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食物观:价值意蕴、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

2024-04-25杜阳莉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粮食供给食物

杨 丽,杜阳莉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国民食物消费趋势也在发生变化。洪范八政,食为政首[1]。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食物需求的日益多元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2]。面对新形势新征程,深入理解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能够更好地践行大食物观,进一步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1 树立大食物观的价值意蕴

仓廪实,天下安。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是底线任务。实施“大食物观”是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围绕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量足、质高、结构优的新特征,对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关注人民食物消费需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

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更是底线。 由于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和资源环境硬约束并存, 保障我国粮食供给的压力较大, 加之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极端天气影响,加剧国际贸易风险,严重冲击了全球粮食和农产品供应链。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确保食物的安全、充分、多样化供给,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大食物观强调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向食物安全拓展。大食物观在保障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拓展了食物发展新空间,丰富了食物品种,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健康又营养”,反映了主食降、副食升的变化过程,顺应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趋势。 此外,大食物观的提出主要应对未来食物安全风险挑战, 强调安全与效益的统一,不仅要保证粮食产量,还要保障食物多样和食物安全,由单一的“数量安全”转变为“数量、质量、营养、生态”四位一体。因此,要拓展食物来源、丰富食物品种, 提高食物供应链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保障我国粮食战略安全。

1.2 建设农业强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到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1 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3]。 而农业的食物供给保障能力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一个基本要求[4]。 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践行大食物观,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将食物供给安全作为相关政策的着力点,有助于提升重要农产品和多样化食物的供给能力,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下,树立大食物观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思维。 大食物观强调深入推进中国种业振兴既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又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体现。传统农业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强,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模式较为脆弱。现代农业则突破自然条件的束缚,通过科技赋能拓宽宽度、挖掘深度,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提升食物生产能力和食品产业集中度, 构建强大农业产业链,将品牌化、绿色化的大食物产业链拓展到市场和餐桌旁,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让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3 增进人民福祉、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大食物观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立足点,以食物安全为落脚点,以营养安全需求为导向,保障食物生产和消费健康协调发展。

一是人均消费数量下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多年来米面等“主食”的消费量稳中趋降,肉蛋奶、蔬菜等“副食”的消费量明显增长,可见,我国大众膳食结构更加注重营养搭配、 更加合理化。 为此,树立大食物观要求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 实现食物品种类型和来源多元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必需,增进人民福祉。 二是食物供需存在匹配错位。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粮食产量大于销量,然而豆粕、玉米等蛋白饲料外采率较高,因此,树立大食物观要求关注居民消费需求,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需求侧引导,更好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三是大食物观要求通过“开源节流”,加强食物安全各环节、全链条管理,保障人民食物消费安全,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4 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大食物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内在同一性, 体现了生态可持续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过度开发使用农业资源引起耕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以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引起土壤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因此,践行大食物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所需食物,人类既要利用自然造福自身,也要加强自然生态保护,避免“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做法。为此,大食物观要求平衡食物生产力与资源承载力的关系,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贯彻生态友好的发展理念。 一是大食物观强调资源合理利用。着眼于土地的环境承载力,依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地理特点,致力突破资源禀赋对食物开发的硬约束,提供稳定可持续的食源。二是大食物观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 大食物观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生态保育,统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理念,缓解农业生产压力,实现食物绿色低碳安全生产。 三是大食物观主张节粮减损。大食物观在注重粮食安全高效生产的同时, 也需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全链条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促进绿色低碳消费深入人心。

2 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新发展阶段的大食物观是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主张以食物代替粮食,顺应居民消费结构,让群众的食物品质更加优良、 类别更加丰富,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是对传统粮食观的拓展升级。 大食物观是大资源观、大科技观、大农业观、大市场观、大安全观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2.1 大资源观

立足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大食物观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资源禀赋,本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向草原、山林、江河湖海要食物,不断探索多元化食物来源, 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的种植业向海洋牧场、生态农业拓展。同时,对于生产资源的利用, 大食物观主张绿色低碳的方式,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强调再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大科技观

稳定性、安全性、营养性以及可持续性是大食物观的重要目标,践行大食物观需要科技的支撑作用。粮食生产技术与耕地保护技术的创新有助于夯实粮食生产能力,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符合大食物观的安全性目标。数字化技术与食物减损节约技术有助于农产品的稳定性,实现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符合大食物观的稳定性目标。 设施种植技术与新型食品研发有助于提供多样化食品供给,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符合大食物观的营养性目标。农业生态环保技术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促进绿色转型,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符合大食物观的可持续性目标。

2.3 大农业观

农业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人类提供食物,相应地,大食物观关注农业产业链,兼顾农食系统绿色转型,为端牢中国饭碗持续发力。 大食物观要求农业生产既要注重粮食生产, 还要统筹“粮+经+饲+草” 四元结构以及农林牧渔的均衡发展,保证小麦等口粮安全、优化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区域分布、扩大苜蓿等饲料的种植面积、发展牧草产业。 同时,大食物观要求食物生产要从耕地资源向全方面的生产资料扩展, 多途径丰富食物资源,为此,合理开发农林牧渔,统筹食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承载力相得益彰,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4 大市场观

市场能够灵敏地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的逐渐转型,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决策。大食物观要求根据消费者行为以及对食物的需求决定农作物品种、销售渠道等,以增强供给各种食物的能力。此外,基于当前的世情、国情和社情,在强大内生力推动下,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着力构建国家间的农产品自由贸易区,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加强农业与食物供应链的韧性。

2.5 大安全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保食物安全是大食物观的落脚点。大食物观在不同维度上强调了食品、粮食和生态的安全观。 其中食物安全要求无毒无害,质量以及营养都要安全;粮食安全强调粮食的生产、 供应都要得到安全保障,包括饲料粮的安全、蛋白质的安全;生态安全要求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高效型转变,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效益,在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5]。此外,大食物观还强调资源安全, 不仅要考虑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还要兼顾当下资源和未来资源,确保牢牢抓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3 践行大食物观的实践路径

践行大食物观,要加强农业保障、科技支撑、市场深化以及宣传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农业保障为立足点,筑牢粮食生产的安全底线,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转型;以科技为支撑,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实现食品产业与大农业的融合;基于大食物观建立大市场,发挥市场配置食物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促进大食物供给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以宣传教育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推动构建更加合理的膳食结构。

3.1 以农业生产为前提落实大食物观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 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从中长期来看,粮食产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在践行大食物观的过程中要把握食物结构的变化规律,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高质量的农产品回应民众对营养的诉求。

一是筑牢粮食生产的安全底线。粮食安全是大食物观的前提,只有恪守粮食生产、夯实粮食根基,才能高效拓展大食物观的应用范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 ”[6]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要坚持“藏粮于地”战略,不断把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为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此外,将大食物观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形成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增加农民收益,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转型。随着信息技术、设施技术、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国民能够利用垂直农场、智慧农业等现代生产方式替代一部分的土地,高效能大规模地生产多样化的食物, 可以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同时,要持续推动食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根据大食物的供给目标培育各种食物新产业、新业态,致力于构建包括绿色蔬菜、经济林果、优质粮油、特色养殖等领域在内的现代农业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7]

三是提高食物生产供给能力。保障食物安全是大食物观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途径保障食物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安全。 一方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为其提供土地使用权、农业收入保险的方式,鼓励他们将农产品商业化,增强农民种植意愿,不断提高农民生产农产品的能力。 另一方面,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土地流转,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形成更加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产出率,不断激发农业生产方式的动力和活力。

3.2 以科技为支撑落实大食物观

科技是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科技创新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落实大食物观要以科技为支撑,贯彻“藏粮于技”战略,走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道路,推动食品产业与大农业的深度融合。

一是将“藏粮于技”视为粮食产出的准则。我国在种子、化肥、农机等农业基础领域仍落后于一些欧美国家, 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但是新一轮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特征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孕育重大突破,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抓好种子创新,推进农业种植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农业设施和装备创新,推广有机化肥、绿色农药,发展数字农业,攻克蔬菜、粮食等种源“芯片”难关,将“大国粮安”建立在稳固的生物安全基础上[8]。最终通过农业科技的大力发展,不断释放农业生产潜能,实现粮食生产重数量和保质量并举,促进良种、良田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着力点。

二是以科技赋能大食物理念。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动态转变,对食物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生物技术通过改良生物性状等方式,拓宽了人类对食物认知的边界,植物蛋白、利用生物技术合成的人造肉以及昆虫蛋白等逐步替代传统蛋白质, 为将来的食物供给提供了新方向。践行大食物观,要坚持科研先行,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为居民的食物供给提供指引,确保粮食自给率,通过科技的牵引作用开发更加多元化的食物类型,提高食物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借助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不断拓展生物资源,推动细胞基蛋白等新食品制造产业的发展。

三是促进食品产业与大农业的深度融合。作为民生支柱型产业,食品产业不仅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同时还能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 要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发展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提高食物产业链的效率,还要促进食品产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成立大食物资源基因库,推动构建以食品安全为基础、以营养为导向的食品价值链,实现大食物安全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统一,既满足人民群众的饮食需求,又能为农民增收致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3.3 以市场高效配置落实大食物观

大食物观要求食物的生产、加工、储运、消费等环节需要完备的市场体系作保障。 因此,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战略,发挥市场配置食物资源的重要作用,健全重要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基于大食物观的大市场,实现大农业以及食物供给体系的稳定性发展。

一是营造规范市场氛围,培育生态食物生产发展。 通过建立食物要素有序流动的市场环境,将绿色健康贯穿于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 各环节,精准细分目标市场需求,支持绿色环保食品产业的发展, 激发生态食物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同时,树立大食物观的生态发展理念,引导金融资金向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流动,对资源环境高消耗食品产业的社会资金加以限制,以及通过补贴政策等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对绿色食品进行生产投资, 助力食品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农食系统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此外,还要打造食品经营主体的规范化、 标准化水平,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标杆,支持鼓励当地关于绿色食品和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涉农专业合作社的队伍和规模。

二是树立大食物观的流通储备理念。 流通和储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供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要不断强化“大食物观”粮食储备调控能力,从储备端与购销端发力,围绕建链、补链和强链构建国际国内贸易一体化食品流通体系。 随着消费者对水产品、蔬菜肉类等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这类农产品又不易储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多方储备,以保障各类食物供需平衡和社会新型粮食安全。 另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农产品供应链、创新链的对接,打造扁平化流通模式,推动订单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对沿河及沿铁路的物流通道与节点建设,增强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食物需求。

三是立足全球化思维,建立持续稳定、安全可控的国际农业食品供应链。 我们要放眼全球,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采取农产品进口多元化策略,提高国际食品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可控性。 首先要坚持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在全球供应链视角下做好粮食安全顶层设计,健全重要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守好国内口粮安全底线,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 其次拓展进口食物品种、渠道以及来源地,补齐农产品海外供应链的短板,降低对单一国家单一食物品种的进口依存度,确保外部粮源稳定。 最后加快培育国际性农业食品企业, 鼓励其参与国际的大食物竞争,拓展食品国际市场,积极融入全球农业贸易产业链、价值链以及供应链建设。最后,要积极参与全球粮农安全治理,加快构建农业投资贸易平台,维护国际市场与贸易秩序。

3.4 以宣传教育践行大食物观

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大食物观,要以保障食物供给安全作为相关政策的立足点,积极做好大食物观宣传科普工作, 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切实为人们群众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面向民众和相关主体,做好大食物观的科普传播。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短视频、广播等传播媒介科普大食物观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通过学生营养日、全民营养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全面落实合理膳食行动,将“大食物观”融入营养健康工作中,向民众强调平衡的膳食模式,既提高生活品质,又促进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对各类食物生产加工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强宣传引导工作,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研发新食品、提高食品制造前沿技术,生产出更加多元、健康、安全的食物,实现营养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同时,向全社会强调食物安全,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从粮食逐渐转向包括粮食在内的食物,加强食品安全和食用知识宣传,用“大食物观”谋划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全社会践行“大食物观”的行动自觉。此外,要制定大食物观的实施方案,做好顶层设计,支持保障食物安全相关课题研究,推动构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

“民”为国基,“粮”为民命,“食”关乎国运和民生。 深刻领会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立足农业保障,坚持拓宽食物来源与抓好粮食生产的有机统一,通过科技赋能育种关、产业关和质量关,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对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粮食供给食物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