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落实策略探究

2024-04-27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徐宁娟

中学政史地 2024年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 徐宁娟

在高中阶段,历史是一门重要科目,高中历史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符合当前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大背景,顺应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要求。中华民族有着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师通过引导高中生学习其内涵精华,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三观”,提升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培养高中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用理智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语言讲述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作用,忽视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根据设计好的教学安排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忽略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再次,由于高中生长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无法真正感知历史教学中融入的优秀文化和家国情怀,不利于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形成。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意义

第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被赋予民族文化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是国家繁荣富强、长久不衰的精神支柱。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材在编排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引导高中生了解民族精神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高中生民族自豪感。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将中国近现代史和家国情怀相结合,让学生在中国抗战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成长史的学习过程中,感知中华民族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内涵,形成浓厚的家国情怀,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

1.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和史料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是家国情怀教育主题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围绕教材的中心思想,结合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高中历史本身就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发挥着导向作用,所以,教师要结合史料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秦朝重要历史人物资料、秦朝重要历史节点故事,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理解统一的艰难历程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珍惜当前幸福生活。

2.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高中生在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储存方面,较之初中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由于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概念的抽象性,对教材内容中所表达的情感并不能完全感知、理解。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可以深入情感体验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情境中感知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和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历史思维思考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搜集一些新石器时期的资料视频,通过多感官体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3.深化教材,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家国命运的内容,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运用多元化、趣味化教学手段,强化师生互动,实现学生爱国主义、历史情感的升华,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促进学生深化家国情怀,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明晰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为之奋斗。例如,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节假日参观当地有关抗日的博物馆,在历史遗迹和烈士遗物、历史资料面前,更加理解我国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艰难,与抗战烈士产生情感共鸣,深刻理解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从思想、语言、行为各方面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发展。

总之,教师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历史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人物和文化传承中感知家国情怀,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积极践行从历史中学到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培养学生成为有抱负、有道德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略谈“家国情怀”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