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提升小学生学“四史”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4-04-29胡媛媛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胡媛媛 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四史”教育是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四史”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如何深入推进“四史”教育扎根课堂,获得师生的认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根据调研,笔者发现成人教孩子学“四史”存在经验的隔代和话语方式的不对接,在开展爱国主义活动中少数能力较强、对“四史”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小先生制”里对“小先生”的要求不谋而合。而进入四年级之后,学生交往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班级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场域,同伴交流成为每一个孩子精神上的重要依托。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想在班级开展以“小先生制”为突破口,提升小学生学“四史”能力的实践研究,期待能探索出具体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助力每位学生在“四史”学习中成长。
一、基于问卷分析的调查报告
为了解本班学生对“四史”的认知程度,参与学“四史”时情感和意志方面的现状情况,笔者在班级推送了一份《小学生中高年级学“四史”情况调查问卷》。
基于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日常的观察,笔者梳理出此项研究的突破口:
(一)确定党史教育为“四史”教育的重点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27.5%的学生对“党史”最了解,与“四史”内容各有侧重点,但主线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探索实践史的重要性,故笔者决定将学党史作为班级学“四史”活动的重要活动,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党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以“小先生制”为突破点转化学习方式
学“四史”的形式与途径是丰富多彩的。但通过对数据分析,有26.63%学生觉得同伴分享的方式更吸引自己。考虑到小学中高年级更喜欢同伴交往、自主管理意识逐步增强等身心发展规律,同伴分享更能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也是对学习方式由被动接收到主动探究性的一个转变尝试。“小先生制”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四史”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还可以解决成人与孩子间的经验隔代、话语方式成人化的问题,让学“四史”更易被接受与理解。
(三)组建“小先生”队伍,推动“四史”活动有效开展
通过对数据分析,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积极性与意愿去参加学“四史”活动。但情感程度和参与情况出现差异化与分歧。如何带动全班沉浸在学“四史”活动中,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借助“小先生”的力量推进学“四史”活动的开展。
(四)多方位投入,发挥活动育人价值
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学“四史”的收获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情感投入有很大关系。65%的学生认为,学“四史”活动能激发爱国主义情怀;32.5%的学生认为,收获的仅仅是“四史”知识,停留在“知”的层面上,还没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化为行动力等方面。因此,在后续学“四史”活动中,如何确定活动的内容、活动形式、成果展示、用好“小先生”队伍等成了这次实践活动需要思考的内容。
二、“四史”教育中“小先生”的评选体系
依据班级情况,师生共同制定了“小先生”评选体系,主要包含三步骤:首先是共同商议,制定“小先生”评选标准。学生以观看微课了解“小先生制”的由来与发展历程。班级民主讨论商量“四史”教育中“小先生”评选标准,逐步厘清“小先生”评选标准。其次是公平竞争,确定“小先生”选拔机制。依据评选标准,班级开展公平竞争,确定第一批“小先生”名单。最后是聘请仪式,激发“小先生”内驱力。仪式教育有助于激发“小先生”内驱力,持续传授经验,教会组内不会的。
三、“四史”教育中的“小先生”培训机制
“四史”知识涵盖面广,内容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四史”教育中的“小先生”,需要不断提高既学且教的能力。可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先培先学的定期培训,还有活动过程中的边学边教,再到后面的从学到教,从容传授经验,独立带领组员开展学“四史”活动。
(一)先培先学,夯实“四史”知识与能力
学“四史”活动开展前,我会先对“小先生”进行培训,提前学习相关“四史”知识。我们的培训既有老师的教,也有“小先生”间的经验交流。培训的内容包含补充与拓展相关的“四史”知识,解锁正确参观红色场馆、查找红色影视资源,传授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等。培训形式丰富多彩,既有幻灯片演示讲解,还有分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等形式。
(二)边学边教,转变由学到教的角色
有了前期的“先培先学”,“小先生”具备扎实的“四史”知识与指导开展学“四史”活动的能力。随着学“四史”活动的深入推进,会出现一些难点阻碍活动的开展。因此,“边学边教”的方式成了“小先生”推进学“四史”活动的常态。机动的培训会议,为“小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既包含教师的答疑解惑,也有经验分享与交流困惑。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小先生”间的优势互补,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让“小先生”在某一方面从不会到学会,才能更好教会组员,将“四史”活动更好地推进。
(三)从学到教,蜕变助力自主学“四史”
一次次培训、活动经验的积累等,“小先生”不断夯实“四史”知识,还提高教学技能,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先生”。他们实现了从“先培先学”到“边学边教”再到“从学到教”的角色转变。在自主学党史活动中,“小先生”有自己的想法,俨然如教师一般,传授参观红色场馆的注意事项和宣讲秘诀,教会组员读懂红色影视资源,用心感悟红色场馆资源。“小先生”先带领组员一起商量、讨论,确定红色影片或红色场馆,然后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传授经验。大家分工合作,分享所思所悟。最后,不同宣讲小组从不同角度学党史,带来缤纷多彩的党史知识的饕餮盛宴,不仅用好了见证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光荣之城的红色资源,还让学党史变得生动有趣。
四、“小先生”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一)多元评价,考核“四史”活动中的成长
为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发展性,激励“小先生”组织开展学“四史”活动,我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加入了多方力量(教师、组员、家长、自己)参与评价,巧借班级优化大师App对“小先生”的工作进行过程性记录与评价。
(二)后续培训,提升学“四史”能力
根据前期多方参与的评价,结合访谈内容,我发现“小先生”的持续输入与输出会呈现波段数据的变化。针对这一情况,开展后续的培训很有必要,能够帮助“小先生”扫清前进障碍,唤醒“小先生”持续战斗力,更好地投入教的角色中。
(三)轮岗制度,激励壮大队伍
“小先生”轮岗制度作为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督促“小先生”努力传授会的知识与本领,还激励组员用心学习,努力加入下一轮“小先生”队伍之中。每次小组汇报后的不同挡位的团队合作加分值以及组内“小先生潜力股”的额外奖励,为“小先生”轮岗制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研究成果与结论
(一)形成关于“四史”教育中“小先生”的评选标准体系
通过实践,我们构建了关于“四史”教育的“小先生”的评选标准体系:先以“四史”学习力、“四史”感悟力、“四史”合作力和“四史”践行力四个维度去制定评选“小先生”的具体标准,即“四必四加”(具体指四项必选项,四项加分项)(如图1所示);再根据具体的评选标准,以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学生心目中的第一批“小先生”;最后的聘请仪式与沉甸甸的聘请证书,激发了“小先生”的责任感与内驱力。
图1 “四史”教育中“小先生”的评选标准
正是基于严谨的“小先生”评选标准体系,有“小先生”的指导与把关,小组才会呈现丰富多彩的探究成果(见表1)。小组参与度高,敢于尝试新的探究方式——文字、配音、视频、小报、幻灯片等(如图2所示)。在“小先生”的指导下学生都勇于尝试,克服困难,较出色地完成了学“四史”的活动。
表1 学“四史”活动的探究成果汇总
图2 学“四史”活动的探究成果类型统计图
(二)形成了“小先生制”推进“四史”教育活动的有效路径
通过实践,笔者厘清了“小先生制”推进“四史”教育活动的有效路径:关注“四史”多维能力制定评选标准,公平选拔,形成“四史”教育中的“小先生”评选体系;从“先培先学”到“边学边教”到“从学到教”的培训机制,不断培养合格甚至优秀的“小先生”,助力学“四史”活动的有效高效开展;多元评价考核“小先生”,后续培训提升“小先生”和轮岗制度激励壮大队伍的“小先生”考评与激励机制始终贯穿于学“四史”活动的指导与开展过程中,助力全体学生学“四史”能力的提升(如图3所示)。
图3 “小先生制”推进“四史”教育活动的有效路径图
(三)“小先生制”助力小学生学“四史”能力的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法、观察法、成果分析法等多种形式,我将全方位对学生的“四史”学习力、“四史”感悟力、团队合作力和“四史”践行力的变化进行分析。
1.提升“四史”学习力
经历近一年的学“四史”活动,我又重新设计“四史”知识竞答赛题来检测这一年来学生在“四史”知识方面的收获。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发现学“四史”活动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四史”学习力,不知不觉中也能增加“四史”知识。
2.深化“四史”感悟力
学生“四史”感悟力具体体现在:解读红色影片的能力、红色场馆的现场感悟力、红色作品的表演力。正是在“小先生”的带领下,小组才呈现了一个个令人充满惊喜的探究成果:落落大方的宣讲、饱含深情的诗朗诵、充满革命信仰的配音、走心且具有感染力的演出……“四史”感悟力所带来的变化也体现在日常,如升旗仪式时的眼神更加坚定,声音更加铿锵有力。
3.加强“四史”合作力
“小先生”访谈记录表及组员访谈记录表的设计与运用,便于我全面了解学“四史”小组开展的情况,也能进一步对团队合作力(包含活动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进行分析。“小先生”在关于团队合作力方面各抒己见;虽有时有不同意见,但在“小先生”的牵头下,大家都学会了民主沟通,继而又很快转入“四史”活动的讨论与实施中。我看到的是整个团队呈现出来的组织协调能力。
4.提升“四史”践行力
康旻老师也曾说过:“爱国需要知情意行的全面调动。”“爱国”不仅仅只是情感,更是行动。通过日常观察,我发现学生能够将学党史、学队史的热情传承到日常的少先队组织活动中。我们的小队活动还充分发挥了家校社联动的机制,提升了少先队员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班级荣誉感不断增强,班级温度不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