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子面
2024-04-26邹雷
文邹雷
杠子面是淮安颇具特色的美食,每当晨曦初露,一碗热乎乎的杠子面,配上现炒的美味浇头,让那些寻味大街小巷的食面客感到无比满足,他们寻面与吃面的身影,抑或成为“世界美食之都”的一道风景。
坐落在古老大运河畔的淮安,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要冲。这里地处黄淮平原,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小麦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丰富,质量上乘。每年麦收季节,金黄的小麦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成为这片土地的骄傲。明清漕运的兴起,加上这里是淮北地区盐业的集散地,吸引了大批山西、陕西、安徽、江西与福建等省的商人来此投资定居,面食的制作技艺也随着物资流通和人口迁徙,与当地文化充分融合,形成了淮安独具特色的面食文化。
一天早上,我在离周恩来故居不远的一条小巷子里,选了一家不起眼的杠子面馆。杠子面,顾名思义,这种面一定与杠子有关。这家老板是一位40 多岁的壮年汉子,他将一根长约1.8 米、直径10 厘米左右的木杠一头插进墙洞里,另一头则坐在屁股下,利用自身的体重碾压案板上的面团,然后反复折叠、碾压,直到将面团压成薄片时,再折叠成垛,但见他手持一柄厚重的切面刀,麻利地将面垛切成面条。
这是一把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刀,比平常人家使用的厨刀要大而厚重。我想,这把刀一定有故事。“这把刀用多少年了?”我问。
“我也不知道,是我爹爹(爷爷)那辈子传下来的。听我爹爹讲,他大(爸爸)做杠子面缺把趁手的刀,花了3 块‘大头’(银圆),买了英国人留下来的一小块铁轨,找了最好的铁匠铺,打造了这把刀。”老板得意地介绍这把刀的来历后,又补充道,“有一个收藏刀的人想出10 万元买我这把刀,我哪能卖给他!这是我的传家宝,给100 万元也不卖。”
“那你这根杠子是不是也从你爹爹那辈传下来的?”
“不是,这是我自己做的,槡木的,结实。儿子以后要是想干这行,我就会一直传下去。”老板脸上沾了些面粉,露出真诚的笑容,“可是儿子说,他想考清华、北大,不想干这粗活。”
杠子面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写照。每位制作杠子面的师傅都是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淮安杠子面美味,应该说每家的杠子面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不同的师傅、不同的面粉和用料,甚至连和面用水的多少都会影响杠子面的品质和味道,这就让食客们有了尝遍全城杠子面的理由和欲望。
好面离不开好汤。这家店里熬汤用一个圆形的铁桶,柴火改为电炉,清洁环保而又方便。老板介绍说:“这锅汤从凌晨3 点就开始熬了,选用的全是新鲜的猪骨、鸡骨、鳝鱼骨,冷冻的、不新鲜的,我家不用,要的就是那口鲜气。”经过长时间炖煮的汤呈白浆色,醇厚而浓郁,十分诱人,吸引人止不住想去喝上一口,尝尝鲜。
把杠子面打造成地方名片的不只是淮安,甘肃省东南部西和县杠子面、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老杠子面都申报了非遗。淮安杠子面与其他地方的杠子面,最大的区别是“浇头”。
淮安杠子面的灵魂必须是浇头。食客可以根据喜好加自己爱吃的浇头,讲究的是个性化消费。我要了一份肥肠浇头。老板娘在锅中加入适量的色拉油,烧至八成热后,将打理干净的肥肠和生姜、蒜放入锅中煸炒,后加入老抽调色,接着加入切好的洋葱继续煸炒。液化气灶头里喷出嗞嗞作响的火焰,只见老板娘熟练地颠锅挥勺,嗞嗞、叮咣声碰撞成一曲人间烟火的生活交响。
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挤压的杠子面十分紧实,水煮后,面质筋道十足,用筷子挑起,晶莹剔透,泛着光泽。吃面前,先喝口汤尝鲜,醇厚浓郁;再吃一口面,滑嫩耐嚼,回味悠长;接着来一块浇头,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便在我的味蕾上绽放。
邻桌大爷开了一瓶洋河酒,就着浇头喝酒,怡然自得。看得出来,他是个乐观的人。他自来熟,对我说:“吃上一碗杠子面,喝两口老酒,整个上午全身都是暖暖的。”
杠子面是我所好,美味且实惠。如果您到淮安旅游,不妨尝尝杠子面。我相信您品尝这道美食时,还能领略到这座城市的宽厚与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