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有效阅读策略
2024-04-27梁丽杰
梁丽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廳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既适应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满足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通过阅读等活动,充分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呢?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前的、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至关重要。而“双减”政策的出台,为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契机,为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提供了时间保障。学校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做好拓展性阅读工作,为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基础。下面,笔者就如何开展有效阅读谈几点感悟和做法,供教育同仁参考。
一、充分认识拓展性阅读的重要性是前提
拓展性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实现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要求的关键途径。对学生的自我成长、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某种角度看,阅读量的积累对学生开阔视野和形成新格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仅仅单纯地依靠课内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课文中的相关知识,又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而拓展性阅读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
二、激发学生的拓展性阅读兴趣是关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九年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不仅对课外阅读的量提出了要求,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也提出了建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读书,帮助学生将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顺利迁移到课外,从而不断积累更多的材料,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多样化的素材。
多年来,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规律,在教学中始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入手,注重体验式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努力尝试通过拓展性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课堂上,笔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教材内容适当链接相关联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学会写作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老舍先生的状物抒情散文《猫》一文时,笔者着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动物的写作方法。课堂上,笔者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播放关于猫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猫的特点,感受猫的可爱,还在学生兴趣盎然时为学生巧妙链接夏丏尊、周而复写猫的相关片段,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渠道,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方法。
拓展性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外也是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的重要时刻。特别是在“双减”政策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此时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享受阅读时光,感受阅读的魅力,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例如,在学完老舍的《猫》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这些文章与课文相关,又各具特色。然后,鼓励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它们。
这种拓展性阅读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利于学生写出独特、生动的文章。此外,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读物,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创新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是核心
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要从小培养,阅读能力和跑步、游泳等运动能力一样,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因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系统的阅读指导、体验和激励等活动,借助系列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
1.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
书香校园建设是推动全民阅读、形成书香社会的重要基石。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想要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就要不断拓展阅读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与此同时,更要严格把控课外读物的种类和质量,坚决防止不良读物进入校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外读物的育人功能,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们应站在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深刻理解阅读育人的重要意义,扎实做好中小学阅读工作的“五读”,通过“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书好读”,最终实现“读书好”的快乐阅读育人目标。
学校要时时、处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人均藏书量、人均册数必须达到要求,解决“有书读”的数量问题;要成立专门的课外读物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课标要求从学科、教学主题、学生心理成长等多个维度为学生精心挑选图书,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个性化书目开展兴趣阅读,解决“读好书”的读物质量问题;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和时间,利用好自习课、课后服务、阅读周、读书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时间,在班级、走廊、校园、食堂等公共区域设置座位舒适、环境优美的图书角,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到图书馆、大自然读书,拓宽阅读渠道,解决学生“好读书”的阅读主动性问题;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图书超市,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解决“书好读”的读物内容丰富性和形式创新性问题;要通过书香校园的良好读书氛围和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好”的阅读乐趣。
2.建立完善科学的阅读体系
從2014年起至今,全民阅读每年都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学校必须将阅读作为育人的重要路径和载体,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和课内外统筹,建立健全阅读体系。
学校首先要建立以校、部、班、组为单位的四级阅读体系,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性格特点和阅读能力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分工,可以选举阅读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有计划、有秩序地阅读;其次要选举阅读书目推荐委员,负责为本组成员推荐喜欢的书目;最后选举阅读书目记录委员,负责记录本组的阅读书目和阅读中引发思考的问题。同时阅读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肩负着交流、展示的任务,当然,展示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团队作用,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读书分享会,为全班学生创设读书和分享的机会,让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分享读书的收获,再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组阅读、班级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发挥各年组的作用,以年部为单位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读书分享会、故事会、演讲会、读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使其体会到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学校也要组建阅读兴趣小组或社团,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经过组内、班级和年部的交流、分享后推选出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和社团活动,从而在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中,促进点面结合的阅读体系在学校的逐步形成。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阅读活动
学校要在立德树人及全学科、课内外统筹的整体视角下,使拓展性阅读与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亲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将阅读活动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一个基本活动。
开好阅读指导课 学校要注重培养专业的阅读指导师资队伍,不断提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要利用好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开展专业的阅读指导活动和阅读交流分享活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步骤、做好阅读批注的方法及科学做好阅读笔记和撰写读书心得体会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效果。
设计好校内阅读活动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在校内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时间,除了完成基本的家庭作业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相关课程,并将阅读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设计读书节、读书汇报会、读书故事会等阅读展示活动,举办书籍拍卖会、读书俱乐部、读书海报展等,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得到提升。
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 “双减”政策释放出的是教育改革创新的信号,阅读成为减轻学生负担,丰富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亲子阅读”“读书打卡”“朗读者”等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从而营造浓厚的书香家庭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4.完善富有激励性的阅读评价机制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最该做的就是海量阅读,小学1—2年级可以以绘本和拼音读物为主,通过阅读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为今后的海量阅读做好准备。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智发育越来越成熟,接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因此要教会学生进行精读,也就是深度阅读,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建立完善富有激励性的阅读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
班级层面,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读书兴趣和特点,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读书计划,并利用好课前三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搭建展示、锻炼的平台。低年级可以让学生以朗读和讲故事为主,高年级则可以“课前3分钟演讲”和“新闻播报会”为主。同时每个班可以成立若干个“书香阅读小组”,小组以学生自己喜欢的名字命名,并在班级设立擂台赛,通过班级擂台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学校层面,要整体设计阅读激励机制,将“阅读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从环境创设入手,利用好每一面墙、每一个廊厅、每一处楼梯和宣传栏,摆放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书籍,悬挂激励学生阅读的各式标语、寄语,鼓舞和激励学生乐于置身于书海之中。同时,学校要通过举办“经典诵读”“朗读者”“小小演说家”等激励性阅读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成立校园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设计科学的阅读评价激励机制,利用“红花榜”“星级评比栏”“积分兑换奖品”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当然,学校还要积极宣传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后服务和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同时让家长和学生懂得只有广泛阅读,才能让孩子的智慧得到不断地增长。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白课内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阅读方式和方法,寻找最适合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