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2024-04-27夏修方

文化产业 2024年8期
关键词:馆藏管理人员网络安全

夏修方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深化及探究的重要配套设施。然而,目前中小学生对图书馆的馆藏认知较为浅薄,导致从某种层面看,图书馆失去了原有的辅助教学作用,成为学校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发展艱难,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现通过研究当前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单位及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目前,很多中小学图书馆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但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能,还能充实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便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中小学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现状

管理模式落后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存在校领导重视不足、管理经费有限、缺乏人才等问题。多数中小学图书馆在管理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效率。图书馆是学生和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场所,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不能发挥图书馆帮助师生进步的作用,还会增加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许多中小学图书馆不仅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也没有统一的监管系统,却面临着中小学图书馆图书数量不断增加的现实问题。现有的管理模式不但会影响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借阅与阅读,而且不利于科学图书购置模式的引入,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

管理人员不专业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将教学活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各学科教师的引进工作上,不重视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引进;另外,在人员配置上坚持一人多职理念,也不限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以至于中小学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存在图书资源保管混乱、摆放无序等问题,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局限在处理借还书等方面,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以及相应的知识储备用于引入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理念与方法,管理效率低下。

存储能力低下

为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挥电子资源的作用,中小学图书馆应对电子资源进行科学的存储与管理。当前,部分中小学图书馆采用磁盘存储、磁带备份等存储方式,这些存储方式与网络存储方式有很大差距。虽然所需存储资源不断增加,图书馆的存储能力却无法得到保障。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

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创新图书管理形式

当前,图书馆所采用的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故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变。同时,学校应当增加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数量,扩大图书馆规模,增加馆藏资源总量,打造“网红图书馆”,以此增强学校图书馆的吸引力。笔者认为,中小学图书馆创新经营方式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图书的购置。当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比较陈旧,一些图书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这些材料,应当将其下架或用已更新的资料代替。在购入新的图书资源之前,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调查中小学教师、学生的阅读需求,以购入相应的文献。二是图书资料整理。大部分中小学图书馆所拥有的图书数目较大,日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图书进行分类编号。对此,图书馆可以引进图书资料整理人员,由其合理地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位置调整,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图书整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使图书资料的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对图书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能够将图书馆中分散的文献资料集中起来,使之变成有序的资源,降低学生和教师寻找文献的时间成本,提高图书馆文献的利用率。

重视馆际合作,加强制度建设

在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的当下,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能够通过经验分享、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且此类合作可以提高各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中小学图书馆往往在资源和资金方面存在短板,因此,通过馆际合作丰富馆藏储备,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显得十分必要。馆际合作的开展需要教育部门的有效协调,由其组织引导各图书馆开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共享图书资料,联合举办教育活动、培训项目,共同开发数字资源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育部门首先要明确馆际合作的框架与方向,基于整体框架引导具体合作,拓宽沟通渠道,强化文献资源保障。通过建立区域内图书馆联盟,共享数字资源和实体藏书,显著提升各图书馆的交流频率;通过联合举办教育活动和研讨会,在提升合作水平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其次,良好的制度建设是有效实现馆际合作的基础。中小学图书馆的规模决定了其馆藏资源的流动性、读者的借阅数量比市县图书馆更低,尽管如此,良好的制度建设仍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健全的图书管理模式、合理的借阅制度能够有力地保障藏书流动,增强学生和教师访问学术资源的便利性。制度作为图书馆运行的基石,要做到合理与适应相统一,稳定与持续相结合,坚持以师生读者和学校图书馆的利益为基础,并及时回应师生的合理诉求,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推动学生进步、教师成长的作用。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适时调整管理方法,以解决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实际管理效果的优劣。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只负责日常的借还书、书籍统计等工作,忽视了信息录入、信息核对等工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图书管理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的图书借阅、归还和编目工作,高效管理电子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等数字资源。这要求图书馆定期开展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建立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更新机制,实时更新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图书馆信息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

图书馆智能设备的应用情况与学校资金的投入水平密切相关。部分学校基于学校发展规划,尚未完全布局智能设备,也没有采用信息化图书馆管理体制。首先,为了充分发挥圖书馆的价值,学校应当积极引入包括服务导向、用户中心、团队合作在内的现代管理理念,培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调查师生的阅读偏好,人性化布置兴趣模块,方便师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其次,为了方便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掌握并应用最新的目录编制技术和标准。最后,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和环境设计直接影响着师生的阅读效果,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结合中小学生的特质和需求,利用现代化设计理念和现代化技术,打造出既舒适又能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环境。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图书馆资料储存率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中小学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给中小学图书馆带来了安全挑战。网络安全是中小学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对于中小学图书馆的运行而言至关重要。图书馆系统中包含学校师生的大量个人信息,一经滥用,会对学校师生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图书馆内也收藏了大量数字资源,图书馆有义务拦截未经允许的访问。具体来说,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安全工作框架,制订常态化网络安全事件的响应计划,建立突发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以此确保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积极运用新型入侵检测系统与新型防火墙技术,加强对包括图书馆服务器等在内的关键设施的物理安全管理,避免因设备损坏或遭受人为破坏使图书馆的数据资料遭受损失。第三,学校要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帮助全校师生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定期对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识别与应对网络威胁的能力。最后,学校也可以与专业的网络安全机构合作,进行安全演练与评估,查找出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确保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提高图书馆使用率,提高维护意识

优化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切实发挥图书馆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学校图书馆成为集书籍借阅、资料搜集、信息素养培养、社交合作于一体的多功能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灵活的学习和信息服务,可以帮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但是由于课业压力大、教学节奏快等客观现实,以及目标模糊、认识不足、人员不作为等主观问题,中小学图书馆面临着利用率低甚至被边缘化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必须采取创新措施,贯彻落实图书馆的建设宗旨,提高图书馆使用率,提高全校师生使用、维护图书馆的意识,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潜能。

合理的人员配置是图书馆管理的基础。中小学图书馆应统筹安排现有人员,合理划分各层级职责,基于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使用与维护图书馆的意识,充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从实际工作出发改善图书馆的使用现状。同时,学校要鼓励图书馆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到图书馆使用手册的编制中,分类整理馆藏资源,从中小学课程与学生兴趣出发对馆藏资源进行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必读名著类、自然科学类、数学素养提升类、逻辑能力培养类、大政方针解读类等。为了方便学生更高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不断优化书籍资料的检索方式,清晰区分纸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检索入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了有效提升图书馆对学生的吸引力,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学校的图书馆。另外,馆际合作是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最大化利用馆藏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在资源和人员配备充足的情况下,中小学图书馆应积极与其他学校合作,考虑向其他学校的学生开放,促进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管理模式的创新对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统筹推进转变管理人员的认识、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深入挖掘图书馆潜能等多项工作,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向现代化与科技化方向转变,吸引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实现自身的成长。当然,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元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馆藏管理人员网络安全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