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稳定是成功处置危机的关键条件
2024-04-23王兵
王兵
独立智库/首席赋能官创办人
最近,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总结自己在2023年成功处置的几个危机案例,特别提到,保持准确判断和策略的关键是4个字:情绪稳定。在危机处置中,每每和企业相关负责人交流我都反复强调,不管是面对突发的汹涌舆论,还是制订沟通策略与计划,或是开展沟通行动,如果没有稳定的情绪,恐怕不能有效处置问题,反而会火上浇油、小事搞大、越陷越深。很多時候,处置危机的挑战并不是来自外在力量有多强大,也不是媒体舆论如何凶猛,而是如何引导当事方的决策者们从自己的情绪、逻辑和惯性里跳开。
这段总结,很快就被接连出现的两起新案例所佐证。第一起是一位旅客携带儿童乘坐飞机商务舱,给随行的保姆只购买了经济舱的票,却要求到商务舱同坐,与空乘发生冲突,面对警察仍然拒不配合,不仅自己“喜提”拘留所数日游,还把航空公司拖进严重的危机。第二起,北京一家企业辞退一位试用期员工发生了争议,其HR负责人面对被辞退员工的疑问,撂了一连串“狠话”,被拍下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HR和企业双双遭到舆论全方位深扒和声讨。
同期,一家特别小的医疗机构,被一位患者发网帖质疑,联系我希望得到一些建议。我在沟通指引的开头写道:本指引适用的基础有3点,其一是情绪稳定,思考、决策与一致行动;其二是坚决彻底地摒弃任何试图压制或控制舆论的意图、方法与尝试!其三是……
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情绪稳定越来越成为一种核心条件,不单是针对危机处置,也适用于一般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但是,不少决策者时常把自己的情绪视角和水平,置于一般网民和吃瓜群众的状态,比较常见的表现诸如“这是造谣、赶紧发声明澄清……”“报警、起诉!”“去媒体平台投诉……”,满满的紧张慌乱、委屈愤怒和试图控制。
情绪稳定的表现,对发布声明是需要足够审慎的,我常提醒企业,首先能写好声明的本就是少数;其次声明不是万能的,什么都还没说还有说对的机会,说错了是极难圆回来的;第三声明准备了却没用得上,说明危机处置策略有效,宁愿备而未用,不可用而无备。
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舆情危机,似乎越来越被一些企业所迷恋,事实上却少有真正见效的,且更容易被反噬。前些日子有家汽车公司发律师函给某媒体人要求其连续道歉15天,该媒体人每天发布一段“道歉”视频,以企业之“矛”攻企业之“盾”,对品牌极尽调侃和戏谑,企业不得不与媒体人沟通和解、中止道歉。
在“人人皆媒”的大环境下,试图动用某些特殊力量控制舆论是行不通的。2023年江西某高校食堂“指鼠为鸭”事件就是一起非常典型的例证。事件发生后,校方不正视问题,不认错、不整改,一边通报“经当事人确认”的书面说明进行澄清,一边运作当地官方媒体采访监管部门负责人强化背书,可谓力度不小。未曾想,不仅没有起到平息舆论的效果,反而激起了更大的质疑,最终被省级联合调查组的结论反转。
情绪不稳定的情形,也不只是会出现在决策者们身上,基层主管也难以避免,尤其是对发生于业务经营一线的消费争执、投诉索赔、拍录发帖等情形,应加强重视。曾经帮企业处置此类危机,我在说服决策者后,有一个业务部门的情绪比较激动,主管来沟通自己的不解、担忧和建议,我召集了这个部门开会分析舆情的形势、对走势的几种预判以及应对策略,告诉大家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他们最大的贡献,做对比说对更重要。
倘若没有稳定的情绪,做对,从何谈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