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大山的呼唤

2024-04-25向其坤

师道 2024年4期
关键词:支教班主任生命

向其坤

这已经是支教的谢桃老师回访大朝山的第二次了。在大朝山,他有着终生难忘的烙印——学生杨星润临终前拉着手对他说:

“老师,我还不想死,我还想活,您要救救我啊!”

谢桃再次途经大朝山蒋家铺时,这话更加肆虐地撕扯着他,此刻的谢桃,眼角又再次湿润……

“原来乡村美好的教育可以与分数无关”

在大朝山中学工作的十五年,是我教育生涯最关键的十五年。十五年里,我撰文提出了“教育场”理念,结合多年从事乡村教育的感悟,对乡村学校的育人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即在我担任班主任的大朝山中学57班发起“优秀乡村少年”的评选活动。评选的一个要求是:班主任在周末或寒暑假入村入户对学生进行访问、调查。因此,以学生的家庭、社会考察为主要任务,我走访了大朝山西镇所辖10个村公所的所有村社。清晰的记忆中,在我到达澜沧江边一个小村庄的那一个下午,共进晚餐6次。为什么?因为实在撇不下那些朴实老乡的热情——在他们眼里,参与晚餐是不嫌弃老乡、看得起老乡的一种特殊“礼仪”。这样,如期评选出了第一批“优秀乡村少年”。

后来,大朝山中学迎来了支教老师,成员是谢桃、杨雪芹等四位。几位支教老师首先在校领导那里获知了我的一些情况,刚见面,他们就欣喜热情地对我说:“原来您就是传说中的向老师啊!”我与几位支教老师共同走过了意义非凡的两年,直到他们结束支教。

青春的热情首先在几位老师的家访工作中燃烧起来。周末,他们都摸爬在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几乎每次外出,他们都会把我当作“资深顾问”,向我咨詢目的地的基本情况。除了给他们介绍一些乡村民风民俗之外,我还给他们特别引荐了各个村社的引路人——57班第一批“优秀乡村少年”。这些少年都欢天喜地带着他们入村进户。很短的时间里,他们就和我的“优秀乡村少年”们打成一片。有时候,我们会在同路的村社家访中各自完成自己的目标。于我而言,眼前的任务是第二批“优秀乡村少年”评选的调研、考察。接触之中,他们慢慢熟悉了少年之所以“优秀”的原因,也逐渐理解了评选“优秀乡村少年”在乡村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就像他们经常微笑着对我说的那句话:“原来乡村美好的教育可以与分数无关。”这些,也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他们对乡村学生的引领与教育。

“我不愿失去你们中的任何一个”

除了承担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之外,谢桃老师还担任了60班的班主任工作。可是,在头两个月里就遇到了非常痛心的事情:60班的学生杨星润因病死亡了。杨星润是一个不幸的孩子,母亲早逝,是父亲把她带大。为了养家,父亲把读中学的杨星润托付给叔叔照管,外出打工去了。杨星润的身体半年前出现不适,她一直忍着没有告诉任何人,唯一可以诉说的父亲不识字也不会使用手机,他在哪里打工,杨星润一无所知,也联系不上。就这样,病情一拖再拖,一直拖到接手班主任的谢桃老师家访时才发现,到医院检查,结果是黄疸肝炎末期。在杨星润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拉着谢桃老师的手说:“老师我还不想死,我还想活,您要救救我啊!”老师尽力了,医生尽力了,回天无术。老乡用竹箩抬着她从镇卫生院到蒋家铺的路上,杨星润停止了呼吸。

我在校外接到了谢桃老师的电话。听着他在电话里伤心诉说的抽泣声,我也流泪了。一方面为杨星润同学悲惨的命运,另一方面我觉得一个远在他乡的支教老师,在刚刚踏上讲台的时候就遭遇学生死亡的事情,对于年轻的谢桃老师来说,这真是一种揪心的痛楚。几天之后,针对这起不寻常的事件,谢桃老师给他的60班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都知道,我们60班的一分子杨星润生病了,大家都期盼着她回来,回到我们温暖的60班中。但很伤心地告诉大家,她离开了我们。昨天19点30分的时候,她在从垭口医院回家的途中去世了,永远离开了我们,飞向了天堂。

昨天,我在医院看到她的时候,她躺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她已经认不出我了,只是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我痛哭起来,看到她难受的样子,我心如刀割!我怪我对她的关心不够,没有体察到她的身体有恙,没有过问她的身体情况,没有及时带她去治疗,没有尽到一个班主任该尽的责任,我万分愧疚!!!

还记得她在驿站中给我写的东西,她是如此懂事的孩子。她和我说家里的事情,在驿站里关心同学、关心老师,对我们60班都非常的关心!她也是个爱美的孩子,在我去续德艳家家访的时候,她也在那里,她穿着一条美丽的裙子,带着发夹,可爱灵动。她走得太突然了,60班教室里还残留着她的影子,我还记得她的笑声,记得她的小酒窝,还记得她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里,还记得她扎头发的样子,还记得她与你们打闹,还记得她和你们一起排队吃饭、在一个宿舍一个被窝里睡觉……

祝愿杨星润在天堂里,能天天开心、快乐!愿她能一路走好!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同学们,我爱你们中的每一个,我不愿失去你们中的任何一个,我是多么希望你们能健健康康、无忧无虑地成长。我宁愿接受你们的打闹,接受你们的不懂事,接受你们的成绩不理想,但我不愿接受你们离我远去……所以,以后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有病有痛,及时告诉我,好吗?我们一个班有65人,老师可能没法关心到你们的每一个,但请你们把我当作知心大哥哥,把身体、心理的问题告诉我,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你们!同时,大家要多注意身体,多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健健康康地成长!

最后,我想再次告诉大家:我爱你们!

这件事、这封信引发了支教老师对生命、成绩的权衡,带来新的教育思考。教育应该秉持着对生命的理解与敬畏,背离这个原则,再高的分数、再好的成绩,对教育的本质和初心来说,都是一种背叛、亵渎。“您要救救我啊!”是大山深处流淌出来的呐喊。救什么?救起乡村的文化,救起乡村的教育,才能救起乡村少年的未来,也才能救起乡村的未来。教师对于学生,是生命对生命的一程相遇、一段陪伴,正常的支教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用哪种方式去相遇,怎样去陪伴?我想:把学生都想成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遇上什么样的老师,就理当成为什么样的教师。

“我不流泪,不是我已经成熟”

57班第二批“优秀乡村少年”的评选落下帷幕,我特别邀请了四位支教老师作为颁奖嘉宾参与了颁奖典礼。杨雪芹老师还受邀朗诵了我为优秀少年们撰写的颁奖词:

朴实、厚道、自信、乐观、坚毅、果敢,你们的精神开始慢慢书写出班旗上的那个‘人字。乡村人,乡村少年,优秀乡村少年,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如果放飞少年,就是放飞一窝学会展翅的雏鸟,那么,我们的班级不过是个鸟巢。你们必将一如既往地体验生命、感受生命、理解生命、感怀生命。从这里飞出去的鸟,不论你是栖息在深山老林的枝头,还是栖息在城市建筑的屋顶,切记:你一定要成长,一定要向爱向上,向蓝天向白云向大海!飞吧,所有的雏鸟,等着你们给朝山带来福音,等着你们给朝山带来和谐,更等着你们回首看看这个曾经滋养你的校园。

之后,收到了杨雪芹老师传来的邮件:

这是我亲历的57班“优秀乡村少年”颁奖典礼上的一幕:在讲述少年们的优秀事迹时,向老师流泪了,几乎所有的学生也一起流泪了,我看见了,在场的老师们也看见了。

只身行走世间,让我强颜欢笑以自慰;卑微的自尊,让我虚伪化妆扮潇洒,逞一时强弩。其实,我不流泪,不是我已经成熟,而是我还不够成熟。

回到57班,这份真实而质朴的师生之情只有他们班的师生能共享。老师关爱学生,学生敬爱老师,为着这一份师生情谊,57班泪流成河又何妨。正如57班后面黑板上写着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所言无虚。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我对两年来开展“优秀乡村少年”评选活动做陈述性总结。两年之中,我与少年们醉心于班级的“好玩”事件中,在“优秀乡村少年”善良、朴实、坚毅、果敢、智慧的品质培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刺激着我、感动着我。例如大家在即将走进中考考场的时候,还坚持提出到镇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为老人们洗衣物的请求;非但如此,优秀少年廖成还在悄悄地做着一件事:每天坚持给一位孤寡老人送去热腾腾的饭。这事是我在家访时廖成同学的母亲告诉我的。在总结到这些事迹的时候,因为真真切切地看过少年们的精神面貌,所以我感动且热泪盈眶。身处大山深处,我清楚地体会到当前乡村文化的衰退、变异与落俗,而这恰恰是因为乡村原本朴实善良之秉性的消逝所致,“优秀乡村少年”评选活动的深度指向就是从少年身上呼唤这种秉性的回归。我想这是当下救赎、重塑乡村文化的最现实最理想的突破口,因为二三十年之后,他们将成为乡村真正的当家人。现在少年的面貌就是未来几十年之后的乡村面貌。

“没有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杨雪芹老师的文字是对支教生活体验的一种严肃的反思。这样的亲历也变成了几位支教老师自身成长的有利元素,深刻地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态度,就像已经从事着律师工作的谢桃在电话里与我说的一样:

其实,当初的班主任工作与我现在所从事的律师工作之间,是存在契合点的。调解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放大了就是律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和职责。并且通过所经历的支教生活,在案件的处理中,我會多一个心眼,就是慎重地对待案件所涉及家庭的孩子及其教育问题。那个逝去的学生口中那句‘老师您要救救我,在我现在的律师职业中有着更加广阔而深远的警醒意义,所以我会一直记住它。

(作者单位:云南云县第一完全中学)

责任编辑 成 盼

猜你喜欢

支教班主任生命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班主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