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既白》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及传播意义
2024-04-26杨绍艺
□ 杨绍艺
随着中医药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中医药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同时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也涉及到了现代化和科技化。[1]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上也具有较为广泛的认知和应用基础。2023 年9 月23 日是秋分节气,宁夏卫视推出了一档以72 物候为主要内容的竖屏系列节目《东方既白》,该节目以长卷(手卷)徐徐展开的方式讲述物候的变迁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养生理念,深入开掘72 物候文化与中医药的有机融合。在每期1 分钟左右的时长里设计一个小故事,有前戏,有情绪,有反转,诗风画意,将中国传统、唯美国潮、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文化元素有机叠加,给观众带来新奇的审美体验。
《东方既白》节目名称里的中国元素
东方既白是指黎明破晓时天空的色,也是带着希望于曙光的颜色。从中医药文化角度解读,东方既白指“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正如桃子在青红之时,冬至在阴极阳生的时间节点。
2023 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从自然万物与天地四时中追寻中国传统色彩,舞蹈与器物结合,诗画合璧,尽显满庭芳华,传递出东方审美意趣的极致表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相较于央视的舞台,宁夏卫视从小处出发,在节目名称上格外用心,以色彩为中医药文化节目赋能,是一个颇具创新的立意。色彩来自天地万物和古人的衣食住行,也来自中国古人唯美的想象。无论从文字还是意象上,都承袭了中国古代先贤对色彩雅称,真实地传达了自然的美妙和精微的体验,也是中华文化独特审美与情感表达。以此出发点,宁夏卫视聚焦中医药文化,以中医药为主线,用画轴徐徐打开的意境展现万物孕育中的生机蓬勃。在1 分钟左右的的短视频里,让中医药文化挂着物候饮食的船帆破晓而来,用饮食滋味的色香味形,滋养每一位与之相遇的食客(用户),这是节目制作理念上的一个突破。
物候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
《东方既白》是一份源于72 物候的元气食单,作为一档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创新节目,根据四季更迭,24 节气轮回,对应每个节气中每五天自然界万物之变化形成的72 物候。每一期针对人体的候应,通常显现的时令症候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可以是医家药案、民间名方,也可以是食疗本草、更是生活中信手拈来的应季食蔬。待72 期节目完播后,便是一部实用有效的养生宝典,可以滋养“食客”们的人间四时。
考虑到时下的传播环境和趋势,《东方既白》每一期节目的时长都在1 分钟左右,在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同步播出,节目内容元素丰富,运用了竖版设计,网络特效等许多新媒体传播手段,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广受好评。第一期节目从2023 年9 月23 日秋分开播,历经寒露、霜降、立冬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三侯(传统历法5 天为一候),每一候推出一份时令养生食单。这份食单对应时令物候,简单、实用、好操作,许多看过节目的人会再次回看节目,搜寻食单,这为节目的二次传播和多层级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也让节目在广为传播的同时将“顺时养生”“药食同源”“防治未病”等现代中医健康养生理念真正落地到百姓生活中来,通过一季一症、一候一味、一粥一饭、一汤一菜,轻松又有趣地传达传统中医养生的精髓。
传统中医将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分别对应着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人的身体要顺应天时,积极养护,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大智慧。春季养肝,夏季养心,长夏养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是古代先贤总结出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天人合一的智慧。
节目从中医藏象学的角度出发,选择小故事创编方向是非常新颖的角度。[2]《东方既白》节目第一季于2023 年秋分开播,讲的就是秋季肺官当令(传统中医理论),人体可能出现的各种症候:咳嗽、失眠、烦躁、过敏、脱发……于是便有了秋分三侯三份食单:秋分一候,雷始收声——冰糖雪梨银耳羹。节目一开始由插画师设计的代表秋天的“肺”姑娘首先出场,体现症候,提出问题,如肺姑娘秋燥症状明显、咳嗽不停等。中医研究表明,所谓金秋,秋季属金,多用人体内的肺,所以肺气在秋天最为旺盛,秋季应该以养肺为主,专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冰糖雪梨银耳羹。这是一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食疗养生羹,可以常服而且老少咸宜,非常实用。甚至有网民评论:真是“一梨润三秋”呀,这个方案很好用,可以用在这个秋天,也可以用在下一个乃至下下一个秋天,只要四季在轮回,生命在律动。
秋分二候,蛰虫闭户——天香汤。秋分二候,恰逢中秋佳节,食材丰富,许多人很容易补过了头,然而暴饮暴食之后,肠胃运化不了,就需要养护脾胃,古方天香汤就可以解决此类消化问题。这个方子(桂花9 克、梅子6 克、干草6 克)食材寻常可得,不过三味,泡制即可,即使是再不懂中医、再懒的人也不会觉得操作起来有负担。有网民评论:让我悄悄告诉你,这个方子古人一直秘而不宣,你可以把它传给你女儿,你女儿的女儿……随手一抄,千秋万代……别说是我说的哦。
秋分三侯,水始涸——清蒸螃蟹。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吃似乎已经升华成了国教,一档标榜养生保健的节目有时也须得来一些硬菜。十月乃是蟹秋,螃蟹正肥,食不厌精,吃蟹的门道也不少,吃好螃蟹也可大补元气。有网友评论:谁说螃蟹寒凉,吃不对付就泻?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很多时候,吃对了也就补对了,病可以吃进来,也可以吃出去……这可是中医专家说的。正因为如此,《东方既白》节目虽然定位为一档中医药养生节目,但并没有拘泥于传统,就医论医,就药论药,就吃论吃,而是揉和了美食、养生、保健、学术、诗词、网评、电视、手机等诸多元素,尽可能地丰富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和渗透性,力争让1 分钟的节目能够新鲜有趣,令人过目不忘。
寒露一候,鸿雁来宾——辛夷红枣茶。“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寒露一到百草枯”,寒露时节凉燥盛行,此时,“肺”姑娘便出现了典型的鼻炎症状:鼻塞、打喷嚏、流眼泪。中医专家对此开出辛夷红枣茶食疗方,此方配料简单,温和有效,尤其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有网民评论:辛夷红枣茶,居家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好方子。
寒露二候,雀入大水为蛤——珠玉二宝粥。节目播出到现在,秋燥引起的小问题基本上都找到了方案,“肺”姑娘还不能躺平,补益脾胃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养生功课。一碗珠圆玉润的珠玉二宝粥热乎乎喝下去,能够缓解秋燥不适感,润养脾胃。在中医看来,肺属金,脾胃属土,秋天适宜补肺,也得一副好肠胃才能补得进去,正所谓培土生金渡秋燥。有网民评论:秋天脾胃不舒服,可以试试这个珠玉二宝粥,名医张锡纯的方子,全家老少都能喝,味道很不错哦。
寒露三候,菊有黄华——枸杞菊花酒。美食、美酒、美器,号称食界“三美”,对于慢不下来的现代人而言,“三美”正是日常生活的一种仪式感。寒露时节,菊花盛开,枸杞上市,顺应天时,酿一坛枸杞菊花酒,不但可以有效预防凉燥袭肺,还可以滋阴养肝、延年益寿。这对爱热闹的“肺”姑娘来说可是人间一大乐事,菊花酒酿成了,可以呼朋唤友,可以醉而忘忧,可以行飞花令……有网民评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生活中的美好是需要发现和创造的,生活本身如此,节目创新与传播亦如此。
一期一症,犹如量身定制,可以让“食客”清楚自己的选择,利用节目提供的公益服务,把厨房变成“养生堂”,让普通的健康小问题在家里就可以解决,这也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惠泽百姓的重要传承与传播。[3]
《东方既白》的传播意义
一提及养生,多数人都会想到进补与锻炼,往往将其同进补、健身锻炼等同起来,殊不知仅《黄帝内经》里涉及顺时养生之道的篇目就包含了《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宝命全形论》等,涉及养生的经典论述就有:“谨道如法,常有天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等,不胜枚举。而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的论述,精辟阐述了懂得养生之道与不懂不遵养生之道的结果。可见中医养身并非进补与健身锻炼如此简单。更不能等同于日落而息时,还在大跳特跳广场舞;或伴着噪杂的音乐,在公园甚至马路上大步急行的错误养生活动。仅就中医传统养生的原则而言,真可谓是中国古代先贤,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观察天地自然之万象、探寻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研究生老病死的原因与条件,以及减少或减轻疾病发生,延缓衰老与死亡之法,并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而逐渐形成的,对养生方法的制定、运用及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法则和养生精髓。这些精髓如果不能正确的传播,传达给受众,犹如给“食客”提供了劣质的“餐品”,不仅得不到滋养反而有损健康与生命。
卫视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担当起传承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中正确的养生理念,以匡正现实生活中错误的养生理念和错误的养生活动的义务。为此,《东方既白》主创人员遵循并汲取了顺时养生这一精髓中的沧海一粟,确立了节目“物候生活,饮食滋味”的主题。将中国传统历法一年24 节气72候,这个蕴藏农耕文明深厚智慧,用以指导我国农业生产的物候,即天道与人的生长发育规律即人道相结合,以守人道,遵天道这个中医养生的根本作为该节目的制作原则。
正所谓,“正存于内,邪不可干”。受一年四季一日四时,自然界变化的影响,原本正常的五脏对应的喜怒悲思忧恐惊五种情绪让身体里的气血失衡,并进一步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一期一症一个食方,把与节气相应的脏器用插画人物拟人化的形式来表现,通过沉浸式互动,介绍不同物候中通常身体状态与情绪冲突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带来的各种“小麻烦”,通过物候食单运用,实现自身健康的动态平衡。所选食材遵循吃应季、吃时令这一美食界颠扑不破的真理,让“食客”享受新鲜食材烹制出食物的那股鲜美感和天地自然的灵气,更有人类文明延续上万年的大智慧。节目组提供的物候食单皆是主创人员从专家团队、相关书籍、各大媒体网罗的千百份食单里精选出来的,看似寻常,实则可贵。让“食客”在轻松简单易学、饶有兴趣的氛围中,得到优秀传统中医养生精髓的“滋养”,也成就了节目制作,“物候生活,饮食滋味”的初心。
发挥卫视新闻传播公益服务的广泛性
笔者借助大型英文网络新闻语料库NOW(News on the Web)近十年的内容,利用语料库工具,通过检索与节点词中医药相关的搭配词与情态词,考察了英文主流媒体对中医药的态度和评价。研究发现,在历时维度上主流英文媒体对中医药的关注度呈上升趋势,而从共时维度看,对中医药最为关注的均为华人占比高的国家。研究还发现中医药在英文主流媒体中的形象趋于多元化,最为突出的就是已经建构了一个重视中医药教育和参与国际合作的对外形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排头兵”,是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特色方式,也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中医药文化如何加快走出去,宁夏卫视尝试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规律研究基础上,利用融媒能量优势,更加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历经20 世纪90 年代初至2008 年的萌芽期、2009 年至2016 年的成长期后,于2017 年前后进入研究成熟期;其中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策略、中医药跨文化传播成为中医药研究的四大分支类属的重要组成。在新冠疫情中,中医药防治经验在世界得到关注和认可,治疗新冠的“三药三方”,走出国门展示了中医药抗疫的神奇功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也专设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及体验馆,借赛事传播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因此,进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有历史的实践积累借鉴和理论研究的支撑,可行性明确。[5]在新时代,在全球传播语境下,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媒体传播领域的新课题,是新的研究与实践的切入点。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在宁夏对外传播历史上尚属于空白。近些年,宁夏中医药无论从诊治和药材种植发展上都有显著提升,结合中国自然历法规律进行中医药药食同源养生理念的传播,对于宁夏外宣拓展新领域进行新探索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