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诗歌鉴赏
2024-04-29齐素雅
齐素雅
技法指导
诗歌鉴赏是对诗歌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的一种活动,涉及诗歌的方方面面。高中生鉴赏诗歌的要求不高,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抓住自己认为有意思、有感悟的某一点进行研究、探讨,从而得出理性认知就可以了。具体写作时,要注意:
一、鉴赏诗歌要读懂诗歌
诗歌鉴赏必须建立在深入理解诗歌、准确把握诗意的基础上,绝不可脱离文本,主观臆断。
1.初读
(1)读标题。题目可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写诗的原因等诸多重要信息。
(2)读注释。注释,或是题意解说,或是背景介绍,或是作者简介,或是诗文生词、典故的解释。
(3)读诗文。要抓关键词(情词/诗眼)、抓关键句(情句/诗骨)。
2.精读
挖掘隐藏在诗句字里行间深沉的意蕴,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写作时的处境和心境。
(2)知晓典故。诗人用典故,往往借古喻今。
(3)体味意境。阅读古诗词时,我们既要入“境”,又要会“意”。而“意”往往蕴含在“境”之中,因此,我们要随流溯源,引发想象,进而悟出其中的意境。
二、鉴赏诗歌要找准角度
一首诗歌可供鉴赏的角度有很多:
1.形象角度
鉴赏诗歌形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人和物。其中,人又包括主人公形象和诗人形象,物包括景物和事物。
(1)主人公形象
即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以下八类:第一类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第二类为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第三类为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第四类为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第五类为寄情山水,热爱田园;第六类为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第七类为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第八类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2)诗人形象
诗歌中的诗人形象就是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它融合了作者的经历、思想、情趣和理想等个性特征与美学思想。在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可以直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而是隐藏在客观事物的背后。
(3)景物形象
即情中景。抒情诗中的景和物,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4)事物形象
往往指被詩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一般通过这些事物来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品格节操。诗人笔下的物象就是为了表达心情、心志、心声。
2.情感角度
即分析诗歌的思想表达是否突出、深刻、升华,情感表达是否含蓄、强烈、丰富。
3.技巧角度
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
4.结构角度
(1)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歌结构中常见的四个部分。起,即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承,即承接,对起句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或拓展;转,即转折,打破原有的叙述或情感,引入新的元素;合,即结尾,总结全诗,给人以回味。
(2)意象构建
诗歌中的意象是构成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通过精心挑选意象,将情感、哲理等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在鉴赏诗歌时,我们需要关注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的构建来展现诗歌的内在逻辑和主题的。
(3)韵律安排
韵律是诗歌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诗人通过押韵、平仄、对仗等手段,使诗歌在朗读时具有优美的节奏和旋律。通过对韵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4)空白与留白
在诗歌结构中,空白与留白也是重要的技巧。诗人通过在这些地方留下未尽之处,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创作意图。
三、诗歌鉴赏要有深度、热度
诗歌鉴赏怎样才有深度呢?除了集中笔力从一个角度切入外,还应在具体的点上深挖,力争挖掘出诗歌字词背后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所谓的热度,就是与生活的关联度,既不能无视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今论古、生搬硬套,又不能做“老学究”,言必孔孟,满口“之乎者也”,脱离现实生活。
四、诗歌鉴赏要有亮度
好的鉴赏文章,既能给人良好的审美体验,又能给人思维启迪。因而,在写诗歌鉴赏时,我们可以多运用排比、对偶等手法,增强作文的整饬美;多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增强作文的灵动感;多引经据典、对比关联,增强作文的思想性。当然,所有的技巧大不过情感,诗歌往往是情感产物,鉴赏文章如果能以己心解诗心,做到心心相印,就是作文最大的亮度。
优秀习作
《归园田居》中的“虚室”
◎李 剑
《归园田居》(其一)有一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中“虚室”解释为“静室”。意为生活环境的安静。陶渊明重归田园后,所见皆为桃李榆柳、袅袅炊烟,所闻全是鸡鸣犬吠,没有什么访客登门,人来人往的拥挤一消失,居室就越显寂静。这样的理解自然是契合文本语境的。
但是倘若往深处挖掘,“虚室”一词一语双关。这“静”不单单是强调“室静”,更多的是指向另一层面——陶渊明的“心静”。要解读这层意蕴,还需要回顾他在彭泽担任县令的这段经历。迫于生活压力,陶渊明曾前往彭泽担任县令,以期能够缓解一下生活的困窘。然而在复杂的官场中,充斥着许多繁文缛节,官员之间不择手段,蝇营狗苟。这种情形造成了陶渊明身与心的冲突与分裂,使他陷入巨大的焦虑之中。他认为自己向往自由的天性被禁锢,感觉就像笼中鸟,失去了飞翔的天空。痛定思痛,他决定挣脱这种束缚,坚守自己的气节,从世俗沉沦中抽身而出,努力寻找属于自己本真的快乐。当他徜徉于优美的田园风光中时,内心的紧张得到了舒减,不再汲汲于功名,不再眷恋蝇头微利,他的生命瞬间充满了活力,变得从容而饱满。所以他把内心的沉静投射到田园的客观景物中,觉得眼前的景象格外清静。
“虚室”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虚室生白”,意思是说,无世俗欲念的心灵才能充满阳光。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要有看透世俗的智慧。在陶渊明的世界里,没有庸俗之心、趋利之心、得失之心。他悟透事理,清楚地明白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自己孜孜追求的又是什么。本“无适俗韵”,自己“自然”的“质性”不可能迎合宦情,“拙”个性更不会去讨好世俗。与其摇尾乞怜、逢迎机巧,不如守住自己的本真,保留自己的真性情。正是基于这一透彻的生命感悟,陶渊明才能忍受贫穷的不断侵袭,把躬耕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采菊东篱,种豆南山,坚守生命的本真,一直不变其节,不移其志。
通过“虚室”一词,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从这段为官经历中,完成了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
◆点评
作文从“虚室”这个意象入手,点明其中的一语双关,并寻根究底,挖掘出这个意象背后的文化底蕴,准确把握了陶渊明的真实心境,有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