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种阅读路径
2024-04-25王志彬
王志彬
阅读是语文教师的日常,是最核心的专业能力,阅读须始终保持进行时。回顾我的阅读生涯,大致有如下四种路径。
一、循热爱构建自己的精神领地
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住在京西郊外的一处地下室,夏天潮冬天闷,北漂无房职工多栖居于此。暮色延展,端坐室内,一年多时间里我重读了鲁迅,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再从《热风》读到《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慢慢地,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鲁迅呈现在我面前,在他身上,我窥见了火之下的冰、实在之下的空虚,光明之下的黑暗,也经由他看到了自己的生死爱欲。
我自然期待将自己热爱的鲁迅推荐给学生,然而站在三尺讲台上,跟同学讲述鲁迅的冷冽与热血,情况并不乐观,他们似乎与这位文学巨匠隔着“厚厚的障壁”。读鲁迅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那么如果先给中学生开一扇小窗,给学生提供迥异于过往阅读经验的鲁迅形象,是不是有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扭转固化在学生脑海中的鲁迅印象呢?于是,我安排了一系列颇为不同的鲁迅专题教学,先用两节连堂课让全班同学顺次朗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让学生进入氛围;接着进行“鲁迅旧作重读”,在学生的认识之外提供更丰富更深刻的思考角度;然后才正式进入“鲁迅作品专题”的学习。
专题学习结束后,一位学生写道:“从前知道鲁迅,几乎是胁迫式的,必须读,因为考试考,然而自己又读不懂,于是便只能将稚嫩而怯生生的眼光放在老师身上,听他是如何激昂地解释那几个‘不必说,自己认真地记在段落旁边。”而现在,他说,“通过鲁迅专题的学习,我才知道他是这样一位有洞察力的先生,看出时弊,甚至省察革命者的不足;從他身上,我知道伟人也会踟蹰不前,也会有所犹豫有所怀疑,只是他从不逃避,似乎他只会直面恐惧。”或许这就是一位三尺讲台上的教师,能为学生敞开的那一扇微小却光亮的大门吧。
因为对鲁迅的热爱,我在高中必修课上拿出两个月的时间进行鲁迅专题学习,设计“鲁迅作品任务群”,也开设过几轮鲁迅选修课,承担和参与了多项与鲁迅相关的课题和公开课。经过不断重读鲁迅,不断吸纳学界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在《上海鲁迅研究》发表了论文,还出版了《大先生的绝望与希望:细读<呐喊>》这本书。
某种意义上,鲁迅作品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有为的世界。广阔首先是指向鲁迅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增长了我的学识,养成了我看待人事的思维,其次是鲁迅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和精神向心力,让我不断仰望和追随;有为是指中学语文课堂上,鲁迅作品值得挖掘和开展的教学活动大有可为,于我有一块自己深耕的领域,对自我成长来说也是大有可为。
二、老老实实啃原典
1912年,陈寅恪从瑞士回国,去拜访著名史学家夏曾佑先生。夏先生说,“你是故人之子,能从国外学了那么好的学问回来,很值得庆贺。我自己则只能读中国书,外国书看不懂。不过,近来已觉得没有书可读了。”夏曾佑的话令陈寅恪当时很是不解。几十年后,陈寅恪自己也到了无书可读的境界,“中国真正的原籍经典(原典)也只不过一百多部,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原典指的是“原创性”和“基础性”,注重读原典对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读书策略。
《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孟子》《史记》……以及李杜的诗、韩柳的文、苏轼的诗文等皆乃人人必读之书,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但经典老书读起来并不容易,往往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论语》是中国人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应该是必读和常读的书籍。从大学时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到后来读李零的《丧家狗——我的论语》《论语纵横读》,以及李长之《孔子的故事》、井上靖《孔子》和钱穆《孔子传》,再到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为底本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并参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杨树达《论语疏证》、钱穆《论语新解》等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我翻阅了诸多古籍,对《论语》的认识确乎与日俱增,自己也有了一点底气,带领学生读《论语》也开始“理直气壮”。一轮下来,总结得失,阅读的盲点一一呈现,再逐一解决,这个过程愉悦而满足。
当然,不是所有的原典都可能精读,因为太难,但一旦专注阅读它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的增补,更是精神的充裕。因为接受了为商务印书馆“学生国学丛书新编”撰写《礼记》导读的任务,我对作品通读了数遍,有感处随手记下心得体会。阅读中也帮我解决了《论语》中不解的一些问题,即如曾皙描绘暮春情景来言志,夫子听完后为什么“喟然而叹”,“吾与点也”?
《礼运》篇中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由天作,礼以地制。……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礼”“乐”都是以天地的运行作为仿效对象而作。中国人由天地动静、四时节律、昼夜来复、生死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有条理的。
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去郊外游春,在水边洗除晦气祈福,是顺应自然的节律,这就是生生而有条理,就是礼。“风乎舞雩,咏而归”,登台,咏唱,都是内心欢悦的外在表现,就是乐。曾皙描述的场景顺应自然运行的大道,贯注到现实生活中,“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礼乐并举,是孔子的理想社会图景。所以孔子才会说“吾与点也。”
阅读原典,不仅让我解决了现实语文课堂的问题,解除了我心中的困惑,也让为自己的人生打下了精神的底色。
三、提供更有厚度的语文课
我的很多阅读,是为解教学之惑。《登泰山记》中姚鼐做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事情:即时“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也要赶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登顶泰山。姚鼐为何要找罪受?此文讲求的是什么“义理”?带着困惑读书,目的性明确,须弄清姚鼐写作此文前后的人生和心路历程。
翻寻资料得知,1773年,43岁的姚鼐因学识渊博,被举荐入四库全书馆,担任纂修官。任职期间,他与总编纂纪晓岚不合,仕途不顺,加上先前伯父及好友的官场失意,对他造成了莫大的震慑,于是翌年秋他便借病辞去官职,十二月就顶风冒雪,踏上了南归之路。经过这样的阅读梳理,这篇散文的义理大约如是:在最艰难的时间,登上具有高尚人格象征的泰山,完成精神的锤炼;在最纯净的环境登上泰山之巅,感受人的渺小和伟大;走下山,人心变得沉静,心胸变得开阔,再不会计较一时得失,再不去理会意气纷争!
读《师说》亦是如此,韩愈为什么对士大夫耻学尤为痛心?为什么如此珍视时年十七“学于余”的李蟠?翻阅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及韩愈的《送孟东野序》《進学解》《原毁》《原道》一系列作品,我逐步揭开了心中的疑团,逐渐理解了韩愈倡导“为学”的艰难:韩愈是以道自任的卫道者,即便孟子也不能救于儒道未亡,自己却仍要竭力倡导儒学复兴。唯此,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在举国迎舍利子之际上书冒犯天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也才能理解苏轼为什么评价他是“道济天下之溺”。奖掖年轻的儒学后生,批判耻学的时代风气,都是他“卫道”的一部分。
被任务驱动的阅读,并不意味着仅限于解决眼下碰到的教学难题,在解开困惑的过程中,从著述的字里行间了解作者应对困难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创作文章的方式,以及文字背后蕴含着的巨大的人格精神力量,对于阅读本身尤为重要。
四、读与行的结合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路是对阅读的深化,至其地,生其情,再读其文,那种文与人的交错让我尤为感怀。
2019年秋,我们三位老师和七十多名学生从北京出发,抵达西安,沿着西成高铁入川,途经汉中、广元、剑门关、青川、江油、青莲、绵阳、德阳、广汉等,最后抵达成都,四个小时就走完了千年前杜甫走了二十多天的路程。
出发之前,我确定此次“游学”的主体人物是杜甫,我的阅读必须走在学生前面。首先了解诗人,冯至、莫砺锋、陈贻焮三位大家的杜甫传我依次读完;再读杜诗,萧涤非、葛晓音编著的《杜诗选注》,叶嘉莹、吴小如等大家对杜诗的解读赏析,遵照“以史读诗,以诗证史”的原则开展阅读。
有了上述阅读做基础,我着手设计了“杜甫与杜诗”学习任务群,沿着杜甫当年的入川之路,每至一地,领着学生重读其诗,与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产生共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渐渐明白了杜甫和杜诗对中国诗歌史、对中国人的精神构成意味着什么,也对“诗圣”和“诗史”这两个标签有了更丰富更切实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的阅读和行走,是我们众多阅读和行走活动的一次,从太史公祠、韩愈墓园、眉山三苏故里,到赤壁、绍兴、岳麓山,再到西南联大旧址……我都是先读书,读得多了,自己有了足够的积累,才可以设计更为丰富多彩的学习任务群,才能让学生的行走不止于到此一游,而是形成绵长的生命力,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成长点。
读一本书就好像在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我期待着能给自己的未来种下更多种子,更希望将这些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以期他们长成参天大树。在自我阅读和引领学生阅读这条路上,我将继续努力,我们将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北京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