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实践探索
2024-04-22田思峰张施颖刘潇欢
王 兵,田思峰,张施颖,刘潇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
0 引言
特殊教育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一项民生事业和公益事业。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就是要确保全体特殊儿童一个都不能少,这为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实践指南。同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明确要求将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作为新时代中国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所谓融合教育,指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与普通孩子一起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获得公平对待。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倡导下,使得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与普通儿童一起在普通学校接受共同教育。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随班就读在校生约46.85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的50.9%。尽管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数量大幅增加,但是远未实现“特殊需要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下一起学习、生活,享受平等、没有歧视、高质量的教育”的愿景。究其原因,普通教师在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上的匮乏即融合教育素养的缺失,及由此带来的困难和限制,已成为制约我国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因此,提高普校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是提高融合教育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着眼于提高职前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使其在接受教师教育之初就接触融合教育,对他们树立融合教育理念,形成坚定的融合教育信念,接受和支持融合多样性,公平对待大差异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为大差异班级的课堂提供优质的教学,都是大有裨益。
1 国内外培养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发展现状
美国目前主要推行的“双证式”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将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完全融合贯穿一起进行[1]。完成此培养项目的学生既可获得普通教育教师从业资格又可获得特殊教育教师从业资格,实现了对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养的根本要求。冯雅静等[2]对美国普通教师职前培养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始终以融合教育实践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职前教师培养中融合教育课程的设置从“知识补充”转变到“技能提升”,形成较为稳定、完整的融合教育职前培养的课程和模式,为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落实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高校的师范专业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要求,优化随班就读工作必备的知识和内容,提升师范毕业生胜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显示出我国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提高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决心。但在部分师范院校中,相关政策并未得到充分理解、认同和贯彻,职前教师培养方案至今仍存在着融合素养培养内容欠缺、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尚未开设的问题,或者即使开设,融合教育内容也是停留于随机、分散出现在课堂教学中[3]。因此在普通师范专业开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培养职前教师应对融合教育教学实践的素养,将成为未来我国教师培养工作改革和完善的重要目标。
如何发挥师范类院校在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职前教师的融合教育素质的培养,是我们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南京特师”)作为重点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高校,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单位、中残联首批残疾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学校,设有江苏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智库——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学校设有22个专业,包括特殊教育、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技术、教育康复等14个师范类专业。其中特殊教育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等8个师范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这些都为实现特殊教育专业与普通师范专业深度合作、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培养具有良好融合教育素养的教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实现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融合教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共同启动了 “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以下简称为“教师提升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牵头执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作为9所高校试点之一,负责开发高等院校师范生融合教育通识课程资源,提高师范生开展融合教育的能力,探索形成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新机制。这些都为开展提升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供了良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机会。
2 融合教育素养提升的策略与实践路径
2.1 厘清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核心要素
通过文献分析法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主要包括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融合教育的专业技能[4]。这三者之间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在中小学融合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作为核心和先导的融合教育专业理念是指引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直接决定教师的教育行为。这是因为只有教师理解并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形成多元与差异、平等与理解、尊重与支持等融合教育文化观,才能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积极融入课堂,融入社会。
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则是能够顺利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其中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有关融合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例、关于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及其学习指导的理论知识、关于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盲文与手语等能够与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工具。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融合教育的技能,包括能够顺畅地与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自主创设教育情境,根据儿童的差异性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对特殊需要儿童行为进行有效干预能力;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能力,以及能够遵循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教育规律,实施个别化与多元化评价机制能力等[5]。
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开展提升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工作指明了改革方向和行动指南。
2.2 提升融合教育素养的实践探索
融合教育教师还是一名普通教师,工作环境和主要教育对象仍为普通教室以及普通儿童,但少部分教育对象为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融合教育教师除了具有普通教育的知识、技能外,还应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的知识与技能[3]。因此作为职前培养阶段为普通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融合教育课程,应以教师驾驭大差异课堂所需的综合性知识和技能为培养目标,促进教师普通教育知识和特殊教育知识的有机整合和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6]。
基于此,需要对现行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让未来的普通教师具备融合教育素养,包括融合教育的观念、融合教育的知识和融合教育的技能,面向已经开展融合教育工作的普通学校中即将从事教学工作的各学科教师。因此以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融合教育能力为切入点,采纳融合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的建议,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和修订。
按照教育部《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及《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要求,将融合教育纳入培养目标,在通识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及专业选修课程开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让所有师范生具备融合教育基本专业素养,同时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融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升,以满足融合教育的现实需要,具体操作如下。
(1)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增加融合教育素养的要求。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坚持学校的办学目标,秉持“博爱塑魂、普特结合、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应用技能、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具备较强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和研究能力,同时具有融合教育理念,初步掌握融合教育的知识及教学技能,系统掌握融合教育环境下应对各种多样化特殊需求及大差异教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中小学学科教师[7]。
(2)在毕业要求的各个环节上增加融合教育素养的要求,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使师范类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具体内容如图1 所示。
图1 师范类毕业生要求具备的能力
(3)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开设学科专业知识与融合教育知识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根据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融合教育的专业技能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融合教育课程应按照这三个维度进行设置,以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真正培养出能够胜任中小学融合教育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对融合教育发展的需求[7]。
根据《中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要求,课程结构为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比例合理。南京特师将师范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教师教育课程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等五类。除了在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外,在其他课程平台上分别增设融合教育素养模块。即在保持原来的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增设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课程,增加的融合教育课程学分占比分别为2学分、9学分、6学分,共增设17学分,在实践教学平台上要求教学见习及教育实习都要到融合教育学校实施。具体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增设课程及目的一览表
(4)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做好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突出学生融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协调发展,以满足融合教育的需要[6]。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原则是以师范类专业为平台,构成以课程实践教学为主体,以师范类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为两翼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实训、观摩见习、研习等形式,主要目的是为增进融合教育理论知识理解,增加真实课堂的情感体验,促进专业技能的提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通过调整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练习的比例,加大实验操作、观摩见习、研讨等教学实践课时的比重来实现;教育实习则建议到普通融合教育学校实习一学期 (18周左右),为师范生提供面向有差异、多样化学生的教育实习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融合教育的认知与感受,提升学生对所学的融合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社会实践教学则以有针对性的社会考察和探究为主,开展有关融合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问题调查等途径,促使他们对目前开展融合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与真实诉求有充分了解与掌握,增进他们的问题意识与责任担当,提升专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7]。
按照上述改革理念,项目组修改并完善了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希冀能够契合全面融合教育的时代要求,培养出能够胜任中小学融合教育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同时希望普通师范类高等院校能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和实践实训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长期规划和资源保障,着力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提升,以满足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的现实需要[5]。
3 结语
由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可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此理论支撑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坚持将做亮融合教育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积极探索需要为本、特普融通的融合教育创新机制。因此,为提升普通师范本科生的融合教育素养,学校对现行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融入了融合教育元素,这些为提高师范生开展融合教育的能力,探索形成融合教育师资培养新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人才培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成效也将逐渐呈现,因此改革和探索工作将永远在路上。学校将充分利用专业见习及实习的机会,充分论证融合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随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以期对提升职前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因为实践与认识是不断地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下一步将以实践之所需,推动与丰富理论研究,达成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