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院校思政育人理念下计算机通识课程立体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4-04-25宇海萍黄锋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3期
关键词:农林通识课程体系

宇海萍,黄锋华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2020 年5 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农林院校肩负着培养新农科人才、服务“三农”、乡村振兴的重任,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现代智慧农业应运而生,各专业都不可避免地向智慧农业转型,对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通识教育,构建多元化的立体育人体系,是当前农林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此方面展开了讨论。

1 农林院校计算机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特点不突出

农林院校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现代农业服务,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正确世界观的科技型农林人才,但目前很多农林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没有突出为农业服务,没有与专业结合的新农科特点,仅仅仿效其他工科或综合类院校实行2~3学期的计算机基础必修或选修课程的教学。

1.2 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分层次教学

当前,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已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操作,个别学生甚至会编程,但也有少数贫困或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操作薄弱。而大部分高校大一年级统一开设计算机基础必修课教学,没有按学生的不同计算机水平分层次分专业教学,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1.3 计算机通识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度不高

有些院校的计算机通识课程是由专业课教师兼任,没有固定的教师团队。而这些教师还要忙于专业课教学,对课程思政的投入不足,改革的积极性不高,致使课程思政教学严重滞后。

2 构建适合农林院校的课程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农林院校要改革和完善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和内容,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

2.1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和体系架构

计算机通识课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2]。农林院校计算机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现代农业服务,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正确世界观的科技型农林人才。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新农科”建设为指导,以专业需求和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

结合农林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针对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大学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又可分为两部分:理论课——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实验课——计算机实验基础课程;第二阶段为针对大二学生的选修课,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应用方向开设高级Office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程序设计3门课程,按需求三选一进行授课。

2.2 通识课程的教材建设和内容改革

确立课程体系后,针对不同的课程、专业特点和思政目标,课程组编写相应的教材:包括与计算机科学基础配套的教材——大学信息技术概论,计算机实验基础的配套教材——大学信息技术实训教程,大二选修课程的配套教材——MS Office 高级应用、C 语言程序设计、C 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教程。Python 课程选用了经典教材。其中,大学信息技术概述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C 语言程序设计、大学信息技术实训教程入选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2.2.1 大一必修课大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改革

大一必修课——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从传统的信息技术到计算机学科前沿尖端技术为主线,介绍各种信息技术的关键要素或技术指标,并以应用案例或发展趋势体现其在农业领域的融合,包括基础篇、技术篇、扩展篇3 个篇章16 个专题模块。计算机实验基础课程从计算机操作系统到常用软件使用、从一般操作到技能技巧掌握,从规则化制作到创意设计到农业数据分析为主线,包含14 个实训内容。课程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信息技术专题内容Tab.1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pics

2.2.2 大二选修课课程内容改革

高级Office 应用课程是以案例驱动形式进行课程讲授,任务驱动形式进行实验课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掌握Office 办公组件Word 2016、Excel 2016、PowerPoint 2016 的高级应用技巧和方法。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语言基础及典型算法设计与分析,培养并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程序实现及调试能力。教学内容包括分为3 篇11 章,基础篇、提高篇和扩展篇。此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生物信息学、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农业等专业自行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主要讨论利用Python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二教学内容和选修专业如表2所示。

表2 大二选修课程内容和专业Tab.2 Sophomore elective course content and major

3 计算机通识课程多元化思政建设

思政育人理念下要完善课程体系,需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内容相互配合的问题[3],全课程系统地融入课程思政,保证育人功能的全面性和连贯性。

《纲要》强调,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课程思政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育人能力,其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是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关键所在[4]。计算机通识课程教师团队定期参加思政培训和教研活动,深入挖掘课程章节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充分融入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的修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评价中。

3.1 修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

为了做好计算机通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思政教育工作,将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列为教学目标的首位。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引入农牧业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智慧农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自信。实验教学中将学生分小组,通过案例式教学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研意识。

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加入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的“模块12 3S 技术”为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表3所示。

表3 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Tab.3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of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Science

3.2 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思政改革

经过3 a 的线上资源建设,计算机通识课程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不仅融入线下的课堂教学,也融入了线上的章节视频和扩展资源中。

3.2.1 线下课程思政

在线下教学设计中,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评价等全方位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目标设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等3 个层次,强调价值塑造。教学内容从认知层面、思维层面和精神层面等3个层面进行设计。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内容,不仅能直观看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还能和学生讨论互动,效果事半功倍。

3.2.2 线上课程思政

与线下课堂不同,线上课程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因此在思政层面,可以作为线下课程的有效补充。线上资源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建设,共分为2个模块,课程资源模块和思政育人模块。课程资源模块主要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资料、习题、测试、讨论等,思政育人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家、先进科研成果、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优秀农林院校人才等视频或文档资料。思政育人模块的设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更能让学生感受科学精神和激发其爱国情怀。

3.3 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评价体系

计算机通识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线上评价包括视频任务点、签到、作业、测试、讨论等内容,为过程性考核提供数据支撑;线下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评价、实验、期末考试等内容。将思政内容以讨论、课外阅读、线上线下作业、期末考试等形式融入教学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减少了课堂教学的单向灌输,学员带着问题学习,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植入思政元素,有效内化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全部采用系统随机抽题的机试形式进行期末考核,题库的录入和组卷工作全部由课程组教师完成,减少了泄题、作弊的风险,便于考核学生的操作和编程能力,提高了考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4 立体课程体系的构建

经过教师团队不断研究,将计算机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改革和实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方面深度融合优化,构建了计算机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多元化融合的立体课程体系。

5 结语

图1 计算机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多元化融合的立体课程体系Fig.1 The three-dimen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Computer General Courses and"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计算机通识课程与课程思政多元化融合的立体课程体系确立后,计算机科学基础、计算机实验基础、高级Office 应用等3 门课程经过了3 个学期的改革和实践,C 语言、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经过了1 学期的实践,效果显著,学生反馈良好。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1 180 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6.53%的学生对线上资源建设非常满意,31.53%的学生较满意;74.66%的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很满意,24.15%的学生较满意。课程体系和思政建设是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需要长期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培养更多的新型科技型人才。

猜你喜欢

农林通识课程体系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