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的“智能网联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4-04-24田柳刘畅

时代汽车 2024年8期
关键词:学科交叉安全人才培养

田柳 刘畅

摘 要:针对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学科交叉背景下的“安全+”复合型个性化人才的严重不足,文章进行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智能网联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当前智能网联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考核方式进行设计,将智能网联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多门交叉学科相融合,实现智能网联安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助力汽车智能网联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智能网联 安全+ 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全球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与政府部门非常关注交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中强调了将优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1]。随着车辆自动化技术与车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传统企业也纷纷加速开展面向车联网产业的布局。作为中国国内的关键重要行业,推进汽车行业智能网联升级将会带动汽车相关行业蓬勃发展,并助力行业经济结构的转变加速和快速提升。汽车智能网联的发展离不开网络信息服务,安全是信息的红线。我国车联网的信息安全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有关汽车智能网联的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整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智能网联安全问题日益迫切,已经上升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高度,受到了来自高层监管机构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安全+”复合型个性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人才不仅要拥有安全工程专业的技术知识,还应该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旨在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网联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前智能网联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考核方式进行设计,将智能网联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多门交叉学科相融合,实现智能网联安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助力汽车智能网联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 智能网联安全+人才需求

汽车智能网联是指借助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在固定场景下实现车、人、路和云的全方位网络互联,新的互联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智能、舒适、安全和高效的全面服务体验[2]。但新兴的技术也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我国车联网的信息安全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有关汽车智能网联的安全问题频频出现,整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根据汽车网络安全公司Upstream统计数据,2022年汽车API攻击的数量增加了380%,占攻击总数的12%,2021年全球公开报道的汽车网络攻击事件高达256件,较2018年增加了225%。据工信部2020年数据,针对主机厂、TSP等网络和平台的恶意行为达280余万次,此外CNCERT(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2020年监测到20.93万个境外控制端IP地址控制我国境内智能网联设备组成僵尸网络;CNVD(China National Vulnerability Database,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在2020年收录通用型智能网联设备漏洞3047个(同比上升28%);CNCERT在2020年捕获341.10万个智能网联设备恶意样本(同比上升5.25%);CNCERT在2020年监测发现51.99万个智能网联设备恶意程序传播源IP地址(同比上升9)。仅2021年上半年针对车联网平台的恶意行为已超过100万次,较2020年同期增长超过8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乏专业的安全人员[2]。如何确保汽车智能网联安全,已成为业内人士和信息安全专家密切关注的重点,培养智能网联安全人才也成为其中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安全专业是业界公认的综合交叉学科,与计算机、网络、控制、管理、法律等各个学科及行业的交叉融合,汽車智能网联的安全更是融合了传统汽车、人工智能、网络信息、控制管理等多个学科,其对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图1所示。

目前,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整体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3-4]。随着越来越多新的工科领域的兴起,迫切需要一批拥有多学科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熟悉各种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最先进的安全理论知识的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以满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安全人才的短缺。国家《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2020年,我们将拥有860万名以上的安全人才,以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比2010年增加1倍以上[5]。特别是诸如智能网联安全此类新生学科专业,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智能网联安全+” 复合型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及未来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重中之重。

3 智能网联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智能网联安全+”人才知识能力构建

以学科交叉为手段,划分课程体系,增设相关专业课程。首先,通过深入研究安全与汽车、人工智能、网络信息等三个领域的学科特点,横向结合、学科集成,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理论体系和理论课程设置;其次,在教育中注入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并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强化“素质提升”和“能力递进”,配置丰富的实践课程结构;最后,主修与辅修结合,融合人工智能、VR、互联网+等,实施交叉培养计划,建立多层次、强通识、奠基础的学科模式,如图2形成本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达到“1+1>2”的效果。

3.2 “智能网联安全+”人才实践技能锻炼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实操动手能力。从实践中来,往实战中去。安全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于实践技能的重要性,“智能网联安全+”人才更加需要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而竞赛这一抓手,具有强对抗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检验和提升从业人员的实战能力,很好地将实践技能贯彻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去,从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智能网联安全+”人才培养中。因此,“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的理念也在实践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避免学生“纸上谈兵”的出现,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大量一线人才,为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以“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的思想为引领,在院内为学生创造比赛的准备平台及环境,建设良好的比赛用实验师资源,鼓励、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汽车、网信特别是安全类的赛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比赛中积累、锻炼经验和技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程实践能力。

3.3 “智能网联安全+”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夯实学科发展平台。面向汽车智能网联领域对安全人才应用与实践水平的要求,实施学科、领域和行业三者融合共享、合作共建的模式,完善“智能网联安全+”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机制,如图3建设“智能网联安全+”校企合作平台。与智能网联企业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校外实训基地,夯实“智能网联安全+”的培养和学科发展平台,建立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度,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秉承“以项目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理念,培养动手能力强、问题解决型的跨界安全技术人才,打造“校间、校企、校地、校所”协同育人实践新模式。

3.4 “智能网联安全+”人才思想意识引领

以课程思政为指引,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于安全的人才而言,正确的三观是至关重要的,“白帽子”的“黑”化通常只在一念之间,这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中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安全专业务必防控的。再高超的技能,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不能将学到的技能本领用到正途,都是人才培养的最大失败。正确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与架构,找准课堂思政的“着力点”,如图4选择恰当的思政教育素材,整合章节主要知识点,确定每个素材的切合点及渗透方法,并将其列入课堂大纲和讲授规划,成为具体实践可循的课堂思政方案。其核心内容是进行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整体渗透式教学设计,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方法,进行专业知识的传递与社会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达到课堂教学思政首尾贯穿,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6]。引领“智能网联安全+”人才构建正确的思想意识、是非观及家国情怀,让人才不仅仅有着高超的技能、扎实的知识,更要了解法律,学会自律,作为“智能网联安全+”人才,能够做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4 结语

通过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网联安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安全和汽车、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当前智能网联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考核方式进行设计,将智能网联安全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多门交叉学科相融合,培养以“智能网联安全+” 为基础的多学科融合人才,并通过以赛代练,增强实操动手能力,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夯实学科发展平台,并以此为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培养环节的评价标准和监管过程,建立“智能网联安全+”人才新型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 构建具备特色的“智能网联安全+”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

2022年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重点项目(2022yjjxyj04,2022yjjxyj03);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科研编制计划重点项目(2023AH040195,2023AH051460);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Azcj2022160,AZCJ2023059);2023年度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23xjkytd2)。

参考文献:

[1]辛江慧,臧立國,赵振东,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现代职业教育,2019(34): 106-107.

[2]宋昊辰,杨林,徐华伟,等.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综述[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20(7):106-114.

[3]李书福. 安全顺畅与隐私保护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使命[J]. 智能网联汽车,2019(1):23-24.

[4]莫佳雯,朱云尧,杨志成,等. 国内外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对比分析及建议[J]. 新型工业化,2022,12(9):255-259.

[5]刘音,程卫民,刘震.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J]. 科技与创新,2021(10): 154-155.

[6]陈志贤,邵俊,韩嵩. 面向一流本科教育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22(5): 107-111.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安全人才培养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创新创业设计人才培养导向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