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巴岳(组诗)
2024-04-23张远伦
张远伦,苗族,1976年生于重庆彭水。一级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著有诗集《和长江聊天》《白壁》《逆风歌》等,散文集《野猫与拙石》。获得骏马奖、人民文学奖、诗刊陈子昂青年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谢灵运诗歌奖、李叔同国际诗歌奖、重庆文学奖等。入选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
以大地之名
一场大雨 ,让它们匍匐得更低
但闪电也没能把它们连根拔起
上天的大动静,拿它们的小情绪根本没
有办法
柔顺得可怜
却绝不沾染淤泥,斗争策略
让我感到惊讶
今日我在巴岳山中
穿过小树林,停在一丛新绿前
很久,不愿挪动脚步
近处的石头上,地锦正在艰难爬行
试图以大地之名
与眼前的紫花地丁建立联系
我和朋友近乎匍匐,也没能
看清它们的神态。忽然,我想到
定力这个词语,多么适用于
地丁和我。再次,以大地之名
为弱者吁请一场重逢
设若植物也有爱情,这株
可怜的地丁应该爱上谁
现在接近七夕日的子夜,我替它
问问精神中的那个故乡
那里遍地紫花地丁,袒露在星河之下
题塑像
午间,非物质的部分大量出现
知了引出了音乐
鸟鸣唤醒了风声
猫在闭眼
我以为它在控制一颗管闲事的心灵
我的背后恍若有人出现
回头一看
固定的塑像,微微动了一下
一瞬间你会怀疑
他们依靠文学史重新凝聚的肉身
太静了
被缅怀的人,有了动感
我成为他们的参照
似乎我跟着走
也似乎我根本就没有动
和一群缄默的人聊天,你会以为
我有铜的嘴唇
电闪雷鸣说过了
便说风轻云淡
有个大师就在小径边
和自己合影,我举着桑树叶
缓缓走过
和他产生了诗歌的行距
而这,相当于过去的一百年
槐花上的麻雀
麻雀在槐花上抖动,身子竖立
纺锤体似乎脱离了万有引力
仅凭尾羽的扑扇
就可以让自己站在细碎的花瓣上
上半身的静态
和下半身的动态
形成强烈的反差
像在分饰两角,细小的喙在啜饮
轻灵的羽毛是永动机
在维持自身的迷醉
我从树下走过,槐花簌簌落下
很快就黏满我的头颅
大风中的七夕
今晚的背景,是大风,是暴雨,还是雷电
抑或是永恒流淌的爱的河流
文稿纸和键盘先后把我们困住
黑和白构成了一个世纪
晚饭后一直被宏大的事物笼罩
我却不知道它是什么
我已经不再轻易为物质以外的世界命名
神秘终究无需破解,而保持神秘
一个问候,适宜发送给巴岳山上的蓝天
房屋的顶层,显示出阳光开始迷离
短短两小时后云朵开始说话
垂落的硕大雨珠再也没有忧伤
我的文学史几乎就是一个人啊
每写下一个字符就在超越自身
夜空咆哮并未意味着触怒,相反
它卸掉重负,只为更为悠长的安详
雨停了,抱成一团的白果子们慢慢散开
抖了抖身上的水滴,躺在低空里慢慢睡去
狗尾巴草和玫瑰
头颅藏在心灵里睡觉是什么感觉
我一直想问狗尾草
和玫瑰
要是没有这场雨,和悬挂在天上的旧历
我都没法了解它们
有我这种小人物近似的野心
它们暗自努力
为明晨一滴露珠的形成而加班
清晨我路过它们
显然现在再去试探便是不礼貌
玫瑰躺在狗尾巴草丛中
也那么谦逊,不過度照耀
不完全盛开
雷声悲悯,从草叶滑落
明晨,你若路过,定会看到
头颅从心灵里醒过来
露珠里还隐约藏着上弦月
所有的时间都叫短暂
我们终于有了一些时间,来体味时间
从当代到近代,出口到入口
百年几乎就是一个闭合的循环
仿佛我常常搭乘的交通环线
让我产生已经在文学轨道上车的错觉
诗人在退场处
有些落寞,我们却从这里开始
走进展厅,不同的断代之处
我们替时间转角,并续写奇迹
心里默念一个老先生的名字,并在
一个世纪前的青年像前停了下来
时间在此有了凝固的形态
鲁迅在进场处,却有人遍寻不见他
向我们询问先生如今居于何处
最后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他
在时间的平面上黑白地活着
看上去无一例外的孱弱
出门时我校准了一下,发现所有时间的
名字
都叫做短暂,比如眼前
我试图回头,却把思想折叠起来上了
二楼
比如今年盛夏的芍药居
悬铃木果子炸裂只有一瞬,而心绪
飘着飞絮的时间将会持续整个秋天
月上巴岳
每一座巅峰都在长高,而月亮只有一轮
万山簇拥,你有高度而无言
我们巴岳山上开始想到中秋
从下弦到上弦,每片悬铃木叶都在努力
变得辽阔
“诗歌是时间”,爱是空间
每一秒和每一寸,都是对咏叹调的抵达
我们熟悉的打击乐太多了,蝉声,雀声
词语落地的声音。每一种都是天籁
叩击了我们的寂寞,和所有类似的软
组织
你在远处,亦可听见月色的伴奏声
湖边逐日温情,圆柏、玉兰和银杏的果子
正在密议举办一场醇熟的诗会
尚有时日。三五人在岸线上纵歌
90咏 絮
此月渐渐消瘦,离别之时,定有极致浑圆
照耀便是勘破,黯淡也是认清
格物的孩子们啊,请不要放弃读出光芒
的意义
既白,东方浪漫刚越过诗歌的分行
便将星辰的体香慢慢释放,到月光诞而
天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