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课程故事:枇杷树下你和我
2024-04-25文张琳
文 张 琳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中发现的课程故事,才是幼儿自己的故事。在晴朗的五月下旬,大班课程随着枇杷的成熟而生发。
一、案例呈现
镜头一:枇杷树上枇杷果。
“看,枇杷掉下来了。”一名幼儿兴奋地喊道,其他幼儿纷纷被吸引而来。教师说:“我们把枇杷洗一洗,一起尝尝看。”幼儿立马行动。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没有捡到枇杷。”教师问:“谁能摘到树上的枇杷?”这时,几名幼儿奋力地向上跳,但是没有够着。一名幼儿说:“我去找张椅子。”但是,这名幼儿站上去还是够不到。“晃一晃说不定就下来了。”“我们用梯子吧。”“有一根长杆子就好了。”……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没有摘枇杷的工具呢?幼儿通过求助和查找,终于发现了高空采摘器这一工具。
教师的观察与支持:当有的幼儿因为没有捡到枇杷而沮丧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摘树上的枇杷。初次尝试失败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幼儿思考。接着,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摘枇杷的视频,帮助幼儿了解摘枇杷的工具。教师还在网上购买了高空采摘器,准备让幼儿试一试。
镜头二:枇杷树下你和我。
幼儿分成两队,一队运来梯子,并站上梯子上摘枇杷。另一队利用高空采摘器摘枇杷。“要摘大一点的。”“那边有好多。”“黄色的甜。”“你站在梯子上,再用采摘器,这样能摘到更多。”通过合作,两队幼儿收获了不少枇杷。
教师问:“枇杷有什么味道?”幼儿纷纷回答:“好甜呀!”“有点酸。”……教师继续问:“你们知道枇杷有什么好处吗?”“妈妈说,它可以润肺。”“我知道,可以治咳嗽。”“我咳嗽的时候喝过枇杷膏。枇杷膏就是枇杷做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怎么制作枇杷膏呢?需要哪些材料呢?教师又抛出了问题,不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师的观察与支持: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摘枇杷。为了将长在树顶上的枇杷摘下来,幼儿还学会合作,将梯子和采摘器结合起来。品尝枇杷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想到了枇杷膏。对于自制枇杷膏,大家充满好奇,跃跃欲试。
镜头三:枇杷树前熬枇杷。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分享和交流中,幼儿决定用绘画的方式,把制作过程和所需材料记录下来,为制作枇杷膏做准备。
煮是个大问题。在树下如何生火呢?幼儿犯了难,纷纷向教师求助。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最后决定使用户外野餐时的瓦斯炉。在枇杷树下,幼儿搬来了桌椅,带上生活区的刀、砧板、锅碗瓢盆和瓦斯炉,并进行分工。有的负责用工具摘枇杷,并将摘下的枇杷清洗干净。有的负责剥皮、去核,并把枇杷果肉切碎。教师还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瓦斯炉,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久,负责煮枇杷的幼儿在锅里加入枇杷和冰糖。十几分钟后,枇杷终于熬制完成。
教师的观察与支持:在调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制作方法,制定初步计划。在材料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材料支持。在小组合作中,幼儿任务明确,各司其职。
镜头四:好吃好玩欢乐多。
幼儿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成果:“酸酸甜甜的。”教师将幼儿煮枇杷的过程录制了视频。在集体观看后,不少幼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枇杷切得太大了,可以再小点。”“味道有点酸,可以多加点冰糖。”“熬枇杷的时候要不停地搅拌。”“剥枇杷有点慢,可以再加一位小朋友。”“需要增加一次性纸杯,让更多的小朋友都尝一尝。”“没吃完的枇杷膏要存放好。”……
教师的观察与支持:教师将幼儿的操作过程拍摄下来,并引导幼儿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二、课程反思
(一)课程价值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枇杷树作为园本资源,是幼儿熟悉的植物。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根据自身能力参与活动,获得相应的体验感和成就感;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求;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的良好习惯。
(二)教师行为
教师的指导行为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做到“幼儿在先,教师在后”,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指导价值。为了促进课程顺利实施,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并提供了充足的游戏材料。
(三)跟进策略
幼儿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在一次次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枇杷树的叶子有什么价值呢?枇杷核是枇杷的种子吗?关于枇杷的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幼儿进一步探索。教师将继续提供有效支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课程故事,让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人,发挥课程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