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新力作
——《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评介
2024-04-25张文鸯
张文鸯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宁波 315336)
儿童家庭教育在整个人类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价值。家庭结构的演变影响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的变化。在我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古代社会,非常强调生产技能和社会经验的积累,祖辈因时间积淀拥有“天然优势”,自然成为技能和经验的传承者,被人们所尊奉,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家庭教养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我国古代家庭结构大多是多代同堂,“聚居型”生活方式为祖辈隔代教养儿童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我国家庭结构从古代纵向“父子轴心”向现代横向“夫妻轴心”的转变,家庭成员日益追求平等性和自主性,家庭管理较为民主。现代家庭以核心家庭结构为主,呈现小型化特征。父辈因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较为科学育儿理念,逐步在代际关系中占有主导权,祖辈则在代际关系中则逐步处于边缘地位,其隔代教养影响力也日益弱化。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社会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少子化和长寿化趋势、生育政策调整及三孩政策实施、双职工家庭增多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日托照料资源相对不足以及养育社会支持体系暂不健全等多种因素影响,儿童照顾成本偏高成为当代家庭面临的普遍难题。因此,儿童隔代教养成为现代家庭的无奈选择。与此同时,祖辈抚育孙辈可以减轻子辈的压力,加之祖辈的隔代情结和生命价值感,儿童隔代教养又成为现代家庭应对养育压力的一种必要策略。早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调查数据已经显示,我国73.29%祖辈参与了儿童教养。此外,祖辈参与儿童教养也是国家层面强化家庭婴幼儿照护功能的重要举措。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祖辈可以给子女提供力所能及支持与帮助。
近年来,湖州师范学院陈传锋教授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一方面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了祖辈参与照顾孙辈、支持二胎三胎生育政策实施的“老漂族”研究;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研究团队开展了有关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问题研究,在这一领域先后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他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隔代教养儿童的祖辈依赖与教育干预策略”(课题编号:BBA180077)的基础上,综合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撰写出版了学术专著《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中国纺织出版社,2023 年9 月版),深入细致地揭示了当前我国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现状及问题,指出儿童隔代教养具有“双刃剑”效应,特别强调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该书指出,隔代教养方式、祖辈心理控制、祖辈教养意愿、祖辈教养时间、儿童接受祖辈教养阶段、家庭居住方式等对儿童对于祖辈的依赖具有显著影响;隔代教养对儿童的心理理论、错误信念理解、依恋情绪、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道德社会化和品行问题、性别角色、生理和心理健康、学校适应和学习压力等方面均有不良影响;隔代教养对儿童对于祖辈依赖的不良影响包括认知依赖、情感依赖、人格依赖、行为依赖和学习依赖;儿童对于祖辈的依赖不仅影响其亲子关系,而且影响其科学探究能力、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为此,该书强调应大力改进我国隔代教养方式,发挥隔代教养对儿童的积极作用,预防隔代教养对儿童的消极作用。
总之,该书是系统研究我国儿童隔代教养问题并深刻阐述如何优化儿童隔代教养策略的一部佳作。全书研究内容丰富翔实,实证研究深入,研究结论可靠,对策建议可行,对于构建新时代儿童隔代教养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此同时,对于改进隔代教养家庭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实践、预防隔代教养儿童的依赖心理问题、促进隔代教养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当然,儿童隔代教养存在多种类型,该书研究成果只考察了完全隔代教养和祖辈—父辈协同教养的部分亚型,尚未反映现代儿童隔代教养的全貌。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将祖辈—父辈协同教养与完全隔代教养和父辈亲代教养进行分别比较,并深入考察完全隔代教养和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多种亚型的不同特点和作用。与此同时,完全隔代教养和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未来应考虑进行追踪研究,更加深入研究完全隔代教养和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