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阅读:全民阅读中的耀眼风景
2024-04-29汪慧
汪慧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与书本作伴、被书香濡染的每一个日子,都闪闪发光。在这个草木葳蕤、芳华正茂的“人间四月天”,适逢第29个全民阅读日,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也将在昆明隆重召开。
今年全国两会,“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中国”离不开2.97亿老年人的参与,关心关爱老年人阅读权益,推动老年阅读高质量发展,应是全民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退休岁月增添乐趣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的乐趣大概在于那种生机勃发、浑然忘我的生命状态,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活力和能量。
在湖南省图书馆的老年阅览室,窗外绿意葱茏,崔述伟正坐在靠窗的座椅上,桌子上已摆放好准备阅读的书籍、报刊。他是这里的常客,周二到周五(周一为闭馆日)都会来打卡,一呆就是一整天,无论晴天丽日还是刮风下雨,基本上不间断。“阅读改变且设定了我的人生,就如一日三餐般不可或缺。”崔述伟微笑着说道,看起来精神饱满,一点也不像八旬老人。他分享起去国外游玩的经历,说随身行李里必不可少的就是书籍,书看完了不免失落,回家第一时间就是去图书馆找一些书,以解相思之苦,连老伴都笑称书是他的生命。
爱书人的故事不同,却有着相似的气质,他们表现着超越同龄人的思想活力和表达能力。尽管退休了,他们依然关注时代变化和社会变迁,以人生丰富的阅历去观照当下,找到事物本源。
“我喜欢看革命历史题材书籍和伟人传记,这可能和我当过兵有关。”77岁的许邦贵一面说一面陷入思考,“回顾历史,才知道新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没有那些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谈起阅读之乐,许邦贵特别提到自己的四五千册藏书,说每次看完一本好书,都感觉到内心愉悦和充满能量。读书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除了阅读,他也会写一些文章发表在报刊上。
广泛阅读、深入阅读,是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重要途径。老年人通过阅读吸收新知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将它们传承给下一代,对家庭和社会大有裨益。
在湘江新区麓泉社区的“汪嗲工作室”,聚集着一群爱读书的老人,多年来,他们坚持开展“小故事大道理”读书活动,所用教材是80岁的汪祥欣自费编印的,素材来源于党史故事和社区居民的读书笔记。“建立这个读书会,一是帮助居民建立家风家教文化体系,让家庭、邻里更和谐,二是培养和引导社区的阅读氛围,居民将学习所得用于家庭建设和孙辈教育,从而激发孩子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汪祥欣介绍道。67岁的冯德亮直言自己是阅读的受益者,自从参加了读书会,个人的思想境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表示:“书里的红色故事,激发了我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的斗志,也增强了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他不但积极践行社区各类志愿活动,而且注重对孙辈的品德教育,将书里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告诫他们不要浪费粮食。
为健康注入源头活水
老人们“悦读”的故事仍在继续。尽管发间有白丝,眉间有皱纹,但他们笑颜如初,意气风发,神清气爽,步履轻盈。他们不惧时光流逝,热情拥抱晚晴岁月。
“我现在基本上不用吃药,健康状况不错。平时也会看养生书籍,学了一些太极拳和养生操,会固定时间锻炼。”许邦贵认为阅读给他带来了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也让他的思维保持活跃,视听功能都没有太大退化。
据专家学者介绍,阅读是进行“神经运动”和心理体操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类活动可以保持大脑的年轻和活跃状态。阅读的一个作用是刺激神经系统发展,促进新神经元的“诞生”,这不仅发生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会发生。阅读可以使我们终生受益,而且越早开始阅读越好。这是一种锻炼,除了提供知识和快乐之外,还能改变我们大脑最深层次的结构。
这些爱读书的老年人头脑清楚,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对答如流,有一种从容淡定的长者风范。还有一些老年人,可能年龄不大,却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不但思维不清、行动迟缓,而且经常感叹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出现这样的反差,原因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与是否坚持阅读和思考、保持较高的认知能力不无关系。研究表明:阅读水平低的人表现出较低的认知能力,处理事情的速度和执行能力也较差。相反,阅读水平高的人,可以提高认知能力,保护自己免受因时间流逝或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认知衰退。
根据研究资料,每天阅读的65岁以上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风险较低,或者至少有助于延缓其发病。
除此之外,阅读还可以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摆脱焦虑,放下偏执,减轻压力,改善睡眠。特别是对那些独居、空巢老人或者身体不便出门的老年人而言,阅读是最好的心灵陪伴。阅读能代替他们的脚和眼,带他们去往不同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
著名作家周国平说:“阅读不但可以养心,而且可以养生,使人心宽体健。人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灵支配,忧虑往往致病,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爱阅读的人,内心充实宁静,不易陷入令人烦恼焦虑的世事纷争之中。”大学者中多寿星,原因正在于此。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呼啸山庄》的译者杨苡,离世前不久接受采访时,还被人称为“104岁的小女生”。
阅读如源头活水,滋养着老年人的身心,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益处,而这些益处是其他良好的健康习惯所不能代替的。
为老年阅读赋能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多数老年人退休以后,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都发生了相应变化,他们的压力变小,应酬变少,留给自己休闲和学习的时间更多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更迫切,对阅读的需求更强烈。做好老年阅读服务,让他们拥有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社会的责任。
由于老年人大多还是坚持传统阅读,自身的文化程度和阅读喜好也有差异,对阅读资源的需求不同。目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出版物内容不够丰富,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健康养生展开,缺乏多样性、创新性和个性。在字体、装帧、开本设计上,适老化考虑不够。出版单位要进行老年人阅读状况调查,做好选题策划,增加出版回忆录、传记、文史、心理指导、老年人再就业等读物,提高出版质量,提供更多优质内容。针对因为视力退化或眼部疾病造成阅读困难的老年人,应考虑出版大字版读物或有声书。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趋势。相关出版单位应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老年人阅读提供便利。老年人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注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丰富阅读形式和内容,享受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主动跨越数字鸿沟,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好的出版物需要有好的方式进行推广,而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所以做好阅读推广非常重要。应将老年阅读纳入到全民阅读活动當中,成立专门机构,培养热心公益的老年阅读推广人队伍,有计划地在公共阅读空间开展读书会,向老年读者推荐书目,鼓励他们共读、共享,引导阅读。成立于2006年的银龄书院是专门从事老年阅读推广活动的公益平台,负责人薛晓萍说:“主题阅读是我们坚守的方向,我们以讲座、展览、朗诵、座谈等方式举办多种主题阅读活动。”读书会不但专门为会员准备了内容详尽的课件、古诗词早安卡、音频解读等,还不断创新阅读方式,将经典图书改编成广播剧、朗读剧、情景剧进行推广,让老年人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阅读需要舒适安静的环境,老年人阅读尤其如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将老年人阅读纳入整体规划,提供更多老龄阅读空间,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阅读服务。公共阅读空间要专设老年人借阅通道,并在老年人阅读服务、设备设施和文献查阅上提供方便。图书馆要设置无障碍通道,免费提供老花镜、放大镜、雨伞、轮椅等物品。在书刊采购方面,也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阅读特点,保留订阅老年人喜爱的期刊报纸,定期制作老年人相关专题书架,为老年人推荐适合的图书。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阅读相伴一生,始终给人带来前行的光亮。那些被阅读温暖的日子,是岁月的馈赠;那些“老而好学”的身影,是最耀眼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