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合作探究结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2024-04-27秦建如
秦建如
在教育实践中,一种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授课有条不紊、讲解清晰明了,学生听讲认真、笔记详细,然而在教学测评中,许多学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教师感到困惑、生出叹息:类似的题目已经讲解多次,为何一旦问题情境稍有变化,许多学生便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他们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教师所布置的学习内容并非其主动求知、渴望理解的,他们的元认知能力也未通过学习过程获得实质性的提升。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要求。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认为,将预习诊断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能显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预习诊断:定位学情的有效手段
预习诊断这一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习得不能仅靠教师的单向传授,学习者要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借助他人的指导、利用相关资源,实现主动的意义建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转变为协助者、促进者,引领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体、意义的建构者。一些教师发现即使反复讲解,部分学生仍难以领悟,其症结大概在于他们未能成功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而要想促使学生的持续成长,教师必须基于学生既有的认知框架,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精准识别学生的认知起点,引领他们经由有设计的活动实现意义建构。
笔者主张的预习诊断指的是教师基于新课标要求、聚焦课程内容,通过设计问题链或布置任务单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由此了解他们的思维起点,明确思维障碍点,精准掌握学情。接着根据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重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发挥其主体作用,促进其思维发展。
以《全反射》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笔者特意在课前发布了六个预习诊断思考题,以便逐一探查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一,区分光密介质、光疏介质时要注意什么关键点?第二,光从玻璃入射到空气中,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有什么变化?反射光及折射光的强度如何变化?第三,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是否产生全反射现象?第四,什么时候用虚线表示折射光线?请推导出全反射的“临界角C”的物理表达式。第五,光纤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请画出光路示意图。第六,请画出全反射棱镜的光路图,并简要解释其原理。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梳理的预习诊断结果,展示收集而来的各类观点,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论及第一个思考题时,两位学生迅速意识到这是自己之前产生困惑并有所思考的问题,积极踊跃地表达了看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学生们普遍对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的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通过预先诊断明确了学生的具体难点,围绕真实问题,尊重并依据学生的思考模式、学习需求以及现有认知水平设计出教学方案,显著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要因教制宜、因学施教,力争使每一堂课都直击学生的学习痛点,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最重要的是,要将教学重心从单纯讲解题目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深入探求问题的本质。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学习是由学习者与学习环境共同构成的综合体。基于学习科学的研究,每位学生均具备三种基本需求。一是自主需求,表现为个体感知到对自身行为具有主导权。二是能力需求,体现为个体对环境的掌控感和胜任感。三是归属需求,表现为个体期望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小组合作探究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能够在课堂环境中满足学生上述心理需求。
小组合作探究指的是教师设置明确的合作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一同开展自主探究,并在课堂上加以展示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在小组内及小组间的沟通与合作更为密切,能够有效提高表达能力和同伴协作技巧。上文《全反射》中设计的六个思考题,也是笔者设置的六个小组任务。由于学生已经预先学习了相关内容,对每个问题都有了一定的思考,课堂上,笔者要求各小组重点讨论自己的任务时,每位学生都能分享个人观点。在各小组达成内部共识后,再组织他们进行课堂展示与交流。值得提醒的是,若有些任务涉及实验展示环节,教师应提供适当的辅助,将其融入小组展示。如第二小组的任务需要演示全反射实验,在进行演示或引导学生演示时,教师要与对应小组协作,强调观察重点,要求他们描述实验现象、学会读取数据。在这一实验的具体展示环节,参与展示的学生反复演示入射角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的过程,其他学生观察全反射现象发生时关键点的角度以及反射光、折射光的强度变化等。在操作过程中,所有学生对实验现象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更能理解全反射這一核心概念,也进一步提升了实验素养。
通过这样的小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度有所提升,课堂氛围也更为活跃。此外,教师将不同的观点呈现出来,鼓励学生展开评议。在接受他人评议的过程中,正确的观点受到认可,相应学生的成就感有所提升;错误的观点得到指正,相应学生明确了自身的问题所在。在深度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他们的三种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在自主探究的环境中拥有更高的自主性,在表达自我、获得肯定后收获成就感,在沟通交流、相互协作中体会归属感。由此,不少学生成为更有进取心、更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者。
评价反馈:深度结合的有效方法
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应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其行驶于知识海洋的航标。笔者所倡导的评价反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侧重于实施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即对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它的核心特征在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检验学习成效并提供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另一方面,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证实了积极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它认为积极的期待能成为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的动力。在高中阶段,为了促使学生因积极期待而获得成长,教师要敏锐捕捉、深入挖掘他们在课堂互动中体现的闪光点,对其在交流中的独特思考给予及时、准确的肯定。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这种肯定能够满足学生渴望进步、完善自我、扩大影响力的心理需求。为了进一步强化这种激励效果,教师除了要及时予以点评,还要建立小组间的相互评价规则,例如将展示效果、发言频次、全员参与度等作为多元评价指标,鼓励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意识将因此愈发强烈,他们寻求团队支持、汲取集体力量的心理期盼能得到满足。这种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角度评价体系,不仅能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还能有力提振学生信心,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评价反馈不仅是预习诊断与合作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二者的关键桥梁。它基于预习诊断获取的学生认知数据,能为教师设计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依据,确保探究活动针对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理解难点展开。在合作探究结束后,通过教师评价、同伴互评以及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及时反馈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思考过程、观点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够促进学生开展自我反思、修正错误观念、巩固正确知识,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在预习诊断、合作探究、评价反馈的螺旋上升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学习的引领者而非主导者,逐渐实现从注重“教”到关注“学”的转变。预习诊断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学生的成长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