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地区一例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
2024-04-24李思宇
李思宇
摘要:2022年7月下旬,南京市六合区某养鸡场从外地购入一批白羽肉鸡,160日龄左右时部分鸡相继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水样稀粪等临床症状,一周后有5只鸡死亡,结合现场临床诊断、病理解剖以及实验室诊断技术,该病死鸡确诊感染鸡沙门氏菌病,经综合防治措施后,该养殖场未出现感染扩散,取得较好的治疗及防控效果。
关键词:鸡沙门氏菌病;诊断;防治
鸡沙门氏菌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由致病性沙门氏杆菌引起,鸡感染沙门氏菌后可引起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等病症,是家禽养殖领域普遍发生的一类传染病,不同年龄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其中2~3周龄的雏鸡感染后死亡率可达20%~30%,甚至更高。鸡沙门氏菌病既能垂直传播又能水平传播,病鸡排泄物、污染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呼吸道、饮水或饲料等进行水平传播,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病鸡以排黄绿色黏稠粪便为主要特征,雏鸡同时伴有食欲减退、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呼吸困难等症状,成年鸡感染后生产性能显著降低导致其种用价值降低,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1]。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2]。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近年来,随着蛋鸡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给现代规模化集约化的养鸡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一旦在养殖场中发生,往往会周期性流行,因此养殖人员和兽医工作者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净化,培养健康无病的鸡群。
笔者于2022年7月对南京市六合区某鸡场一起疑似鸡沙门氏菌病感染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处置,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2年7月下旬,南京市六合区某养鸡场从外地购入一批白羽肉鸡,160日龄时部分鸡临床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杂乱,翅膀下垂,排黄绿色黏稠稀便,持续一周左右后有5只鸡死亡,故养殖场负责人前来向笔者咨询。笔者前往该养鸡场勘察发现,门口消毒池内消毒液久未更换,发病鸡所处鸡笼位于鸡棚内通风较差区域,时值酷暑,气温较高,鸡笼内环境潮湿且闷热,笼内地面脏污,饮水槽被鸡粪便堆积,周围有较多蚊虫飞来飞去,询问养殖场负责人和饲养员得知该鸡棚本月尚未进行清洗消毒。
2 临床症状
发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羽毛杂乱,体形消瘦,双翅下垂,排黄绿色稀粪,食欲明显减退,饮水量增加,反应能力下降。鸡群发病后一周内有5只鸡已病死,羽毛蓬乱,消瘦,肛周因稀便干涸后被封住。
3 病理解剖
剖检死亡的病鸡,打开腹腔可见内部有血水,肾脏肿大、充血;肝脏肿大且颜色变为砖红色,在肝脏表面有斑点状或条纹状的淤血现象,还可见肝脏表面有灰白色的点状坏死;心脏组织表面有小结节,且心包膜略增厚;脾脏肿大、充血;肠道呈卡他性炎症,盲肠显著肿大。
4 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集病死鸡有明显病变部位,包括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肠道、肠道内容物和同批有临床症状病鸡的翅静脉血液等,分别做好标记,存放于冷藏箱并冰袋保鲜,送至实验室进一步化验。
4.1 组织抹片镜检
取病死鸡的肝脏和脾脏等组织进行涂片,而后采用革兰氏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镜下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菌,外观呈球杆状,两端钝圆,中等大小,无芽孢,无荚膜。
4.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鸡有明显病变的组织样品,将采集的病死鸡组织样品研磨,离心,取上清液,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经37 ℃恒温培养24 h后可见无色透明菌落,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挑取单菌落分别接种于SS琼脂培养基和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培养。在SS琼脂培养基生长成无色半透明、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呈品红色菌落。
4.3 细菌生化鉴定
将分离纯化的单菌落接种于TSI斜面培养基,能分解葡萄糖,不发酵乳糖、蔗糖,产生硫化氢,产气(斜面红色,底部变黑);将分离纯化的单菌落接种于生化培养鉴定管,经培养后发现接种菌可以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产气;不发酵水杨苷和侧金盏花醇;产生硫化氢,不产吲哚(靛基质试验阴性),能利用枸橼酸盐。不水解尿素,不液化明胶;V-P实验阴性,MR实验阳性。由此可以判断分离菌为沙门氏菌。
4.4 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采集发病鸡的翅静脉血液并分离血清,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先后滴加鸡沙门氏菌全血凝集抗原与发病鸡待检血清各0.05 mL,混合均匀使其呈2 cm大小的圈,轻轻摇晃玻璃板使得混合物反应1~2 min,同时设置阳性与阴性血清对照。发现2 min内有发病鸡血清与凝集抗原结合后出现明显颗粒状凝集现象,且凝集程度达50%以上,而阴性血清与凝集抗原结合后未出现凝集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发病鸡血液中含有鸡沙门氏菌抗体,进一步确诊发病鸡感染鸡沙门氏菌病。
4.5 药敏试验
從病死鸡的组织样品上清中分离纯化的细菌均匀涂抹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盖上硫酸链霉素、多西环素、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6种药敏片恒温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硫酸链霉素、多西环素不敏感,对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中敏,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高敏。
5 诊断
通过对该养鸡场的现场勘察、患鸡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养鸡场发病鸡感染了鸡沙门氏菌病。
6 防治措施
6.1 无害化处理病鸡
建议该养殖场负责人及时将病死鸡的尸体、污染物、排泄物进行深埋或者焚烧处理,将病死鸡尸体焚烧后深埋,并分别在坑底和尸体覆盖土层上泼洒生石灰后再进行掩埋,避免造成范围更大的感染;同时迅速将患病鸡和健康鸡隔离,单独隔离饲养发病鸡,对种鸡棚和孵化室进行全面消毒,使用2%甲酚皂溶液、0.2%过氧乙酸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10%生石灰乳交替消毒。在发病期间消毒1~2次/d,连续1周。防止造成更大规模的交叉感染。
6.2 严格消毒,杜绝病菌扩散
自然环境中的致病性沙门氏菌有较多血清型,这就意味着鸡沙门氏菌病单纯依靠疫苗免疫不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在养鸡场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仍以严格消毒和规范饲养管理为预防手段,因此首先应对该发病鸡场的鸡棚进行机械清扫,彻底清扫干净粪尿,保持清洁卫生,待干燥后用0.3%~0.5%稀释过的过氧乙酸做鸡棚内环境和物品的喷洒消毒,防止病菌继续扩散和传播,每周彻底消毒一次。养殖场周围环境和道路进行清扫消毒,铲除杂草,清理野鸟、鼠类粪便,灭蚊灭蝇等。
6.3 药物治疗
近年来,由于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使沙门氏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药物的防控效果逐渐变差,因此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应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3]。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知鸡沙门氏菌对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因此作出药物治疗方案:
将1 000万IU庆大霉素注射液500 mL与10%恩诺沙星注射液40 mL混合均匀,成年鸡每天0.5 mL/只翅下或腿下肌内注射,连用2 d;由于肉鸡生长性能和蛋鸡产蛋水平受肝脏健康程度影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采取保肝护肾措施,可以在饮水槽内加入VA、VD、VE、VK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及胆碱和胆汁酸等抗脂肪肝因子,在饲料中加入脱霉剂,任鸡群自由采食、饮水一周,有助于促进发病鸡群肝脏、肾脏内的药物代谢,提高其肝脏排毒功能。通过上述药物治疗后,该养殖场3 d后已经没有新病例发生,自第5天开始,病情已经好转,发病鸡食欲恢复到正常水平,且粪便也逐渐恢复,整体鸡群精神水平也趋于正常。接下来的两周,除在治疗前期感染严重的病鸡还有陆续死亡外,全群病情死亡情况已得到控制。
6.4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鸡群免疫力
鸡群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遇到昼夜温差大、通风不良等情况,机体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受到损害,而此时体内的劣势菌群繁殖速度加快,尤其是沙门氏菌达到一定数量时,鸡群就会暴发沙门氏菌病。产蛋期鸡群多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消毒不严、饮水或饲料受到污染,或者遇到炎热夏季或寒冷冬季,鸡群在冷热应激威胁下,自身免疫力下降,给沙门氏菌入侵创造大好机会,致使鸡群原发感染沙门氏菌,严重威胁整个鸡群的身体健康。保持鸡棚内良好的通风条件,炎热天气要通过增设风扇或喷洒水雾来降低温度,并且及时清理鸡笼内粪便、饲料和饮水槽,保证料槽和饮水槽干净;加强饲养管理,给鸡饲喂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减小饲养密度,避免因饲养条件恶劣造成的鸡免疫力下降
6.5 定期监测疫病,加强监督管理
在该养鸡场本次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当地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应该对整个鸡群采血并进行血液凝集试验,及时发现并淘汰阳性个体,建立无疫病的鸡群,由此可以有效防范养鸡场周期性流行。
7 讨论
7.1 发病原因
通过现场考察笔者发现该养殖场鸡群此次发病跟饲养管理不规范、清洁消毒工作不完善有直接关系,特别是鸡棚内饲料、饮水槽内未及时清理,存在较多粪污。研究表明,家禽生产中常见的污染源是饲料,通过被污染带菌或霉变的饲料、饮水和日常用具以及养殖环境侵入消化道感染致病。且鸡棚内蚊虫较多,该病可以通过蚊虫、苍蝇等传播媒介进行机械传播。养殖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鸡群受到寄生虫、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促使或加重病情。应该定期消毒,做好灭蚊灭蝇防害工作。所以该养殖场卫生条件不达标和饲养管理方式不规范是加速鸡群发病和传播的诱发原因,以后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及时清理鸡棚、严格规范消毒、创造良好通风条件,从源头上消灭疾病的传播因素。
7.2 预防措施
由于鸡沙门氏菌病可垂直传播,且能造成蛋内感染[4],带菌种鸡产出的污染蛋种孵化出壳后形成感染带菌的雏鸡,带菌雏鸡发病后死亡率较高,耐过雏鸡可以成为带菌者,成年后继续产出带菌种蛋,所以容易引起养殖场鸡群的大批量、反复感染及发病,代代相传[5]。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在短时间内造成鸡群死亡,给现代规模化集约化的养鸡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由于及时发现和采取防治措施,该养鸡场内的病菌未感染至育种鸡和雏鸡,但仍然应该对该养鸡场立即开展鸡沙门氏菌病净化工作,保证种鸡及孵化场雏鸡无感染风险。在育种过程中严格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全场消毒,包括人员、种蛋、设备、用具、墙壁、地面和空气的卫生消毒。为避免雏鸡免疫力降低从而感染疾病,应选择优质的全价饲料进行饲喂,增强雏鸡免疫力。种蛋群要定期进行鸡沙门氏菌检疫,发现病鸡及时淘汰,一旦发现鸡群存在感染风险时,要立即禁止种蛋进入孵化室。种蛋、雏鸡要选自健康无疫鸡群,种蛋孵化前要经消毒处理,孵化器也要经常进行消毒;育雏舍经常要保持干燥洁净、密度适宜,避免舍温过低,并力求保持稳定。注重做好整个鸡群的净化处理工作。避免雏鸡和成年鸡的接触,切断沙门氏菌的传播渠道,确保养殖安全。
预防鸡沙门氏菌病要从避免引入传染源,坚持自繁自养,从外地引入的鸡要全面检疫,定期对鸡群开展全面检疫,配合日常健康饮食。同时注意饲养环境,保持鸡笼内环境卫生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时清理粪便脏污,做好养殖场内和场区周围的消毒灭菌工作,防虫防鼠,从根本上预防鸡沙门氏菌病的发生。养殖场所使用的消毒药需定期更换,不要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消毒药物,避免产生耐药性,降低消毒效果[6]。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消毒药的使用效果和方法进行检测,保证合理使用正确的消毒药,达到最佳消毒效果。
7.3 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感染,立刻对患鸡隔离饲养,积极采取措施,对发病鸡群配合及时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为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物产生耐药性,可以选择两种及以上药物交替使用[7],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经济损失。
8 小结
通过本次鸡沙门氏菌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采用对该养殖场的现场勘察、患鸡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养殖场发病鸡感染了鸡沙门氏菌病,采取了一系列隔离消毒和药物治疗措施,使该养殖场发病鸡群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提示致病性沙门氏菌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传播,需要养殖及饲养管理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充分掌握养殖场沙门氏菌病的发生流行特点,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治疗鸡沙门氏菌病,要加强养殖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根据鸡群的年龄实施不同的养殖管理方法,培养并监督其正确的消毒意识,同时引导养殖户和基层兽医工作者对疾病流行特点和传播方式的充分认识,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对鸡群的观察,及时发现病鸡,将疫情及时报告给当地动物疫病疾控中心,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本病后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使其在疾病流行之初可以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防控,降低传染病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动物疫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丽.蛋鸡沙门氏菌病诊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5(6):76.
[2] 李榕.一起雏鸡暴发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治[J].畜禽业,2013(4):72-73.
[3] 时占兴.鸡沙门氏菌病及综合防控措施[J].北方牧业,2023(11):31.
[4] 杨琴,黄浩,毕润,等.一起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23,19(5):106-109.
[5] 刘玉娟.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4):51-52.
[6] 陈华.畜禽养殖场消毒常见的问题[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7):118-120.
[7] 肖勇.畜禽养殖場消毒方法选择及消毒药品使用[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2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