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媒体融合时代的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研究

2024-04-25徐苞俊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时政新闻重要意义

摘要: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的新媒体传播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媒体融合成为主流趋势的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步转变为融合发展的协作关系。这一转变对时政新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保持其内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要创新传播方式,以强化传播效果。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已难以满足新媒体传播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在充分理解新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

文章从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性出发,深入探讨当前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传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新媒体传播中亲和力架构缺乏有效性、多渠道传播的资源配置不均、信息分享体系构建存在短板与新媒体布局的战略规划不明确。要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需从多个角度出发,优化时政新闻的新媒体传播策略。首先,构建具有亲和力的时政新闻架构;其次,全面拓展多渠道传播途径;再次,强化信息分享体系建设;最后,加强新媒体布局与发展力度。最终达到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更有效地推进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的目的,这不仅能提升新闻内容的质量和传播效率,还能加强与受众互动,增强时政新闻的影响力。这对于提升大众对时事政治的理解与参与度,乃至推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重要意义;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6-0093-04

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方式,也重塑了公众获取和理解时政新闻的途径。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时政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形式,而是呈现出多元化、互动性强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这种变化对时政新闻的内容生产、传播策略及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因此,随着新媒体环境的不断演变,如何有效应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时政新闻成为媒体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新闻传播效率

媒体融合时代,能通过多种形式和平台传播时政新闻,这不仅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也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1]。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快速更新新闻摘要,可以让公众即时获得最新信息,满足现代人对于新闻时效性的更高要求。同时,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如数据挖掘和用户行为分析,能够帮助新闻机构更精确地定位目标受众,从而使内容传播更加高效。这种基于用户偏好的定制化传播,不仅提升了受众的阅读体验,也强化了新闻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新媒体时代互动性的增强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动力,受众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等方式参与到新闻传播中。这种双向互动不仅增强了信息的流通性,还促进了新闻内容的二次传播,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2]。新媒体的融合还使新闻机构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分配资源。通过整合各种媒体资源,新闻机构可以更灵活地调配人力和物力,优化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扩大新闻覆盖范围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两微一端一抖”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些平台突破了时空限制,使新闻内容能够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覆盖更多受众。在偏远地区或传统媒体覆盖不足的地方,新媒体成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新媒体的多样性和互动性也为新闻内容的多角度展示提供了可能,使得拥有不同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受众,能在新媒体平台上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新闻内容。这种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不仅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还吸引了更多元的受众群体[3]。新媒体具有明显的社交属性,用户可以通过分享和讨论,将新闻内容传播到自己的社交圈中,进一步扩大新闻传播范围。因此,新媒体扩大了时政新闻的覆盖范围,为不同区域、不同背景的人们提供了迅速获取信息的机会,提升了信息共享和社会整体的信息接入水平。

二、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媒体传播中亲和力架构缺乏有效性

亲和力架构是指新媒体在传播时政新闻时,能与受众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从而强化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和多样化的受众群体,新媒体在内容生产和呈现上难以做到兼顾各方需求,导致难以引发部分受众共鸣。时政新闻的专业性和严肃性要求其在传播时保持一定的权威性和深度,但这容易与新媒体平台对短平快的价值追求发生冲突[4]。同时,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这也影响了新媒体在传播时政新闻时构建亲和力的能力。由于对时政新闻了解不足或对媒体传播方式不熟悉,部分受众可能难以对新闻内容产生兴趣。新媒体平台的商业化趋势也可能影响其传播时政新闻的质量和深度,出于對流量和点击率的追求,一些平台可能过度追求娱乐化,从而削弱了时政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利于构建有效的亲和力架构。

(二)多渠道传播的资源配置不均

多渠道传播的资源配置不均主要体现在不同传播渠道对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配置不平衡上。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渠道日益增多,包括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但这些渠道的资源需求各不相同且处于迅速变化的状态。一方面,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可能过分重视某些新兴渠道,而忽视了其他渠道的发展,导致资源配置不均。例如,过分重视社交媒体的传播,而忽略了移动端应用的开发和优化,这会导致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受限。另一方面,由于资源配置不均,一些重要的时政新闻内容可能无法在所有渠道上得到有效传播,限制了新闻覆盖广度和深度的拓展[5]。同时,资源配置不均还可能导致媒体内容生产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渠道由于资源不足而无法产出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这不仅损害了媒体的品牌形象,也降低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

(三)信息分享体系构建存在短板

媒体融合时代,虽然新媒体扩大了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但在信息分享体系构建上仍然存在短板。不同新媒体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尚不完善,由于平台间竞争激烈,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信息在不同平台间的流动存在障碍。这不仅影响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效率,还会导致新闻内容单一且缺乏深度。另外,新媒体在处理时政新闻时,往往重视热点和流量,而忽视了对背景资料的搜集和深度解析,导致信息碎片化,使得受众难以对时政新闻形成全面、深入的理解[6]。同时,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是信息分享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未经证实的信息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迅速传播,这暴露出平台信息审核和筛选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容易导致错误或虚假信息的传播,进而影响公众对新媒体平台的信任度和依赖程度[7]。

三、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的优化策略

(一)构建具有亲和力的时政新闻架构

媒体融合时代,构建具有亲和力的时政新闻架构是强化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关键。首先,应注重提高时政新闻内容的可接近性和可理解性,简化信息呈现方式,保持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可以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政治经济概念,避免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普罗大众更容易理解新闻内容。同时,利用图表、信息图和数据可视化等手段,使数据和统计更加直观,帮助公众快速把握时政新闻的核心要点[8]。其次,重视受众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媒体在内容制作上应更加细致和精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受众群体的兴趣爱好和阅读偏好,进行分众化传播。针对年轻受众,可以创作更加轻松幽默、图文并茂的时政内容,使用更加贴近受众生活和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对于专业人士,则应提供深度分析和专业解读,满足他们对深度信息的需求。这样的个性化内容制作不仅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再者,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开放更多的平台和渠道,让公众参与到新闻的传播和讨论中。媒体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线上论坛或讨论会,邀请受众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通过分析和整合受众反馈,媒体不仅可以调整和优化传播内容,还能让受众的声音被听到,让受众感受到被关注和重视,从而提高受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最后,注重时政新闻的情感设计,通过挖掘和展示时政事件背后的人物故事,讲述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可以彰显时政新闻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将时政与日常生活相联系,重点在于让受众了解相关政策与自身生活的关联,明晰应对政策变化的方式,激发公众对时政事件的关注热情和同理心[9]。同时,适当使用影像、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可以增强新闻的情感表达力,使受众获得更丰富和直观的视听体验。通过这些方式,时政新闻不仅达到了基本的信息传递目的,还达到了情感传递目的,让公众在深入理解时政事件的同时,感受到蕴含其间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二)全面拓展多渠道传播途径

要全面拓展多渠道传播途径,必须全面审视和评估现有的传播渠道,分析每个渠道的受众特性、内容偏好和互动方式。例如,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體平台更适合传播即时性强、互动性高的内容,而专业新闻网站则适合发布深度报道和分析文章。通过分析不同平台的用户数据(如年龄分布、兴趣爱好、活跃时间段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渠道的核心受众群体的特点,帮助媒体机构更有效地进行内容定位和优化[10]。同时,积极探索和利用新兴媒体渠道,紧跟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受众的变化趋势,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凭借生动直观的内容呈现形式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成为有效的时政新闻传播渠道。媒体机构可以通过短视频来解读时政事件,利用平台的流量优势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跨媒体合作也是拓展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促使媒体机构之间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例如,与专业新闻网站合作,共享深度报道资源,或与本地媒体合作,共同报道地方时政事件;与内容创作者合作,如邀请专业博主参与时政话题的讨论和分析,通过他们的个人影响力吸引更多受众。合作过程中应重视资源的整合和品牌形象的一致性,确保合作内容符合各方品牌定位和质量标准。另外,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来监测和评估各渠道的传播效果,设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如阅读量、分享量、受众参与度等。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不同渠道的内容表现,识别哪些内容更受欢迎,哪些渠道对特定内容的推广更有效[11]。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渠道的表现,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对于表现最好的渠道投入更多精力。在版权和内容一致性方面,确保所有渠道上发布的内容与立场保持一致,遵守各平台的版权规定,避免版权侵权和信息错乱。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策略实施,时政新闻的新媒体传播可以更加广泛和有效,从而使时政新闻在媒体融合时代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三)强化信息分享体系建设

强化信息分享体系建设是优化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关键,为此应优化新媒体平台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统一的内容管理系统,实现内容的统一发布和管理。运用云技术和API接口,实现不同平台间数据的实时同步和共享,确保时政新闻的即时更新和信息一致性。同时,建立标准化的内容格式和数据接口规范,使不同平台能够无缝衔接,减少信息传输和转换过程中的误差。通过这种方式,新闻内容能在不同平台间高效、快速地传播,同时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构建高效的内容分发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优化,以适应不同的平台特点[12]。例如,对于社交媒体可以制作更加轻松和图文并茂的内容,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特性,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对于专业新闻平台,则需要提供深度分析和详尽报道,满足受众对深度信息的需求,还可以应用自动化工具和算法,根据用户行为和偏好自动调整内容分发策略,确保信息能有效传递给目标受众。此外,加强与用户之间的直接交流,通过建立用户社区,为用户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在社区中用户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分享观点,与其他用户或编辑进行互动。开展在线讨论会和线上互动活动,如直播问答、专题讨论等,也是有效的交流方式。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受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还有利于收集用户反馈和建议,为内容制作提供依据。最后,重视监控和维护信息真实性,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包括引入专业的编辑团队进行审核,使用事实核查工具检验信息的准确性[13]。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进行内容监控,及时识别和纠正错误或误导性信息。有效管理用户社区和评论区,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滋生,通过定期对外发布透明报告,展示审核标准和流程,提高公众对媒体机构的信任度。采用这些方法有益于在媒体融合时代建立一个高效、互动、可靠的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体系,有效强化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四)加强新媒体布局与发展力度

加强新媒体布局与发展力度的核心在于深入理解新媒体的特性和优势,并据此调整和优化时政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重视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创新,关注和引入最新的科技成果,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可以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算法,用于优化内容推荐系统,提高个性化推荐的准确性。同时,应持续监测和评估技术应用效果,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调整算法,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其次,加大内容创新力度,不断探索和嘗试多元化的内容形式,以适应新媒体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制作微视频以提供快速、直观的新闻概览,或结合图文进行深度报道,让受众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体验[14]。互动式图表和数据可视化的应用,可以使复杂的时政信息更易于理解。此外,定期组织创意工作坊和头脑风暴会议,激发团队的创新思维,鼓励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形式。

再者,强化新媒体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建立一套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研讨会、专业课程等,增强团队成员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和营销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具有新媒体背景的专业人才,让团队结构更加丰富多元。鼓励团队成员进行跨部门协作和交流,打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界限,形成一支既懂新闻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团队。最后,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制定明确的品牌战略和市场定位,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了解目标受众的特性和需求,制定符合受众口味的内容策略和推广计划。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广告、合作伙伴等多种渠道进行有效的品牌推广,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如论坛、研讨会、互动活动等,加强与受众互动,提高受众参与度,提升受众对品牌的忠诚度和黏性[15]。注重品牌形象的维护和危机管理,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负面信息,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结语

新媒体为时政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同时也带来了内容创新、平台多样化和受众互动性等方面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媒体行业需要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从技术创新、内容优化、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加强时政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布局和发展。同时,重视受众的需求和反馈,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也是强化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只有不断适应和引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有效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维护时政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庞德翠.新媒体与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之融合[J].传播力研究,2023,7(33):55-57.

[2] 林依雪.新媒体背景下地方主流媒体时政新闻的报道与传播[J].声屏世界,2023(18):23-25.

[3] 杨路平.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7):96-98.

[4] 陈斌.新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传播力引导力提升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0):154-156.

[5] 李栋.《百姓看联播》:打造时政新闻创新传播的河北样本[J].传媒,2023(8):32-34.

[6] 刘建昌.媒体融合背景下报纸时政新闻报道传播力提升策略[J].传播力研究,2023,7(7):58-60.

[7] 麻跃强.时政新媒体传播力的提升路径:《政在看》栏目的实践与思考[J].传媒评论,2023(4):37-38.

[8] 朱雪芬.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记者素养分析[J].记者观察,2023(5):127-129.

[9] 汝平.媒体融合背景下时政新闻可视化传播策略探究:以亳州晚报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4):151-154.

[10] 方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探究[J].新闻传播,2022(17):100-101.

[11] 谭兰惠,周晓萌,程南昌.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时政新闻实践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道为例[J].东西南北,2022(20):5-7.

[12] 李璨.全媒体时代提升时政新闻报道传播力的对策探讨[J].记者观察,2021(35):91-93.

[13] 钟世萍.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改革路径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4):138-139.

[14] 石铁鑫.新媒体时代时政记者面临的挑战[J].中国地市报人,2022(1):134-135.

[15] 颜若雯.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7):135-137.

作者简介 徐苞俊,记者,黄石市广播电视台外宣科副科长, 研究方向:时政新闻的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时政新闻重要意义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全媒体时期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常态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要点探析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