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研究

2024-04-25殷复青

兰台内外 2024年10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

摘 要: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现代化发展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要求,共享与利用文物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充分发挥文物档案资源作用,实现文物档案资源社会化共享。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文物档案管理水平,文章根据提高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对策与相关路径,希望为我国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具有档案与文物的双重特性,加之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导致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文物档案信息的高质量管理是文物与历史资料管理的重要方向,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文物档案资源管理效率。因此,需要对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强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一、提高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的意义

1.满足文物档案馆自身发展需求

文物档案作为历史与自然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文物档案馆作为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储存场所,当下的文物保存、研究信息内容较多,以往的研究与展示手段已经不适用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文物档案馆亟须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水平,推进数字化发展进程,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增强自身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新时期,文物档案馆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适应社会变革,动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构建适合外界环境的实施格局与管理格局。

2.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效率

文物檔案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能够有效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对历史文化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文物档案馆存在文物档案归属问题,将档案与文物信息融合利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信息时代,人们更加关心自身获取信息的数量与效率,作为信息资源的载体,档案馆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向大众呈现数字化的文物信息资源。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文物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自身资源整合与利用效率。

通过高质量的文物档案资源现代化开发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信息的整合利用效率。文物档案信息中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通过计算机实行文物档案的储存、搜索,可以使信息利用共享更加快速、准确,而多元化的信息提取方式,能够帮助有需求的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资源。此外,现代化的文物档案管理还能够提升文物保护工作质量,文物档案馆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数据,根据不同条件、关键词展开信息查询,如相关资料的作者、名称、年代等,档案管理效率更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文物产生的影响,在增强文物档案安全性的同时,还提高了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效率。

3.实现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

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需要标准化与科学化的工作模块,有助于文物档案工作的收集与整合。为了提高文物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水平,需要档案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以科学、合理的流程开展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分类、评价与储存等,提高文物档案工作效率。

4.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历史文化

(1)扩大受众群体。文物档案信息的共享为受众提供了了解和欣赏文物档案的机会,不仅扩大了文物档案的影响力,还使得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接触和理解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扩大了受众群体,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

(2)参与文化传承。共享文物档案信息不仅为公众提供了被动了解文化的机会,还激发了公众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通过共享文物档案信息,公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档案的历史和价值,激发人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例如,一些数字化的文物档案平台鼓励用户参与标注、修复和研究工作,使得公众可以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与传承的过程。这种参与不仅是对文化传承的支持,还让公众更深刻地体验到文物档案的珍贵,形成了广泛的文物保护共识。

5.促进文创产业与经济发展

(1)文创产业的崛起。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文创产业的崛起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在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和多样化呈现为创意产业注入了新的灵感和动力。设计师、艺术家和创意团队通过深入研究文物档案,可以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各类产品和作品中,不仅仅是物质的传承,还是文化的创新。通过对文物的重新诠释和巧妙应用,文创产业催生出一系列富有历史底蕴的产品,从文创衍生至文旅、文创科技等多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布局。这种创新性的文创产业不仅丰富了市场,还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文化体验。

(2)促进旅游业繁荣。共享文物档案信息对旅游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数字化展示和在线访问,游客能够更轻松地预览目的地的文化遗产信息,增强了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不仅提高了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知水平,还为大众提供了更深的参与感。旅游景区结合文物档案共享,不断创新导览服务、文化活动等,吸引了更多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和经济发展。文物档案的在线展示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深度的文化旅游体验。这种综合性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还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二、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不高

文物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影响文物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文物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相关知识,采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工作。例如,在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文件管理器需要开展图像扫描、电子分类和归类等工作。但是,部分文物档案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素质,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虽然一些文物档案管理部门具有先进的基础设备设施,但缺少优秀人才,人员素质较低,难以发挥设备设施应有的作用。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综合人才,这类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文物档案管理方面的能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平台,使馆内外信息需求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文物档案的信息内容。

2.文物档案信息录入不全

文物档案馆存在设备设施陈旧,工作时间较长,电子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使得场馆数据信息管理效率不高,加之个别档案管理人员自身数字化意识薄弱,简单地认为文物档案管理工作只需要实物档案管理即可,不清楚文物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优势,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此外,在文物档案馆,实物原件档案丢失的情况常有发生,导致录入的信息不全,不仅影响整个场馆的电子化程度,还影响文物档案信息资源检索精度和共享利用水平。

3.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文物档案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因素。良好的制度不仅能够提高文物信息资源的保护水平,还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效率。目前,在我国文物档案信息系统中,相关制度设计还有待完善与优化。一方面,受传统档案管理理念和习惯的影响,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未根据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序操作,随意连接没有经过审核的信息模块,加剧了档案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文物档案馆尚未建立全面的信息安全系统。

此外,文物档案场馆的规范性制度不完善,在文物档案馆信息资源分类、数字化建设中,缺少良好的制度支撑,场馆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难以实现科学、标准、高效的信息资源应用,公众难以从中获取相关文化服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数字化信息场馆建设难以适用于实际环境,文物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不高。虽然有的文物档案馆制定了一些文物档案信息化建设框架,但是其内容没有根据文物档案馆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在执行上,个别工作人员执行不认真,制度难以落到实处。共享与利用文物档案信息资源是场馆开展文化服务的先决条件,也是相关历史研究的基础,制度的不健全会造成信息资源丢失、相关人员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影响文物档案馆的发展。

三、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的对策

1.提高人员素质

文物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水平是影响场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场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开设培训课程,课程包含信息技术、服务技术等方面,旨在提升人员职业素养、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由浅入深,以阶梯模式提升人员综合素养。此外,文物档案馆还可采用师徒制度,以师傅带徒弟的培養方式,尽快帮助新入职的员工了解相关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目标,明确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优势。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场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文物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2.完善文物档案馆数字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共享与利用文物档案的信息资源,需要搭建文物档案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储存完善的文物档案信息资源。文物档案馆可采取电子身份证的方式,将数据库中的信息逐一对应,通过身份证来开展文物信息的管理,不仅能够缩短信息查询时间,还能够提高其他部门人员的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实现信息技术的良好应用。从数字化场馆建设整体情况来看,面临的任务较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关部门需要在人力、物力等方面投入,指派专门人员执行这项任务。此外,文物档案馆有必要构建完备的文物档案信息库,围绕文物档案内容展开研究,搭建能够动态调整的文物档案信息库。文物档案馆需要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在线资源平台,不仅能够帮助相关管理人员快速获取信息,还能够实现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共享。

3.完善相关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能够有序实施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文物档案管理需要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稳定。在完善制度过程中,需要以权威部门的文件为引领,找准制度漏洞,有针对性地完善。通过良好的顶层设计规范场馆内信息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相关数据共享利用的安全。在技术层面,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管理需要成立文物档案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主体。领导层需要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严格落实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结合文物档案馆内外实际情况,提高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文物档案馆需要开展安全性、稳定性的定期检查与管理,确保文物档案资源在录入、整理等过程中的安全与真实,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有效管理,并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实际情况,制定责任制度、竞争制度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打通晋升通道,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实现现代化的文物档案管理。

除了以上的数字化管理内容外,文物档案馆还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平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提高文物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在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各环节,依托高效的信息化资源管理制度,对信息储运、共享、利用水平提升起到支撑作用。此外,档案管理人员可根据相关制度,更加规范的信息查询与共享。

四、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措施

1.编制、发行相关书籍

根据文物档案馆实际情况,可通过编辑、发行相关书籍,实现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文物档案馆需要评级与鉴定相关文物档案信息的珍贵程度,并进一步检查和完善相关文物档案资料,及时共享文物档案信息,提高场馆的文化服务能力。书籍编制能够进一步提升文物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广度,如我国出版的《山西省珍贵文物档案》,便是以古董为主,根据编号分类的形式,收录古董信息、图片,形成文物档案,以这种形式传递文物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实现了社会文化服务。各文物档案馆可将自身信息资源编辑成书,成为受法律保护的文物参考资料,向社会提供文化信息,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同时,还能够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2.组织专题展览

专题展览是当下文物档案馆开展较多的活动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共享与利用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各场馆需要解决以往专题展览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优化。在专题展览中,文物档案馆需要主动保护文物档案,通过良好的专题展览,不仅能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有效激发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扩大文物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影响。在实际展览中,文物档案馆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实体票据、历史照片等主题展览,营造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提升文物档案馆的信息文化传播质量。

通过展览这种形式,文物档案馆人气能够快速增加,继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游览,参与人员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信息资源传播的效率。

3.加强与其他文化单位的合作

文物档案馆可以与博物馆等单位合作举办主题展览。在运营方面,文物档案馆与博物馆联合组织展览,双方提供的服务更加高效。文物档案馆可以借助博物馆公共展厅等场所和服务设施,显著降低投资成本。双方的工作人员可以促进社会公众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多视角理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档案馆的发展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在原有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与利用效率,发挥数字化管理优势,为我国文物档案馆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于 洋.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档案,2021(03):132-133.

[2]于 洋.提高文物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J].黑龙江档案,2021(04):54-55.

[3]畅春艳.信息时代博物馆档案数字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22(05):184-186.

[4]张 岩,谢 菲.档案馆与博物馆中的文物档案资源一体化范式研究[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02):78-80.

[5]冀克强.新形势下文物考古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6):199-201.

[6]高劲松,张园芳,胡秋萍,等.基于关联数据的文物信息资源融合方法研究[J].情报科学,2020(12):36-42+115.

[7]黄宗红.新时代革命类纪念馆档案工作的新思考——以文物档案工作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16):245-246.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简介:殷复青(1975—),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IC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研究
试论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探究与实践
招商引资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探析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论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认识
大数据时代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高等教育的研究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