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路径探究
2024-04-27于凯
作者简介:于凯(1970~),男,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传统文化中的“士”是介于贵族与庶民之间的阶层,“士”精神指的是“士”这一群体共同的价值追求、集体人格、行为方式、精神风貌的综合。“士”兴起于战国时期,且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广泛发展。将战国时期“士”精神融于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还能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感。因而教师有必要重视“士”精神的融入,结合所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深入研究“士”精神的实质与内核,在增进课内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精神文化品格修养,推进学生获得深远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战国时期“士”精神的渊源,随即分析了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价值,最后探寻了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关键词:战国时期“士”精神;初中语文;教学价值;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8-0049-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文化自信”定义为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旨在让学生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學中的渗透能有效地达成文化自信素养的培育。战国时期的“士”精神流传至今,并且能够与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关联,恰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丰厚且深远的“士”精神文化也能持续增厚学生的精神内核,让学生传承优秀的“士”精神,这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与传承的关键要素。所以教师要重视教材中“士”精神的挖掘,以科学合理的手段呈现“士”精神,对学生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一、 战国时期“士”精神渊源及特征
“士”作为一种社会阶层、一种驱动力量,最开始出现在春秋时期。此时礼崩乐坏,学官下移,不久民间便产生一批熟悉礼乐、具有政治见解且怀有学业专长的“士”。这些“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庶民之间,有的是由原来的贵族跌落至“士”这一行列,有的是由庶民跻身于“士”这一行列,以此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到了战国时期,这些“士”的数量逐渐增多,其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有了策士、谋士、游士、辩士、侠士等称谓。这些士游走于各国,展现了自己的本领,成为当时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势力”。综合分析这些士人,虽然表现各不相同,却有一些代表性的特征。具体如下:
(一)主体意识较强
这些士人往往有着很强的主体意识,他们有强烈的自我实现要求。他们自成为士人那一天起,便在寻求自我实现的路径,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才能作为展现自我价值的凭借。但是在实现自我的时候,他们又怀有一份“士”的自尊,“以身殉道”便展现了士人的人格尊严。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知识阶层在封建时代面对政治强权时最具人格尊严的鼎盛时期。
(二)“天下为一”
战国时期的士人并不一定要在自己的故国实现其政治宏图,他们常常周游列国、骋说四方,由此便有了“士无定邦”“士无定主”的说法。从这些士人的思想及行为不难看出,当时的士人普遍具有“天下为一”的家国观念。
综合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社会的开放性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性、流变性,让士人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士”作为当时最具有社会活力的因子,他们的精神代表当时的时代风尚,其精神、理念内核流传至今,也对当今世人有着积极影响。
二、 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一)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千百年来,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治平天下的勇气与责任一直是“士”的核心任务,而这也是当下社会一直倡导的。战国时期“士”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望这一段灿烂辉煌的历史,感受战国时期独有的士人风骨,这一实践探究过程本身就让学生经历了文化思想的传承。教师结合当下时代的主要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应“治平天下”这一理念,将让学生抓住共性,感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家国精神,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使命感,赓续中华文化,锻造独具中国特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家国天下”精神信念与价值理想。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群体,通过学习将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命。他们将与士人跨时空交流,学习士人为文化传承所做的贡献,为治平天下所做的努力,不断创新,真正意义上做到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有利于实施德育教育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使命,树人先育德,树什么人?立什么德?是新时代每一位教育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中学阶段的德育范畴比较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战国时期“士”精神的渗透,将能统整以上德育内容。“士”这一阶层在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所涉及的精神文化内核十分丰富,均可以涵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范畴。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这些精神文化,将让学生的德育视角更为广阔,从“士”精神层面认知家国、个人品德、人生价值,有更高、更为明确的追求。战国时期的“士”精神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如秦汉时期的经学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与魏晋风流、隋唐时期的三教并立,与盛唐气象、两宋时期的新儒学、明清时期的理学与心学等。这些“士”文化与战国时期的“士”精神同本同源,且均与当今的德育内容息息相关。因而“士”精神的渗透在推进语文实现德育教育方面有着重大助力。
三、 战国时期“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依托教材,聚焦“士”之生平,摸索士之格局
将战国时期“士”精神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紧扣课本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知人论“士”,深入了解士人的经历,多元感受士人的魅力,领略士人的风采,摸索士人的格局,让“士”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得到更好的渗透,支撑学生完成高质、高效的实践探索。因而教师就要结合所教学的内容,积极挖掘与“士”相关的背景生平,将其作为学生解读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的重要线索。这样做能让“士”精神的渗透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对学生产生持久且深远的影响。
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屈原”一课内容时,本篇课文所选取的内容是屈原在自尊和灵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郭沫若写这一历史剧,目的是要鞭挞当时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之情。作者将自己对这一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借屈原的悲剧展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为了让学生领悟这一历史剧的内核与本质,教师就有必要从屈原入手,为学生讲解屈原的背景生平,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借屈原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缘由,而这也是渗透“士”精神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加以落实:
1. 士之生平
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历史话剧《屈原》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回顾屈原的一生。而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资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屈原的生平。学生经过讨论与交流,发现屈原的一生其实都在追求政治上的抱负,毕生追求与人生寄托都是“美政”理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九章》其实质就是屈原想要当政治家失败后的痛苦倾诉。很多人将屈原看作是一名文学家,但从屈原的作品及屈原的悲剧,均可以看出屈原一生都想要实现政治家的梦幻。他始终想要在政治上作出贡献,达到“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政治局面,为国、为民造福。所以纵观屈原的一生,他始终都在为“治平天下”而努力。
2. 士之格局
教师在让学生研究了屈原的生平之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探索屈原的格局。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本节内容所呈现的片段,让学生从中看到屈原在面对奸邪小人时的表现。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补充大量的屈原的作品,让学生从中剖析屈原的品行。学生经过研究,发现屈原有着“不可凌辱”的人格尊严。《离骚》中,屈原曾七次提到以死殉职,反复表达了自己不合俗流、清白自守的品性。他幻想成为君主的师友,忠于君主却又毫不妥协地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充分体现了屈原独立的、不可更改的、崇高的人格精神。这种人格精神是战国时期“士”精神最为典型的特点,足以彰显屈原是一位真正的“士”,且是一位典型的“持道不屈”的“正身之士”。
(二)依托文化,品读“士”之形象,深谙士之内核
教师在渗透“士”精神时,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引入相关的文化,辅助学生品读“士”的形象,深谙士的内核,让学生经历思辨、探究、分析、评估等过程,真正理解战国时期“士”的形象,进一步解读其精神内在,实现精神、信念方面的熏陶。所以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入丰富的史料,让学生多维解读,多元思辨,直击“士”的精神内核。
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内容时,这篇文章讲述了谋士唐雎面对强秦的换地骗局,仍不卑不亢,誓死捍卫国土,最终以秦王“长跪而谢之”宣告出使任务顺利完成的故事。文章中的唐雎便是战国时期典型的谋士,他与秦王的对决也是整个文章的重点,也是极具考究的内容。但是整个文章的内容及人物其实都具有争议性,学生基于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思考。那么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全文,说出自己认为具有争议的点。学生经过交流,说出了以下争议点:
争议一:情节不真实。秦王想要用五百里地换安陵君的五十里之地,如此划算的买卖,安陵君却不答应,不真实。
争议二:人物不真实。横扫六国的秦王在结尾居然向一位谋士“跪而谢之”,这不符合秦始皇的人物形象。
争议三:细节缺乏考究。“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是将匕首藏在了地图里,但是唐雎居然佩剑近距离接触秦王,这一细节缺乏考究。
如上,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分析,得出了文章的争议点。教师可以以此设计“明真假之辨,析策士之风”的探究主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呈现丰富的史料文化,辅助学生理解,让学生从中感受策士的风采。具体活动如下:
活动一:真话假话之辨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所了解的历史史实(秦王扫六合)思考“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是真话还是假话,并以此为学生出示以下两句话: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秦王对安陵君、唐雎谈论“易地”的语言表达微妙之处,并结合秦王对唐雎说“且秦灭韩亡魏”的言外之意,以此推理秦王易地的真实目的。基于这一环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补充“秦王易地破齐楚同盟”的史料,让学生从中明确秦王“易地”的真实意图:不费一兵一卒巧夺安陵。
活动二:真假秦王之辨
根据秦王“跪而谢之”这一情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战国策》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明白《战国策》是以战国时期策士游说活动为中心的著作和史料,其中不少内容缺乏历史依据,但是书中的寓言、譬喻、辩论都具有说服力,充分展现了策士之才。文章描述秦王的这一形象,便充分体现了当时策士对社会的影响,也反映了策士的足智多谋。
活动三:虚构手法之辨
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内容“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让学生明白秦法规定确实不能带佩剑,以此让学生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学生结合教材,将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丰富人物形象,促进故事情节发展,明晰唐雎是一位富有智慧、有勇有谋、不畏强权、不怕牺牲、有侠义之气的策士。随后教师還可以为学生出示《经典常谈·战国策》中的内容“哪有游说之士不能得金玉锦绣……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就帮你,不帮你时也许就是害你……”让学生对比其他的策士,进一步明晰唐雎忠君爱国、不慕富贵的策士形象,借此领悟“士”智、勇、忠、义的内核。
(三)依托主题,巧设“士”之活动,浸润士之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特定的主题,巧设与“士”相关的实践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浸润士的精神,丰富情感体验。因而教师就有必要结合所教学内容,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将战国时期的“士”精神与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融合在一起,甚至可以从活动中思考个人、家庭、国家的命运与坚守,以此深化精神信念,让“士”之品格深深涵育内心。
比如,教师教学完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文本之后,便可以基于这一单元的主题“责任担当”,设計不同的“士”研究活动,让学生深受“士”之文化的浸润。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专题活动:
1. “士志于道”:传承理想,甘于担当
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家国,解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核,将其与战国“士”精神中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情怀联系在一起,综合解读,分析自己的理想信念。这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呈现,学生在演讲内容中集中呈现自己所应担当的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责任,并表示自己为了实现这一“道”勇于前行,不轻言放弃的志向,将自己“士”之理想担当演讲出来。
2. “士不可以不弘毅”: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寻找现实生活各行各业艰苦奋斗、担负使命的案例。比如,扎根青藏高原16年的“种子专家”钟扬、“高铁二等座院士”刘先林、“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等,让学生从这些人身上看到“士”的共同精神: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知难不畏难,以此进一步解读“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内涵。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赓续“弘道”之追求、“弘毅”之精神,从实践案例中解析“弘毅”之精神。
3. “士,事也”:磨砺本领,勤于担当
教师可以让学生聚焦自身,明确自己成为“士”的方向,如磨砺知识理论的学习本领、磨砺实践本领、磨砺创新本领等,并结合学习实际,阐述磨砺这些本领时应努力的方向。比如,磨砺知识理论学习本领,就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了解时政时事,丰富认知,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真正实现“士”的担当。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战国时期“士”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当下教育之大趋势。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专业的视角分析战国时期“士”文化的内核与本质,明晰它与当今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契合点。而后明晰“士”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价值,最后优化教学模式,依托教材,聚焦“士”之生平,摸索士之格局;依托文化,品读“士”之形象,深谙士之内核;依托主题,巧设“士”之活动,浸润士之精神,持续完善“士”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支撑学生展开更高质量的学习实践,大幅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贞.融合士文化精神,打造海南特色印记——“诗语士文,海南印记”中学语文课程开发实践研究[J].新教育,2023(13):55-56.
[2]夏向军.士文化对当代高职学生的价值引领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1):38-40,53.
[3]陈加乙.论新时代青年传承担当精神:以士文化为视角[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3(2):5-9.
[4]陈宗梅.传统“士文化”视域下的教材解读与语文教学构想[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5]张立.浅论先秦儒家“士精神”[D].河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