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的四维向度
2024-04-26任慧英宁昱婷
任慧英,宁昱婷
(西安工业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进新时代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1]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既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积极推动外来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的融合。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文明注入现代力量,中华民族文明则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增强中华现代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做好和平发展的话语构建与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在全球层面更好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的内涵之维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提升中华文明在全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2]为此,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明对外传播的新征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文化交流的深度和相关问题,准确把握中华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对外话语体系的界定,探索多样且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从文明的概念出发,文明指的是一个人类社会共同体在特定时空下所创造的具有历史性、进步性和良善性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同时也包括创造这些成果的人类共同体本身。中华文明则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在中华大地上经过演化形成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指由中华民族主体在现代世界中所形成的文明体系和取得的进步成果,强调了中华文明在现代发展和建设中的历史使命、时代性和先进性。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恢复中华文明的历史荣光,引领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不仅是其独特之处,更是其显著的优势所在。第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在许多原始或次要文明逐渐消失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延续,从未中断。第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其卓越的创新能力。中华文明以其卓越的创新性,赋予中华民族随机应变、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其在世界各国中独树一帜。第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不仅持续时间最长,而且是超大规模、多元民族的“大一统”,各个民族的文化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中华民族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中华文明始终保持一个基本的共同体系和价值观念。第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不仅容纳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还表现出对异质文明的包容态度,追求和谐共存,形成了各宗教信仰多元共存的和谐格局。第五,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崇尚和平相处,这种和平性的体现,使得中华文明在历史上始终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界定
对外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在与外部世界进行思想理论和知识传播时所采取的表达方式。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从“中国特色”和“对外”的特征来看,就是中国积极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同时运用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将外部世界的知识体系做出阐释解读。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深植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现实要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石,科学地阐释和传播“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元素主要涵盖了话语立场、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述和话语传播六个方面。第一,话语立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话语立场是以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首要任务,体现了人民的政治立场。第二,话语主体。正如习近平所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3]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道路,只有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第三,话语客体。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话语客体涉及中国国界之外的世界各个地方,具有不同的政治信仰、宗教传统、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第四,话语内容。话语内容是话语主体立场、观点、价值观的实际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话语体系的效果。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话语内容,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第五,话语表达。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不仅要坚守中国立场和中国特色,还要全面提升话语体系的国际化表达。第六,话语传播。话语传播受到新兴媒体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媒体技术的变革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实现东西方舆论平衡提供了机遇。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的价值之维
习近平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这一全新战略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国家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两个大局”是谋事之基,“四个自信”是力量之源,“两个结合”是最大法宝。
(一)立足“两个大局”,提升现代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求
“两个大局”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谋事之基。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4]坚持关注和遵循“两个大局”的要求,不仅对于在当前激烈变革的文化环境中,如何保持自身的定力在外界的不确定性中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宏观指导意义,更为全球社会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迫切需要一种灵活包容的文化力量来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的实践价值。因此,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能力,提高现代文化的软实力,成为一项关键的举措。
第一个大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所做的战略判断。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必须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软实力发挥实效。第二个大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基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做出的战略判断。新时代中华现代文明走向世界,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追求向全人类共识迈进,并与当代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相融合,使中华现代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立足“两个大局”要求,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必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升现代文化软实力,在构建话语体系中融入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的创新理论,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舆论场中的影响力。
把握“两个大局”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5]一方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软实力,展示中华文明的丰富先进、开放包容的特性,增强其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世界领先的文化范式。另一方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殊历史时期,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软实力,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这对中华文化在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中取其精华至关重要,从而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新的阶段。
(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前提
“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力量之源。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6]“四个自信”功能协作,互相依赖。道路自信确保实现路径的科学性;理论自信确保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制度自信确保制度体系的完善性;文化自信确保精神文明的进步性,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文化自信是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创新理论成果。
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和表现,文化自信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从国内层面来看,通过文化自信推动国际话语权建设,有助于增强我国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唤起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励人们自觉传播中国故事和正面声音。从国际层面来看,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积极外事之道和治理理念为基础,塑造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国际话语权的内生力量,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努力构建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强国地位的国家,以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坚守对自身文化身份的信念。传播中华特色话语,传递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加强中国话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同时建立一个保障各国平等发展权利的全球治理体系。
(三)把握“两个结合”,促进共同体认同构建的重要保障
“两个结合”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最大法宝。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7]的“两个结合”理论,在党的二十大上对其做了进一步阐释,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土壤,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做法充分展现了我们对“两个结合”原则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创新。
“第一个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在已有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扩展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所塑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可以看作中华文明的新形态,这一过程的演进代表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创举。“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8]到习近平提出“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无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担当。“第二个结合” 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正如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指出的,“‘结合’巩固了道路的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更为广阔和深远的历史起点,并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1]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结合,进一步为中华民族文明注入创新性和现代化力量。作为“两个结合”的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秉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同时也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为基础,推动中华现代文明的传承与发扬。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的现实之维
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直接划分为传播主体(国家与具体媒介机构)、传播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对象(国际受众)和传播途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因此,建设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需要处理以下三个关系:文化差异与国际认同、多元语境与传播实效和媒介策略与宣传口碑。
(一)从文化差异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认同
“现代文明的国际认同”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各国文化之间对现代文明的共同认同和接纳。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地位差异。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西方价值观不断扩展,并对民族国家的价值体系和民族文明造成了强烈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经济和科技优势,通过文化输出的方式推广并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不断冲击我国现代文明传播和国际认同感。
西方与我们在生活背景和文化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文明差异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广泛影响,涵盖了民族价值观、习俗、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等方方面面。不同的文明环境会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差异则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和社会关系。在中国,人们常用诸如“我的天啊”、“天呐”等表达方式来表示惊讶,这些表达方式源于古代人们对苍天和自然的敬畏之情。然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惊讶时常使用诸如“Oh my god”的表达方式,其含义与中文的“老天爷”有所不同。因为西方社会的基督教文化影响深远,对于上帝的概念有一定宗教背景,而中国文化中的宗教观念相对较为多样,且普遍不会与这种口头表达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解决中西方文明差异化的过程中,大力推动中华现代文明的国际认同感尤为重要。
纷杂的文化形态决定了国际话语体系的多样性,并以相互交流、冲突、依存和融合的方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国际话语体系。多元的文化背景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国际认同的障碍,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对外话语体系时,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考虑西方受众的心理和文化认知,推动中华现代文明的国际认同感。以保持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进行对外传播,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交流氛围。
(二)从多元语境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播实效
判断传播实践的实效性,关键在于观察受众的信息选择和加工行为,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考虑到受众所处的群体背景和语境,它们对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对传播内容起着重要影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向的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区域的,以相异社会集团和群体为依托的广大受众,他们的身份、利益和价值观等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对传播信息的需求和反应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会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传播信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被误解、低估或忽略,影响信息的传达和接受效果。例如,在中国,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进行一些墓地扫墓、祭拜祖先等纪念活动。然而,在英语文化中,并没有类似于清明节的传统节日。因此,当中国人尝试将清明节的含义和重要性传达给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受众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将清明节简单地翻译为“Tomb-sweeping Festival”或“Ancestor’s Day”也无法完全准确地传达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此外,清明节的纪念活动和祭祀仪式在英语文化中可能会被视为陌生、神秘或过于庄重。这可能导致国际受众产生隔阂或困惑,对于这一类以民族精神为内核的活动难以真正理解、对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难以真正产生共鸣。
在中华现代文明对外传播过程中,增强文化亲近性有助于减少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心理隔阂,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更容易接受信息,进而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标。因此,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中,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对受众群体在道德伦理、社会认知和价值体系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文化交流体现人文关怀,以现代化文明创新,提升媒介叙事话语传播效果。
(三)从媒介策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宣传口碑
媒介策略与宣传效果的好坏紧密相关。我国媒体在人才队伍、媒介技术和新型设备方面与西方媒体存在差距,对中华现代文明的宣传口碑有一定弱化影响。此外,国外民众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西方媒体的二次加工报道,容易使传播的文明内容发生扭曲,减弱可信度,加深公众对此的误解。因此,重视媒介策略并进行内容和形式、渠道、平台的创新,是优化中华文明宣传口碑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现代的舆论场中,媒介策略在国际危机管理和外交交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介策略所带来的刻板印象导致世界充斥着偏见,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往往很容易陷入主观情绪的评判。举例来说,欧美的媒体通常在报道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时,冠冕堂皇的为其行为赋予合理性;英国王室的形象常常被正面展示;法国的巴黎通常被看作是时尚之都的代表;提及黑人往往被冠上为暴力、犯罪和不安全的关键词。这样的大众媒体信息传播策略,使得人们认为这些观点是现实社会的真实表现。然而,这些观点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虚构的现实,影响了我们对不同国家文明的认知和理解,易塑造刻板印象,产生认知偏差。因此,改善媒介策略对优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对外宣传口碑尤为重要。
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媒介策略是优化我国对外宣传口碑的必然选择。综合运用大众传媒,建立高质量人才队伍,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交流的转变。在对外传播中既保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潮流和标准相接轨。通过创新媒介策略,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潜移默化地传播出去,搭建一流人才队伍,优化现代化文明资源自主权。
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的路径之维
新时代背景下,多路径展开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对外话语体系,以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交流氛围为实践目标;以现代化文明创新,提升媒介叙述话语传播效果为重要手段;以搭建一流人才队伍,优化现代化文明资源自主权为实践基础,三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搭建并优化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的四梁八柱。
(一)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交流氛围
增强话语自信,筑牢精神根基。当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际传播话语构建,不仅需要确立稳固的物质基础,还需要树立坚定的话语自信。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实力显著提升。不仅要关注国际交流,还应勇于与之辩驳,以展示立场和观点;推动原创性研究,主动塑造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思想体系;积极配合那些真正认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外民间团体,并推动他们的建设。我们已经具备了对话和话语构建的基础,但如果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缺乏自信,将会严重影响获得国际话语权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为重新塑造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话语自信注入了坚定的信念。这不仅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因素,也是筑牢中华文明精神的根基。
打破霸权垄断,构建均衡格局。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9]中华文明是我国五千年来所流传的文化瑰宝,其价值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历史思想、宗教信仰和文化政治决定了传播的政治哲学”,[10]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为应对其背后隐藏的殖民历史和意识形态遗产要素,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文化调适。认真分析当前的国际舆论态势,充分发挥中华现代文明中所体现的“突出的包容性”特征,积极引导国际社会接纳中国话语,进一步消解国际社会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主张的误解,从而增强现代文明的国际交流氛围,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紧扣理念内涵,提炼标识概念。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1]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奋斗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些基因深深扎根于民族内心,默默地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始终滋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应在紧密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的前提下,凝练并总结出具有独特标识性的话语,继而传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价值。
(二)以现代化文明创新,提升媒介叙事话语传播效果
丰富话语主体,拓宽传播渠道。一方面,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政府的影响无法回避。相比之下,非官方的自媒体身份作为信息传播主体更具有优势,并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任。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是一项复杂且综合要求较高的工作,由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身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因此需要官方媒体、社交媒体、公关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来共同构建和传播信息。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全球化4.0时代,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这一趋势改变了媒体内容的创作方式以及受众的接收方式,推动了媒体行业的深刻变革。因此,在实现中华现代文明理念的对外传播中,应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进一步丰富话语主体,注重发挥非官方组织和民间群体的力量。
创新话语内容,传播现代文明。中国进行话语传播的目的,并非意在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或自我炫耀,而是通过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和弘扬中国文化等多个方面,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话语内容上,中国要改变在对外传播中单调的表达方式,以受众喜爱的方式呈现话语内容,推动国际组织的变革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为制定全球治理规则和决策提供更多中国的参与和建议。在与世界对话和交流中,不断提升中国话语内容的系统性、原创性、丰富性和实践性,以创新的理论思维展示中国的语言风格,以广阔的视野彰显中国的理论气派。通过创新话语内容,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力,从根本上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完善话语方式,实现国际表达。不同国家在社会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念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因此,为了增进国际交往和相互理解,各国应该进行有效和合理的沟通,扩大交往接触面和交流的机会,增进彼此的理解。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受众的特殊需求和差异性,不能仅根据自身的传播意图和语言习惯来确定,关键在于能否引起受众共鸣才能产生传播效果。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受众分析,不同的国家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受众特征各不相同,例如文化水平的高低和职业特征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受众的差异,并将重点放在受众的接受程度上,以摆脱各种话语体系所带来的限制,用受众能欣赏、能理解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以实现中国文明内容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表达。
因此,为了增进国际交往和相互理解,各国应该进行有效和合理的沟通,扩大交流的范围和机会。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受众的特殊需求和差异性,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意图和语言习惯确定传播内容和方式,关键是要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产生传播效果。
(三)搭建一流人才队伍,优化现代化文明资源自主权
培养高质人才,提高队伍素质。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在推动外部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播也离不开具备优秀人才的队伍。首先,高质量人才应当具备坚定的爱国之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通过解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给国际社会提供参考,促进其对中华文明的更深入了解和认同。其次,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自觉地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任肩负起来,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内容创新,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的文化能力。以一流人才队伍的力量迎接这个变幻莫测的新时代,并为国家做出贡献。
占领舆论高地,把握国际形势。在舆论战场上,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要积极参与,争取有利条件。因此,必须直面问题,及时发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一流人才队伍有责任积极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国家状况,理性观察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11]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的典范和全新选择。因此,学者有必要将中华现代文明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优化现代化文明资源自主权,为国家对外话语传播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建立反馈机制,优化传播过程。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传播中,通过从受众端即时获取意见和建议,了解受传者对信息内容的真实接受情况。优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传播的过程,首先需要建立畅通的信息流动渠道。畅通的信息渠道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反馈信息,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明可以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其次,建立配套的咨询服务体系。在咨询平台上设立智能知识库,提供与中华现代文明理念相关的政策解读、学术研究和时事新闻等内容,并实时进行更新。最后,为了确保及时响应用户的反馈,需要建立信息反馈和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反馈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应,持续改善对外传播的效果,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对外传播中取得更多的成果。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今天,赓续中华文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启了新的时代征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的四维论析,不仅是对一种传播形式的研究,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关注。认真研究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寻找真正行之有效的传播途径,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会以更加开放、包容、自信和独特的方式融入世界舞台。抓住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促进中华现代文明理念的对外传播,以中国文化的感召力、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和中国形象的亲和力的合力构建特色鲜明、系统完善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话语体系,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发展思路。旨在通过持续的传播过程,推动中华现代文明在国际上取得广泛认同,从而实现国际认同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