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趋势及综合防控
2024-04-24袁苏娅谭倩高兴
袁苏娅 谭倩 高兴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壮大,牛病毒性腹泻在我国牛群养殖过程中发病率逐年攀升。目前,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严重阻碍了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掌握该病科学的防控策略,降低牛病毒性腹泻对我国养牛业的危害,本文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以期能够为该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诊断方法;防控措施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俗称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BVDV)感染引起的牛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国际兽医组织(WOAH)定位B类传染病,在我国属二类传染病范畴。该病毒可感染不同日龄的牛群,健康牛群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高热、腹泻、黏膜溃疡,妊娠母牛流产等症状。牛病毒性腹泻自20世纪80年代李佑民[1]在我国首次报道后,便开始在我国多个地区广泛流行。2016—2017年李嘉[2]对黑龙江地区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BVDV抗体检出率高达92.85%。2019年陈鑫烨[3]对河南省7个地级市的部分养牛场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抗体阳性率为64.3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牛病毒性腹泻在我国流行情况较严重,蔓延速度迅猛。此外,有研究报道称散养户的牛病毒性腹泻的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规模化养殖场,说明该病在牛群密集的环境中传播更为严重,应当引起重视[4]。为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掌握该病科学的防控策略,降低牛病毒性腹泻对我国养牛业的危害,本文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以期能够为该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
1 病原学特征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结构,RNA链长范围在12.3~12.5 kb之间,有囊膜。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为40~60 nm。共包括BVDV-1、BVDV-2和BVDV-3三个基因型,根据5?UTR和Npro基因序列的不同,BVDV-1又可以分为22个亚型,BVDV-2可分为4个亚型,流行形式较为复杂[5]。
BVD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低温环境下较为稳定,在-60~-80 ℃的真空冻干条件下可长时间存活,56 ℃环境下能够快速将其灭活。耐碱不耐酸,在pH小于3的酸性环境中极易失活,对20%的乙醚、氯仿、有機溶剂等消毒剂敏感。
2 流行现状
牛病毒性腹泻宿主范围广泛,不仅能感染牛,山羊、猪、骆驼、鹿及其它部分野生动物也可以感染该病。各个日龄的牛群均易感,其中以犊牛易感性最强。患病牛和隐性带毒牛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既可以通过健康牛群和患病牛群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进行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母牛妊娠早期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后可以通过胎盘将该病毒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出生后持续带毒,形成持续感染(PI)动物,是该病最为主要的传染源[6]。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通常以秋冬等寒冷季节多发。健康牛群感染后会引起牛自身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清除。
虽然目前牛病毒性腹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但是由于其基因亚型众多,流行形式复杂,因此,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行毒株存在差异。目前,我国流行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主要为BVDV-1型,其中以1a、1b、1c亚型为主,1d、1m、1o、1p、1q和1u等亚型也有相关报道,给我国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 临床症状
根据牛群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之后,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大类。
1)急性型。犊牛和青年牛感染后多表现为急性经过,在临床生产中较为常见,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呈双相热,精神不振,昏睡、持续腹泻、呼吸困难,部分病牛出现口腔黏膜溃烂,口水增多、趾部溃烂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则会造成牛群死亡。
2)慢性型。慢性型牛病毒性腹泻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高,对犊牛影响严重。健康牛群感染后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在2~6个月甚至更久,患病牛群表现为精神不振、持续或间歇性腹泻、消瘦、便血、鼻部溃烂、眼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妊娠母牛妊娠前三个月之内感染后会产下PI牛,PI牛临床一般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但终生带毒,持续向外排毒;公牛感染后会造成繁殖障碍,生产力下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会损害感染牛群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降低机体的抗病力,继发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有研究发现该病常用大肠杆菌、冠状病毒、轮状病毒等混合感染,危害严重[7]。
4 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首先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但牛病毒性腹泻与牛口蹄疫、牛瘟、牛恶性卡他热等疾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需要做出鉴别。确诊病原还需借助实验室检测技术,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分离鉴定法、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其中,PCR技术重复性好,敏感性高,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发现传染源;免疫荧光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势,但是该技术的成本较高,且存在非特异性染色现象,不适合在基层推广使用;ELISA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成本较低,常用于大量样品的筛查检测,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实验室。实际工作中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假阳性或非特异性结果的出现,通常会使用几种检测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
5 防控措施
5.1 治疗措施
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暂无特效药物,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对牛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将患病牛群隔离,进行对症治疗。为缓解腹泻症状,降低牛群的肠道压力,发病初期可选用5 L清水配比500 mL硫酸钠溶液进行病牛的肠道清洗;对于高烧不退的病牛可肌内注射氨基比林或安乃近注射液进行退烧处理,具体用法和用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此外,为防止患病牛群脱水现象的产生,可以在病牛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及补液盐等,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防止酸中毒。
5.2 预防措施
1)免疫接种。目前,国内外养牛业对该病的防治一直都以预防为主。但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亚型众多,且不同区域流行的病毒基因型各不相同,给该病的疫苗研发造成巨大困难。近年来,我国研发出针对牛病毒性腹泻的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在预防和控制该病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免疫程序为新生犊牛出生2个月后进行第1次灭活苗免疫接种,3周后进行第2次接种,此后每间隔一年进行一次免疫接种。
2)加强饲养管理。①要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加强牛群引种检疫工作,严禁从疫病高风险地区引进牛群,引种前务必要进行相关疫病的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入场。入场后需隔离饲养30 d,确保健康后才能混群饲养;②加强对牛群饲养环境的管控,严格控制牛群的饲养密度,保证牛只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避免过度拥挤。保证舍内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秋冬等寒冷季节做好牛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避免牛群冷应激的产生。定期清除粪便,更换垫草,为牛群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③根据牛群的生长阶段合理配置饲料,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比例,保证牛群日常饲料和饮水供应充足,严禁断水断料现象的产生,禁止饲喂霉变饲料。
建立合理的消毒制度,严格落实消毒任务,对进入养殖场内的所有车辆、人员及物资等进行严格的洗消管理,从源头上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定期对场区道路及其环境进行消毒,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坚持舍内喷雾消毒,定期清洗水槽和料槽,減少舍内病原微生物含量。为保证消毒效果,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日常消毒过程中可以采用交叉或轮换用药方式进行。
3)净化。实施疫病净化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方法和最终目标,瑞典、丹麦等部分欧洲国家已经通过净化方案,彻底根除了该病。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该病的防控与净化工作,目前主要通过筛查淘汰持续感染动物,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强化各个关卡的检疫过程,加强冷冻精液的管理等方法,对牛群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达到最终净化牛病毒性腹泻的目的。
6 小结
目前,牛病毒性腹泻已被我国逐步纳入防控计划之内,广大养殖人员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日常饲养过程中要及时对牛群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督,树立起“防重于治”的养殖理念,坚持做好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一旦出现患病症状,及时隔离患病牛群,结合牛个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展和蔓延。
参考文献:
[1] 李佑民,刘振润,武银莲.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株(长春184)的分离与鉴定[J].兽医大学学报,1983(2):113-120.
[2] 李嘉.规模化牛场的牛病毒性腹泻净化评估与病原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7.
[3] 陈鑫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表位的筛选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扬州大学,2020.
[4] 李娜,王海燕,梁楠,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J].福建畜牧兽医,2010,32(2):21-23.
[5] 秦义娴,刘丹,陈晓春,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22,43(12):90-94.
[6] 朱远茂,杨立新,马磊,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LJ36/14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38(12): 949-952.
[7] 陈平,王斐,何振富,等.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21,41(10):2064-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