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4-04-26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方向明
○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 方向明
部编版语文教材是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将单元导语分成两部分陈述,其中第一部分是“单元主题”,第二部分是“语文要素”。同时,部编版语文教材有意识地改变课型混乱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等等。自读课设计也较为丰富,有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等等。另外,部编版语文教材还重视往课外阅读延伸,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具体来说,“教读”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自读”架起了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体现了部编版语文教材在阅读指导上“先扶后放”的特点。
然而,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区域内一些教师缺乏单元整体意识,无法把握单元内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单元教学缺乏连贯性。现实中,为了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教师应当强化对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以便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
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重点关注课文之间的关联,并将这些关联作为基础,使新旧知识有效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阅读思维模式,带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部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凸显了语文的工具性,又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基于此,教师需要仔细研究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明确单元教学的重要价值,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效果。
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20 世纪80 年代,单元整体教学在我国语文界兴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发布后,单元整体教学愈发受到我国语文界的关注。单元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单位,不同的单元教学方式和策略会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单元整体教学的前后连贯性和一致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思维方式,进而带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积极探究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分课型上课,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或一组课文的组合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关注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引入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对单元内每篇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安排不同的课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里所提到的单元整合教学模式,又被称为“1235”教学模式。其中,“1”指的是一个中心,即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2”指的是把语文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3”指的是三个层次,即精读类层次、活动类层次、阅读欣赏类层次;“5”指的是五种课型,即主题探究课、读写联动课、拓展应用课、整合训练课、整本书阅读课。教师灵活运用单元整合教学模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整合单元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单元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体系。
一是在主题探究课上得方法,引导学生“学中悟”。所谓“主题探究课”,是指从单元学习任务群出发,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将单元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储备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一种课型。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部分为例,这一部分包括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三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一个共同特点:作家们都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景物的特征。为此,在上主题探究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春》这篇课文的内容,介绍作家朱自清如何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方法,有条理地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观察,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在这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这两篇课文。
二是在拓展应用课上巧内化,引导学生“悟中学”。拓展应用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对在主题探究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在上拓展应用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某一单元中的自读课文和课外拓展阅读课文,对学生在主题探究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检验,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部分为例,通过学习《春》《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基于此,在引导学生学习《雨的四季》这篇课文前,教师可以将《窗前的树》这篇散文补充到这节课的阅读材料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的特点,将《春》这篇课文中的“春风图”同《雨的四季》《窗前的树》等文章中描述的画面加以组合,以便学生获得丰富的素材。之后,教师应将赏读《雨的四季》《窗前的树》等文章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督促学生从这些文章中摘录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实现实践的体验。
三是在读写联动课上实践,引导学生“学中用”。为了让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师需要仔细研读部编版语文教材,明确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联点,让学生把在阅读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实践中。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部分为例,这一部分所选的文章都是满贮诗意的散文。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呢?首先,忆读文本广选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课文选材的特点。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作家老舍抓住了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济南特有的冬日景色。在写命题作文《沙河的秋天》时,学生可以结合学到的课文内容,以“红薯岭油葵”“栾卸银杏”“红枫山红叶”为素材,运用简洁的语言描写沙河秋天的景象。其次,精读片段学手法。教师可以选取《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课文中的片段,引导学生品读、仿写,领会这些课文的写作手法。最后,深思文本巧立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精心构思和选材,开展写作。在读写联动课上实践,学生能够拓宽写作思路,培养写作思维,收获写作的自信。
四是在阅读欣赏课上提升,引导学生“深悟”。阅读欣赏课是一种阅读教学课型。在阅读欣赏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经历品读、领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学校推荐的书目,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带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阅读欣赏课分为新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总结汇报课。其中,阅读指导课又可以分为整体感知课和精讲品读课,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以长篇小说《红岩》为例,它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推荐的名著阅读篇目。这部长篇小说主要通过一些重要人物的活动,将白公馆和渣滓洞集中营的斗争、重庆地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华蓥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等三条线索联系起来,并以狱中斗争为主线,以城市地下斗争和农村武装斗争为副线,编织成一个艺术的整体。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这部长篇小说前,先上一节新书推荐课。在课上,教师以“小萝卜头”这一人物为切入点,讲述“小萝卜头”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整体感知课上,教师可以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代文部分为例,鼓励学生抓住这些课文中的关键句,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引导学生掌握“思路要清楚”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厘清长篇小说《红岩》中的故事线索,以便学生深入阅读。在精品讲读课上,教师可以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部分为例,对这些课文是如何利用细节刻画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利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抓住长篇小说《红岩》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自主分析,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导部分学生模拟许云峰与徐鹏飞的对话,让他们亲身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人物性格的魅力。在总结汇报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诗朗诵、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五是在整合训练课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中学,学中用”。整合训练课是对口语交际课、综合性学习课的有效整合。在整合训练课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
关注单元间语文要素的连贯性,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现实中,教师应站在教材的高度,充分考虑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词句段篇的统整,明确整套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在各个单元的分布情况,并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组成更大的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让学生明确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没有止境,教师只有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深挖部编版语文教材内涵和育人价值,树立大单元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效果。
教研员档案:
方向明,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1项,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经获得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