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常青树张步真
2024-04-29孙贤华
孙贤华
去年,我有幸参加岳阳“东城诵读”活动,聆听了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文联原副主席张步真先生“文学65年流水,感恩生活的慷慨赠予”的文学讲座,获益颇多。老人家虽然已86岁高龄,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印记,但精神矍铄,谈吐自如。在场的听众纷纷对这位文坛常青树投以敬佩的目光。
张步真先生出生在韶山,17岁中专毕业后,他独自一人来到平江,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先后做过货郎、统计员、伐木工人,担任过公社、县、市里的干部,直至担任省文联副主席,成为国家一级作家。
张步真的处女作是在原始森林的伐木队完成的。那年冬天,大雪封山,粮食和蔬菜运不上来,他和同事扒开冰雪找吃的维系生命。他写了一篇《英雄的伐木队》的文章,记录这段艰苦的生活,投出去后发表在1959年2月26日的《湖南日报》上。第一炮打响,仿佛一支耀眼的火炬照亮了他理想的征程。于是,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买了大量的书籍,利用工余时间在昏暗的松明子灯和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阅读,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从此,他一发不可收,创作的散文、小说、电影剧本,接二连三在全国各大媒体出版并被编排公演。其中短篇小说《追花夺蜜》,被改编成各种戏剧公演,大受好评。至此,他的创作生涯也步入黄金期。
正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创作理念成就了这位知名作家。他经常跟我们讲,一个作家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把一个地方的人物、历史、风土人情真正了解透,入骨入髓,切实感受那里的乡风地气,只有这样,才能从实践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写出的作品才会接地气、有灵气,有感染力。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业余作者,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他正是凭借“靠山吃山”的理念写出了《韶山冲往事》《渴望真话——刘少奇在1961》等作品。在平江工作期间,他把老红军、中国商业部和粮食部原副部长喻杰扎根乡村20年,带领群众植树造林、修建水电站,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魂系青山》。
1998年退休后,他仍笔耕不辍。他用脚步丈量洞庭湖湖区的山山水水,用真情记录洞庭湖的发展变迁,写出了“靠水吃水”的好文《江湖之远》,激励着湖区儿女“守护好一江碧水”。这些年,他虽年过八旬,仍思维敏捷,佳作不断,堪称文坛不老松。
他曾担任多种领导职务,公务繁忙,他的作品都是利用工作余暇和夜晚挑灯完成的。他常说,对于作家,生活积累是长期的事。“生活很精彩,你要随时捕捉,永远好奇,时刻保持敏感。有些生活素材,也许当时没有用,存在‘仓库里,总有一天会焕发光彩。”他还讲,“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出去走一走,就有灵感,就有收获,就一定有作品产生。美丽的乡村遍地是黄金,脑海的美好记忆都是很好的素材。”
他说,要写好文章,要有大量的阅读,人不是圣贤,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他有个习惯,每写一部小说前,先读一部小说。如写《聂市有嘉木》时,为了了解聂市茶道的历史,他甚至查阅了马克思著作《俄国对华贸易》等。他还常说,一个作家,突破自己是一种宿命,不管有多难,都必须面对,要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表现手法,这本身就是对激情的一种激活……
我结识张步真先生,是在岳阳市老年大学的课堂上。老年大学文学班是他一手创办的,他曾亲自授课达十年之久,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培育文学新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次,文学班又请他给我们上一堂课。当他走进教室时,老师学友都投以敬佩的目光,亲切称他为“步老”。他虽已80多岁高龄,仍精神饱满,有着和蔼可亲的学者风范,让我倍感亲切。他讲课思路清晰,视野开阔,通俗易懂,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对晚辈殷殷嘱托。
之后,在岳阳市老年文学协会组织的活动和他的新书发布会等场合,我又多次同他邂逅。有一次,我给岳阳市老年文学协会办的年刊《洞庭红叶》投了一篇稿,身为总编的他见到我后,说:“小孙,你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一个业余作者的文章被一位資深作家认可,使我受宠若惊,倍受鼓舞。
后来,我听说他出了一套《张步真文集》,这套文集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但印数不多,主要留给儿孙作为纪念,不对外出售。我很想得到这套书,但又不敢想,因为这套书太珍贵了,他的熟人朋友多,能够给我吗?但我又不想放弃。过了几天,我打听到了他的手机号码后,麻起胆子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想得到他老人家的这一套书。没想到,电话那头,他爽快地答应送我一套。我顿时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去他家拿书的日子,我按照他告知的地址,到了他家所在的街道,摸索前行。时值3月,乍暖还寒。我突然望见,远处他站在路边等我,风儿吹拂着他的白发,撩动他的衣角。他是怕我找不到他家而在路边等我,也不知他老人家在风中等了多久。我走近他,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一股感激之情无法言说,只有我的泪水滚落在我俩紧握的手背上。
走进他家,只见住房十分简陋,我不由肃然起敬,没想到一个当代知名作家,生活这么低调朴素。家里摆设也很简朴,只有那从书房中透出的阵阵书香,弥漫在温馨的庭院中。他和他的老伴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给我倒茶,拉家常,使我没有一点拘束,像回到家中同自己慈祥的父母交谈一样自如,我顿感一股暖流涌进心田,对这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又增添了几分崇敬之情。
结识他这位平易近人的“高人”,是我三生有幸,我十分珍惜这个缘分。他的谆谆教诲,时刻激励着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