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现状与改进建议
2024-04-28常超男
常超男
(常州市金坛区朱林畜牧兽医站,江苏 常州 213251)
消费市场对畜禽产品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畜牧业快速发展。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动物疾病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而基层动物防疫是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整个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1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1.1 控制动物疫病传播流行,提升养殖户的收入 近年,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产业持正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养殖场所过于集中,养殖密度增加,为畜禽疾病高发创造了条件。一旦养殖场发生动物疫情,传播蔓延速度相对较快,特别是部分致病性和传染性较强的疫病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易造成疫病大规模暴发,不仅威胁动物生命健康,也会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进而影响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甚至危害人类健康,不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能有效防范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能及时发现动物疾病,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开展动物疾病的预防,降低动物疾病的风险,有效控制疾病的大面积传播,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1.2 提升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百姓生活。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而食品安全是食品监管部门和畜牧业部门的工作核心。在禽流感和非洲猪瘟疫病发生之后,很多人对食用动物源性食品存有疑虑。由于动物疫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因此,严格执行动物疾病防控,实行科学的动物产品监督和管理,有效保障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是当前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而作为动物防疫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层动物防疫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开展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通过全面的动物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控制疫病传播和保障畜禽健康养殖及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可靠。
1.3 保障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由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集约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加上畜禽长期处在氨含量高的环境中,导致动物疾病死亡率提和患病率逐年上升。而动物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的特性,通过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可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不断提高畜禽养殖质量,为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 基层防疫工作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防疫队伍建设较为薄弱 (1)基层防疫人员人口老龄化严重,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基层防疫人员工资低,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低,留不住年轻人,基层防疫机构只能将年纪较大的人员作为基层防疫的主力军。个别人员缺乏必要的动物防疫知识,体现在疫苗没有按要求储存,接种经常失效,疫苗剂量准确,防疫记录没有按照记录要求填写等。(2)缺乏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短缺,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动物疾病防治需要。目前,基层兽医站工作人员普遍为非专业人员,防疫技术手段落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信息技术水平低,对先进的防疫知识接受慢,严重降低了防疫工作的整体效果。
2.2 养殖场(户)缺乏全面的防疫意识 大多数农村养殖户的文化水平低,养殖理念和防疫方法落后,科学养殖意识淡薄,盲目乐观自信,不能适应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的发展。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理论指导,不重视动物防疫和灭菌工作,仅限于工作流程的需要,以至于有些养殖户为降低养殖成本,不按照当地防疫部门的规定,胡乱接种不合格的防疫疫苗,由于接种不规范,消毒不严格,造成疾病传播。更有甚者将畜禽防疫放在日常养殖管理活动的可选位置,防疫过程只对一些特定的传染病有效,在动物因其他病毒死亡时,养殖户会将责任归咎于免疫程序无效,对免疫接种产生抵触情绪。还有些养殖户缺乏防疫意识,只重视病后治疗,认为接种疫苗会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对防疫工作存在抵触情绪,不积极、不配合,导致防疫工作难开展,防疫质量大打折扣。
2.3 病死畜禽处理不规范 部分养殖户不按规定在动物出栏后报检,发病后不及时上报基层防疫部门等,增加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难度。加之畜禽交易市场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所以部分养殖户怀着侥幸心理,没有对病害畜禽严格按照规范处理,只是简单将病害畜禽舍弃在人员相对较少的地区,这种不负责的行为为疾病的再次传播创造了条件;更有甚者直接将病死畜禽在市场贩卖,严重危害了消费者健康安全。
2.4 免疫质量不高 有个别地区因为防疫经费不足,村级防疫员报酬很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得不到保障。还有一些防疫员责任心不足,不能妥善储存和使用疫苗,造成疫苗的效价降低或失效。还有些防疫员不能严格按照防疫技术操作规定,注射疫苗剂量不足或超量,这些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3 对 策
3.1 加大防疫宣传力度 针对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以及盲目依赖以往的养殖经验的现状,政府及防疫部门要做好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要充分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宣传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意识,加强对疾病预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帮助养殖户掌握更多关于动物防疫的知识与技巧,做到平时对疫病能有效预防与治理。(1)通过传统媒体加强宣传,如利用电视、传单、报纸等媒体宣传动物疫病的防控知识;(2)定期举办动物疾病防治知识讲座和交流活动,并鼓励养殖户参与,通过现场与专家互动,了解并掌握更多动物疾病预防技能,利用广告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切实推广。(3)可以通过新媒体,加大动物防疫的宣传力度,比如利用抖音、微博等平台拍摄动物疾病预防的小视频,加大动物疾病预防宣传力度。还可建立动物防疫微信公众号,定期在公众号上宣传防疫知识,并为养殖户增加技术咨询、培训视频等功能,在提高动物防疫意识的同时,帮助养殖户了解并掌握更多的动物疾病防治知识,为全面搞好动物防疫工作打好基础。
3.2 确保免疫工作质量 (1)要保证免疫工作质量,首先要确保免疫密度。而坚持集中免疫与日常免疫、补免相结合,强制免疫与计划免疫相结合是保证免疫密度的最重要措施。集中免疫后,还要结合免疫档案和畜禽补栏进行补免工作,这些都需要基层兽医站精心组织和安排部署。
(2)要确保免疫达到预期效果(抗体达标),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和操作规程开展免疫工作,而培养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离不开基层兽医站的培训和现场指导。
(3)冷链系统关系到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的成败,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支撑系统。为保证基层兽医站冷链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基层兽医站建立相应的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冷链设备是专用物资,需要专人专管,并且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良性运转,确保疫苗储存的安全和质量,为免疫接种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3.3 加强畜禽养殖源头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
(1)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问题己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养殖环节中随意丢弃病死畜禽,极易造成疫病的传播。不法商贩将病死畜禽上市销售,导致病死畜禽肉流到餐桌上,给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监督指导养殖户做好病死畜离无害化处理工作,还要加强对畜禽投入品的监管工作,禁止“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使用,基层兽医要定期上门实施监管和做必要的检测工作。
(3)基层兽医要向广大养殖户宣传禁用抗生素的有关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违法使用的法律后果,并对畜禽养殖场用药进行指导,指导养殖户规范用药、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制度,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并监督养殖场用药情况,加强对养殖场兽药、添加剂、饲料使用的监管,可有效减少动物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安全。
3.4 引进先进技术与专业人才 各基层防疫组织应当根据现有技术、人员配置情况,积极引进动物疫病监测先进技术以及新型疫苗,为地方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地方防疫主管部门应当做好人才储备管理,定期组织乡村兽医以及其他参与动物防疫的技术人员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培训,并定期邀请具有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技术指导人员,向参训人员现场讲解最新的防疫技术,使每名防疫员在加强防疫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最新的全套的防疫操作技术,并在实际工作及养殖生产中熟练运用,不断提高防疫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基层的防疫队伍的整体能力。此外,应该加强区域内动物防疫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并邀请专家指导工作,有助于激发防疫人员的竞争意识,并在比赛、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5 探索实施新的防疫服务管理模式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探索推行新的防疫服务管理模式,打破现行管理机制,整合防疫手段,总结推广全国各地防疫服务的先进经验。目前,基层防疫工作缺乏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相关人员分工不够科学合理,工作职责和任务不够明确,培训制度不够科学合理。基层通过引入新的用人机制、工作模式、工资待遇和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充分调动基层防疫工作积极性。
3.6 强化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在于预防,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是做好预防措施,避免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基层动物防控要以监测为主,特别是对一些养殖规模和密度大的养殖场,要密切监测场内动物养殖现状、养殖结构,包括对病害动物、带菌动物、疑似病害动物等进行排查,结合本地动物疫病;就行特点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免疫工作。对已经发生的要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并结合疫情的实际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加以控制。
3.7 完善防疫制度体系 包括国办发〔2019〕31 号和国办发〔2019〕44 号文件在内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文件》也多次提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的内容,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文件要求各地结合机构改革,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在强化各项工作保障的同时,配齐配强符合养殖规模和工作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动物防疫工作在基层顺利开展。各地基层防疫机构需要结合掌握本地动物防疫需求,根据现阶段本地畜牧业发展现状,构建并实施完善合理的防疫体系,积极与政府部门联动。基层防疫单位要落实责任制,做到专人专岗,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已经开展的防疫工作,相关政府部门要构建并落实动物防疫监督机制,结合现阶段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切实做到监管到位、控制到位。基层防疫单位需完善应急预案机制,结合问题预测编制应急预案,对动物防疫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掌握。
4 结语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作用重大,不仅事关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而且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通过政府部门建设完善的基层兽医队伍,高质量、高效率的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促进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通过加大对先进防疫仪器、设备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新的技术与专业人才,落实好基层监管及防疫人员政策待遇,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防疫制度体系,持续加大动物的防疫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的养殖观念和防疫意识,配合基层防疫人员共同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当地养殖户通过发展养殖业达到增收目的,才能保障动物产品安全,为确保餐桌上的食品安全,站好第一道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