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散瘀止痛贴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2024-04-22刘志彪曹仁辉
刘志彪 曹仁辉 王 华 范 歆
(郴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湖南 郴州 4230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炎疾病,主要是指以膝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 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 在临床中, 患者主要特点在于关节痛, 并且膝关节常伴有红、肿、热等症状,若在发病初期未能引起重视,并且未及时到院就诊予以有效治疗,随着病情迁延,时间越久,其关节肿痛越严重,并且膝关节功能会逐渐减退,影响患者日常活动[1]。 病情严重者,会累及到机体的其他组织器官, 引起诸多病变, 例如发生关节畸形、滑膜炎、关节强直、关节内骨折等,要想降低该病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改善预后,必须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就现有医疗技术来看,该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不止一种,但考虑到安全性、 便捷性以及该病需要长期持续治疗等特性,药物治疗无疑是首选。 有研究显示[2]不同的用药方案对于患者的疼痛缓解、 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亦不同,中药、西药各有优缺点,并且由于近年来社会对中医治疗的重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逐渐引入中医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中医博大精深,不同组方制成的药膏药贴,其作用也具有差异,要想了解其具体作用及效果,需要做更多研究进行验证。 笔者为研究自制散瘀止痛贴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此次特从医院抽取90 例患者展开分组治疗观察。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取作为研究对象, 案例选取以及研究时间为,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安慰组,各30 例。 依据院中对入组案例的基本病例资料调查统计显示,对照组: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龄均在35~72 岁,平均年龄为 (51.68±7.13) 岁; 病程为2~18 年, 平均病程为(9.25±1.76)年;病灶:位于左侧者17 例,位于右侧者13 例;Kellgren-Lawrence 分级如下: Ⅰ级患者7 例,Ⅱ级患者14 例,Ⅲ级患者9 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 例;年龄均在35~77 岁,平均年龄为(52.01±7.08)岁;病程为3~18 年,平均病程为(9.33±1.74)年;病灶:位于左侧者19 例,位于右侧者11 例;Kellgren-Lawrence 分级如下:Ⅰ级患者8 例,Ⅱ级患者13 例,Ⅲ级患者9 例。 安慰组: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 年龄均在35~75 岁, 平均年龄为(51.93±7.17)岁;病程为2~20 年,平均病程为(9.31±1.81)年;病灶:位于左侧者18 例,位于右侧者12 例;Kellgren-Lawrence 分级如下:Ⅰ级患者9 例,Ⅱ级患者11 例,Ⅲ级患者10 例。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会研究批准和支持, 每位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纳入标准: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且满足相关治疗条件者; 临床资料完善未缺失者;既往病史明确的患者。
(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骨科疾病者;恶性肿瘤者;精神状态异常或存在精神病史者;不满足治疗条件和不配合治疗者; 近半年有相关手术史或近1个月内有其他药物治疗史者; 免疫功能异常者;中途可能因各种不确定因素而退出研究流程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 主要包括热敷、理疗、关节及肌肉的运动练习,还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炎性反应,以减轻疼痛,使用氨基葡萄糖改善关节软骨代谢,使用多西环素发挥抗炎效应,使用双膦酸盐抑制破骨细胞溶解矿物质等,具体如下:艾灸2 次/d,关节及肌肉的运动练习3 组/天(床旁坐位屈伸膝关节负重1 kg 训练,20 次/组),塞来昔布胶囊0.2 g 口服,使用氨基葡萄糖0.48 g,3 次/d,改善关节软骨代谢。
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自制散瘀止痛贴膏治疗。 药膏成分主要包括三七粉、大黄、姜黄、栀子、醋乳香、醋没药、红花、泽兰、牡丹皮、侧柏叶、制草乌、黄柏、白芷、制天南星、赤小豆、麸炒苍术、陈皮、醋香附、木香、姜厚朴、薄荷、甘草、燀桃仁,加水熬制,沸腾后加入辅料蜂蜜、白凡士林,最后熬制成糊状。用法用量:外用贴敷,贴于膝关节疼痛处,1 贴/次,1 次/d。
安慰组使用安慰剂。 用食用淀粉、 食用色素焦糖、蜂蜜、白凡士林调制成膏,与自制散瘀止痛贴膏性状类似,具体使用方法同观察组。
1.3 评价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对入组案例进行临床观察,将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做详细记录,以此为基础计算并发症率。 根据临床观察来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关节畸形、滑膜炎、关节强直等。
(2)疼痛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 总分为0~10 分,0 分为无痛;3 分以下为轻微疼痛,患者可忍受;4~6 分为中度疼痛,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尚能忍受;7~10 分为重度疼痛,患者难以忍受[3]。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即治疗后,其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疼痛度越轻。
(3)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于1976 年提出的HSS 评分系统,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鉴定,满分为100 分,疼痛占30 分,功能占22 分,活动范围占18 分,肌力占10 分,屈曲畸形占10 分,关节稳定性占10 分。 分值与功能改善情况成正比, 即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越良好[4]。
(4)炎性因子:对比项目主要包括血清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5)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将其划分为优(关节疼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等症状显著改善, 且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90%及以上)、良(症状均有所减轻,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提高75%~89%)、中(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提高60%~74%)、差(症状与治疗前无异或加重,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提高低于60%)[5]。 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表达形式为(±s),组间比较使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为(n,%),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和安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3 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n,%)
2.2 3 组患者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3 组VAS 及HHS 评分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HS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安慰组,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3 组患者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3 组患者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3 3 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安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3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3 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3 组患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1β、IL-6、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安慰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3 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4 3 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
3 讨论
骨性关节炎主要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是骨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疾病,特点在于病变呈慢性进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患者发病后,其变化首先会出现在关节软骨,之后随着病情进展,会侵犯软骨下骨板及滑膜等关节周围组织,以关节面及其边缘的软骨变性以及新骨形成为主要特征。 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资料分析,大多认为其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自身免疫反应、代谢、遗传、退行性病变等因素相关。 根据流行病学显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最常见的关节炎,它也是导致老年人关节疼痛、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65 岁,高峰年龄在50岁,65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到68%[6]。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其危害不断增大, 已然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之一。
依据病因可将其划分为原发性膝关节炎和继发性膝关节炎, 分级参考Kellgren 和Lawrecne 的放射学诊断标准,0 级为正常,Ⅰ级为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Ⅱ级为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Ⅲ级为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Ⅳ级为有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7]。 本次入组的90 例患者的病情发展均在Ⅰ~Ⅲ级, 对其采取常规热敷、 理疗、抗炎、止痛和进行关节及肌肉的运动练习后,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关节肿痛症状, 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炎性反应,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病理环境。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了以上常规治疗后,其治疗优良率达到了83.33%,但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 基于此,常规疗法的安全性不够理想,要想进一步提高疗效,且确保其治疗的安全性,可以引用中医治疗方式。 中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经络闭阻、气血失和、气血瘀结等原因所致,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化痰散瘀等原则,自制散瘀止痛贴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的作用,将其用于气滞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疗效[8-9]。 观察组在运用了自制散瘀止痛贴膏治疗后,其治疗优良率达到了93.33%,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之对照组,其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且治疗的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数据对比P<0.05。 究其原因,自制散瘀止痛贴膏的每一种成分都具有良好效用,三七粉用于散瘀、定痛;大黄、泽兰能祛瘀活血;姜黄能行气破瘀、抗炎;栀子能止血消肿;醋没药、醋乳香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红花能通经活血;牡丹皮能消炎止痛;侧柏叶能凉血化瘀;制草乌、醋香附能散寒除湿祛风、温经止痛;黄柏能清热解毒;白芷、麸炒苍术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制天南星能祛风止痉、散结消肿;赤小豆能解毒消肿;陈皮、木香能理气健脾、调中燥湿、行气止痛;姜厚朴能宽中理气、化湿开郁;薄荷能疏肝理气;甘草能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燀桃仁能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可起到标本兼治,改善预后的效果[10]。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安慰组,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安慰组(P<0.05); 观察组CRP、TNF-α、IL-1β、IL-6、IL-8 均低于对照组与安慰组(P<0.05)。 此外,安慰剂的使用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起到一定作用,但实际上仅限于对医护人员、药物有信心的患者有效,对治疗消极者的疗效属实有限, 还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它属于一种心理疗法,从本质上来说,对于疾病无具体治疗作用。 因此,在本研究中,安慰组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 虽然从结果上来看,也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效果有限,可作为辅助治疗存在。
综上所述, 自制散瘀止痛贴膏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发挥出显著作用,疗效良好,具体表现为可以帮助患者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和减轻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还有助于改善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应用价值较高。