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青年问
2024-04-25
转眼间,步入课堂十五年了。期间经过前辈的提携打磨、岁月飞逝后的经验沉淀,自认已成为一名合格的“教书匠”,课本内容信手拈来,随时随地便可开讲。
但随着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越来越明显感觉到专业发展已至瓶颈期,想要突破却找不到出口,只觉眼前如茫茫迷雾,没有方向。
总结困惑,大抵有两点:
1.专业发展的瓶颈期如何破局?在这个“正当年”的年纪里,可以独当一面,但更期待的是向上发展,这个向上的路径在哪,第一步又从何处迈起?
2.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若能够参与一项专业领域的课题研究,我的理解是:不但是自身教学水平的呈现,更是教坛经验的沉淀及输出。但是怎样参与,如何开展,感觉像在迷雾中前行一样茫然。
以上困惑,万分期望能够得到名师的解答,不胜感激!
(提问者: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 孙俊楠)
孙老师:
你好!
好羡慕你“正当年”的年纪!你已能独当一面,却还期盼向上发展,这说明你想从熟手型教师走向妙手型优秀教师。如何破局?提供几条建议,供你参考。
第一个建议:尝试每月上一节“研究课”
如果问我2023年度最喜欢哪本书?答案一定是《教学这件事:感动几代人的教师专业成长指南》。作者大村滨(1906—2005),是一位中学老师,是一位从未有过任何职务的一线老师,是一位真在一线执教52年的老师(创造了日本中学老师执教的吉尼斯纪录)。大村滨老师告诉我们,她数十年坚持每月上一节“研究课”。她说:“对一个从教40多年的老教师来说,要呈现一堂精彩的课完全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如果允许使用已有的教学方法,或是曾经用过的方法,那么上课简直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可要是那样做的话人就老了,是精神上的衰老。如果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讲课,虽然会进展得很顺利,却对自己毫无裨益。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换种方式上课。每个月的研究课也不是为了谁而上,而是为了不让自己在教师这条路上故步自封。”大村滨还说,这种方式是自己在培训自己。
在一线工作久了,一所学校每学期都会有不少教研活动,多少老师每月能上一节研究课,相信孙老师会有非常明确的答案。我们很多老师年龄不大,却不愿主动上公开课,精神上早已衰老。研究课不同于比赛课、示范课等公开课。研究课重在研究,重在创新,重在突破。如果每月上一节研究课,最起码可以写四篇文章:一是课前教材解读,二是教学设计,三是课堂实录,四是教学反思。即使一年上一节研究课,十年上十节,放在一起也是一本著作。
我在40岁之后,开始每年上很多节研究课。2015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本小书《我的课胜过你的》,此书由我的12节研究课组成;2017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儿童创意写作公开课》一书,由我的19节创意写作研究课组成;2019年秋季,我开始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内,我上了12节写作课,完成了《让儿童爱上写作的12堂公开课》一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现在手中又积攒了好多研究课了,很快还会有这样的书问
世。
研究课准备好了,可以约请同事来听(听后让他们奉献一篇评述文章),也可以自己录下来自己听。我国台湾省有位名师叫李玉贵,坚持多年,每天录自己的一节课,睡觉前听。她说开始那几年真的听不下去。“我怎么能这样对学生说话呢?我怎么能这样提问题呢?我怎么……”就这样听了数年自己的课,于是越来越清楚该用什么声音、什么方式教语文。
第二个建议:想尽办法找到自己可以真做起来的研究项目
工作15年却还没有自己的研究项目,这是正常现象,许多老师都没有。不过,孙老师已经到了该有自己研究项目的时候了,完全有能力找到并做起来。我工作第7年,开始参与他人的课题研究;第11年,有了自己的省教育厅专题研究项目;第14年,确立了“让100%的学生爱汉字、爱读写”的不立项但终身研究的课题;第29~31年,完成了一个省规划办课题;第33年,又开始做“大单元教学”未立项项目。大村滨老师的终身研究课题就是“教会学生写作”。
研究项目哪里来?首先要有教学成果意识。建议孙老师读一读柳夕浪教授的《教学成果这样培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教学成果”是“教育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相交部分。作为一线老师,只有有了教学成果意识,才会把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可以从学科课标、每天阅读的书刊、学生存在的问题、名师课堂、参加的一个又一个培训中寻找研究项目。我把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纲要、课程标准放在一起研读,找到了很多可以做的项目。比如,我国中小学生读书太少,绝大多数学生不爱写作,怎么通过课堂教学解决这一难题呢?当“多读多写”四个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就做了“小学生多读多写的实践研究”课题。这几年外出参加培训活动,听过不少文言文的课,总感觉这些课没有什么创新,并没有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教到位,比如听中学老师讲《愚公移山》,几乎都是考试型的文言文课,没有哪位老师把列子的大智慧呈现给学生,更没有把国外作家读《愚公移山》后创作的绘本《明罗移山》等引入课堂与学生展开大讨论,于是我悄悄地做了“文言文的文化价值的现代表达”项目,这一项目也已经有不少成果了。另外,大量读书,更能找到研究项目。工作之初,我在阅读中发现苏霍姆林斯基个人藏书达19000册,这让我有了一生的买书、读书之计划。30多年来,我已经藏书10000多本,几乎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这种阅读,让我的课堂上一直有新书味。30多年来,我从未有过教育教学的瓶颈期,因为从一本本书中,我找到了许多灵感,写下不少文章。最近,我研读了不少有关人工智能的书籍,对“人工智能”“教育革命”“脑”等有了许多新认识。如今,“人工智能”一词已经写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了,它如何走进我的语文课堂,肯定会是我退休之前的研究项目了。时代在变,学生在变,学校在变,必然带来课堂的“变”……赶紧拥抱“变”,这就是每位老师都可以做的项目。
最后,确立好了研究项目,不管申报成功与否,就在自己的课堂上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相信做上十年八年,肯定会有不少额外的奖赏。
第三个建议:坚持写作,让瓶颈不再产生
美国有一家长期追踪研究诺贝尔奖的机构,他们把获奖的科学家与没有拿到奖的优秀科学家做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在于智商、学历、科研能力、思维能力,最根本的差异竟然是写作能力!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写作和表达能力比普通科学家高出20倍!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终身教授严文蕃先生认为,这个数据可能还过于保守了。在一次教育论坛上,严教授指出,这两个群体在写作、沟通、表达能力上的差距,可能不止20倍,而是100倍!
读《这就是ChatGPT》一书,知道斯蒂芬·沃尔弗拉姆被称为“在世的最聪明的人”。他与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沃伦·巴菲特、拉里·佩奇、杰夫·贝佐斯等都是写作能力超强的“现代博学者”。
我知道,我们中小学老师与他们的距离有多大。但这几十年大凡受到大家共同赞誉的“真名师”,如斯霞、李吉林、洪宗礼等,哪位不是写作力超强的?每天写作,每天用文章来记录自己工作的得与失,困惑、焦虑等等肯定会迅速远离我们。
唠唠叨叨这三条建议,希望能对孙老师有所助益。相信你一定会有自己的主张、行动,成为真正优秀的老师。
(解答人:江苏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高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