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及其吸附研究
2024-04-29赵云
赵 云
(辽宁省大连水文局,辽宁 大连 116023)
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不断地排入,致使水资源遭到污染。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水资源保护及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尝试各种方法修复受污染的水体[1-3]。
碳纤维(Carbon Fiber,CF)是由纤维原料经过一系列高温热处理而成的含碳量可达90%以上的高性能纤维状碳材料[4]。目前,碳纤维凭借其优异的吸附性能广泛用于饮用水、有机废水、养殖废水的处理[5-7]。碳纤维不仅比表面积较大,孔隙结构发达,能高效地去除水中的大分子物质,而且其表面具有许多含氧官能团,可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8]。
本文设计出易更换吸附材料的高效水处理净化装置,具有可循环利用、装置固定、易拆卸清洗、多层省空间等优点。研究考证了碳纤维水处理装置对水体中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为治理污染水体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借鉴。
1 水处理循环净化装置的设计
本文研究的水处理装置,可将吸附材料置于动态吸附环境下进行测试,同时具有易清洗、体积小、形状简单美观的特点,对结构设计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为便利实验的进行,装置设计可拆卸,可随时观察并采集水样,方便测定水质浓度变化。
(2)吸附层采用改良抽屉式结构,可放置多种、多层水处理吸附材料,且该部分设计为可拆卸,易清洗易更换的吸附材料。
(3)利用水的势能及抽水泵原理,实现了水循环,节约了成本与资源。处理后的水可直接排放或重复利用,大大地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4)二级箱将折流和吸附技术合二为一,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能借助折流达到更好的吸附处理效果。
实验设计并搭建的水处理循环净化装置,由一级箱、二级箱、过滤箱、三级箱、蠕动泵等组成,可实现对废水污染物动态吸附效果的测定,使其更加接近废水处理的真实情况。水处理循环净化装置,见图1。
图1 水处理循环净化装置示意图
图1中,废水池容积最大约为20L,自吸泵提供装置的总动力,流量约26L/min。一级箱、二级箱、三级箱为PP材质水箱,长、宽、高分别44、33、21cm,装置总长1.70m,总高0.75m。二级箱内部,放置10cm×10cm×10cm(长×宽×高)的有机玻璃过滤箱,用于放置碳纤维。碳纤维表面,有300目尼龙过滤网包裹,防止掉絮现象。过滤箱与二级箱之间,有PVC给水胶粘剂固定,保证通过过滤箱的水能够经二级箱流入到三级箱中。废水,从废水池经自吸泵抽入一级箱,并随势能流入过滤箱,经处理,流入三级箱中。三级箱与废水池之间,连接有水龙头和截止阀,方便将定量处理后的水取样检测。
2 实验方法
实验设备与仪器,见表1
表1 实验设备与仪器
3 静态条件下吸附影响因素的确定
本文使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规格30mm×30mm×1mm(长×宽×高)作为吸附剂,对水中的COD、氨氮、总磷污染物进行吸附。考察吸附时间、碳纤维投加量2个变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根据影响的变化规律,得出相对最佳的吸附参数。
污水中,在初始浓度COD为150mg/L、氨氮为80mg/L、总磷为50mg/L时,分别投加4g的碳纤维,设置反应时间分别为10、20、30、60min。反应结束,将水样取出,测量污染物浓度,计算COD、氨氮及总磷的去除率,结果见图2。
图2 不同时间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污染物去除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当吸附时间为30min,污染物的吸附已经达到静态吸附条件下的较高水平,持续增长时间到60min,其去除率虽有提升,但幅度不大。这有可能在30min时,碳纤维已经达到了吸附饱和,此后去除率会有平缓地增长或保持不变。因此,研究认为,30min为最佳吸附时间。
在初始浓度COD为150mg/L、氨氮为80mg/L、总磷为50mg/L,吸附时间为60min的情况下,分别将不同质量的碳纤维放入水中,60min后,将水样取出,测量污染物剩余浓度,分别计算污染物去除率,见图3。
图3 不同碳纤维投加量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污染物去除率随着碳纤维投加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稍有减小的趋势。当碳纤维投加量为4g时,污染物的吸附已经达到静态条件下的较高水平,持续增大碳纤维的投加量,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研究选定4g作为最佳碳纤维投加量,并将此次试验得到的最佳吸附时间与最佳碳纤维投加量,用于后续实验,以减小因吸附条件变化导致的实验误差。
4 动态条件下吸附性能的研究
在前文得到的最佳静态吸附条件的基础上,即吸附时间为30min,碳纤维投加量为4g,将碳纤维材料放入研究设计搭建的水处理循环净化装置中,进行动态吸附性能研究。实验于前一天将所需的碳纤维材料,用超声波清洗30min,放入到干燥好的大烧杯中,将其放入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24h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见图4。
图4 静态与动态实验条件下各污染物去除率的对比
由图4可知,动态实验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率比静态实验条件下有所提升,COD、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0.39%、10.58%、8.79%,去除率基本接近20%。在水处理循环净化装置中,可以实现废水的循环处理,为碳纤维与污染物的反应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环境,且有利于碳纤维的吸附效果成倍地增加。
5 结论
本章以碳纤维为吸附原料,设计并搭建了水处理循环净化装置,从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2个角度,对水中COD、氨氮、总磷吸附效果进行探究,结论如下。
(1)静态实验条件下,经过考察,发现不同吸附时间、不同碳纤维投加量2个单因素后,对不同污染物进行去除率评价,得到:在吸附时间为30min、碳纤维投加量为4g时,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达到最优,去除率基本上接近10%。
(2)动态实验较静态实验,碳纤维吸附效果成倍地增加,对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增长了近10%。动态水处理循环净化装置,利用水的势能、抽水泵和蠕动泵实现了水循环。处理后的水,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