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2024-04-27姚振平
■姚振平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育政策落实以及教育目标实现的践行者,更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学科教学以及学生等各方面的发展。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3+3+N)的建设以及应用为例,论述如何以支持体系建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落实新课改理念。
一、“3+3+N”体系的内涵
“3+3+N”是指3 个省市级重要平台,即:省语文名师工作室、省骨干教师培育站、市语文名师工作室;3 个区级培训平台,即:区语文名教师成长营、区优秀语文教师培育室、区语文骨干培育站;N 个校级初中语文共同体,如:阅读共同体、演讲共同体、话剧共同体、小说共同体、散文共同体、当代文学共同体、校园文学共同体等。这些“主体”共同助力教师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也为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打好基础。
二、“3+3+N”体系的实践应用
1.省市级重要平台的应用
3 个省市级重要平台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进行理论学习,也是教师了解“新”教育思想、深入理解“新”教育政策的主要平台。我们充分发挥省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或者省骨干教师培育站等平台的作用,让教师通过研讨、教学等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并在观摩中强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例如,为让一线教师充分了解“双减”政策,市名师工作室对其本质、内涵以及如何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思考。市名师工作室将“双减”分成了不同的主题,如:“双减”本质的解读、“双减”是不是只“减”作业、“双减”下的作业该如何设计、如何在“减量”中达到“提质”等。这些主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双减”,不仅从思想上强化了教师对“双减”的理解,而且及时解决了一些教师的困惑,有效推进了“双减”政策的落实。
又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出台后,这些省市级重要平台对其中提出的“学习任务群”“跨学科教学”“革命文化渗透”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加强了教师的思想认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支持体系建设过程中,省市级重要平台的应用是基础,也是保障,具有教育“指挥”的作用。
2.区级培训平台的应用
区级培训活动的开展可以保障相关培训重点更贴合区域的教育特点,进而真正推进相关教育政策的落地,也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以“双减”政策的解读为例,区级培训平台对“双减”的本质以及相关理论不再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交流,而是把重点放在如何结合区域教学特点进行落实,以此来推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比如,在研讨“‘双减’下的作业该如何设计”这一问题时,不论是区语文名教师成长营、区优秀语文教师培育室还是区语文骨干培育站,都要从“减负提质”入手,结合区域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影响作业设计的因素、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交流,做好系统化的总结与梳理,进而总结出更适合本地区“双减”政策推进和落实的策略,真正为区域教育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
3.校级共同体的应用
校级共同体主要是为了促进相关政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通过不同共同体的作用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进而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助力学生成长。
以落实新课标为例,在宏观解读和思考之后,校级“阅读共同体”可以结合“学习任务群”的应用来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公开课、磨课等教研活动进行学习,并总结梳理出“学习任务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做好应用对策的分析,进而在推广应用中充分发挥跨学科阅读、整本书阅读的作用,最终为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形成以及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总之,要发挥好校级共同体的作用,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
三、“3+3+N”体系的实践反思
“3+3+N”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保障了相关的培训从宏观走向微观,这样既能从思想上强化认识,也能在逐级的学习与分析过程中找到更适合学校发展的策略,进而真正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校级共同体的作用发挥不到位。以“话剧共同体”为例,一些教师在应用中将其与“阅读共同体”混淆,没有发挥出“话剧”自身的特点和魅力,目标的不明确直接影响了应用价值的实现,也不利于学校培训活动的开展,从而也会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培训交流方式、培训内容等也有待丰富和创新。总之,在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学习意识,充分利用“3+3+N”体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