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

2024-04-29李东青范东英蒋小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肠道炎症护理

李东青, 范东英, 蒋小芳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特发性慢性疾病之一,以肠黏膜反复炎症感染为特征,病变起源于直肠,逆行向近端发展,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端回肠[1]。近年来,UC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UC 患者症状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等,少数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肠外症状和全身表现[3]。西医治疗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药物和生物治疗为主,短期效果尚可,但长期治疗存在效果不佳、易产生耐受性、复发率高等问题。

UC 属于中医“痢疾”“肠癖”“久痢”等范畴,以整体观为契入点,在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4]。研究[5]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UC 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UC 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慢性化、普遍易发等特性,对患者的心理和经济等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护理干预从“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观点出发,能够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提高患者的依存性,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疾病的复发。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将近年来UC 的中西医诊疗及护理现况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现代医学对UC的认识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1.1.1 遗传:遗传因素是UC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级亲属患病几率是正常人的4倍[6]。基因片段的缺失、突变和重叠均是UC发病的诱因[7]。研究[8]发现在UC 患者体内存在有163 个易感基因位点,其中23 个位点是UC 所独有的。在炎症性肠病中高度表达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与UC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9]。此外,不同种族UC的发病率也有显著的差别。

1.1.2 环境:吸烟、饮食、生活习惯、阑尾切除术等环境因素与UC 的发病密切相关。前期研究发现,吸烟可以预防UC 的发生,且戒烟者病情活动度显著升高,其机理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微循环有关。另有研究[10]发现,进食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通过调控肠道炎性因子的表达来加剧UC 的发病,而减少食用肉类蛋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则可降低UC 的发病风险。阑尾切除是UC 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风险因子,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肠黏膜炎症和调节肠道微生态有关[11]。

1.1.3 免疫失衡: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是UC发病的中心环节,其中促炎、抗炎因子的异常表达是慢性肠道炎症和组织破坏的关键环节。肠道炎症导致肠道屏障的破损,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促炎因子来破坏肠上皮紧密连接,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而肠道通透性增加易造成病原菌入侵,从而加重肠道炎症的发作[12]。中性粒细胞在隐窝腔内聚集形成的隐窝脓肿是UC 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有数据显示,多数UC 患者体内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且ANCA 的表达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复发程度成正比[13]。

1.2 治疗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诱导临床症状的缓解、促进黏膜愈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药物和生物制剂为主,具有降低炎性介质的释放、调节免疫、降低肠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黏膜的愈合等作用。此外,微生态制剂[14]、粪菌移植[15]等手段可以通过提高抗炎因子水平、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微环境来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达到治疗UC 的目的。

2 中医学对UC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UC 发病与感受湿热邪毒、恣食生冷油腻之品、郁怒思虑、情志不疏等因素密切相关。吴谦《医宗金鉴》记载:“泻皆成于湿,湿皆本于脾虚”,指出脾气虚弱,湿热瘀互结是导致此病发生发展关键。

2.1.1 脾胃虚弱:脾胃功能失司为UC发生的根本原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则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下降、乏力等临床表现。此外,脾运化水湿功能受损,脾虚生湿,化而为热,湿热黏蕴与肠腑,壅阻气血,气血相搏,脂膜血络受损,肉腐血败,内溃成疡,化为脓血,水谷糟粕混夹而下而成本病。

2.1.2 湿热内蕴:外感湿热或饮食不节,导致湿热蕴结体内,热灼经络,肠道传导失司,血受熏浊易凝结淤塞,血行瘀滞,阻滞气机,妨碍气血化生,病程日久则津液亏损,肠失濡养,肠络受损,化为脓血蕴结大肠。

2.1.3 情志不畅:《景岳全书泄泻》中记载:“凡遇怒气便作泻者,必先怒时夹食,致伤脾胃……”,说明了情志不畅导致泄泻的原因。情志失宜,肝之疏泄失司,肝气郁滞,条达宣发功能失调,肝气横逆犯脾,脾运化水谷功能受损,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混杂而下,趋于肠道,气血阻滞,肠络失和而发为泄泻。

2.2 分期治疗

韩捷教授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三期,初发型(湿热蕴结大肠)以清热凉血利湿为治则,间歇性发作期(脾虚湿热)以健脾燥湿除热为治疗大法,慢性持续期(脾肾亏虚)以补肾固涩温脾为治疗原则,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进行分期论治,疗效甚佳[16]。吴以岭以络病学说为指导,提出肠络损伤是UC 发病的关键,根据UC 活动期和缓解期病理变化的不同,活动期以行气除湿、祛风解毒的通络药物为主,缓解期以散结、化瘀的通络药物为主[17]。王长洪教授认为,根据溃疡性结肠炎分期的不同,湿、热的侧重也有所不同,急性期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缓解期则湿重于热[18]。笔者认为,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分清主症、次症和兼症是治疗的关键,针对其主症选用相应的方药,通过加减配伍治疗其次症和兼证,最终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2.3 辨证治疗

临床辨证治疗中,应紧紧围绕脾气虚弱、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的病机本质来论治,分清热(湿热、热毒),虚(脾虚、肾虚),气(气滞),瘀(血瘀)的侧重,从机体内环境出发,通过调节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力,整体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达到治疗UC的目的。

2.3.1 热毒炽盛:以清热凉血解毒为治法,方用白头翁汤加减。郑雪冰等[19]通过研究发现,白头翁汤对于热毒痢疾兼脓血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炎症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有关。

2.3.2 大肠湿热:以化湿调气行血为治法,以芍药汤为选方加减。张菊等[20]通过研究发现,芍药汤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来缓解湿热内蕴型UC 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

2.3.3 脾虚湿蕴:黄飞鸿等[21]认为脾虚湿蕴是导致UC 的主要原因,以健脾化湿助运为治则,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脾虚湿蕴型UC 患者,结果表明,在缓解临床症状和下调炎症水平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西药组。

2.3.4 寒热错杂:以温中补虚化湿为治则,方用乌梅丸加减。杜亚平等[22]通过研究发现,乌梅丸可以有效改善U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

2.3.5 肝郁脾虚:以疏肝健脾为原则,方用痛泻要方、四逆散加减。樊俐慧等[23]研究痛泻药方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的影响,发现痛泻药方可以通过修复肠黏膜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来治疗UC。

2.3.6 脾肾阳虚:以健脾补肾温阳为治则,方用四神丸加减。周文等[24]研究表明,四神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控制脾肾阳虚型UC的发展。

3 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氨基水杨酸制剂是治疗轻中度UC 的首选用药[25-26],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调节免疫细胞、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肠道通透性来发挥作用,主要用于轻中度活动性UC 及缓解期的维持治疗,但不良反应的发生使其在临床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7]。糖皮质激素(GC)是重度UC 患者首选治疗药物,但约有1/3 的UC 患者在治疗剂量下仍存在疗效不佳的情况[28]。长期使用GC 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巨细胞病毒感染、艰难梭菌感染)、激素抵抗、激素依赖、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会使UC 患者的治疗更加棘手。中医药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出发,依据患者体质及感邪的不同,加减用药,分型论治,专人专方,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将宏观整体与微观局部相结合,在缓解UC 症状、减少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或中药。

胡婕等[29]给予研究组58例活动期UC患者黄芩汤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58 例口服美沙拉嗪,治疗2 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38%和77.59%,研究组TNF-α、IL-5、IL-6 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提示黄芩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可调控炎症因子,缓解临床症状。刘新红等[30]给予治疗组20 例肝郁脾虚型UC 患者痛泻要方和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20 例常规口服西药。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0.00%,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炎症指标CRP,凝血相关指标PT、APTT、FBG、D-D 和焦虑、抑郁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提示该方法可以通过降低疾病活动度、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加快肠道屏障黏膜的修复来治疗UC。苏海燕等[31]对联合组81 例UC 患者采用四神丸和理中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81例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结果发现联合组Th22、Th17、IgG、IgA 免疫指标,IL-22、IL-17、TNF-α炎症指标,PCV、PV 血流动力学参数均低于对照组,肠道菌群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方法治疗UC 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免疫、改善炎症、调节肠道菌群有关,但高级循证依据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

UC 为难治性的慢性疾病,易复发、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32-33]表明,临床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腹痛、腹泻的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1 情志护理

UC 患者大多有神经过敏、焦虑、抑郁的表现,消极的心理状态也会导致疾病的进展和复发[34]。段婷等[35]研究了150 例UC 患者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表,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UC 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低。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以及预后和成功的案例,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开导患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研究[36-37]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志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和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此外,护理人员应多向患者灌输正念减压的思想,使患者通过自身的信念,释放负性情绪,树立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38]。

4.2 饮食护理

UC 患者的饮食与病情发作、反复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延长缓解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进展[39]。王小艳[40]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可满足患者营养平衡需求,提高患者食欲和生活质量。李晓鹏等[41]研究发现,个性化、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可以通过抑制促炎因子IL-10、TNF-α、IL-6 的生成,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优化PAB、ALB等营养指标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进食环境,根据疾病的部位、程度和活动性,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和营养,以及治疗的类型和患者对不同食物的耐受性,制定适合患者个体化的营养方案。指导患者保持正常、均衡的饮食习惯,易食少渣易消化清淡不油腻、低脂肪高蛋白食物,避免进食牛奶和乳制品、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病情的发展。此外,若患者腹泻严重,推荐低脂低纤维饮食,慢性腹泻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及维生素的丢失,因此保证液体、电解质和维生素的充足是关键;当患者存在肠道狭窄的情况时,建议限制高纤维饮食;病情严重的患者应注意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给予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给予肠外营养[42]。

4.3 对症护理

4.3.1 疼痛护理:当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护理人员首先应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嘱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来缓解疼痛,尽量避免高声喧哗消耗患者的体力,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尽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此外,当患者疼痛明显时,遵医嘱予解痉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疼痛剧烈时,应及时上报,并并协助患者的日常活动。

4.3.2 腹泻护理:腹泻次数的多少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当患者出现腹泻情况时,应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低渣高营养的食物,告知患者注意肛周皮肤卫生,便后用温水清洗,防止肛周皮肤黏膜破溃。当患者需要保留灌肠治疗时,嘱患者检查前排空膀胱以减轻腹压和促进药物的吸收,指导患者正确体位(左侧卧位),药液量(小于200 mL),手法轻柔,速度宜慢,灌肠后嘱患者抬高臀部左侧卧位30 min,使得药物与肠壁充分吸收来提高疗效[43]。同时,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干燥、弹性差等脱水征象,监测有无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的现象。

4.4 生活方式护理

作息不规律、过度操劳、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不良生活习惯是UC 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44]。马卫平等[45]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率。规律的作息和合理的运动可以舒缓患者紧张的情绪,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延缓病情的进展。重型患者或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轻型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和自身爱好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适量运动,劳逸结合。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个人卫生,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部,防止肠道的交叉感染。

4.5 疾病相关知识及用药护理

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与缺乏对疾病的合理认识以及用药知识的匮乏有关。朱迎等[46]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患者有强烈的疾病知识学习需求,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却很少。因此,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的性质、诊断-治疗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很有必要的。在使用药物时,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该药物的临床作用、使用方法、服用时间、以及副作用等,如美沙拉嗪片剂饭前1 h 服用,胃部不适和肝功能的异常是最常见的副作用;阿托品会诱发中毒性巨结肠;柳氮磺吡啶会引起恶心、呕吐、皮疹以及白细胞减少,关节痛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缓慢减量直至停药,严禁突然减量而导致反跳现象的发生。此外,告知患者及家属血便、黏液脓血便的区别,指导其识别早期UC 的临床症状,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5 小结

中西医在UC 的治疗上各有所长,因此,临床医生应针对中医、西医治疗的不同侧重点,结合UC 不同阶段的发病情况,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契入点,规范化UC 的诊疗,探索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UC 方面的高级循证证据,将中西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具有中西医特色的UC 诊疗模式。此外,UC 作为消化道疾病,饮食、心理和生活习惯等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临床护理干预使得患者在饮食习惯、情绪管理、生活方式等多个层面上进行自我管控,从而更好的理解疾病的发展。此外,加强患者对药物的掌握,有利于加深患者对疾病的理解,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发现,在UC 的临床护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结合中医理论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运用较少;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性化、辨证施护的比例偏低;延续性护理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导致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护理不能得到有效的延续,复发风险大;护理手段单一,缺乏综合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因此,提高中医特色护理、辨证施护在临床护理中的比重,提倡延续性护理,强化各种护理措施间的衔接等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肠道炎症护理
肠道脏了翻出来洗洗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