雾,在大棚覆盖膜上洒水遮阳,以此降低棚内温度。在湿度控制方面,大棚内部的湿度与内部的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白天棚内温度过高时,其内部水分会被大量蒸发,造成棚内湿度快速降低。为此,种植人员可以在棚内覆盖地膜,适时中耕,减少水分蒸发,同时定期喷雾和滴灌增加棚内湿度,双管齐下,达到保湿的目的。棚内湿度过高会对蔬菜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增加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所以种植人员可以采取通风手段来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4、种植时间
大多数的蔬菜生长最低温度要求不能低于10℃。虽然大棚可以保证种植蔬菜时的温度,但是如果天气太极端,必须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机,减少大棚的建设成本。同时在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持土壤的温湿度。在种植前应关闭大棚10d,以确保内部温度,并在天气晴朗时选择种植或移植,此时棚内温度较高,能保证根系健康生长。
5、栽培管理
由于种植大棚蔬菜对栽培管理工作的要求很高,因此在实际开展此项工作的时候必须要选取系统、科学以及全面的栽培方式。在运用这一技术栽培蔬菜的时候,应确保农户可以严格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同时,通过轮作换茬的生产模式来栽培蔬菜,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运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给大棚蔬菜打造良好健康的生长环境。
6、生长期间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大棚蔬菜种植规范种植蔬菜,合理运用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保证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做好蔬菜生长期间的施肥和灌溉工作,为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有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蔬菜在不同生长阶段采用的施肥与灌溉方法也各不相同,所以种植户在大棚种植蔬菜过程中,须根据蔬菜品种,采用适宜的水肥管理方案,为蔬菜的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换茬方案,定期开展大棚的通风和杀毒工作,清除残留的秧苗和垃圾,为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须使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为大棚内的蔬菜提供充足的营养,降低化肥使用产生的危害和影响。按照本地区气候条件合理调节棚内温度,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产量。如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因温度过低出现菜心冻伤时,应通过在大棚内铺设地膜或安装取暖设备的方式,提高大棚内温度。
四、大棚蔬菜病虫害有效防治对策
1、农业防治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业种植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而大棚蔬菜规模化种植产业的发展同样也应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加大先进种植技术在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应用研究的力度,为大棚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蔬菜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虽然封闭性较强的蔬菜种植大棚内部的温湿度、恒温环境、空气流通等情况促进了蔬菜的正常生长,但也为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埋下了隐患。对此,种植户在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时,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病虫害发生对蔬菜正常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首先,大棚内土地的深翻和平整。借助太阳光紫外线进行土壤的杀菌工作。同时,要避免太阳光照射时间过长导致土壤水分流失过大,影响后续蔬菜的正常生长。其次,杀虫剂与营养剂的搅拌与混合使用,从源头上促进蔬菜抗病能力的有序提升。再次,严格控制农药喷施频率和间隔时间,避免因为农药施用过量而伤害蔬菜的茎叶。最后,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蔬菜品种。农作物自身的病虫害抗性属于一种生物遗传特性,即便是在相同种植技术、生产条件下,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蔬菜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技术应用效果好、成本消耗低,其防治用具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可以对病虫害进行提前防治。防治前需要分析病虫害的生存习性,然后依靠声、光、电、热、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对病虫害进行诱导或者直接灭杀。物理防治方式操作简单,农户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使用,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小,适合相对独立的大棚蔬菜种植环境。比如,防治飞蛾这类昆虫时,可以利用飞蛾的趋光性,在大棚内外架设诱虫灯,飞蛾进入到灯内会被诱虫灯内的高压电网电击,该方法能有效灭杀害虫,防止飞蛾类虫害的传播。随着对科学技术的利用,越来越多的物理防治技术被应用到大棚蔬菜种植的病虫害防治中。比如,振频杀虫灯、臭氧、微波杀虫法等。比起原有的物理防治方法,新型的物理防治方法有着更强的针对性,能有效避免在防治过程中对环境及其他生物造成影响,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蚜虫作为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如果在适宜的温度下,繁殖速度会明显加快,但是当温度在25℃、湿度为75%时,蚜虫的繁殖会明显受到干扰,所以适当提升大棚内的温度,对蚜虫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3、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防治技术,其对环境破坏小,防治效果久,受到了不少农业种植者的喜爱。通过对病虫害生长环境与因素的分析,利用病虫害的天敌,影响病虫害的繁衍。防治方法主要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在大棚蔬菜种植前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昆虫进行防治,还可以结合养殖业,每隔一段时间在大棚内放养鸡、鸭等禽类动物捕食害虫,增加种植者额外收益的同时,鸡、鸭的粪便也可以增添土地肥力。还可以采用线虫制剂、真菌杀菌剂、细菌杀菌剂等微生物农药进行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在利用生物防治时,应遵守生物自然规律,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防治大棚蔬菜发生病虫害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农药的选择至关重要,合理使用农药能保证蔬菜不被侵害,还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我们要根据地区、气候、作物品种的特点,选择对症的农药和剂量,并在合适的时间施加。一般情况下都很难保证种子和土壤不带真菌,首先,可以用化学物质进行拌种,这样可以直接抑制真菌对种子的感染,从而减少幼苗期的病虫害的发病率。其次,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及时对植株施加农药,一般情况下,农药的种类选择要包含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等,施加农药时要注意剂量和方法,做到喷洒均匀。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饮食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时,需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创新和完善种植技术,合理划分种植区域,为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提供优质的土壤环境,选择抗病性较强的优质蔬菜种子,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在保证蔬菜健康生长的基础上,促进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有序提升,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273200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