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服法对药物气味影响探析❋
2024-04-29杨乐乐傅元谋
杨乐乐,黄 韵,傅元谋,沈 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成都 611137)
中药煎服法是中医辨证用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气味是中药性能、效用的最根本属性,也是用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恢复平衡的根本。影响药物气味的因素诸多,煎服法便是其中之一。医者根据患者病情,审明病因病机之后,确立相应治法,再遣药组方,若不谙病机、药物气味而随意煎煮,一则临床疗效大打折扣,二则产生一定副作用。正如徐灵胎所言,“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1]。因此,探析中药煎服法对药物气味的影响,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1 对药物气味的认识
追溯以阴阳、厚薄论气味,渊源于《黄帝内经》。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已有载述,“阳为气,阴为味”。又云“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2]。说明了气味可分阴阳,根据气或味的厚薄又可再分阴阳。中药也有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也称四性),属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属阴。《本草蒙筌》载述“治疗贵方药合宜,方药在气味善用”。又言“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有先使气后使味者,有先使味后使气者,不可一例而拘”[3]。说明了临床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时,要善用药物气味,有时重在用气,有时重在用味,亦有时气味同用,应灵活运用。关于药物气味取用,临床上常重视配伍方式、炮制方法对药物气味的影响,而忽视煎服法对药物气味的作用。其实,中药煎服法对于药物气味取用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就有所体现,也在后世医家临床验案中得以体现。
2 急煎重在用气,久煎重在用味
2.1 桂枝汤久煎取味,四逆汤急煎取气
文中阐述了病者汗出、恶风、发热等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症状,其病机是风寒袭表、卫气闭郁、营卫不调,治法应为辛温解表、调和营卫。桂枝汤中的桂枝、生姜味辛,辛能解表、发散,通行卫气;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阴,化生营气;大枣、炙甘草味甘,起到扶正祛邪和营卫化生两个作用。诸药合用,营卫调和,表证得解。桂枝汤用药之味,辛甘化阳以实卫,酸甘化阴以和营为主;用桂枝、生姜之温性散寒为次,故本方用药的侧重点是在用药之味。所以,桂枝汤小火久煎的煎煮方式符合重在用味的需要。
再者,《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4]92。此条文见于少阴病篇,是少阴寒化证的代表条文。文中提到四逆汤方的煎煮法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经推算,四逆汤的煎煮时间约27 min,煎煮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四逆汤的煎煮法是快煮急煎。
四逆汤方的病机是阳衰阴盛,治法当回阳救逆。四逆汤中,生附子辛温大热,干姜亦为辛温,炙甘草甘温。用药之气,取生附子、干姜温热之性,“寒者温之”为主;用药之味,辛甘化阳为辅,共奏回阳救逆的功效,故四逆汤方用药的侧重点是用药之气。所以,四逆汤快煮急煎的煎煮方式符合重在用气的需求。
由此可见,桂枝汤久煎,侧重在用药之味;四逆汤急煎,侧重在用药之气。由此说明煎煮时间的长短与药物气味取用存在密切联系,即急煎重在用气,久煎重在用味。通过上述两则条文的“病机-治法-用药-煎服法”分析可知,中药煎服法对于药物气味的取用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与病机有关,病机决定了用药的气味,煎服法影响着药物气味的取用。所以,煎服法与理法方药是一以贯之的。
2.2 急煎三年佩姜,取其气以回阳
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载“三年夏间,主政周光远先生,年二十七,体极腴皙,登厕后忽体冷自汗,唇白音低,佥以为痧,欲进开窍等药。时余年十七,窃握其臂以诊之,脉已微软欲绝,因力排众议曰:此阳气之欲脱,非痧邪之内闭,再投香散,殆速其危也。人皆以童子何知而笑之,幸先生闻而首肯者再。仓卒不及购药,余适有琴仙妹所贻三年女佩姜一块,约重四五钱,急煎灌之,即安。后用培补,率以参、芪、术、草为主,盖阳气偏虚之体也”[8]。
按:此案病者素体阳虚,虽“体极腴皙”,但形有余气不足,加之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汗出更伤阳,故症见体冷自汗,唇白音低,脉微软欲绝,此阳气之欲脱之势。阳虚宜温补,忌辛散,辛窜伤阳,急煎重在用气,三年女佩姜,姜得人气温养,性同干姜,优于干姜,取温热之气以回阳救逆,与四逆汤“急温之”重在用气意同,故一剂而安。
3 “泡服”纯用其气,急煎重在用气
3.1 泻心汤“泡服”用气,急煎则重在取气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臣亿等看详:大黄黄连泻心汤,诸本皆二味,又后附子泻心汤,用大黄、黄连、黄芩、附子,恐是前方中亦有黄芩,后但加附子也,故后云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也”[4]60-61。《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17条“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9]。
以上两则条文,根据林亿校注,《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应有黄芩,与《金匮要略》泻心汤方药组成一致,但煎服法有区别。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煎服法是“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麻沸汤”为沸水。“渍之,须臾绞去滓”是指先浸泡,再绞汁取用。关于“须臾”的时间长短,傅元谋教授认为浸泡时间约3 min[10]243,也有伤寒学者认为“须臾”相当于10 min左右[6]。因此,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煎服法是沸水泡服,未经煎煮。
《伤寒论》第154条原文阐述了热痞的证治。“心下”是胃上脘,胃脘痞满按之柔软。“脉关上浮”,关上主诊胃部,脉浮主热,所以病位在中焦气分,提示病机是热邪之气停留胃脘,影响脾胃气机正常的升降状态,治法当用寒性泻热消痞。大黄黄连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的寒凉之气,清中焦气分无形的邪热,故用药在用气。大黄黄连泻心汤采取沸水泡服,未经煎煮,轻清灵动,符合纯用其气的需要,正如成无己所云,“以麻沸汤渍服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11]。
《金匮要略》泻心汤的煎服法为“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经推算,煎煮时间约为30 min。因此,泻心汤的煎煮法是快煮急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17条原文论述的是热入营血导致吐血、衄血的症状,病机是热入营血,血不循经,治法当用苦寒泄热,凉血止血。泻心汤中大黄、黄连、黄芩均为苦寒之品,用药之气,以寒性清热为主;用药之味,以苦味泄热为次,共奏凉血止血的作用。所以,泻心汤快煮急煎的煎煮方式符合重在用气的需求。
从泻心汤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二者的煎服法比较来看,反映了重在用气与纯用其气的区别。可见,即使方药组成相同,通过不同的煎服法也能产生对药物气味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还是根据病机病情的需要决定的。
3.2 巧用桂枝“泡服”,意在温阳化气
傅元谋教授《听名师讲伤寒论》载“绵阳市一学生,饮水则吐,一般五苓散初服有效,几剂后失效,就采用桂枝泡服,服下则愈。又例,一学生吐利,用五苓散效不佳,我接手后,一减少桂枝用量,二泡服桂枝,见效”[10]187。
按:《伤寒论》之五苓散主治太阳蓄水证,其病机是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此案两位患者出现“饮水则吐”“吐利”等症,是下焦蓄水影响中焦脾胃升降障碍所致,初服五苓散取效或效不佳,后调整为桂枝泡服,效如桴鼓。同一处方,煎服方法不同,疗效就有差别。《伤寒论》中五苓散用白饮和服,傅教授认为散剂可视为煎煮时间短,重用其化气;而今多将五苓散改用汤剂,煎煮时间长,桂枝化气能力减弱,故效不佳。将桂枝泡服,意在用其气,温阳以助膀胱气化,水液出焉,脾胃升降恢复正常,则水入则吐、吐利可愈。此案取大黄黄连泻心汤“麻沸汤渍之,须臾取汁”之法,紧扣病机,深谙气味取用,桂枝泡服,灵活运用煎服法。
4 “勿过煎”取其气,过煎则厚其味
4.1 银翘散短煎取气,桂枝汤久煎用味
《温病条辨》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银翘散:连翘、银花各一两,桔梗、薄荷、牛蒡子各六钱,竹叶、荆芥穗各四钱,生甘草、淡豆豉各五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12]。
银翘散的煎服法是“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银翘散为散剂,散剂的煎服法与汤剂又有差别。“香气大出,即取服”提示银翘散的煎服法是煮沸短煎。银翘散证的病机为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治宜辛凉透表,清宣肺卫。银翘散方中连翘、银花、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鲜苇根均性凉,取其凉以清热;荆芥穗、淡豆豉、桔梗辛以透表。全方用药清轻,皆能入于卫分,香气全而药力锐,轻清易达表与上,故邪热得清,卫郁得宣。银翘散用药侧重是在用药之气,用药之味为辅。用药需轻清,煎煮亦不能过,所以银翘散煮沸短煎的煎煮方式符合重在用气的要求。
吴鞠通对于银翘散的煎煮法还要求“勿过煎”,并认为“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这一思想也与“短煎取气,久煎取味”相一致。银翘散证病位在上焦肺卫,病位轻浅,以免病轻而药重、药过病所,银翘散的煎煮法同样体现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原则,短煎取气,轻宣肺卫,不入中焦。此外,吴鞠通运用桂枝汤治疗太阴风温时,强调“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12],可见吴鞠通对煎服法的重视,认为药物气味取用应与煎煮法契合,并认识到如果煎煮方式不准确,轻则影响对药物气味的正确取用,降低疗效,重则产生副作用。
4.2 鲜茅根煮二沸,取其气以凉润
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忆辛酉腊底,有邻村学生毛××,年二十,得水肿证,医治月余,病益剧,头面周身皆肿,腹如抱瓮,夜不能卧,依壁喘息,盖其腹之肿胀异常,无容息之地,其气几不能吸入故作喘也。其脉六部细数,心中发热,小便不利,知其病久阴虚,不能化阳,致有此证。俾命人力剖冻地,取鲜茅根,每日用鲜茅根六两,锉碎,和水三大碗,以小锅煎一沸,即移置炉旁,仍近炉眼徐徐温之,待半点钟,再煎一沸,犹如前置炉旁,须臾茅根皆沉水底,可得清汤两大碗,为一日之量,徐徐当茶温饮之。再用生车前子数两,自炒至微熟,三指取一撮,细细嚼咽之,夜间睡醒时亦如此,嚼服一昼夜,约尽七八钱。如此二日,小便已利,其腹仍膨胀板硬。俾用大葱白三斤,切作丝,和醋炒至将熟,乘热裹以布,置脐上熨之。若凉,则仍置锅中,加醋少许炒热再熨。自晚间熨至临睡时止,一夜小便十余次,翌晨按其腹如常人矣。盖茅根如此煎法,取其新鲜凉润之性大能滋阴清热(久煎则无此效)”[13]。
按:此案病患之水肿病,其病机是病久阴虚,不能化阳,膀胱气化失司所致,宜先滋阴清热,后通阳化气。先以鲜茅根“煮二沸”煎取清汤,勿久煎,短煎重在用其气,取其新鲜凉润之性滋阴清热,配伍炒车前子利水清热;后以葱白三斤,和醋炒至将熟,置脐上热熨,葱白“炒至将熟”可认为是短煎,以醋之酸味制约葱白之辛味,侧重在用其气,取葱白温热之性外熨脐腹,以通阳化气,膀胱者,气化则能出矣,故而一夜小便十余次。鲜茅根“煮二沸,须臾茅根沉底,可得清汤”与银翘散“勿过煎”的煎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短煎取其气”的思路。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对药物气味的认识、经典著作及名家验案中的煎服法,探析中药煎服法对药物气味的影响,阐明中药煎服法“急煎重在用气,久煎重在用味”,中药煎服法对于药物气味的取用具有重要性。并进一步认识到中药煎服法需以中医病机为指导,以获得适宜的药物气味取用。因此,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切实结合病机,制定合理的中药煎服法,达到药物之气味与病证相合的状态,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